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大学英语四六级学习方法总结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0:30:23
文档

大学英语四六级学习方法总结

大学英语四六级学习方法总结大学英语四六级学习方法总结1、听力据我所知,四六级听力是很多英语四六级考生的重灾区。为什么听不懂英语听力?原因基本上有三种:词汇不过关,很多词汇都没听过,因为这些陌生单词造成了理解困难;感觉听力的速度太快,根本反应不过来;在听听力的过程中很难专注。在以上三个原因当中,我觉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问题主要集中在对于英语听力速度的不适应这上面。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在听听力的时候,都是习惯在思维层面将所听到英语信息用中文来进行整合,而这个过程往往需要花很长的时间,从本质上来讲,这
推荐度:
导读大学英语四六级学习方法总结大学英语四六级学习方法总结1、听力据我所知,四六级听力是很多英语四六级考生的重灾区。为什么听不懂英语听力?原因基本上有三种:词汇不过关,很多词汇都没听过,因为这些陌生单词造成了理解困难;感觉听力的速度太快,根本反应不过来;在听听力的过程中很难专注。在以上三个原因当中,我觉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问题主要集中在对于英语听力速度的不适应这上面。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在听听力的时候,都是习惯在思维层面将所听到英语信息用中文来进行整合,而这个过程往往需要花很长的时间,从本质上来讲,这
大学英语四六级学习方法总结

大学英语四六级学习方法总结

    1、听力 

    据我所知,四六级听力是很多英语四六级考生的重灾区。为什么听不懂英语听力?原因基本上有三种:词汇不过关,很多词汇都没听过,因为这些陌生单词造成了理解困难;感觉听力的速度太快,根本反应不过来;在听听力的过程中很难专注。 

    在以上三个原因当中,我觉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问题主要集中在对于英语听力速度的不适应这上面。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在听听力的时候,都是习惯在思维层面将所听到英语信息用中文来进行整合,而这个过程往往需要花很长的时间,从本质上来讲,这归咎于我们还没有针对这个转化的过程进行训练,就像是刚开始学习做一个手艺的时候,会感觉自己的反应特别慢。 

    所以,针对英语听力反应这个问题,其实只要从两个角度来训练就可以了。 

    一是进行大量的泛听训练,我相信大部分的大学生平时都是有着大量的时间去进行自主学习,所以想要备战英语四六级听力这关,就要试着去泛听各种英语听力材料,包括一些英语新闻、英语演讲、英语影视剧等等,当然如果你本身对英语有足够的兴趣的话,你也会更加乐意地去做这方面的训练。泛听也不是随心所欲地听,而是利用好每一次泛听的机会,尽量搞懂听力里面所讲的内容,听完之后还可以再看看文字版,甚至可以研究一下里面的词汇、句型、语法、俗语等等。 

    二是精听训练。首先,自己准备好听力训练的材料,最好是往年的听力真题。然后每天进行精听训练。精听的具体步骤是:第一遍完整听下来,尽量能够搞清楚里面所讲的内容;第二次则一句一句地听下来,遇到听不懂的地方,翻看一下原文并做好标记,搞清楚自己到底是因为什么而听不懂;第三遍再脱离原文完成听一遍,确认与答案相关的信息。如果这一遍还有听不懂的地方,再针对听不懂的地方反复训练,直到听懂为止。 

    想要快速提升自己的英语听力水平,只要能够充分利用好上面这两种方法,基本上就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看见自己进步的正面反馈。 

    2、写作 

    我觉得写作这一部分是大学英语四六级备考过程中最不需要耗时的。因为很多时候,写作这方面的能力是贯穿到很多其他部分的,比如,我们只要积累英语单词的时候,然后再试着掌握单词的同义词,在考试中这些同义词就有可能派上用场;在学习语法知识的时候,学会掌握一些好的句式,然后在考试中加以套用,也会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平时在泛听过程中就可以积累到很多作文中可以直接利用的素材等等。以上这些例子还有很多,写作这一部分实质考察的就是你有不有留心观察生活,有不有对很多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另外,正式考试作文这一部分,一定要确定好提纲,然后再写,不要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因为这样在逻辑上有可能就很乱,而且还会消耗你大量的时间,打乱你的整个考试时间安排。 

    3、阅读 

    阅读部分也有三种考察形式,分别是选词填空、长篇阅读、阅读理解。 

    选词填空这一部分,必须要的就是词汇过关,如果在训练真题的过程中,发现这一部分有很多单词自己都不认识,那就说明还得进一步积累词汇。然后在具体做题的过程中,首先要搞清楚每一个单词的词性,然后再分析每个空白处所需要的词性,缩小选择范围,再结合具体的语境,进一步缩小范围,最后再通读一下,看看有不有问题。 

    长篇阅读是不同于传统的中学英语考试的题型。一般做题的步骤是,首先读后面的信息项,标出每一个项目的关键信息;然后再快速阅读全文,每阅读一段都要搞清楚里面所讲的大致内容,也是做好关键词的标记,如果找不到还可以试着自己写出简短的关键信息;最后进行选项关键信息与原文关键信息的搭配。这一个阅读部分其实难度就在于时间上的把握,所以平时在训练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控制自己的时间。 

    阅读理解这一部分其实大多数人都是非常熟悉的。同样需要打好词汇和语法基础,在这基础上,各种题型的套路都要有自己的应对策略,这些策略其实在中学时代都肯定有一定的心得的。 

    下面简单分析几种常见的解题策略: 

    3.1文章主旨和段落大意类 

    高度关注阅读材料的开头结尾。每一段首尾部分,往往都有着关键的信息。这一部分最容易选错的就是那些以偏概全的选项,所以在确定答案之前还要试着把答案代入到文章里面,看看是否说得通。 

    3.2写作立场类 

    在读材料的时候,就应该重视材料里面有关态度类的词汇,同时也要注意里面的一些写作手法,像比喻、对比等这样的表现手法。这种题型也是要高度重视转折类的词汇,说不定也是话锋一转,从客观到主观,美剧里面有这样一句台词: 

    Nothing someone says before the word "but"really counts. 

    意思就是:“但是”之前的话,都是毫无意义的。 

    也就是说,转折词之后,作者的立场才有可能真正浮出水面。 

    3.3词汇、句子的理解类 

    有三种方法来进行理解:语境理解为首要解决方法;观察单词或句子的组成方式猜测;借助具有解释性的词汇或者句子的提示; 

    3.4推理类 

    通过对文字表面的认识,合理推理,充分利用阅读材料所提供的事实、背景知识和自己固有的综合知识,遵循逻辑规律,做出正确的推断。注意句子间或段落间的上下过渡,或呼应的承接词语的作用,包括连接词、某些副词及介词短语等等。这些承接词语往往被用来表示主题思想与辅助论点之间、辅助论点本身之间的联系。我们可把它们看作信号词,对我们的思维起着指示方向的作用。借助它们的提示,才可以准确地分析句子结构和段落结构,分清层次,确定文章的主题思想和细节等等。例如,当我们读到“thus”,应该是有一个结果出现的;当我们读到“however”,就会知道随之而出现的必定是一种转折;看到“in addition”或者“further-more”,就知道文章将提供进一步信息。 

    阅读这部分尽量做到每天保持好训练的状态,相当于每天做好精做训练,然后平时多看一看英语新闻,这就相当于进行泛读训练,两者结合起来,亦能在短时间看到自己水平的进步。 

    4、翻译 

    这部分,实质上考察的就是词汇和语法基础,考纲里的叙述是“正确的词汇和语法结构”。其实很多人都不怎么重视这一部分,平时也不愿意多花时间去做这一部分的训练,我们可以通过其他形式来训练自己的翻译能力。比如,经常找一些英语歌曲运用自己的语言翻译出来,然后再看看别人的翻译,有哪些自己需要改进和借鉴的地方;找一些英语视频来进行翻译;经常浏览国外的网站比如Wikipedia这样的百科型网站,仔细研究里面的百科表述方式等等。 

    在做题技巧上,一定要确定好正确的词汇,千万不要像写作那样,追求词汇的花哨,然后把握好语法结构,如果自己不会对有些语法结构的时候,就要慎用。还有一个重要的地方就是充分利用好连接词,注重句子之间的统筹兼顾。 

    

文档

大学英语四六级学习方法总结

大学英语四六级学习方法总结大学英语四六级学习方法总结1、听力据我所知,四六级听力是很多英语四六级考生的重灾区。为什么听不懂英语听力?原因基本上有三种:词汇不过关,很多词汇都没听过,因为这些陌生单词造成了理解困难;感觉听力的速度太快,根本反应不过来;在听听力的过程中很难专注。在以上三个原因当中,我觉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问题主要集中在对于英语听力速度的不适应这上面。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在听听力的时候,都是习惯在思维层面将所听到英语信息用中文来进行整合,而这个过程往往需要花很长的时间,从本质上来讲,这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