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货币供应量影响因素的分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0:30:27
文档

货币供应量影响因素的分析

论文题目货币供应量影响因素分析货币供应量影响因素的分析【摘要】货币供应量是货币的主要内容,货币供求与均衡对国民经济的运行产生重大的影响,而且与通货膨胀有着密切关系。外汇储备和信贷规模被认为是影响货币供应量的主要因素。为研究其关系,本文建立模型,分析得到结论:总的来说货币的供给量是由银行、商业银行以及社会公众这三个主体的行为共同决定,银行调节外汇储备对货币供应产生影响;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的信用创造作用影响信贷规模,影响流通中的货币供给量;而公众的资产选择行为影响货币乘数,也会对信
推荐度:
导读论文题目货币供应量影响因素分析货币供应量影响因素的分析【摘要】货币供应量是货币的主要内容,货币供求与均衡对国民经济的运行产生重大的影响,而且与通货膨胀有着密切关系。外汇储备和信贷规模被认为是影响货币供应量的主要因素。为研究其关系,本文建立模型,分析得到结论:总的来说货币的供给量是由银行、商业银行以及社会公众这三个主体的行为共同决定,银行调节外汇储备对货币供应产生影响;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的信用创造作用影响信贷规模,影响流通中的货币供给量;而公众的资产选择行为影响货币乘数,也会对信
论文题目      货币供应量影响因素分析                      

货币供应量影响因素的分析

【摘要】货币供应量是货币的主要内容,货币供求与均衡对国民经济的运行产生重大的影响,而且与通货膨胀有着密切关系。外汇储备和信贷规模被认为是影响货币供应量的主要因素。为研究其关系,本文建立模型,分析得到结论:总的来说货币的供给量是由银行、商业银行以及社会公众这三个主体的行为共同决定,银行调节外汇储备对货币供应产生影响;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的信用创造作用影响信贷规模,影响流通中的货币供给量;而公众的资产选择行为影响货币乘数,也会对信贷规模产生直接影响,引起货币供给量变化。

【关键词】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外汇储备;信用创造;社会公众的资产选择

一、引言

货币供应量作为央行的中介目标,在经济运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呈现几何式的增长,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伴随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货币流通量也逐渐加大。尤其是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推出4万亿的投资计划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这使得中国的货币供应量M2超额的增长,截止到2012年6月末,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余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M2为92.5万亿。在广义货币供应量余额M2如此大的今天,居民的实际财富其实处在一个不断缩水的通道中,财富不断被稀释,通货膨胀不断。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货币供应增长如此之快,货币购买力为何会下降,我们有必要通过分析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因素来找出答案。 

二、文献综述

在货币银行学中,货币供给是由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共同决定的。学界对货币供应量影响因素的研究也是围绕这两方面展开的。夏斌、廖强(2001) 从定性的角度分析了基础货币本身及其来源。黄燕芬、顾严(2006) 采用协整分析等定量研究方法,考察了基础货币的主要来源及其变动,得出基础货币供给具有较强内生性的结论黄武俊、陈漓高(2010) 采用VAR 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定量研究方法,考察了基础货币的主要来源及其变动对基础货币变化的影响和冲击。何运信(2006) 从货币乘数角度,对我国货币乘数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货币乘数变动不稳定但变动趋势可预测的结论。袁永德、邓晓兰、陈宁(2006)则综合了影响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因素,得出商业银行信贷途径、国库资金及国债余额是影响我国货币供应量的最重要因素的结论。

本文则从重点从基础货币、信用创造以及定期存款三个方面来考察银行、商业银行以及社会公众三者的综合行为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和贴现窗口以及买卖黄金和外汇储备来控制基础货币变化从而影响货币供给量,通过分析外汇占款的变化可以研究银行的与行为以及对外贸易发展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货币乘数是表明基础货币放大或收缩的倍数,由于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存在,银行的存贷款业务具有信用创造的作用,通过研究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化对信贷规模的影响来研究商业银行的业务行为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定期存款利率是构成货币乘数的重要参数,通过研究定期存款的变化来研究社会公众的行为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三货币供应量的决定因素分析

(一)基础货币方面

基础货币,也称货币基数、强力货币、始初货币,因其具有使货币供应总量成倍放大或收缩的能力,又被称为高能货币,它是银行发行的债务凭证,表现为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R)和公众持有的通货(C)。基础货币的公式:

基础货币=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银行系统的库存现金+社会公众手持现金。

银行主要通过在公开市场业务和贴现窗口来控制基础货币的变化,从而影响货币供给量。公开市场上的证券买卖权掌握在银行手中,但是贴现贷款发放数量的多少虽然与银行制定的贴现率有关,但是不完全取决于银行,而与商业银行的决策有着密切的关系。另一条投放基础货币的通道是买卖黄金和外汇储备。银行向商业银行收购黄金和外汇会直接引起商业银行准备金的增加;如果向居民收购黄金和外汇,则使流通中的现金增加或使居民存款增加而引起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增加。无论哪种情况都会使基础货币等额增加。反之,当银行出售黄金和外汇时。则会引起基础货币的减少。

外汇占款是指受资国银行收购外汇资产而相应投放的本国货币。由于人民币是非自由兑换货币,外资引入后需兑换成人民币才能进入流通使用,国家为了外资换汇要投量的资金,需要国家用本国货币购买外汇,因此增加了“货币供给”,从而形成了外汇占款。外汇占款的增加直接增加了基础货币量,再通过货币乘数效应,造成了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度增长,使得流通中的人民币迅速增多。 现在,中国的外汇储备总量达到3万亿,位居世界首位。巨额的外汇储备如何运用直接影响到了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所以,本文在基础货币的变化方面着重研究外汇占款的因素。 

(二)信用创造

信用创造是指在整个银行系统内利用超额准备金进行贷款或投资的过程中,活期存款的扩大所引起的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又称“货币制造”。商业银行收到一笔现金,除留足法定准备金外,其余部分进行贷款或购买有价证券,但支付方式是相应增加借款人或证券卖主在该行户头中的活期存款进行的。因而制造了一笔派生存款。收款人将支票存入与他往来的另一家银行,第二家银行仍然以相同的方式贷出去,又会创造另一笔派生存款。如此类推。银行系统可以创造数倍于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

 2008年全球经历了美国的次贷危机,中国推出了4万亿的投资计划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导致地方纷纷通过地方融资平台,以土地等资产做抵押,向银行大肆借贷,从而使2009年中国M2增长率从2008年的17.8%跳升至27.7%,加速推升了广义货币余额M2的大幅增长。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通过信用创造而增加了货币供应量。所以本文通过研究信贷规模来研究货币供给量的变化。

(三)社会公众的资产选择行为

社会公众的资产选择行为对货币乘数有着重要的影响。影响社会公众的资产选择行为的参数主要有通货比率和定期存款比率。现金比率是指现金占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又称现金漏损率或提现率。这一比率的高低反映了居民和企业等部门的持币行为。通货-存款比率越高 表明居民和企业等部门持有的现金越多 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就越弱。定期存款比率是指银行的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率。一般来说,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高于定期存款,因此,定期存款比率影响活期存款与定期存款的比例,从而影响法定准备金率的变化,从而间接地影响信用创造能力。所以,总的来说社会公众的资产选择行为影响货币乘数,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决策,也用信贷规模来衡量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程度。

四、模型的建立与数据收集

(一)模型设计 

为了具体分析各要素对我国货币供应量变化影响的大小,我们可以用货币供应量的年底余额(y)作为被解释变量;用外汇储备(x1)衡量黄金和外汇买卖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用信贷规模 (x2)衡量信用创造和社会公众的资产选择行为。运用这些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采用的模型如下: 

y= β0+β1x1+β2x2+ui

y代表货币供应量,x1代表外汇储备,x2代表信贷规模,ui代表随机扰动项。我们通过对该模型的回归分析,得出各个变量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变动关系。

(二)数据整理

货币供应量 (年底余额)                         单位:亿元

货币和准货币       
年  份(M2)

货    币  准货币   
 (M1)

流通中现金活期存款 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2000134610.353147.214652.738494.581463.111261.1332.45869.7
2001158301.959871.615688.844182.898430.314180.173762.410487.8
2002185007.070881.817278.053603.8114125.2133.886910.710780.7
2003221222.884118.619746.0372.6137104.320940.4103617.712546.2
2004254107.095969.721468.374501.4158137.225382.2119555.413199.7
2005298755.7107278.824031.783247.1191476.933100.0141051.017325.9
2006345603.6126035.127072.6962.5219568.538723.1161587.319249.1
2007403442.2152560.130375.2122184.9250882.146932.5172534.231415.4
2008475166.6166217.134219.0131998.23049.560103.1217885.430961.1
2009606225.0220001.538246.0181758.5386219.182284.9260767.343166.9
2010725774.1266621.344628.2221993.2459152.7105858.7303302.249991.9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年鉴

单位:万亿

年份货币供应量(Y)外汇储备(X1)

国内信贷规模(X2)

2000134610.313706.7124499371.07 
2001158301.917560.26056112314.70 
2002185007.023704.76176131293.93 
2003221222.833376.682021596.23 
2004254107.050484.071177363.49 
2005298755.766084.60814194690.39 
2006345603.686055.77068225285.28 
2007403442.2119336.3797261690.88 
2008475166.6151959.46303394. 
2009606225.0163972.4426399684.82 
2010725774.1193359.8762479195.55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年鉴

五、模型的参数估计和检验

(一)初步估计

Dependent Variable: Y
Sample: 2000 2010
Included observations: 11
VariableCoefficientStd. Errort-StatisticProb.  
C3268.8034860.7910.6724840.5202
X10.5728350.1032675.5471230.0005
X21.2761000.05468523.3350.0000
R-squared0.999516    Mean dependent var346201.5
Adjusted R-squared0.999395    S.D. dependent var190790.3
S.E. of regression4694.027    Akaike info criterion19.97297
Sum squared resid1.76E+08    Schwarz criterion20.08149
Log likelihood-106.8513    F-statistic8256.215
Durbin-Watson stat1.748710    Prob(F-statistic)0.000000
所以,Y=3268.803+0.0572835X1+1.2761 X2,由此表明货币供应量与外汇储备和信贷规模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具体来看,外汇储备每增加1 个百分点,会引起货币供应量0.572835%的增长;信贷规模每增加1 个百分点,则会引起货币供应量1.2761 %的增长。信贷规模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显著大于外汇储备。可见,尽管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激增,对货币供应量也有一定的影响,使央行被动投放基础货币,但从长期来看,这种影响并不显著,反而是信贷规模对货币供应量影响更大。

(二)模型检验

1、拟合优度检验:模型的拟合优度为0.999516,说明模型中被解释变量中有99.9%是由解释变量解释的。即在此模型中货币供应量有99.9%是受外汇储备和信贷规模的影响的。

2、F检验: y=β0+β1x1+β2x2+ui中的参数βj是否显著不为0.

原假设H0:β1=β2 =0

备择假设H1:βj不全为0

建立统计量F= ~F(k,n-k-1)

表中F=8256.215F(2,8)=8.65,说明所有解释变量的联合对整体是显著的。即外汇储备和信贷规模的联合解释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是显著的。

3、参数显著性检验

外汇储备的参数β1的检验

原假设H0:β1 =0

备择假设H1:β1

建立统计量t=~ t(n-k-1)

表中,t统计量落入接受域的概率是0,所以,拒绝原假设,β1对因变量的解释具有显著性。即外汇储备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是显著的。

同理,可证得β2也是具有显著性的,即信贷规模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也是显著的。

六、结论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可看到外汇储备和信贷规模的确影响货币供应量,但外汇储备的影响力较弱,而信贷规模则显现出较强的影响力。我国目前有庞大的外汇储备额, 事实上,,自2000年开始,我国外汇储备急速增长,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是随着我国的良好经济增长势头,外商投资逐渐增多,2003、2004年的投资额分别为:535.05亿美元、610亿美元.其二,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出口产品结构逐步优化,对外贸易顺差持续增大。其三,从2003年开始以美国为首的国外集团对人民币升值施加压力,使国外投机资金大量涌入,以期人民币升值获利.这些因素导致外汇储备快速增长.截至2011年,我国外汇储备已达3万亿美元.但外汇储备并不像大家想象的会对货币供应量造成显著影响,而是在一定时间之后才会逐渐显现,并且在央行采取对货币供应量收紧以后,外汇储备的正向影响转负,说明这种影响是可控的。同时,在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出口量明显收缩,2011 年曾一度出现贸易逆差。对外贸易结构的改善有效遏制了外汇储备的进一步增长,这也使外汇储备对于货币供应量的贡献度有所下降。

本文通过分析得到结论: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对货币供应量有显著影响,且影响会持续扩大。这是因为货币通过银行信贷渠道进入流通领域,变为真正的货币,会使货币供应量增加。这些信贷资金会进入投资、消费等各个领域,产生新一轮的货币需求,转而增加信贷,这又产生更多的货币供应。经济过热时,由于商业银行本身有大量的超额储备,通过缩减信贷以减少货币供应量的效果较差,而且我国多采用行政的命令方式抑制信贷规模扩张;而在经济低迷时,增加信贷则是快速增加货币供应量、刺激经济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蒋先玲 货币银行学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10, (350) 

 [2]蔡高媛,.我国货币供应量因素分析,经济论坛  2012.09 .第09期

[3] 人民银行网站

 [4]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文档

货币供应量影响因素的分析

论文题目货币供应量影响因素分析货币供应量影响因素的分析【摘要】货币供应量是货币的主要内容,货币供求与均衡对国民经济的运行产生重大的影响,而且与通货膨胀有着密切关系。外汇储备和信贷规模被认为是影响货币供应量的主要因素。为研究其关系,本文建立模型,分析得到结论:总的来说货币的供给量是由银行、商业银行以及社会公众这三个主体的行为共同决定,银行调节外汇储备对货币供应产生影响;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的信用创造作用影响信贷规模,影响流通中的货币供给量;而公众的资产选择行为影响货币乘数,也会对信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