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章节自修
第八节 爆破 工 程
在土方施工中,爆破技术采用得很广泛,如场地平整、地下工程中石方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挖土中岩石的炸除、施工现场树根和障碍物的清除以及冻土开挖等,都要用爆破。此外,在改建工程中,对于拆除旧的结构或构筑物,也可采用爆破。
一、爆破原理
埋在介质内的炸药使之引爆后,原来一定体积的炸药,在极短的时间内由固体(或液体)状态转变为气体状态,体积增加数百倍甚至上千倍,从而产生了很大的压力和冲击力,同时还产生很高的温度,使周围
的介质受到不同程度破坏的现象叫做爆破。
(一)爆破作用圈
爆破时介质距离爆破中心愈近,受到的破坏愈
大。通常将爆破影响的范围分为以下几个爆破作用
圈(图l一50)。
(1)压缩圈 这个圈距离爆破中心最近,在这
个范围内的介质直接受巨大的爆破作用的影响。如
果是可塑性的泥土,便会遭到压缩而形成孔穴。如
果是坚硬的岩石,便会被粉碎。所以压缩圈又叫做
破碎圈。
(2)抛掷圈这个范围内的介质受到的破坏力较压缩圈为小。但介质的原有结构受到破坏,成各种尺寸和形状的碎块,而且由于爆破作用力尚有余力,足以使这些碎块获得运动速度。如果这个范围的某一部分处在具有临空面的条件下,这些碎块便会产生抛掷现象。
(3)破坏圈这个范围内的介质,虽然其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但没有余力使之产生抛掷运动。工程上为了实用起见,一般把这个范围内被破碎成为碎块的部分叫做松动圈,并把只是形成裂缝、互相间仍然连成整体的一部分叫做裂缝圈或破裂圈。
(4)振动圈在这个范围内,爆破作用力已减弱到不能使介质结构产生破坏,只是发生振动。
(二)爆破漏斗
当埋设在地下的药包爆破后,地面就会出现一个爆破坑,一部分炸碎了的介质被抛至坑外,一部分仍坠落在坑内。由于爆破坑形如漏斗,所以叫它为爆破漏
斗,如图1—51所示。
爆破漏斗可用下面几个参数
来表明其特征:
(1)最小抵抗线w 即从药
包中心到临空面的最短距离。
(2)爆破漏斗半径r即漏斗
上口的圆周半径。
(3)最大可见深度^即从坠落在坑内的介质表面到临空面最大距离。
(4)爆破作用半径R即从药包中心到爆破漏斗上口边沿的距离。
爆破漏斗的实际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它随着土的性质、炸药性能和药包的大小、药包的埋置深度而不同。爆破漏斗的大小一般以爆破作用指数(n)来表示,即
n= (1-46)
当n=1时,称为标准抛掷爆破漏斗;” 二、炸药和起爆方法 (一)炸药 1.炸药的一般性能 炸药是一种由可燃元素(碳和氢)及含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或混合物,在外界|素作用下(加热、振动、撞击、摩擦、引爆)产生爆炸。炸药爆炸的化学反应很絮.能产生大量热量和气体,使周围介质受到压缩和破坏。 炸药的爆炸性能通常以下述指标来表示: (1)炸药的敏感度,即是炸药发生爆炸的难易程度。它包括对温度的敏感度不同炸药使其爆炸的最低温度——爆燃点不同),对火的敏感度,对机械作用撞击、摩擦等)的敏感度和起爆敏感度(不同炸药所需起爆药量不同)等。 (2)爆速,指炸药爆炸时的化学反应速度。 (3)爆温和爆热,指爆炸物所能达到的最高温度和爆炸时所放出的热量。 (4)爆炸气体量,指1奴炸药爆炸时所产生的气体体积。 (5)爆力,指炸药爆炸时对岩石等介质的破坏和抛掷能力。它与爆温、爆热及爆童等有关。 (6)猛度,指炸药爆炸时对周围岩石等介质的粉碎程度。 (7)殉爆距离,指炸药爆炸时引起邻近的另一个药卷爆炸的最大距离,以厘米计。一般以使连续三次殉爆的最大距离为殉爆距离。 (8)爆炸稳定性,指炸药起爆后能否以一固定的速度爆炸完毕。爆炸不稳定妻降低爆炸效果,甚至发生拒爆。影响爆炸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药包直径(当药鱼直径小于临界直径时,会发生不爆炸现象)及炸药密度(单位体积炸药的质量)。维持稳定爆炸的密度称最佳密度。 2.炸药的种类 (1)岩石硝铵炸药其主要成分是铵、梯恩梯和木炭粉。根据组成成分的比例不同,分1号、2号两种。其原料来源广,价格便宜,威力强,对冲击摩擦不敏感,长时间加热后慢慢燃烧,离火即熄灭,故使用安全。但此类炸药吸湿性强,吸湿达到3%即不能充分爆炸或拒爆。适用于爆破中等硬度以下岩石。建筑工程爆破施工中主要采用2号岩石硝铵炸药。 (2)露天硝铵炸药有1号、2号、3号三种,这种炸药爆炸后产生有毒气体较多,只可在露天爆破工程中使用。 (3)铵油炸药 由铵95%与柴油4%~6%混合而成,有1号、2号、3号三种。其爆炸威力稍低于2号岩石硝铵炸药。但成本最低,工地多自制,用于露天爆破施工。 (4)胶质炸药 属于油类炸药,为黄色塑性体。其爆速高,威力大,适用于爆破坚硬的岩石。此炸药较敏感,并在8~10℃时冻结。在半冻结时,敏感度极高,因此适用于气温在10℃以上的地区。它不吸水,可以用于水中爆破。 (5)梯恩梯(T·N·T)炸药其成分为三硝基甲苯,呈淡黄色或黄褐色结晶,不溶于水,可用于水下爆破,但在水中时间太长会影响爆炸力。对撞击和摩擦的敏感度不大。爆炸后产生有毒的一氧化碳,宜用于露天爆破。 (二)药包量计算原理 药包的重量叫做药包量。药包按爆破作用分为内部作用药包、松动药包、抛掷药包(包括标准抛掷药包和加强抛掷药包)以及裸露药包,如图l一52所示。内部作用药包,就是药包爆炸时,只作用于地层内部,不显露到临空面。松动药包只能使介质破坏到临空面,但破碎了的介质并不产生抛掷运动,而只是在原来位置的附近有一个较小距离的移动。抛掷药包的作用是形成爆破漏斗。裸露药包是指放在石块或其他物体表面上的药包,它的爆炸可以使爆破对象破碎或飞移。 图1—52药包作用分类示意图 1一内部作用药包;2松动药包;3一抛掷药包;4裸露药包; 5覆盖物(砂或黏土);6一被爆破的物体 药包量的大小,要根据岩石的软硬,缝隙情况、临空面的多少、预计爆破的石方体积,以及现场的施T经验来确定,其计算的基本原理。是假定药包量的大 小与被爆破的岩石体积和岩石的坚实程度成正比。 (三)起爆方法和器材 起爆方法有:火花起爆、电力起爆和导爆索起爆三种。 1.火花起爆 火花起爆是利用点燃的导火线的火花引爆雷管,从而使药包爆炸。火花起爆操作简单,容易掌握,但不能同时点燃多根导火线,因而不能一次使大量药包同时爆炸。 火花起爆器材有火雷管、导火线及起爆药卷。 (1)火雷管火雷管(又称普通雷 管)由外壳、起爆炸药和加强帽三部 分组成(图l一53)。外壳有紫铜、铝和 纸三种,上端开口,以便插入导火 线,下端做成窝槽,使爆力集中。 雷管按规格不同分1~10号,号 数愈大,威力愈大,其中以6号和8 号应用最广(6号雷管声6.6×35mm, 8号雷管乒6.6×40mm)。火雷管除在有瓦斯及煤尘爆炸危险的工作面不使用外,可用于一般爆破工程。由于雷管内均装有烈性炸药,遇撞击、摩擦、加热、火花都会爆炸,因此在运输、保管和使用中要特别注意,应轻拿轻放。 (2)导火线导火线由黑火药药芯和耐水外皮组成,直径5~6mm。导火线的燃烧速度有1cm/s及O.5cln/s两种,使用前须作燃烧速度试验。使用时应将每盘导火线的两端各切去50rnm,插入雷管的一端应切平,以便使其紧靠雷管的加强帽,另一端切成斜面,使药芯更多地露在外面,以便点火。 (3)起爆药卷起爆药卷(图1—54)是使爆破药包爆炸的中继药包。制作起爆药卷时,解开药卷的一端,敞开包皮纸,将药卷捏松,用木棍轻轻地在药卷中插一个孔,将火雷管插入孔内,收拢包皮纸,用细麻绳绑扎。如用于潮湿处应做防潮处理。 2.电力起爆 电力起爆是通电使电雷管中电力引火剂发热燃烧使雷管爆炸,从而引起药包爆炸。 电力起爆器材有:电雷管、电线、电源及测量仪表。 (1)电雷管 电雷管由普通雷管和电力引火装置组成。电雷管通电后,电阻 丝发热.使发火剂点燃,引起正起爆炸药爆炸(图l-55)。常用电雷管有即发电雷 管和迟发电雷管两种。在即发电雷管的电力点火装置与正起爆炸药之问放上一段 缓燃剂即为迟发电雷管。常用的迟发电雷管的迟发时间有2、4、6、8s等规格。 (2)电线必须采用绝缘完好的导线。导线包括脚线、端线、联接线、区域线和主线。脚线是由电雷管引出的导线;联接电雷管脚线和联接线的叫端线;联接炮眼之间的导线叫联接线。以上三种电线的直径不小于0.8mm,一般采用1股≠1.13~1.37的绝缘胶皮线或塑料绝缘线。联接主线与联接线的导线称区域线; 由电源引至区域线的导线叫做主线。 图1—55电雷管 (n)即发电雷管;(6)迟发电雷管 1一脚线;2一绝缘涂料;3一球形发火剂;4一缓燃剂 3.导爆索起爆 导爆索起爆是利用导爆索的爆炸直接引起药包爆炸。导爆索起爆不需雷管, 但导爆索本身要用雷管来引爆。其装置如图1—56所示。 图1-56 导爆索起爆装置 (d)串联;(6)并联 1导火线;2火雷管;3导爆索;4一药包;5绳索 导爆索(又称传爆线)外形与导火线相似,它的药芯用烈性成,外皮绕上红色的线条以与导火线区别。 这种方法成本较高,主要用于深孔爆破和大规模的药室爆破,使几个药室能做到几乎同时起爆。 三、爆破方法 在建筑工程中,常用爆破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裸露药包爆破 裸露药包爆破多用于炸碎岩石和大型爆破中的巨石改爆。耗药量大,约为一般浅孔爆破的3~5倍,且其爆破效果不易控制,岩石飞散较远而易造成事故。裸露爆破的装药方式如图1—57所示。 (二)炮孔爆破 炮孔爆破系指装药孔径小于30()ram的各种炮眼爆破或深孔爆破。孔深0.5~ 5m,炮孔直径28~75mm称为浅孔爆破(图1—58), 孔深8~12m,孔径75~ 300mm称为深孔爆破。 浅孔爆破不需复杂的钻孔设备、施工操作简便,岩石破碎均匀,较易控制开挖面的形状,且可在各种复杂地形施工,是用得最普遍的一种方法。但效率低,爆破较深时,可采用梯段爆破或用深孔爆破。 为了提高浅孔爆破的效果,在布置炮眼时,要尽量利用临空面较多的地形或有计划地改造地形,为后次爆破创造有利地形。同时应合理选择计算爆破参数。 (三)改建工程爆破 在进行工程的改造、扩建时,往往要用爆破方法拆除旧的基础、墙和柱等。这就需要通过爆破设计,用小量的炸药,使爆破对象需要保留的部分不受损害,需要拆除的部分按预定的破碎度爆除,同时又严格地控制爆破时的声响、振动、歧坏区域以及破碎物的散坍范围,从而可以在交通要道、城市建筑稠密区等施工环境比较复杂的条件下进行爆破作业。 改建T程爆破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包括爆破体的几何形状,材质、布眼、药量及装填方式,起爆顺序,炸药性能以及覆盖物及周围环境等,而各种因素之间又存在着内在联系,因此,在进行爆破设计时,必须综合考虑。 一般工程的改建爆破,多采用浅孔法进行松动爆破。 (1)爆破基础可用垂直炮眼或水平炮眼(图1—59)。炮眼直径一般宜在28~40mm,垂直炮眼的深度L等于基础高度H的0.8~0.9倍,最小抵抗线w为孔深的0.5~O.7倍,孔距以为w的1~1.3倍,行距6等于w;用水平炮眼进行爆破时,可先在基础旁边挖出一条沟,在沟内钻眼,药包要装在接近基础的中心。 为了爆破安全,可在基础顶上及四周用麻袋装土(砂)掩盖好,以防砖石飞出 伤人或损坏器材。 根据经验,爆破lm。基础所需炸药量(按l号露天硝铵炸药计算)为:石灰浆砌基础0.30~0.45kg;水泥浆砌基础0.4~0.55kg;混凝土基础0.50~0·65kg;钢筋混凝土基础0.60~0.70kg。每一炮眼用药量(药包量)则视最小抵抗线w长度和基础种类而定。 (2)爆破墙壁可采用炮眼法或裸露药包。在爆破前最好将屋顶、门窗拆去。并将炮眼布置在室内墙壁上。炮眼距地面0.5m,直径一般为28ram,深度为墙厚 的z/s。当采用双排以上炮眼爆破时,上下排炮眼应列成 梅花形状。同排炮眼的孔距可为炮眼深度的0.8~1·2倍 (对水泥砂浆砌体)和1.O~1.4倍(石灰砂浆砌体),排与 排的行距应等于炮眼深度的0.75~1.O倍。炮眼装药量可 用松动药包公式计算。 (3)爆破柱子 根据柱的直径或宽度,在柱上打 lOOmm或200mm见方的炮眼(或圆眼);炮眼深度一般 以到柱子的中心为宜,同排炮眼间距应等于眼深的1·O~ 1。5倍,排距为眼深的0.75~1.0倍。爆破柱子所需炸药 量较同样材料砌成墙体的炸药量少耗25%。 (4)爆破烟囱 为使烟囱爆炸后倒向一边,可采用 上下排炮眼,布置在烟囱爆炸后倒向的一边(图1.60)。 炮眼深度为烟囱壁厚的2/3,较低一排炮眼可在圆周的2/3或3/4范围内布置, 用药量可按同材料柱子的爆破折除计算。 四、爆破安全措施 爆破施工是一种危险作业,必须杜绝各种事故的发生,做到安全生产。对于 爆破作业的每一道工序,要按有关规范、操作规程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 行施工。 1.爆破器材储存和运送的安全措施 爆破材料的运输、贮存和领取,必须严格按规章制度执行。 爆破器材仓库必须干燥、通风、温度保持在18~30℃之问,其周围5m范围 内,须清除一切树木和干草。仓库内须有消防设备。仓库必须离开]一厂和住宅区 800m以上。炸药和雷管须分开存放,不同性质的炸药也不要放在一起,尤其是 油类炸药必须单独储存。仓库要有专人保卫,严防发生事故。 雷管和炸药必须分开运送,不得同车装运,搬运人员须彼此相距lOm以上, 严禁把雷管放在口袋内,中途不得在非规定的地点休息或逗留。如为汽车运输 时,相距不小于50m,行驶速度不得超过20km/h。中途停车地点须离开民房、 桥梁、铁路200m以上。 2.爆破施工的安全措施 (1)装药必须用木棒把炸药轻轻压人炮孔,严禁冲捣和使用金属棒;堵塞炮 泥时,切不可击动雷管。 (2)炮孔深度超过4m时,须用两个雷管起爆;如深度超过lOm,则不得用 火花起爆。 (3)在闪电雷鸣时,禁止装药、安装电雷管和联接电线等操作,应迅速将雷管的脚线和电线的主线两端连成短路。此时,所有工作人员离开装药地点,隐蔽于安全区。 (4)放炮前必须画出警戒范围,立好标志,并有专人警戒。裸露药包、深孔、洞室爆破法的安全距离不小于400m;浅孔、药壶爆破法不小于200m。 3.瞎炮的处理措施 (1)应由原装炮人员当班处理,如不可能时,原装炮人员应现场将装炮的详细情况交待给处理人员。 (2)如果炮孔外的电线、导火索或导爆索经检查完好,可以重新起爆。 (3)可用木制或竹制工具将堵塞物轻轻掏出,另装入雷管或引爆药卷重新起爆。绝对禁止拉动导火索或雷管脚线,以及掏动炸药内的雷管。 (4)如系硝铵炸药,可在清除部分堵塞物后,向炮孔内灌水,使溶解,或用压力水冲洗,重新装药爆破。 (5)距炮眼近旁40cm以上(深孔时不小于2m)处打一平行于原炮孔的炮孔,装药爆破。但如果不知道原炮孔的位置,或附近可能有 其他瞎炮时,此法不得采用。 复习思考题 1.试述土的组成。 2.试述土的可松性及其对土方施工的影响。 3.试述土的基本工程性质、土的工程分类及其对土方施工的影响。 4.试述基坑及基槽土方量的计算方法。 5.试述场地平整土方量的步骤和方法。 6.为什么丢场地设计标高H。要进行调整? 7.土方调配吗应遵循哪些原则?调配区如何划分? 8.试述土方边坡的表示方法及影响边坡的因素。 9.分析流砂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流砂的途径和方法。 10.试述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及适用范围,轻型井点系统的布置方案和设计步骤。 11.试述推土机、铲运机得工作特点、适用范围uji提高生产率的措施。 12.试述单斗挖土机有哪几种类型?其工作特点和适用范围,正铲、反铲挖土机开挖方式有哪几种?如何选择? 13.试述选择土方机械的要点。如何确定土方机械和运输工具的数量? 14.填土压实有哪几种方法?各有什么特点?影响填土压实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怎样检查填土压实的质量? 15.试述土的最佳含水量的概念,土的含水量和控制干密度对填土质量有何影响? 16.试述爆破原理及土建工程中常用炸药的种类、性能。 17.试述改建工程各种构件爆除的施工要点。 习 题 1—1某基坑底长85m,宽60m,深8m,四边放坡,边坡坡度1:0.5。 (1)试计算土方开挖工程量。 (2)若混凝土基础和地下室占有体积为21000m~‘,则应预留多少回填土(以自然技态土体积计)? (3)若多余土方外运,问外运土方(以自然状态的土体积计)为多少? (4)如果用斗容量为3.5m。的汽车外运,需运多少车?(已知土的最初可松性系数Ks=1.14,最终可松性系数Ks=1.05)。 l-2 某场地如图1—61所示,方格边长为30m: (1)试按挖、填平衡原则确定场地平整的计划标高Ho,然后算出方格角点的施工高度、 绘出零线,计算挖方量和填方量(不考虑土的可松性影响)。 (2)当ix=2‰,iy=0时,确定方格角点的计划标高。 (3)当ix=2‰,iy=2.5时,确定方格角点的计划标高。 l-3某建筑基坑底面积为40m×25m,深5.5m基坑,边坡系数为l:0.5,设天然地面相对标 高为±0.000,天然地面至一1.000为粉质黏土,一1.000至一9.5为砂砾层,下部为黏土层(可视为不透水层);地下水为无压水,水位在地面下1.5m渗透系数K一25m/d。现拟用轻型井点系统降低地下水位,试: (1)绘制井点系统的平面和高程布置。 (2)计算涌水量、井点管数量和间距(井点管直径为≠38ram)。 总页码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