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能语文作文素材篇1
在我们这些小学生当中,我相信有不少人都在追求自由,并且羡慕别人拥有自由,其实他们都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
有些人,或许拥有着进出某些区域的自由,也有些人似乎永远与这种自由无缘,但是拥有进出自由的人却失去了真正的自由,而没有获这种自由的人却不仅拥有了真正的自由,而且还获得了他人自由的自由。就好比能自由进入瓶子的物体和瓶盖一样,前者只沉浸在瓶子般大小的自由之中,而后者虽没有进出的自由,但却拥有了瓶子以外广阔的世界,并且也同时拥有了随时前者自由进出的自由。
有一些人总是渴望获得自由进出的权利,比如进出游戏厅的自由,比如进出手机、电脑虚拟世界的自由,比如进出……他们总是想要沉浸在瓶子般大小的自由当中,然后愚蠢地把自己困死在他们所谓的自由里,与那广阔的世界——真正的自由无缘。——谁说就是要以失去自由为代价?瓶口了瓶盖的进出,却赋予了瓶盖以无限的自由。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渔夫出海打鱼归来,在自己不多的渔获中发现了一条还活着的、漂亮的小鱼,于是找来一个鱼缸把它养了起来。时间一天天过去,小鱼越长越大,鱼缸已经装不下它了,于是,渔夫就给它换了个更大的鱼缸;可是,小鱼长得实在是太快了,新的鱼缸也很快就容不下这条“小鱼了”。渔夫看着鱼缸里这条闷闷不乐的、已经长得很大的“小鱼”,若有所思,便把它放归了大海。重获自由的小鱼,回到漫无边际的大海,本应该感到幸福与快乐的,可是它却怎么也快乐不起来,因为它总是在想:“这个鱼缸这么大,我什么时候能碰到鱼缸壁呢?”
你梦寐以求的自由,最终可能并不能带给你真正的自由,而仅仅是寻找“鱼缸壁”的困扰。
万能语文作文素材篇2
总是经过许久的努力拼搏,万番期盼的暑假才踏着热浪扑面而来。
酷暑总是令我感到无比的畏惧,面对绝望的烈日炎炎,人们多数选择宅在家里,而另一部分人选择跑路去凉快的地方,没有钱和时间去南半球避暑又不耐热的我选择乘着祥云飞往。
“早春午夏傍秋晚冬”是这片神奇土地不变的魔咒,相对气候这里的生活却好似没有束缚,自由自在。飞机落地,蓝天白云映入眼帘,好似一天都不曾改变。拉萨的生活无非就是布达拉宫大昭寺,除了对雄伟的建筑心存敬畏之外,信徒们的文化也不得不令我动容。
拿人们耳熟能详的朝圣来说,就是一种坚持与信仰的力量,每一位信徒,无论住在哪里,比如青海,藏北藏南,一生之中都要以磕长头的方式抵达大昭寺!在大昭寺附近,可以问到从各地花数月甚至数年来到这里的信徒,路上风雨兼程,风餐露宿对他们来说都不足为惧,不得不敬佩那些四个小时火车就可以到却要磕六个月头来到拉萨的信徒们,这也许就是作为内地人所感受不到的信仰的力量吧。
但藏族人同时又是最会享受生活的人,我在这里工作了二十年的父亲喜欢用一句话来形容他们“今日有酒今当醉”,凭着入乡随俗的含义,自己也过上了轻松舒适的生活,早上起来喝甜茶吃牛肉饼,中午午饭午休,下午爬山抓草兔,晚上散步睡觉。日复一日,除了长胖以外,什么都是无比的愉悦。
暑假生活或许人们都想着外出,流汗和欢笑,但自己发现除了流汗自己都拥有,在这天空与地面之间,懂得知足常乐的我感受着没有热浪的暑假。
天地之间飞翔的雄鹰将藏族人民的心愿与期盼带向远方,而自己也在山顶的经幡前欣赏着天中白云,愿洁白无瑕的白云将自己的未来与希望带向远方。
万能语文作文素材篇3
看天光云彩,能测阴晴雨雪;漫步林间,能观草长莺飞,枝叶枯荣,可无法细说万物之性。打开电视,轻点鼠标,可知万物原理,可无法身临其境。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在我看来,身临其境,用心感受,即便不知万物原理,自然也并不遥远。
看来山峻岭,清流激漓,即便你不懂山的形成,你却能用心感受山的39;巍峨,水的灵动;看万花红遍,绿荫环绕,即便你不懂花的种美,树的生长,你却能用心感受花的甜美,树的奉献;看繁星闪烁银月悬空,即便你不懂星星的距离,你却能感受黑夜的神秘与趣味。由此可见,如若心有自然,心系自然,虽不知万物进化理论,却能感受自然的魅力,自然的灵魂。自然,近在咫尺。
身临其境,用心感受自然,使人获得身心愉悦。古人有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当你贴近自然,你会收获不少意外的惊喜。当你与家人朋友出外旅游时,因为有清泉叮咚,你会收获趣味;因为有雄伟瀑布,你会叹为观止;因为有虫鱼鸟兽,你会惊喜不断。当你在自然给予你的一切中享受,当你被自然亲切纳入怀抱之时,你是否有发现,即便你不懂鸟性不
懂花语,你却已经与自然如此贴近?你是否有发现,是自然带给你的喜悦与惊奇,让你觉得自然其实并不遥远?
身临其境,用心感受,自然使人得到精神上的升华。苏轼被贬黄洲时发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自然的雄洋壮立,使他认识到人生短暂,何必难为自己?才会有他积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嵇康喜爱竹林,喜爱竹林中悠闲的雅士生活,是自然的清高秀丽,使他拥有竹子般正直的性格,不愿与世同流合污。我认为,我们从自然中感受到的力量,吸收到的精华,能使我们的涵养进一步提升,使我们的信念更加坚定,使我们的生命更加。而这一切,难道懂得万物表面的原理能比得上吗?
诚然,有人认为懂得物性更重要。不可否认,通过现代的信息技术,我们可现清楚了解一草一木,一山一石。然而,这一切却只停留在表面,你未曾用心去感受自然,你亦未曾得知自然的真谛,所以这样,自然只会“越来越远”。
嗅一嗅花草的清香,感受清风的灵动,融摸水的温润,你便会窕尔一笑,用心感受自然,你会发现,自然,就在身边。
万能语文作文素材篇4
当我们拿着满分试卷回家后,家长的亲吻源源不断;但当拿到一张不及格试卷时,得到的只是一个巴掌。然而我满心欢喜拿着差两分就满分试卷回家时结果却跟不及格试卷结果一样。心里不禁生出一个疑问:标准,你真的如此重要吗?
我想说:不!
不可否认,我们都想要一个达到标准的试卷,对于家长们来说便更是如此。然而,一张达到标准的试卷就能说明我们真的全部理解了知识,全都掌握了知识吗?诚然,或许家长们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取得很好的成绩,这确实是每一个父母都的心理,但是,达到了一个标准便是亲吻,低于这个标准便是巴掌的行为真的合理吗?难道一张98分的试卷不及一张61分的及格卷。只因98分没有得到满分这个标准便是巴掌,只因61分满足了及格这个标准便亲吻。那我们学生以后要怎么做呢?
若家长坚持这种做法,那学生会不会在发现自己不能达到满分而只能达到高分,却想得到家长们的表扬,选择放弃高分而只是达到及格呢?那以后的学生是不是只会安于现状,达到及格便可。因为高分还不如一个及格标准,所以学生们会不断安于现状止步不前,不会想取得高分,那有些知识便不再去理会。我想这并不是家长们的初衷。所以,标准也没有如此重要。
正如当代诗人郭小川说:“但愿每次回忆,都对生活不感负疚。”希望家长们也明白,标准不能衡量一切,因而,有时我们也大可不必太注重标准,让我们对生活不感负疚,就像麦克阿瑟所言:“当生活都用标准来衡量时,那社会便不再有温情和喜悦。”对啊,标准确实可以衡量一些东西,但它只是一个标志性的东西,并不能代表一切。钱钟书在美国留学期间,他的导师并不用标准考试成绩来衡量一个人的付出而是结合他平时的表现综合思考。便对学生有一个很好的定论,学生也会不断努力向前奋进。因此,钱钟书一生最敬佩的人便是他的导师,因而钱钟书取得如此的成就也受其影响。试想一下,倘若这位导师也想漫画中的家长般,如此注重一个标准,结果又会如何?还会有如此成就的钱钟书吗?他还会成为钱钟书最敬佩的人吗?
危害如此,痛心也在此。
反观当下,多少人追名逐利,只为一纸文凭和所谓的标准,争得头破血流,最后也一无所获。为何不把标准看淡些,正如汪国真所说:“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这红尘,太污太苦太锦簇;这人情,总浮总疏总麻木。愿我们所有人都能把标准看淡些,然后去追逐诗意和远方,不留负疚。
万能语文作文素材篇5
总有一些瞬间,令人真诚感动。小学操场上,一名学生冒雨奔向教室,听到国歌声便伫立在风雨中,面向国旗敬礼;世界女排大奖赛场地中,国歌声骤然响起,正在赛前热身的中国队队员自觉停下来,昂首挺胸、注视国旗。爱国,竟是如此具体而微。
最是情怀动人心。自然流露的拳拳爱国之情,何以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根本上说,离不开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教育必须提供的一堂人生必修课。在学生内心深处播撒下爱国的种子,使之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事关“培养什么人”的深刻命题。
一位网友说:从小接受爱国教育,从心底产生爱国情怀,长大了,自觉报效国家。对祖国的热爱,源自一个人的自然情感,但也需要培育和滋养。爱国主义教育,是校园、课堂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如果缺乏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之“爱”就可能失去温度、消解能量。现实中,一些人对“爱国”二字麻木不仁,认为倡导爱国主义是刻板、迂腐,甚至对他人的爱国情愫不以为意、嗤之以鼻。这些,既缺乏尊重与敬畏,也映照着教育的不足。正因此,怎样增强针对性,创新方式方法,有效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现实课题,也值得全社会深入思考。
无声的典范说服力强,身边的榜样感染人心。其实,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很丰富,不一定局限于学校教育。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首先出场的老兵方阵让无数人浸润眼眶,敞篷车上的浮雕就是生动的爱国画卷。面对重大险情,中船重工第七六〇所黄群等3名同志临危不惧、挺身而出,用生命诠释了爱国情怀。每一位爱国的行动者,都可谓无形的教科书。倡导向他们学习,知行合一、身体力行,把对国家之爱融入日常、付诸行动,正是激发爱国主义教育正能量的有效途径。
爱国,贵在心中有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爱,“位卑未敢忘忧国”是爱,“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也是爱……在“影像见证四十年”摄影展上,一张照片格外醒目:8名身穿白色大褂的工作人员站立在一台仪器设备周围。原来,他们是曾经在美国打拼的哈佛大学博士后,先后回到了安徽合肥的“科学岛”,在祖国大地埋首于科研攻关。奋进在新时代,各个行业、各种岗位的奋斗者们坚守平凡、爱国奉献,书写着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爱国华章。激荡爱国情怀,让爱国的人格坐标更加清晰,我们就能获得强大的前进力量,推动各项事业绽放新的光彩。
“爱国是文明人的首要美德。”环顾寰宇,人们不分肤色,都称呼祖国为母亲;国无论大小,都理直气壮地把爱国教育作为必要的公民教育。让我们从历史深处点亮爱国教育的火种,在课堂内外接力爱国教育的火炬,用生活实践燃旺爱国教育的火焰,涵养爱国之心、激活自信源泉。
万能语文作文素材篇6
拥有深扎的树根,树儿才能茁壮成长;拥有矫健有力的四肢,马儿才能在原野奔腾;拥有双翅,鸟儿才能在蓝天自由飞翔;而人,有了职责,学会担当,才能居万物之首,傲立于世。
勇于担当,是袁隆平长年累月蹲在田间地头研究试验的不懈追求。让所有的中国人都吃饱饭!就是这样的一个朴素愿望,激发了他不懈追求的动力。凄风苦雨浇不灭他心头的热情,烈日酷暑摧不毁他坚忍的意志,冷言讥语击不垮他坚定的信念。寒来暑往,几度春秋,鬓华满额也无怨无悔,最终成功培育出了杂交水稻,成为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只因一个朴素的愿望,成就了一副担当的铁肩。
勇于担当,是苏武持节牧羊,忠贞爱国的执着。奉命出使匈奴,不料事有变故,因中原与匈奴关系破裂而被关押羁留塞北,但苏武始终牢记自我身为汉使的身份和使命,威武不屈,贫贱不移。蛮荒的北海,苏武迎着凛冽的寒冷,柱着手杖,啃草毡饮雪水,却夭志不忘使命和职责,“生是汉人,死是汉鬼”的豪言掷地有声。十八年的的辛苦坚守,十八年的沧桑岁月,苏武用他的言行向我们诠释了什么叫“担当”。
勇于担当,是屈原自尊自强,忧国忠君为追求崇高梦想而至死不渝的伟大情操。身为贵臣出生的屈原肩负着为百姓造福、使国家繁荣昌盛的职责,尽管得不到楚怀王的信任,尽管屡遭贬谪流放,他依旧执著着。他忘记了自身的安危和前途,却始终铭记着自我的职责和抱负,在祖国沦陷之时义无反顾的抱石自沉江,以死来证明他的忠心。屈原,用自我的伟大品格和崇高追求,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纵观当今社会,却在当今中国仍然着许多不职责的行为。从三鹿三聚氰氨奶粉到苏丹红鸡蛋,从地沟油到染色馒头,多少不法商家为一己私利丧失基本的道义,更勿论担当社会的职责了;月光族、啃老族、保姆族、跨掉的一代等等,这些词汇都将矛头指向了当代青年,当代青年职责心缺失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谈起担当一词,在今日感觉是何等沉重!
勇于担当是一种人生的大境界。人生短短数十载,因为有了担当而谱写不凡乐章,因为有了担当而成就恢弘壮丽。愿我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一个勇于担当的大写之人。
万能语文作文素材篇7
昨天回到了自己的母校,由于是高考,学校显得异常庄严和平和。曾经熙攘的小吃街也鲜有人往来。离开几年之后再去熟悉的地方,很多变与不变得东西,都充满回忆的味道。
我找到那家上学最爱去的小店,点了常吃的食物坐下了。迎面来是熟悉的热蒸汽和老板招呼的声响。这不由让我沉浸在过去的回忆中……
当我还是一名等待高考的学生的时候,我把高考看的很重,仿若这是我这辈子唯一的一件事情。我习惯于挑灯夜战,习惯于不顾周围的一切。由于自己的家庭很普通,父母都是农民,所以总是会告诉自己对于高考就是要不遗余力。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像我这样,在十几岁的年纪,便给自己背上了坚硬的盔甲。我自己也是不善于倾诉的人,爸妈也从来没有意识到,我也需要人关怀。他们只知道我很听话,不用多操心什么就能什么都做好。后来,在长期压力下,身体估计也承受不了,我晚睡对它的虐待,终于给与以反击,于是我生病了。
但是,对于如今上了大学并能够继续再学习的我来说,我反而觉得,十几岁的年纪就应该做十几岁的梦,懂事是一件好事情,但是过分把自己困于责任的牢笼中,的确得不偿失。假若没有自己的亲身经历,我可能不会对于自己的高考时代有这样的感慨吧。
对比于当初有些稚嫩的自己来说,如今的我懂得,高考的确重要,但面对重要的事情的时候,也需要用坦然的态度处理,以为在你逞能拧巴时,可能会为后续埋下遗憾。你只需要在你觉得神清气爽的时候,全心全意,不用和别人比较什么,真正总是要面对的是自己。
万能语文作文素材篇8
回眸之中,看到了祖国的繁荣,转念之中想到了少年的荣功。少年,一群生机勃勃的孩子,代表着祖国未来的日子。
国,强!从祖国成立,经世代沧桑,到现在的国富民强,一次又一次得惊世之举,让世人刮目相看,另眼相待。
国,强!祖国有着精卫填海的志气,有着夸父逐日的庄毅,有着后弈射日的豪情,这一切的一切,背后都有我们,少年。
“故少年者,人生指望,人生之春,比喻生机勃勃人生之华,比喻壮丽多彩。”人们常说,我们是祖国的栋梁,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旗帜不落的飘扬。少年,强!少年有“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的志向,有风雨无阻的追求,还有“沧海可填山可移”的志气,更有“不经一般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超常之努力。
难道少年强不代表国强吗?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是的,希望,祖国的希望和弱强都寄托在我们身上,我们肩负着祖国未来建设的重任,承担着祖国未来的建设的重任,承担着祖国繁荣昌盛的延续。
面对困难,少年的我们会坚贞不渝,还会大放异彩。“5?12”记得吗?一个“自古多情伤离别”的日子,所有的神情和怜悯的目光,都投向了他们身上,地震。肆虐。残忍;抗震少年们坚持,为祖国献身。为国,为友谊,他们用双手坚持下去,并且挖砖扔瓦,那一双双手,救了被压在废墟之下的人。那里,断墙残垣,一片荒无,一片废墟,他们和祖国携手,共同度过了一个历史性的日子,走过了那个多情善感的日子,祖国,挺过来了。
难道,少年强不代表国强吗?
少年,可使沙粒变成珍珠,石头变成黄金……少年带来的魅力,应当叫枯枝长出鲜果,沙漠布满森林,这才是少年强。
再少年强后的日子,祖国会拥有叱咤风云的能力,有着锐不可挡的气势,也有着气贯长虹的不朽国气,国强之气。
让我们扣紧少年之弦,奏出人生最美妙的乐章,让它成为祖国的动力,化为祖国的生气。
少年强,亦国强!
万能语文作文素材篇9
当母亲的爱洋溢在字里行间之时,父亲的爱却被搁置在角落之中无人问津。我知道不是父爱不够伟大,只不过是我们从来都忽视了去倾听父亲的爱。
父亲的爱从不表现在语言上,它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用心去倾听。我永远也忘不了父亲的那辆单车,小时候,我最爱的就是跟父亲骑上那辆单车去转悠了。坐在那辆单车上,时间仿佛就停止在了那个瞬间,那个欢乐的瞬间。我总是嚷嚷着:爸爸,快呀,快呀,驾!驾!”而爸爸也总是眉色飞扬:“好嘞,儿子坐稳了,爸爸要加速了,超过那辆汽车喽!”我高兴极了,叫得更欢了:“爸爸,爸爸最好了,爸爸是世界上最好的。”
那个时候,能和父亲骑上一圈,我都会觉得这真是人生中莫大的幸福了。可我一直都没有注意到,父亲每次骑完车,都会满头大汗,气喘吁吁。我知道我的快乐永远是建立在父亲的爱之上的。而对此,父亲却总是乐此不疲,我也总是会心安理得地欣然接受。
现在的我,当然知道那辆单车永远也抵不上汽车的速度,也没有汽车的舒适。但是,它却比汽车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因为它承载着一个父亲对儿子的那份深沉的爱,那份爱需要我用心去倾听。
如今,我长大了,那辆单车也早已成为了回忆。进入高中以来,回家的次数少了,跟家人见面的机会也少了。可是我并不寂寞,因为身边总有父亲的爱默默陪伴。
父亲从不批评我,也从不训斥我,在旁人看来,他甚至缺少一位父亲对子女应有的关心。父亲没有母亲那种唠叨的爱。每次我想用好成绩来给父亲一个惊喜时,他都会很平静地说:“很好,继续努力!”话虽简短,但我知道这句话意义很深,父亲的爱其实都已寄托其中。只有学会倾听父爱的人才会真正地懂得父爱。
父亲老了,额头上的皱纹多了,而他最放心不下的还是自己的孩子。父亲是爱孩子的,他的爱往往寄托在一句似乎不经意的话、一个平常的动作中。父亲的爱是深沉的,他从不索取任何汇报,只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
学会感恩吧,感恩父亲的爱,感恩父亲所付出的一切。我们已长大了,更应该懂得珍惜。珍惜父亲所说的每一句话,珍惜父亲所做过的每一个动作,父亲的爱同样是伟大的。
学会倾听吧,倾听父亲的爱,不要让它从我们的心中流走!
万能语文作文素材篇10
行走于人世间,我们都是红尘陌上的背包客。自己鼓鼓囊囊的背包中装着的,是绝对属于自己的东西——自己的别人窃不走,别人的自己也拿不来。走在路上,也许有时我们会惊慌发现自己缺少了些什么,然而他人却早已具备。但不必恐惧,因为我们用己所有,依旧可以走向辉煌。
上天是公平的,它不会将所有完美倾加于一人身上,亦不会让一人历受人间全部挫折。我们有失必有得。当我们发现自己不具有协助自己的工具时,其实是上天安排我们用另一种方式去成功。
来自星星的孩子,抑或称他为“雨人”的周玮,从中度脑残到最强大脑,他完成自己的完美逆袭。自闭、饱受世人冷眼的他忍受着命运与现实的双重不公,匍匐行走在现实世界。殊不知他那个自由畅翔的世界是常人难以抵达的。周玮纵是没有常人的思维,没有世人的平视,而他60妙心算开十四次方却是他走向顶端的宣告。
不必去计较自己拥有的多少,也不必艳羡他人精良的“装备”,因为人生之短暂让我们无暇顾及那无意义的攀比。当我们因自己家庭条件的不优渥、自身条件的不完美而自怨自艾时,为何不着眼与自己平淡而朴素的幸福,健康完整的身体,进而去为梦想、为未来而拼搏呢?我们有走向成功的资质,我们必须坚定不移。
不去理睬我们没有的并不是就此不管、得过且过。上天让我们错过的美好,我们应当让它以另外的方式补偿。不要用虚伪的骄傲来粉饰自己真实的自卑,亦不要用平庸的肤浅来践踏他人超常的智慧。我们需要的是在人生路上行走时不断完善在我,从旅程中不断汲取、学习。
尼采曾经有言: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于我们也是一样,尽管无物所相,然而在积淀与转化后,我们必可走向辉煌。
或许,等我们到达成功的彼岸时,看看自己的行囊中,那些我们认为自己不曾具有的,其实是以特殊包装而掩饰了自己本来的面目;或许是我们在行走的过程中将自己原有的打磨,打磨成了自己心中的物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