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单元 教材分析
走进本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里书声琅琅,绿草间的花儿们笑声飞扬,孙中山对不懂的学问穷根究底。我们在学校里学知识、交朋友、收获快乐,这样的生活怎不让人感到幸福呢?
本单元以“学校生活”为主题,从多方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充满了童真、童趣,旨在让学生感受校园生活的美好,培养一些好的学习习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关注自己感兴趣的词句,注意文中的特殊表达,将自主学习与相互交流结合起来,从课内阅读往课外阅读拓展。对习作部分,教师要找准定位,重在让学生“写清楚”,有兴趣写,应尽量设计新颖有趣的课堂教学形式,引领学生以比较轻松的状态进入习作学习,实现与二年级写话的自然衔接、平稳过渡。
| 分类 | 内容 | 课时 | 教学要点 |
| 课文 | 大青树下的小学 | 2~3 | 边朗读课文边想象画面,找出并交流有新鲜感的词句;能说出这所小学的特别之处;能说一说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 |
| 花的学校 | 2 | 想象画面,入境朗读,体会把花当作人写的好处;交流有新鲜感的词句,在情境中仿写句子。 | |
| 不懂就要问 | 1`2 | 能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简要表达看法;交流有新鲜感的词句;了解略读课文学习的基本要求。 | |
| 口语 交际 | 我的暑假生活 | 1 | 选择暑假生活中的新鲜事,把经历讲清楚;懂得选择别人感兴趣的内容讲。 |
| 习作 | 猜猜他是谁 | 2 | 选择一两点印象深刻的地方介绍某位同学;注意行文格式。 |
| 语 文 园 地 | 交流平台 | 2 | 主动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观察、发现一些成语的构词特点;根据语义表达的需要读出重音;运用对新鲜词句的感悟,学会取名字;积累古诗。 |
| 词句段运用 | |||
| 日积月累 |
秋,是美妙的交响乐;秋,是果子压枝的芬芳;秋,是微雨沾衣的清新;秋,是万山红叶的热烈。秋是一首美妙的诗,凌空的大雁是它飘逸的诗行;秋是一幅绝佳的画作,金色的田野是它纯净的底色……
秋闪现在诗人的妙笔下,铺陈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飘洒在绵绵的雨丝中,回响在秋虫的歌声里。秋是属于游子的,他们的乡愁让秋变得凝重;秋是属于孩童的,他们的笑声让秋变得欢乐;秋是属于农人的,他们的劳作让秋变得丰硕……在秋天里,赏秋色、觅秋迹、吃秋果、感秋情,也别有一番滋味。
本组课文中,作者抓住了秋天的特点,将秋天的特色描写出来。本单元的内容无论是课文,还是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都是紧紧围绕秋天这个专题编排设计的,有描写秋景的,有描写秋天的声音的,有描写秋雨的,这些内容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都表达了对秋的喜爱、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既是对借助图画、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等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的回顾,也是在此基础上的延展和提升,旨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选择合适的方法,并逐步做到迁移运用。习作要求是“学习写日记”,旨在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初步学习积累习作的素材,并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教学时,教师要注意,一是要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体会课文优美的语言,在理解、朗读、背诵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语言感受力,并指导学生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二是有意识地提前布置学生观察秋天的景象,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并且在仿写练习时有内容可写,有情感可发。
| 分类 | 内容 | 课时 | 教学要点 |
| 课文 | 古诗三首 | 2 | 借助图片和关键词体会诗歌意境,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
|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 2 | 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秋天水泥道的美。 | |
| 秋天的雨 | 2 | 弄清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秋天的雨;感受语言文字之美,学会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的方法。 | |
| 听听,秋的声音 | 1 | 从朗读中展开想象,感受美好的秋声与浓浓的秋情;读写结合,尝试写几句小诗。 | |
| 习作 | 写日记 | 2 | 了解日记的格式、内容及写日记的好处;培养观察、思考并及时记录的习惯。 |
| 语 文 园 地 | 交流平台 | 2 | 重点积累描写秋天的好词;学会运用理解词语的不同方法;掌握钢笔书写的要领,提高书写能力。 |
| 词句段运用 | |||
| 书写提示 | |||
| 日积月累 |
打开课本,让我们到童话王国去探险,去听听卖火柴的小女孩内心的渴望,去陪伴一粒种子逐渐成长,和红头蟋蟀一起到牛肚子里旅行,同蚂蚁队长一起搬运香甜的奶酪。童话教会了我们真、善、美,奠定了我们一生爱的基石,让我们在她的指引下,学着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学着践行善良、诚信、勤奋……。
本单元选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4篇中外童话,旨在引导学生体会童话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建立对童话这种文学体裁的初步认识。因此,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就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教学时,可充分借助文本让学生建立对童话体裁的感性认识,由此引起他们阅读童话的兴趣,鼓励他们大量阅读,继而由读到写,进一步激发想象力和创作热情。
| 分类 | 内容 | 课时 | 教学要点 |
| 课文 | 卖火柴的 小女孩 | 2 | 感受小女孩在饥饿、寒冷、痛苦和孤独的残酷现实中,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执着追求。 |
| 那一定会 很好 | 1 | 从种子的生命历程中体会它坦然、乐观的人生态度。 | |
| 在牛肚子里旅行 | 2 | 绘制“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讲述故事;找出相关语句,体会朋友间的真情。 | |
| 一块奶酪 | 1 | 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梳理故事内容,结合人物言行评价人物形象。 | |
| 习作 | 我来编童话 | 2 | 借助教材提供的内容编故事、拟题;学会并运用改正、增补、删除的修改符号。 |
| 语 文 园 地 | 交流平台 | 2 | 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童话的特点及阅读童话的好处;能运用减一减的方法,认识“申、介”等7个生字;观察、发现口字旁表示的不同意义,识记生字;尝试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朗读、背诵、积累关于“理”的名言。 |
| 识字加油站 | |||
| 词句段运用 | |||
| 日积月累 | |||
| 快乐 读书 吧 | 在那奇妙的王国里 | 机动 | 自主阅读3本童话;边读边想象,学会设身处地、感同身受读童话;与同学分享、交流课外阅读的成果。 |
走进本单元,让我们边读故事边预测:老屋是怎样不厌其烦地为小动物提供帮助;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为大家提供了哪些便利与帮助;不会叫的小狗在嘲笑声中坚持不懈地跟随哪些动物学叫。多么美好的阅读体验呀!
本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围绕“预测”这一阅读策略进行编排,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基本的阅读策略,形成运用阅读策略的意识,成为积极的阅读者。本套教材首次以阅读策略为主线组织单元内容,在教学方法上应有别于常规单元。具体在教学时,一是不要求预习,二是更强调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三是要有单元整组教学的意识,按序分解教学梯度,层层推进。本单元的学习旨在唤醒学生的预测意识,提升他们的预测能力,使他们了解预测的角度,明白预测的价值和意义,并能在实践中积极运用。
| 分类 | 内容 | 课时 | 教学要点 |
| 课文 |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 2~3 | 学会从不同角度进行预测,明白预测要有一定的依据;初步感受预测的好处和乐趣。 |
|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 1~2 | 预测故事的内容,根据实际内容及时修正自己的想法;尝试根据题目预测故事内容。 | |
| 小狗学叫 | 1~2 | 预测故事的结局,并与原文进行比较,体会预测的多样性;能运用预测策略阅读课外书。 | |
| 口语 交际 | 名字里的故事 | 1 | 能把了解的信息说清楚;认真倾听,有礼貌地回应;能向家人转述同学名字的故事。 |
| 习作 | 续写故事 | 2 | 根据插图和提示续写故事,把故事写完整;巩固修改符号的用法。 |
| 语 文 园 地 | 交流平台 | 2 | 结合阅读体验交流、总结运用预测策略的好处;在课外阅读中自觉运用阅读策略。回忆查字典的方法;重点掌握运用部首查字法自主认识生字。结合语境辨读多音字的读音;能通过观察发现成语的构词特点并拓展类似的词语;了解引用人物说话的3种方式及标点的用法,仿写句子。朗读、背诵、积累与团结合作有关的俗语。 |
| 识字加油站 | |||
| 词句段运用 | |||
| 日积月累 |
本单元将开启智慧之门,带我们走上观察之路。你有没有关注过,水平如镜的江面上,偶尔会有羽毛鲜艳的小鸟不时地冲进水里,衔起小鱼?你可曾发现,蒲公英会在中午张开花瓣,把草坪染成金色?让我们观察身边的世界,于细小处发现美的足迹。
本单元的主题是“留心观察”,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这是本套教材中第一次出现习作例文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景、物。要注意,不管是精读课文还是习作例文的教学,都指向同一个学习任务——写一篇习作,因此教学时应着意引导学生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体会“观察的细致”带来的好处或收获,初步了解可以调动多种感官观察,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
| 分类 | 内容 | 课时 | 教学要点 |
| 课文 | 搭船的鸟 | 2 | 了解“我”观察了哪些事物和场景;了解“我”对翠鸟外貌、动作的细致观察,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
| 金色的草地 | 2 | 交流自己觉得有趣、可爱的场景;了解草地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致;能自己观察并和同学交流。 | |
| 交流平台 初试身手 | 1 | 梳理总结留心观察的好处;学会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按照顺序将观察所得写下来。 | |
| 习作 例文 | 我家的小狗 | 2 | 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关注作者观察时的感受;结合精读课文、交流平台等内容,引导学生明确可以观察什么、怎样进行观察、观察时有什么感受,为习作打基础。 |
| 我爱故乡的杨梅 | |||
| 习作 | 引导学生回顾习得的观察方法;交流自己的观察记录,拓宽习作思路;围绕“观察是否细致”,完成、评改习作;鼓励学生展示观察所得,交流观察感受。 | ||
读一读本单元的课文,一起去古诗中欣赏天门山的雄奇、西湖的多变和洞庭湖夜景的静谧,去西沙群岛观赏美丽、富饶的景象,去海滨小城感受凤凰花的火红,去小兴安岭深嗅林木的芬芳。让我们用最火热的胸怀来将祖国的美好河山拥抱吧!
本单元围绕“祖国河山”这一主题进行编排,旨在让学生领略祖国各地美丽的风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从引导学生从段落中找出关键语句,到讨论、梳理关键语句的位置和作用,再到说话练习、习作要求,形成了“由读到写”的学习路径。教学时要注意,一要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对照阅读、理解;二要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领悟表达方法,相机指导口头表达、小练笔,以课文为例,让学生仿写表达,降低难度。
| 分类 | 内容 | 课时 | 教学要点 |
| 课文 | 古诗三首 | 3 | 朗读、背诵、默写诗歌;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意,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色。 |
| 富饶的西沙群岛 | 2 | 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借助关键句理解段意;运用掌握的词语、方法进行仿写。 | |
| 海滨小城 | 2 | 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和借助关键句理解段意的方法。 | |
| 美丽的小兴安岭 | 2 | 自主探究,体会小兴安岭的美;初步体会语句的生动;围绕喜欢的季节里特有的景物介绍小兴安岭。 | |
| 习作 | 这儿真美 | 2 | 运用学到的方法,围绕一个意思写;用上描写景物的好词;自主改正错别字,并乐于分享观察到的美景。 |
| 语 文 园 地 | 交流平台 | 2 | 能交流、总结一段话中关键语句可能出现的位置及关键语句的作用。自主识记生字,能说出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能说出由“懒洋洋、慢腾腾”等词语想象到的画面,并能选择一两个词语写句子;围绕给出的关键语句说话。朗读、背诵古诗《早发白帝城》。 |
| 识字加油站 | |||
| 词句段运用 | |||
| 日积月累 |
走进本单元,让我们一起感受大自然的美:去聆听自然之声,欣赏生命的乐章;去树林里看鸟,感受自然的和谐;去秋天的枣树下寻刺猬,领略生灵的神奇。每一缕与我们擦肩而过的微风,每一片在秋风中飘飞的黄叶,每一只在我们脚下爬过的小虫,都值得我们用心凝视和赞美。
本单元以“我与自然”为主题,编排的3篇课文各具特色,但都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教学时应注意,一是不要刻意讲授“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知识,以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感受;二是将表达与生活紧密联系,引导学生把视角转向更广阔的生活空间,表达自己的想法;三是从词、短语到句子的摘抄过程对学生做循序渐进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培养扎实的摘抄能力。
| 分类 | 内容 | 课时 | 教学要点 |
| 课文 | 大自然的声音 | 2 | 朗读课文,背诵第2、3自然段;找出关键句填写图表,借助图表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围绕一种听过的声音写几句话。 |
| 父亲、树林和鸟 | 2 | 默读课文,能说出“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的含义,对文中人物进行判断;能体会“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等词句表达意义的丰富性。 | |
| 带刺的朋友 | 2 | 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能围绕一句话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初步体会作者对刺猬的不同称呼中蕴含的情感。 | |
| 口语 交际 | 身边的“小事” | 1 | 简单讲述现象,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能汇总小组意见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
| 习作 | 我有一个想法 | 2 | 能清楚地写下生活中的某种现象及自己对此的看法;能主动用书面的方式与别人交流想法。 |
| 语 文 园 地 | 交流平台 | 1~2 | 能梳理总结摘抄的方法,形成主动积累语言、主动摘抄的意识。感受“得”的用法,了解“用前面结尾的词语或句子做下文的开头”的语言现象,仿写、续说句子。了解撇、捺的书写要点,写好带有撇、捺的字。朗读、背诵古诗《采莲曲》。 |
| 词句段运用 | |||
| 书写提示 | |||
| 日积月累 |
走进本单元,你将认识举石砸瓮、救出落水的孩子的司马光;你将理解让忧郁自卑的小女孩鼓起生活的勇气的两次掌声所蕴含的重大意义;你将结识用爱与宽容引导小男孩改错的列宁;你将走近危急关头依然坚守手术台的无私大夫白求恩。让我们从这些人的优秀品质中汲取养料,完善自己的人格。
本单元以“美好品质”为主题进行编排,旨在引导学生关注不同人物的美好品格和伟大精神,受到高尚的情感熏陶。同时,初步了解记叙一件事情的基本方法,学会叙写一件简单的事。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教学时要注意,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默读习惯,帮助他们提高默读效率;二是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学习、理解课文;三是不要拔高文言文学习的要求,重在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 分类 | 内容 | 课时 | 教学要点 |
| 课文 | 司马光 | 2~3 |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大意,用自己的话讲故事;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及与现代文的差异。 |
| 掌声 | 2 | 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说出英子前后的变化及其原因;尝试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能转换人称复述故事片段。 | |
| 灰雀 | 2 | 分角色朗读对话,读出不同的语气;能带着问题,边默读边揣摩人物的内心想法,体会人物的精神;体会列宁和男孩对灰雀不一样的爱。 | |
| 手术台就是阵地 | 1 | 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联系事情发生的背景,说出对“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 | |
| 口语 交际 | 请教 | 1 | 能就自己不好解决的问题有礼貌地向人请教;不清楚的地方能及时追问。 |
| 习作 | 那次玩得真高兴 | 2 | 能清楚地写一次玩的过程,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和同学交流习作,修改同学看不明白的地方。 |
| 语 文 园 地 | 交流平台 | 2 | 能交流、总结默读的方法;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识记和“目”有关的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辨析“陆续、连续、继续”3个副词的用法并选择其中的一个写句子;学会分类整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大致了解名言蕴含的道理,朗读、背诵、积累。 |
| 识字加油站 | |||
| 词句段运用 | |||
| 日积月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