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追求自然教育 实现特色发展 (详细稿)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4 05:27:17
文档

追求自然教育 实现特色发展 (详细稿)

追求自然教育实现特色发展——潞江镇中心学校基于“追求自然教育,实现特色发展”办学理念下的特色学校创建潞江镇中心学校位于怒江西岸,高黎贡山东麓。辖区内有25所村完小,一个教学点,在校学生4751人,163个教学班,教职工259人。2016年,潞江中心校以《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隆阳区“田园教育,创造未来最佳发展”核心理念为指导,依托潞江坝一山(高黎贡山)、一水(怒江)、一坝(潞江坝)的得天独厚的地域资源优势,结合学校多年的文化积淀,在张文学多次亲临指导下,通过集思
推荐度:
导读追求自然教育实现特色发展——潞江镇中心学校基于“追求自然教育,实现特色发展”办学理念下的特色学校创建潞江镇中心学校位于怒江西岸,高黎贡山东麓。辖区内有25所村完小,一个教学点,在校学生4751人,163个教学班,教职工259人。2016年,潞江中心校以《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隆阳区“田园教育,创造未来最佳发展”核心理念为指导,依托潞江坝一山(高黎贡山)、一水(怒江)、一坝(潞江坝)的得天独厚的地域资源优势,结合学校多年的文化积淀,在张文学多次亲临指导下,通过集思
追求自然教育  实现特色发展

——潞江镇中心学校基于“追求自然教育,实现特色发展”办学理念下的特色学校创建

潞江镇中心学校位于怒江西岸,高黎贡山东麓。辖区内有25所村完小,一个教学点,在校学生4751人,163个教学班,教职工259人。

2016年,潞江中心校以《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隆阳区“田园教育,创造未来最佳发展”核心理念为指导,依托潞江坝一山(高黎贡山)、一水(怒江)、一坝(潞江坝)的得天独厚的地域资源优势,结合学校多年的文化积淀,在张文学多次亲临指导下,通过集思广益,广泛征求教职工的意见建议,深思熟虑,提出了顺应自然、回归本真、创造未来最佳发展的“追求自然教育,实现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在这一办学理念引领下,中心校本着让每一个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确立了“自然之力,身心之翼”的办学思想,明确了“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尚美,学会创造”的办学目标。为有序推进落实这一办学理念,中心校制定并实施“61513”工程。即倾力打造建设6个基地;组建1个工作室(田园教育工作室);打造5所田园示范校;构建1个教学模式(自然课堂教学模式); 3个抓手(创新特色学校品牌建设、创新校本课程开发、创新学校管理)。

一、以科普为主的6个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

在隆阳区田园教育引领下,为了让学生更加喜欢学校、让教师更加有尊严、让教育更加有价值。2016年以来,中心校以科普为主线倾力打造六个校内外实践体验基地。

(一)新建自然田园科普实践基地

自然田园科普实践基地选址潞江镇香树村河外,占地12亩(体验区7亩、拓展训练区5亩),离中心校2千米。基地建设以播一粒春种,育五个心田;赏田园秀色,爱自然家园;重动手实践,崇科普知识;听老傣故事,品青涩人生;走古道丝绸,忆先烈英迹为主线打造体验区和拓展体验区。体验区划分为种植体验区、养殖体验区、生活体验区、咖啡文化体验区。种植体验区包括农家菜种植体验园、咖啡种植体验园、芒果种植体验园、荔枝种植体验园、胡椒种植体验园、龙眼种植体验园;养殖体验区包括蜜蜂屋、孔雀家园;生活体验区包括叠被、做饭、篝火晚会、老傣故事会、才艺展示、心得交流等;咖啡文化体验区即咖啡文化体验馆包括鲜果脱壳、发酵、冲洗、晾晒、筛选、消毒、烘焙、冲泡、品尝等。

【介绍牌子:1、水车。水车又称孔明车,是我国最古老的农业灌溉工具,是先人们在征服世界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高超劳动技艺,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相传为汉灵帝时毕岚造出雏形,经三国时孔明改造完善后在蜀国推广使用,隋唐时广泛用于农业灌溉,至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2、大门上正中“自然田园”,大门左“自然之力  身心之翼”,大门右“筑梦田园  历练人生”;3、大门外右“入园须知”4、大门内“自然田园路线图”;5、田园标志介绍;6、孔雀家园介绍;7、生活区介绍;8、蜜蜂屋:a、科属、种类、养殖历史、养殖工具、价值等;b、安全提示牌;9、胡椒园:科属、种类、种植历史、经济价值、药用价值等;10、咖啡体验馆:所有门牌、室外文化、室内文化;11、农家菜种植园:大板块的介绍后又根据种类小版块介绍;12、芒果、龙眼介绍同第11条;13、生活区文化布置;】

拓展训练区以滇西抗战、丝路文化、历史文化、军事体验为主线打造。线路为:进门(门的名称为“拓展训练乐园”,制牌挂门上正中,门左上联“强身育心游乐园”,门左宣传牌“进园须知”;门右下联“开心刺激逍遥地”,门右宣传牌“项目介绍”) →感恩泉(吃水不忘挖井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常怀感恩心,一生无憾事,感恩是气力之源,爱心之根,勇气之本。感恩父母,你将不再辜负父母的期看;感恩社会,你会轻轻扶起跌倒在地的老人;感恩人生,你将笑对狂风暴雨,笑迎天边那一抹彩虹。让我们一起学会感恩,收获别样的人生!)→惠通桥→盘蛇谷→老虎嘴→马面关→洗马塘(七星梅花池)→三十六登坷→哑泉→惠仁桥→禾木山→八卦阵→信任倒→过电网(穿越生死线)→爬吊杆→匍匐前进→打靶练习→逃生墙(毕业墙)。

自然田园科普实践基地预计2017年4月底建成投入使用。主要开设农事、 动物、植物科普探究,咖啡文化体验,拓展训练探究、手工标本制作、美食探究等课程,除课程外还开展萤火晚会、民俗文化进田园(泼水欢歌醉潞江、嘎秧)、听老傣故事等活动。通过课程和活动的开展,让孩子在真实的、自然的环境中进行自我释放,从而获得潜能的完美激发,实现“自立、自强、自信和自理”的发展目标,让孩子在身体、情绪、社交、保护、学习、发展等各方面得到均衡发展,最终让孩子成为一个超越环境、发展、成就一生的真正“强者”。

(二)校内红领巾小菜园科普实践基地

红领巾小菜园科普实践基地由各村校利用学校现有菜地进行打造。通过选地、平地、调查家乡不同季节种植的菜、选菜、种菜、管理、收获、品尝、分享体会、文化建设等形成特色。

(三)4个挂牌基地

中心校通过多方协商,跟热经所、高黎贡山保护局、潞江农场、镇文化站达成帮扶协议:热经所资源圃作为中心校的校外热带植物科普园实践基地;(主要开展:看、听活动、植物王国寻宝活动、有奖抢答活动、笔记植物科普园活动、科普园写生活动)高黎贡山森林公园、百花岭观鸟圣地作为中心校的校外生物多样性科普实践基地;(主要开展:笔记大自然、找相同的叶子、观鼯鼠、寻找白眉长臂猿、五感大自然等活动)潞江农场咖啡馆作为中心校的校外咖啡文化体验基地;镇文化站作为中心校的校外红色文化体验基地。热经所资源圃已经在1月5日挂牌,其他三个基地计划3月份挂牌。

二、组建田园教育工作室

1、成立领导小组。(组长:杨波;副组长:董必强;成员:徐自甫、杨文良、苗卫昆、苏德祥、周建文、徐宗强、杨学贤、各村校校长、教导主任及市区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工作室成员。

2、田园工作室按片区划分设在芒棒、坝湾、新城、道街4校,中心小学设工作室成果展室。

3、工作室活动内容:学习田园教育和自然教育理念、自然课堂教学研究、教师培训、各类活动的开展等。

4、工作室设校长论坛、德育论坛、教研论坛、校本教材开发研究论坛、教师培训论坛五个板块。

三、打造5所田园示范校

2017年中心校根据各村校特色品牌学校创建的成效,评选5所田园示范校,并授牌表彰。

四、构建自然课堂教学模式。

遵循回归自然,止于至善的自然教育理念,潞江中心校着力自然课堂的探索。我们探索的自然课堂倡导生态教学,以“人→社会→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为前提,以师生共同发展为指向,让课堂回归生活,以花苞心态静待孩子多元发展。其核心概念是自学自育(会自学、会自育);灵魂是“相信学生、学生、利用自然、发展学生”。教学流程包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点评、反馈总结。预期价值效果是生命绽放。把思考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特长得到发挥,才能得到展示;学生学习行为由被动转向主动,探究式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交相呼应、相辅相成。

五、发力3个抓手

(一)抓村完小特色学校品牌建设。各村校紧紧围绕全镇“自然之力,身心之翼”的办学思想,结合自身实际,明确了特色品牌学校创建的思路。例如丛岗小学以“德立丛山,梦飞高岗”为校训,从书香校园、田园文化(火龙果文化、花卉文化、感恩树、红领巾小菜园)、傈僳族文化(一个傈僳故事、一句傈僳话、一个傈僳歌舞、一种傈僳乐器、一个傈僳游戏、一套傈僳衣服、一个傈僳景点、一个傈僳节日、一顿傈僳饭、一个傈僳课程)三个方面来创建品牌学校;道街小学以“求真树人  问道致远”为校训,从德育课程(与10534德育课程有机结合,八个主题活动浸润十八德)、果蔬种植校本课程开发、校园3节1会(荔枝节、龙眼节、芒果节,野性田园——蔬果之韵分享表彰会)、校园文化(德育文化、艺术文化、体育文化、基地文化)四个方面来创建品牌学校。目前,26所村校正在按品牌学校创建方案逐步实施。

(二)抓校本课程开发。

1、成立校本教材编撰领导小组。(组长:杨波;副组长:董必强;成员:苏德祥、马雪、王斌行、李静梅、康丽萍、屠自会、李自仙、杨继成、周永波、杨灵、杨加富、杨立高、杨立端、何大象、胡晓玲、陈世莲、赧兴仙、赵学云、杨继涛)

2、工作任务。编写《自然田园科普研学课程》、《民俗文化进校园》、《芒果留香》3本校本教材;指导并参与各村校编写校本教材。

(三)抓学校创新管理。

1、成立制度汇编领导小组。(组长:杨波;副组长:董必强;成员:徐自甫、苗卫昆、杨文良、周建文、陈洪继、邱济能、徐宗强、杨学贤、苏德祥)

2、定期组织学校管理交流会。

3、中心校各种规章制度汇编成册,下发村小。

4、挂钩领导指导挂钩学校完成本校各种规章制度汇编成册。

文档

追求自然教育 实现特色发展 (详细稿)

追求自然教育实现特色发展——潞江镇中心学校基于“追求自然教育,实现特色发展”办学理念下的特色学校创建潞江镇中心学校位于怒江西岸,高黎贡山东麓。辖区内有25所村完小,一个教学点,在校学生4751人,163个教学班,教职工259人。2016年,潞江中心校以《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隆阳区“田园教育,创造未来最佳发展”核心理念为指导,依托潞江坝一山(高黎贡山)、一水(怒江)、一坝(潞江坝)的得天独厚的地域资源优势,结合学校多年的文化积淀,在张文学多次亲临指导下,通过集思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