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护理心理学(本科)教学大纲(理论)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0:30:38
文档

护理心理学(本科)教学大纲(理论)

护理心理学教学大纲(适用于护理学)一、前言护理心理学是护理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学科,随着医学模式及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心理学已成为护理专业必修课程之一。课程教学的目标是使护理专业的学生建立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在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中自觉运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处理和解决医学问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并与护理知识相结合灵活运用于临床整体护理中,解决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为学生今后更好地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奠定理论
推荐度:
导读护理心理学教学大纲(适用于护理学)一、前言护理心理学是护理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学科,随着医学模式及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心理学已成为护理专业必修课程之一。课程教学的目标是使护理专业的学生建立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在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中自觉运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处理和解决医学问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并与护理知识相结合灵活运用于临床整体护理中,解决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为学生今后更好地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奠定理论
护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适用于护理学)

一、前言

护理心理学是护理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学科,随着医学模式及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心理学已成为护理专业必修课程之一。课程教学的目标是使护理专业的学生建立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在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中自觉运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处理和解决医学问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并与护理知识相结合灵活运用于临床整体护理中,解决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为学生今后更好地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本课程四年制护理专业总学时32学时,其中理论28学时,实验4学时。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 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护理心理学的概念、研究任务、研究方法。

2.熟悉护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与护理心理学相关的主要心理学理论。

3.了解护理心理学的相关领域及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护理心理学概述

护理心理学的相关概念。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护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护理心理学的相关学科。

第二节 护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护理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护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护理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国外护理心理学发展概况。我国护理心理学发展概况。

第四节 护理心理学相关的主要心理学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认知理论。

第二章 心理学基础

目的要求:

1.掌握心理学概念,心理的实质。感觉、知觉概念及特性;记忆的概念及遗忘规律;思维的概念;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情绪情感概念、分类;意志概念、特征。人格概念;人格结构;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需要层次理论;动机冲突;气质与性格的概念;气质的分类学说。

2.熟悉感觉、知觉的分类;记忆的过程;思维的分类;思维的基本过程;想象的概念与分类;注意的品质。情绪理论;情绪与健康的关系。人格的特点;能力发展与能力差异;性格的类型。自我意识的概念与结构。

3.了解心理的发生发展过程。注意的种类。情绪的外部表现与生理变化。自我意识的培养。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心理现象及实质

心理现象。心理的发生和发展。心理的实质。

第二节 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情绪与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第三节 人格

概述。人格倾向性。人格心理特征。自我意识。人格与临床护理。

第三章 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

目的要求:

1.掌握应激、应激源、应对、社会支持、心身疾病的概念。一般适应综合征。应激源分类。应激的中介因素。

2.熟悉应激的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常见心身疾病。

3.了解应激的理论模型。心身疾病分类。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应激概述

应激的概念。应激理论模型。

第二节 心理应激的中介机制

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人格特征。

第三节 应激反应

应激的生理反应。应激的心理反应。应激的行为反应。应激的综合反应。应激反应的评定。心理应激与健康。

第四节 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概述。心身疾病的范围。常见的心身疾病。

第四章 心理评估

目的要求:

1.掌握心理评估的概念。心理测验的概念。临床常用的心理评估的方法、实施原则、注意事项及适用范围。临床常用评定量表的使用。

2.熟悉标准化心理测验的基本特征及适用范围。

3.了解使用心理测验的注意事项。心理测验的分类。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心理评估概述

心理评估的概念。心理评估的一般过程。心理评估的实施原则及注意事项。

第二节 临床护理心理评估基本方法

行为观察法。临床谈话法。心理测验法。

第三节 临床常用心理量表的使用

人格测验。智力测验。评定量表。

第五章 心理干预

目的要求:

1.掌握心理干预的概念与分类。系统脱敏技术和方法。埃利斯的理性情绪疗法的方法。生物反馈的技术和方法。放松疗法的技术。

2.熟悉家庭干预在心理护理工作中的应用。集体心理干预在心理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暗示在心理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3.了解贝克认知治疗的原理。行为治疗的原理。人本疗法的原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心理干预概述

心理干预的概念。临床护理心理干预种类与技术。

第二节 支持疗法

倾听技术。共情技术。安慰与开导技术。解释、建议和指导技术。积极的语言技术。暗示。

第三节 行为疗法

系统脱敏法。厌恶疗法。正强化技术。示范法。生物反馈和松弛治疗。

第四节 认知疗法

埃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贝克的认知疗法。认知疗法在护理中的应用。

第五节 集体心理干预

集体心理干预的原理与方法。集体心理干预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第六节 家庭干预

家庭干预的原理与方法。家庭干预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第六章 病人心理

目的要求:

1.掌握病人的心理需要和心理反应。

2.熟悉病人的求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病人的遵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3.了解病人及病人角色的概念。病人的角色转换问题。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病人心理概述

病人的概念与病人角色。病人的角色转换问题。病人的求医和遵医行为。

第二节 病人的心理需要与心理反应

病人的心理需要。病人的心理反应。

第七章 心理护理

目的要求:

1.掌握心理护理的概念、原则和目标。心理护理的实施程序。

2.熟悉心理护理在整体护理中的作用。心理护理的实施形式。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心理护理概述

心理护理的概念。心理护理的目标。心理护理的原则。心理护理的实施形式。心理护理与整体护理的关系。

第二节 心理护理的基本程序

心理护理评估与诊断。心理护理措施的制订与实施。心理护理效果评价。

第八章 护士心理健康与维护

目的要求:

1.掌握护士常见的应激源。护士心理健康维护的措施。

2.熟悉护士职业紧张的消极影响。护士职业倦怠对健康的影响。

3.了解职业紧张的生态学模式。护士良好职业心理素质的特征。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护士常见的应激源

组织管理方面。工作环境方面。工作的不确定性和责任方面。人际关系方面。价值感方面。社会支持方面。个体因素。

第二节 护士心理健康状况

心理健康的概念及标准。护士的职业心理素质。护士心理健康现状。

第三节 护士的心理健康的维护

个人层面。组织层面。

三、教学时数分配

课  程  内  容

理论时数
第一章 绪论

4
第二章 

心理学基础8
第三章 

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4
第四章 

心理评估2
第五章 

心理干预2
第六章 

病人心理2
第七章 

心理护理4
第八章 

护士心理健康与维护2
合  计

28
四、参考资料

1.杨艳杰.护理心理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周郁秋.护理心理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3. 刘晓虹.护理心理学.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4. 姜乾金.医学心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5.杜昭云.心理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6.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    )

文档

护理心理学(本科)教学大纲(理论)

护理心理学教学大纲(适用于护理学)一、前言护理心理学是护理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学科,随着医学模式及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心理学已成为护理专业必修课程之一。课程教学的目标是使护理专业的学生建立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在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中自觉运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处理和解决医学问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并与护理知识相结合灵活运用于临床整体护理中,解决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为学生今后更好地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奠定理论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