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钢结构优化分析及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0:35:35
文档

钢结构优化分析及设计

例题钢框架结构分析及优化设计2例题.钢框架结构分析及优化设计概要本例题通过某六层带斜撑的钢框架结构来介绍midasGen的优化设计功能。midasGen提供了强度优化和位移优化两种优化方法。强度优化是指在满足在相应规范要求的强度下,求出最小构件截面,即以结构重量为目标函数的优化功能。位移优化是针对钢框架结构,在强度优化设计前提下,增加了以侧向位移为约束条件的自动设计功能。本文主要讲述强度优化设计功能。此例题的步骤如下:1.简要2.建立及分析模型3.设置设计条件4.钢构件截面验算及设计5.钢结构
推荐度:
导读例题钢框架结构分析及优化设计2例题.钢框架结构分析及优化设计概要本例题通过某六层带斜撑的钢框架结构来介绍midasGen的优化设计功能。midasGen提供了强度优化和位移优化两种优化方法。强度优化是指在满足在相应规范要求的强度下,求出最小构件截面,即以结构重量为目标函数的优化功能。位移优化是针对钢框架结构,在强度优化设计前提下,增加了以侧向位移为约束条件的自动设计功能。本文主要讲述强度优化设计功能。此例题的步骤如下:1.简要2.建立及分析模型3.设置设计条件4.钢构件截面验算及设计5.钢结构
例题钢框架结构分析及优化设计

2 例题.钢框架结构分析及优化设计

概要

本例题通过某六层带斜撑的钢框架结构来介绍midas Gen的优化设计功能。midas Gen

提供了强度优化和位移优化两种优化方法。强度优化是指在满足在相应规范要求的强

度下,求出最小构件截面,即以结构重量为目标函数的优化功能。位移优化是针对钢

框架结构,在强度优化设计前提下,增加了以侧向位移为约束条件的自动设计功能。

本文主要讲述强度优化设计功能。

此例题的步骤如下:

1.简要

2.建立及分析模型

3.设置设计条件

4.钢构件截面验算及设计

5.钢结构优化设计例题钢框架结构分析及优化设计1.简要

本例题介绍midas Gen的优化设计功能。例题模型为带斜撑的六层钢框架结构。(该例题数据仅供参考)

基本数据如下:

轴网尺寸:见图1

柱: HW 200x204x12/12

主梁:HM 244x175x7/11

次梁:HN 200x100x5.5/8

支撑:HN 125x60x6/8

钢材: Q235

层高:一层 4.5m

二~六层 3.0m

设防烈度:8º(0.20g)

场地: II类

设计地震分组:1组

地面粗糙度;A

基本风压:0.35KN/m2;

荷载条件:1-5层楼面,恒荷载 4.0KN/m2,活荷载2.0KN/m2;

6层屋面,恒荷载 5.0KN/m2,活荷载1.0KN/m2;

1-5层最外圈主梁上线荷载4.0KN/m;

6层最外圈主梁上线荷载1.0KN/m;

分析计算考虑双向风荷载,用反应谱分析法来计算双向地震作用

3例题钢框架结构分析及优化设计

4

图1 分析模型

图2 结构平面图

例题 钢框架结构分析及优化设计

5

图3 ①,③轴线立面图 图4 ①,④轴线立面图

图5 ○B ,○C 轴线立面图 图6 ○A ,○D 轴线立面图

2.建立及分析模型

建立模型并进行分析运算。

6 1.主菜单选择特性>材料>材料特性值:添加

材料号:1;名称:Q235;规范:GB03(S) ;

数据库:Q235;材料类型:各向同性。

2.主菜单选择特性>截面>截面特性值:

添加:添加梁、柱截面尺寸。

3.主菜单选择结构>建模助手>基本结构>框架:利用建模助手建立梁框架

输入:添加x坐标,距离2.5,重复6;

添加z坐标,距离4,重复3;

编辑:Beta角90度,材料选择Q235,截面选择主梁截面,生成框架;

插入:插入点,0,0,0;Alpha,-90。

4.运用选择及拖放操作,将次梁截面赋予模型。

5.主菜单选择节点/单元>单元>扩展:建立框架柱

扩展类型:节点->线单元;

单元类型:梁单元;

材料:Q235;

截面:柱截面;

输入复制间距:dz=-4.5;

选择生成柱的节点,建立框架柱。

6.主菜单选择节点/单元>单元>建立单元:建立支撑

单元类型:桁架单元;

材料:Q235;

截面:支撑截面。

7.主菜单选择结构>建筑>控制数据>复制层数据:

复制次数:5;

距离:3,添加;

在模型窗口中选择要复制的单元。

8.主菜单选择结构>建筑>控制数据>定义层数据>生成层数据: 点击生成层

例题钢框架结构分析及优化设计

数据。

9.主菜单选择边界>边界>一般支承:定义边界条件

在模型窗口中选择柱底边界节点

10. 主菜单选择荷载>静力荷载>建立荷载工况>静力荷载工况:

DL:恒荷载;LL:活荷载;

WX:风荷载;WY:风荷载。

11. 主菜单选择荷载>静力荷载>结构荷载/质量>自重:添加自重

荷载工况:DL;自重系数:Z=-1。

12. 主菜单选择荷载>静力荷载>初始荷载/其它>分配楼面荷载

>定义楼面荷载类型:定义楼面荷载

名称:楼面荷载:DL 4.0,LL 2.0,添加;

屋面荷载:DL 5.0,LL 1.0,添加。

13. 主菜单选择荷载>静力荷载>初始荷载/其它>分配楼面荷载

>分配楼面荷载:

楼面荷载类型:楼面荷载;

分配模式:双向;

荷载方向:整体坐标系Z;

复制楼面荷载:方向Z,距离4@3;

在模型窗口指定加载区域节点。

14. 主菜单选择荷载>静力荷载>梁荷载>连续:

荷载工况:DL;选择:添加;

荷载类型:均布荷载;

荷载作用单元:两点间直线;

向:整体坐标系Z;

数值:W=-4;

复制荷载:方向Z,距离4@3。

15. 重复步骤13和14输入屋面荷载及梁单元荷载。

16. 主菜单选择荷载>静力荷载>横向荷载>风荷载:添加X方向风荷载

7例题钢框架结构分析及优化设计

8

荷载工况:WX;

风荷载设计标准:GB50009-2012;

基本风压:3.5;

阻尼比:0.02;

其它数据使用默认值;

风荷载方向系数:X轴方向系数1,Y轴方向系数0。

17. 重复步骤16,输入Y向风荷载WY,注意此时风荷载方向系数X轴方向系数

0,Y轴方向系数1。

18. 主菜单选择荷载>地震作用>反应谱数据>反应谱函数

添加反应谱函数:

设计反应谱:GB50011-2010;

设计地震分组:1;

地震设防烈度:8º(0.20g);

场地类别:Ⅱ;

地震影响:多遇地震;

阻尼比:0.02(本例取0.02)。

19. 主菜单选择荷载>地震作用>反应谱数据>反应谱:

特征值分析控制>频率数量(振型数):6;

振型组合方法:CQC;

反应谱荷载工况名称:Rx (Ry);

地震角度:0º(90º)。

20. 主菜单选择结构>类型>结构类型:定义结构类型

结构类型:3-D (三维分析);

将结构的自重转换为质量:转换到X、Y (地震作用方向)。

21. 主菜单选择荷载>静力荷载>结构荷载/质量>节点质量

>荷载转换成质量:

质量方向:X,Y;

荷载工况:DL (LL);

例题 钢框架结构分析及优化设计

9

组合系数:1.0 (0.5)。

22. 主菜单选择 分析>运行>运行分析:进行分析计算。

3.设置设计条件

按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

1. 主菜单选择 结果>组合>荷载组合:添加荷载组合

一般组合:用于查看内力变形等,一般组合中有包络组合; 钢结构设计:用于设计组合; 设计规范:GB50017-03; 点击自动生成。

2. 主菜单选择 设计>通用>一般设计参数>定义结构控制参数:

设计类型 :三维;

由程序自动计算“计算长度系数” :若勾选则按GBJ17-03附录四的公式自 动计算,否则须由设计者手动输入计算长度系数。

图7 定义计算长度系数

10 3. 主菜单选择设计>通用>一般设计参数>指定构件:

分配类型:自动;

选择类型:全部;

当梁单元被其它节点分割成几部分时,需由程序指定构件来定义梁单元在强轴作用平面内的自由长度。

4. 主菜单选择设计>通用>一般设计参数>编辑构件类型:定义框架梁、框架

柱、支撑。

选项:添加/替换;

构件类型:梁;

梁:框架梁;

同样方法定义柱和支撑构件。

5. 主菜单选择设计>设计>钢构件设计>设计规范:

设计标准:GB50017-03;

勾选考虑抗震;

选择抗震设防烈度:8度。

图8 设计标准

例题 钢框架结构分析及优化设计

11 6. 主菜单选择 设计>设计>钢构件设计>编辑钢材: 编辑钢材规格等

图9 编辑钢材特性

7. 主菜单选择 设计>设计>钢构件设计>等效临界弯矩系数:

该系数用于计算梁的整体稳定系数,可由程序计算。当有些特殊构件需由 设计者指定时,直接输入梁的等效弯矩系数即可。

12 4.钢构件截面验算及设计

通过设计结果对杆件截面进行调整

1. 主菜单选择设计>钢构件设计>钢构件验算>钢构件验算:钢构件截面验算

图10 钢构件验算

在选择项勾选某个单元,再勾选连接模型空间,在模型空间可以看到被选

注:

在“特征值”排序下,“图形结果”和“详细结果”中所显示的杆件为本组特征值中应力比最大的。如果想查看指定杆件的结果,在排序中选择“构件”

例题 钢框架结构分析及优化设计

13 择的单元,点选“图形结果”以图形方式输出验算结果,点选“详细结 果”以文本文件输出详细结果。 2. 修改未通过验算的杆件

在截面验算对话框中,选择未通过验算的截面(柱和支撑),点击“修 改”,弹出“修改钢材的材料特性和截面”对话框。选择截面数据库及截 面形状,设置规格限定条件(0为搜索所有规格),限定“极限验算比”范 围,搜索合适的截面,在满足要求的截面中选择合适的截面。

图11 修改杆件截面

此处选择面积最小的截面HW 250x250x9/14(柱),HM 194x150x6/9(支

注:

有时放宽“极限验算比”的下限,可能会搜索到令工程师更为满意的截面。

14

撑),点击“修改”确定将要替换的截面,点击“关闭”回到“截面验

算对话框”,点击“更新”,弹出更新截面特性对话框。选择修改后的截

面,点击更新模型中的相关截面,并重新进行分析计算。如仍有未通过

验算的截面,则重复步骤1、2直至所有截面均通过验算,满足强度和长细

比的要求。

5.钢结构优化设计

1. 主菜单选择特性>截面>截面特性新的截面

程序提供的优化设计功能是针对特征值—截面进行的,如需得到更为优化

的设计结果,需在进行钢结构优化设计(或位移优化设计)之前对要优化

的构件进行更为详细的截面分组。具体操作为添加新截面,并运用拖放等

操作将杆件赋予截面。本例题综合考虑受力等情况,做如下划分:

主梁截面分为两组:

1~5层的主梁为一组截面;

6层屋顶的主梁为一组截面;

柱截面分为四组:

1层中间四根中柱划为一组截面;

1层的边柱及角柱划为一组截面;

2~6层中间四根中柱划为一组截面;

2~6层的边柱及角柱划为一组截面;

支撑截面分为三组:

1层支撑划为一组截面;

2~3层支撑划为一组截面;

4~6层支撑划为一组截面。

注:

1.可在建模时就进行详细的截面划分。

2.截面分组情况需由工程师根据建筑要求、杆件受力情况,结构特点等多方面进行考虑。显然,杆件截面分组越多,优化设计带来的收益越大。

例题 钢框架结构分析及优化设计

15

图12 杆件截面分组

2. 主菜单选择 设计>钢结构设计>钢构件验算>钢结构优化设计:进行钢构 件截面优化设计

16

图13 优化设计约束条件:

容许:杆件的容许应力比。

数据库:选择型钢数据库。其中“BUILT”使用程序内置的焊接截面数据库;“用户”使用用户在“用户定义截面列表”中定义的截面数

据库。(本例题使用“GB-YB”数据库)。

形状:同建模时输入的构件形状,也可修改截面形状。

D1、D2、D3…:对截面尺寸进行限定。此处输入0,则搜索所有截面。

勾选要优化的截面,或选择所有截面进行优化。

分析选项:输入反复计算次数。

图14 优化设计迭代次数

注:

1.“BUILT”为使用程序自动生成的截面数据库,详见帮组文件中“钢结构优化”部分。

2.D1、D2…的具体含义见帮组文件。

例题 钢框架结构分析及优化设计

17 板厚数据:在使用“BUILT ”据库时,焊接截面所使用的钢板厚度数据库在

此定义。

图15 自定义截面所使用的板厚

柱截面设计:

轴力和弯矩:选择满足指定条件的构件,指定条件指轴力(必需的轴

向强度)和弯矩(必需的抗弯强度)产生的组合应力(强度)在容许应力比范围内(在容许(图13)中设置的容许强度比)。

仅有轴力: 选择满足指定条件的构件,指定条件指轴力(必需的轴

向强度)在容许应力比范围内。

考虑柱轴向变形的影响,可以只对轴力进行优化。因为若选择按弯矩优 化,由于高层建筑各柱的弹性压缩量不同,与柱相连的梁构件会因柱弹性

18

压缩引起附加弯矩,随之柱端也会产生附加弯矩,将会出现越是上部柱构件其截面越大的现象。为了能正确反映各柱的弹性压缩量的差异,选择按轴力优化的方法,使各柱的弹性压缩量趋于相等。

施加的轴力和弯矩:选择轴力组合柱连接方法:选择外缘尺寸。

图16 柱优化设计的两条限定条件

用户定义截面列表:当截面数据库选择“用户”时,在此定义用户数据库,具体格式详见帮助文件。

进行优化设计

3. 钢结构优化设计结果输出:

可以通过文本格式及图形格式来查看杆件应力、杆件重量、结构整体重量等数据在优化设计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及最后结果。

例题 钢框架结构分析及优化设计

19

图17 优化设计的结果

4. 更新模型:

点击“更新分析模型”即可将优化设计所求得的杆件截面赋给模型。再次 进行分析和验算,对个别不符合要求的截面或者应力比过小的截面单独进 行调整,便完成了整个优化设计。

优化设计前后结果对比

注:

优化设计是以满足设计强度为标准进行的,所以在优化设计之后应该对优化后的结果进行使用性能验算。包括挠度、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下的水平位移、层间位移验算等。具体方法在其他技术文档已有讲解,本文不在赘述。

20 5. 主菜单选择设计>设计结果>钢构件设计:钢构件设计结果平面输出。

荷载工况/荷载组合:ALL COMBINATION;

验算比:组合;

勾选验算,显示:梁、柱、支撑;

柱截面尺寸:1(指显示的柱截面尺寸放大系数);

在模型窗口选择需要显示的杆件,按

即可。

图18 钢构件验算结果平面输出

文档

钢结构优化分析及设计

例题钢框架结构分析及优化设计2例题.钢框架结构分析及优化设计概要本例题通过某六层带斜撑的钢框架结构来介绍midasGen的优化设计功能。midasGen提供了强度优化和位移优化两种优化方法。强度优化是指在满足在相应规范要求的强度下,求出最小构件截面,即以结构重量为目标函数的优化功能。位移优化是针对钢框架结构,在强度优化设计前提下,增加了以侧向位移为约束条件的自动设计功能。本文主要讲述强度优化设计功能。此例题的步骤如下:1.简要2.建立及分析模型3.设置设计条件4.钢构件截面验算及设计5.钢结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