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工程概况
1、通信网络系统(CNS) 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
通信网络系统是建筑物内语音、数据、图像传输的基础设施。通过通信网络系统, 可实现与外部通信网络(如公用电话网、综合业务数字网、互联网、数据通信网及卫星通信网等)相联,确保信息畅通和实现信息共享。
2、信息网络系统(INS) information network system
信息网络系统是应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和行为科学等先进技术和设备构成的信息网络平台。借助于这一平台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和信息的传递与处理,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各种应用业务。
3、火灾报警系统(FAS) fire alarm system
由火灾探测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等部分组成,实现建筑物的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
4、安全防范系统(SAS) security protection & alarm system
根据建筑安全防范管理的需要,综合运用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视频安防监控技术和各种现代安全防范技术构成的用于维护公共安全、预防刑事犯罪及灾害事故为目的的,具有报警、视频安防监控、出入口控制、安全检查、停车场管理的安全技术防范体系。
5、智能化系统集成(ISI) intelligent system integrated
智能化系统集成应在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等各子分部工程的基础上,实现建筑物管理系统(BMS )集成。BMS 可进一步与信 息网络系统(INS)、通信网络系统(CNS)进行系统集成,实现智能建筑管理集成系统(IBMS),以满足建筑物的监控功能、管理功能和信息共享的需求,便于通过对建筑物和建筑设备的自动检测与优化控制,实现信息资源的优化管理和对使用者提供最佳的信息服务,使智能建筑达到投资合理、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目标,并具有安全、舒适、高效和环保的特点。
| 安全防范系统(SAS) 设备总表 | ||||||
| 视频监控与警报系统 | ||||||
| 设备名称 | 设备规格 | 数量 | 备注 | |||
| 门禁、停车场一卡通系统 | ||||||
| 设备名称 | 设备规格 | 数量 | 备注 | |||
| 通信网络系统(CNS) 设备总表 | |||||
| 综合布线互联网系统 | |||||
| 设备名称 | 设备规格 | 数量 | 备注 | ||
| 电话通信、有线电视系统 | |||||
| 设备名称 | 设备规格 | 数量 | 备注 | ||
| 楼宇对讲系统 | |||||
| 设备名称 | 设备规格 | 数量 | 备注 | ||
| 音响广播系统 | |||||
| 设备名称 | 设备规格 | 数量 | 备注 | ||
1. 报修、维修工作制度及流程
1.客户服务中心接到报修后及时通知弱电主管.
2.本部门由弱电主管接到电话后立即分析情况并安排人员赶往现场进行处理.
3.急需处理的问题30分钟赶到.进入现场后即时对报修故障进行处理。
4.由弱电主管判断为非急需处理的问题,由弱电主管与报修人联系说明情况并安排人员半个工作日内与报修人联系进行报修故障的处理.
5.一时无法解决或根本无法解决的问题,要立即联系报修人并说明情况由弱电主管对故障进行上报并在最短时间内做出解决或应对方案。
6.报修故障处理完毕由现场维修人员请求客户填写回访意见,如存在有偿费用应提前联系部门主管由部门主管计算费用并取得报修人同意。
7.将结果报告管理处客户服务中心,按报修项目的试运行期,安排时间回访。
8.维修记录归档,定期呈交至委托方。
2.与委托方的配合保障会议正常召开
3.1接到委托方根据综合楼有关单位发出的《会议室安排表》要求后,由委托方安排时间并布置人员,我弱电部门派出一人跟随委托方相关人员对其设备进行调试和检修。
3.2会议期间弱电部门人员随委托方相关人员一起。并即时对突发情况进行处理。
3.2.1突发一般故障时由委托方安排弱电维修人员立即对现场故障进行处理,并由维修人员上报至弱电主管做出相应记录。
3.2.2突发重大故障或根本无法解决的问题应立即上报部门主管由部门主管分析判断并立即上报等候处理意见。
3.3 遵守会务部门的管理制度时刻要做到:保密“八不”守则
(1) 不该讲的,绝对不讲;
(2) 不该问的,绝对不问;
(3) 不该看的,绝对不看;
(4) 不该听的,绝对不听;
(5) 不该记的,绝对不记;
(6) 不该传的,绝对不传;
(7) 不该动的,绝对不动;
(8) 不该带的,绝对不带。
3.4会议结束后对设备进行回收调试并做好相关记录即时归档。
3.施工单位(专业维保方—简称乙方)进入辖区作业的管理规程
(1)乙方如需进入设备部管理辖区作业,须递交书面作业报告,由设备部负责人明确各自职责并与设备部签署《作业责任书》;
(2)值班人员负责与乙方负责人签署《作业责任书》,交代责任生产事项,调配员工协助、配合作业;设备机房负责人负责开闭机房门,作业期间巡视检查、监督;
(3)设备主管以上管理人员负责应急安全事件处理;
(4)乙方如需明火作业,必须向综合楼管理处申请动火证,待批准同意并报设施设备部备案后方可进行,动火现场要符合动火条件,并配备灭火设备;
(5)值班人员应掌握乙方作业情况,并记录与《值班交记录表》;
(6)如发现不安全作业、野蛮作业或隐患作业,设备机房负责人和室外作业相关条线负责人有权要求立即停止,并及时通知主管到场处理;
(7)乙方每个工作日作业完毕,机房负责人员和室外作业相关条线相关负责人认真巡视、检查设备,确认无异后方可签字锁门;
(8)如在巡视中发现设备损坏等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乙方主管和委托方负责人到场,照相、取证并做相应处理。
4.停用管理工作程序
4.1因保养、检修原因停用弱电设施设备,弱电设备主管应起草书面通知,经设委托方批准并贴出公告,再行施工(提前24小时告知);
4.2因突发事件停用弱电设施设备,弱电设备人员接到报修后10分钟内到场检查,并及时联系弱电设备主管或委托方人员处理,做好记录,并在恢复使用后24小时内向综合楼管理处及有关单位做好解释。
第二章 弱电设备的维护保养及巡检管理制度
1.安防监控系统维护保养及巡检管理制度
1.1安防监控系统维护保养制度
1、为了做好监控设备的维护工作,门房保安负责日常对监控系统的监测、维护、管理, 承担起设备的维护服务工作, 以保障监控系统的长期、可靠、有效地运行。
2、在对监控系统设备进行维护过程中,应对一些情况加以防范,尽可能使设备的运行正常,对于监控系统的各种采集设备来说,由于设备直接置于有灰尘的环境中,对设备的运行会产生直接的影响,需要重点做好防潮、防尘、防腐的维护工作。
3、每季度一次设备的除尘、清理,扫净监控设备显露的尘土,对摄像机、防护罩等部件要卸下彻底吹风除尘,之后用无水酒精棉将各个镜头擦干净,调整清晰度,防止由于机器运转、静电等因素将尘土吸入监控设备机体内,确保机器正常运行。同时检查监控机房通风、散热、净尘、供电等设施。室外温度应在-20 ℃~+60℃,相对湿度应在10%~100%;室内温度应控制在+5℃~+35℃,相对湿度应控制在10%~80%,留给机房监控设备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
4、根据监控系统各部份设备的使用说明,每月检测其各项技术参数及监控系统传输线路质量,处理故障隐患,协助监控中心设定使用级别等各种数据,确保各部份设备各项功能良好,能够正常运行。
5、对容易老化的监控设备部件每月一次进行全面检查,一旦发现老化现象应及时更换、维修,如视频头等。
6、对易吸尘部份每季度定期清理一次,如监视器暴露在空气中,由于屏幕的静电作用,会有许多灰尘被吸附在监视器表面,影响画面的清晰度,要定期擦拭监视器,校对监视器的颜色及亮度。
7、对长时间工作的监控设备每月定期维护一次,如硬盘录像机长时间工作会产生较多的热量,一旦其电风扇有故障,会影响排热,以免硬盘录像机工作不正常。
8、对监控系统及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分析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并排除故障。如:网络设备、服务器系统、监控终端及各种终端外设。桌面系统的运行检查,网络及桌面系统的病毒防御。
9、每月定期对监控系统和设备进行优化。
10、以上工作必须形成工作记录表格备双方签字确认方为完成以上工作。
11、提供每月一次的定期信息服务:每月第一个工作日,将上月抢修、维修、维护、保养记录表以电子文档的形式报送部门负责人审核。
1.2安防监控系统检修执行标准
①控制台
a、各控制器件运行正常,能实行切换定机,扫描式监视等;
b、操作键盘灵活、 可靠;
c、电源锁开关完好。
②显示屏
a、各显示屏上监视器齐全、完好、显像清晰,符合设计要求;
b、各显示器接线清楚,无随意拉接线;
c、监视器安装牢固、可靠。
③电源设备
a、交流稳压电源工作正常、稳定;
b、各输出电路熔丝配置合理,没有不规范行为;
c、电源严格分离,交、直流电源分隔明显,无随意拉接线;
d、双路电源切换可靠、正常;
e、设备接地保护,防护等安全、可靠。
④摄像机
a、各摄像机工作正常、配置数量齐全;
b、带变焦距的摄像机应调节自如、符合性能要求;
c、各摄像机防护罩应齐全(特别是户外型);
d、各摄像机镜头的光圈调定正确,确保显像清晰,符合设计要求。
⑤录像机
a、所配录像机齐全,性能良好,符合性能要求;
b、各摄像监视点的信号,均能切换到录像机上进行录制(包括切换到备用录像机)。
(2)安保防盗系统
①电梯内对讲装置能与消控中心通话;
②电子防盗门
a、闭门器开关灵活,快慢二档行程明确,自动关门时确保门锁上;
b、电子密码锁好,且密码能修改;
c、键盘无损坏,不渗漏;
d、电源正常;
e、设备接地保护符合规定。
(3)楼宇监控系统
①UPS应急电源
a、输出电压数据,符合设备规定数值;
b、电源容量适中,无过载,熔丝匹配正确;
c、备用电源正常,蓄电池容量充足,能维持规定时间,切换迅速可靠;
d、接地保护符合规定;
e、各接点,可靠、无氧化现象;
f、外表无尘。
②输入/输出控制器
a、各电接点连接可靠;
b、各电板无尘、无氧化现象;
c、输入/输出信号正确;
③各执行机构(电磁阀、风阀、转换器等)
a、动作正确可靠;
b、机械部件清洁、无尘、无氧化;
c、温度、压力、流量传感器,数据信号正确等,表面无尘、无氧化现象。
1.3安防监控系统设备维护注意事项
在对监控系统设备进行维护过程中,应对一些情况加以防范,尽可能使设备的运行正常,主要需做好防潮、防尘、防腐、防雷、防干扰的工作。
1、防潮、防尘、防腐
对于监控系统的各种采集设备来说,由于设备直接置于有灰尘的环境中,对设备的运行会产生直接的影响,需要重点做好防潮、防尘、防腐的维护工作。如摄像机长期使用,防护罩及防尘玻璃上会很快被蒙上一层灰尘、碳灰等的混合物,又脏又黑,还具有腐蚀性,严重影响收视效果,也给设备带来损坏,因此必须做好摄像机的防尘、防腐维护工作。在某些湿气较重的地方,则必须在维护过程中就安装位置、设备的防护进行调整以提高设备本身的防潮能力,同时对高湿度地带要经常采取除湿措施来解决防潮问题。
2、防雷、防干扰
监控设备在维护过程中必须对防雷问题高度重视。防雷的措施主要是要做好设备接地的防雷地网,应按等电位体方案做好的地阻小于1欧的综合接地网,杜绝弱电系统的防雷接地与电力防雷接地网混在一起的做法,以防止电力接地网杂波对设备产生干扰。防干扰则主要做到布线时应坚持强弱电分开原则,把电力线缆跟通讯线缆和视频线缆分开,严格按通信和电力行业的布线规范施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