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要师德成绩记载表
学 校: 年 月 日
| 姓 名 | 性 别 | 学 科 | |||
| 主 要 事 迹 | |||||
| 表 彰 结 果 | |||||
| 表 彰 单 位 | |||||
| 学校 师德 师风 考核 意见 | 校长签字: 公章 | ||||
2、各级表彰的复印件。
附件1:
颍州区中职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表
( 年度第 学期)
单 位:_________
姓 名:_________
职 务:
职 称:
任教年级:
学 科:
颍州区教育局制
年 月 日
| 姓名 | 性别 | 出生 年月 | 参加工作时间 | |||||
| 政治 面貌 | 学历 | 职称 | 是否担任班主任 | |||||
| 岗位名称及等级 | 任现职时间 | |||||||
| 现从事工作 | ||||||||
| 个人师德师风情况总结 | ||||||||
违反职业道德规范情况登记表
学 校: 年 月 日
| 姓 名 | 性 别 | 学 科 | |||
| 违 反 师 德 师 风 事 项 | |||||
| 处 理 结 论 | |||||
| 处 理 部 门 | |||||
| 学校 师德 师风 考核 意见 | 校长签字: 公章 | ||||
终身学习
| 10分 | 34.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 1 | ||||||
| 35.系统钻研与所教学科有关的专业知识,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 | 1 | |||||||
| 36.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按规定完成继续教育学时. | 3 | |||||||
| 37.坚持使用、推广普通话,正确使用汉字。 | 2 | |||||||
| 38.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认真完成听课学习任务。 | 2 | |||||||
| 39.掌握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 1 |
实施细则。
2、考核结果分为优秀(90分及以上)、合格(~60分)、不合格(60分以下)三个等次。
3、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师德考核实行一票否决,直接认定为“不合格”:
(1)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言行的;
(2)以非法方式表达诉求,干扰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损害学生利益或毁损学校名誉的;
(3)组织或者参与对学生的有偿补习活动,或者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组织学生集体补课的;
(4)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
(5)品行不端,歧视、侮辱学生的;
(6)在工作岗位遇到涉及学生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未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学生人身安全的;
(7)在招生、考试、评估考核、职称评审、教研科研中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的;
(8)强制学生订购教辅资料或者报刊的;
(9)向学生和家长索要或变相索要财物、收受学生和家长财物的;
(10)擅自停课、缺课、无故不完成教学任务或擅离职守的;
(11)态度粗暴,方法简单,语言刻薄,严重伤害学生身心健康的;
(12)参加邪教组织或在课堂上散布、传播封建、邪教思想和政治谣言,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13)工作失职、渎职造成安全责任事故的;
(14)因违法违纪行为受到纪律处分的;
(15)其他严重损害教师形象和声誉的行为,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
| 基 本 要 求 | 分 值 | 教 师 自 评 | 教 师 互 评 | 学 生 测 评 | 家 长 测 评 | 学 校 评 估 | 考 核 得 分 | ||
| 爱国守法 10 分 | 1.热爱祖国和人民,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强;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思想、行动上自觉与组织保持一致。 | 2 | |||||||
| 2.自觉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和人民、热爱党和社会主义,懂得正派做人的基本道理。 | 1 | ||||||||
| 3.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 | 2 | ||||||||
| 4.严格执行教育教学计划,遵循规律、按照规定认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 2 | ||||||||
| 5.积极向学生传授法律常识,努力保护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 | 1 | ||||||||
| 6.没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的言行。 | 1 | ||||||||
| 7.不参加、迷信等活动。 | 1 | ||||||||
| 爱岗敬业 20分 | 8.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 2 | |||||||
| 9.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 3 | ||||||||
| 10.认真研究教学方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不擅自延长学生在校时间。 | 3 | ||||||||
| 11.转化差生有计划,实施过程有记录,效果明显。 | 4 | ||||||||
| 12.节假日不擅自组织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 | 4 | ||||||||
| 13.努力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不乱印、滥发各类学习资料。 | 4 | ||||||||
| 1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 4 | ||||||
| 15.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学生对老师的品德认可率较高。 | 3 | ||||||
| 16.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身心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透露学生个人隐私。 | 3 | ||||||
| 17.不损害学生的人格尊严,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 5 | ||||||
| 18.没有因教育方法不当,出现学生擅自外出、逃学甚至流失的情况。 | 5 | ||||||
| 19.注重德育,把德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不向学生传播有害身心健康的思想。 | 3 | ||||||
| 20.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正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不断活跃学生身心。 | 3 | ||||||
| 21.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所教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对老师的课比较喜欢。 | 3 | ||||||
| 22.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2 | ||||||
| 23.不擅自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名次,不单纯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不按成绩排座位。 | 4 |
| 24.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 2 | ||||||
| 25.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 1 | ||||||
| 26.关心集体,团结协作。服从组织的合理分工。 | 1 | ||||||
| 27.正确处理同事之间的关系,不嫉贤妒能。善于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取得大家支持形成教育“合力”。 | 2 | ||||||
| 28.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与家长交换教育孩子的意见,如开办家长学校、设立家长接待日等。 | 2 | ||||||
| 29.尊重家长,不指责家长,平等对待所有家长。 | 1 | ||||||
| 30.工作时间不上网炒股、聊天或玩网络游戏;工作时间不经商、不玩扑克,课堂上不使用通讯工具。 | 4 | ||||||
| 31.不违规向学生收费,不违规向学生推销学习资料及学习用品等。 | 4 | ||||||
| 32.不利用工作之便谋取私利。不向学生及家长索要财物。 | 4 | ||||||
| 33.不搞有偿家教,不私自办班。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