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设规划方案
1. 概述
山东海益宝千里岩生态休闲渔业园区(简称园区),位于海阳市龙山街道新生村及近岸海域,规划陆地占地面积270亩、生态高效围堰养殖池220亩、海域面积20万亩、千里岩岛1处(300亩),分海参文化旅游体验区、浅海底播增殖贝类区、浅海人工鱼礁区、千里岩岛底播增殖贝类区、千里岩岛休闲垂钓区和千里岩岛生态休闲旅游区6大功能区。
通过休闲渔业园区的建设,促进休闲海钓业的发展和渔业经济结构调整,并直接带动海洋旅游业的发展,实现渔业资源的保护与增殖,带动地方旅游等第三产业的经济发展,吸引更多外来游客来当地旅游、观光、度假,拉动社会再就业,提高当地居民收入。
智慧旅游,是一种以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多媒体技术、下一代通信网络、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在旅游体验、旅游企业管理、营销推广等方面的应用,使旅游物理资源和信息资源得到高度系统化整合和深度开发激活,并服务于游客、旅游企业等的面向未来的全新的旅游形态。通过园区智慧旅游建设,进一步提升园区旅游形象及服务水平、园区旅游管理及营销效率。
2. 园区智慧旅游建设设计原则
园区智慧旅游建设设计时,采用如下原则:
先进性原则:
应用先进的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海益宝千里岩园区旅游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为管理和服务提供辅助决策,为精准营销提供帮助。
可靠性原则:
系统使用了数据多副本容错、计算节点同构可互换等措施来保障服务的高可靠性,使用云计算比使用本地计算机更可靠。
开放性原则:
平台提供标准化接口,支持第三方应用和服务接入,极大丰富平台应用功能。
扩展性原则:
系统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可扩展性,便于将来功能升级。同时,系统计算资源可以动态伸缩,满足应用和用户规模增长的需要。
3. 园区智慧旅游建设内容
3.1 园区智慧旅游建设体系架构
图1 园区智慧旅游建设体系架构
园区智慧旅游建设的总体框架是:以智慧旅游综合信息平台为中心,从服务、管理、营销等三方面入手,建设互联互通的智慧旅游信息交互系统,打造高效统一、功能丰富平台,逐步建立起特色鲜明、运转高效的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应用体系、智慧旅游综合管理应用体系、智慧旅游市场营销应用体系及与其它应用无缝对接,极大提高游客的服务体验、园区管理效率及营销收入。
3.2 园区智慧旅游建设基础硬件设施
园区智慧旅游建设基础硬件设施,包含数据中心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等。另外,在公共区域实现无线网络覆盖(WIFI),也为游客移动应用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
3.3 园区智慧旅游综合信息平台
园区旅游综合信息平台包含:统一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安全保障、数据服务、协同服务、缓冲服务、服务总线及各类旅游数据等。各应用系统通过综合信息平台,实现信息互融互通。
通过智慧旅游综合信息平台整合园区旅游资源,拓展信息运用渠道,推动信息资源共享,为园区企业相关部门提供信息资源、数据资源及决策分析等众多功能性应用。
利用智慧旅游综合信息平台,把智慧化的服务带给游客更多的便利和快捷,提升对园区旅游的认知和体验。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使游客在食、住、行、游、购、娱每个旅游环节中都能够及时、准确的获取各类信息,并根据信息作出满足自身旅游需要的判断和决策,并在各种应用的辅助下得以实施,极大改善旅游体验。
通过园区综合信息平台,也为各应用系统的维护提供了便利,节约了系统维护成本。
3.4 园区智慧旅游服务应用体系
园区智慧旅游服务应用体系是面向游客的综合性旅游服务系统的组合,包括:园区官网 、掌上园区(APP)、园区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园区信息发布系统、园区多媒体查询系统、背景音乐及应急广播系统、虚拟旅游系统、网上观景系统、室内定位及导航系统、电子手绘系统、虚拟翻书系统、电子拼图系统、文化展馆互动地面系统、智慧驿站、互动魔镜系统、智慧E房等。
3.4.1 园区官网
园区官网作为传统的互联网网站,是园区旅游门户网站,对游客有着很大的影响力。为更好的服务游客,在保证现有信息不减少的前提下,以游客需求为目标,丰富信息的展现形式。
在功能设计上,除了具有园区信息介绍、游客互动、活动发布展示等功能外,还与一些智慧旅游相关应用无缝对接,如电子商务、虚拟旅游、APP下载、网上观景、园区客流、园区环境指数、投诉管理、一卡通会员管理等,极大丰富官网功能,为广大游客提供便捷服务。
3.4.2 掌上园区(APP)
针对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开发专用的智能移动终端应用,即掌上园区APP(含iOS及Android版本),实现手机与平台及各应用等内容的即时互通,实现以下功能:
导航:在地图上展示园区景点、餐饮、酒店、商城、停车场等重要场所,并实现智能导航;
导游:对接室内定位及导航系统,在海参文化展览馆实现语音自助解说,游客接近某一展品、自动语音播报并智能解说;
导购:对园区特产及周边农家产品,进行详细介绍,指导游客购买;
导览:以图文并茂形式生动介绍园区的“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元素;
活动推送:将园区主题旅游、节庆活动智能推送给游客;
分享与收藏:将有价值的旅游讯息分享到微博、微信朋友圈或收藏;
移动电商:对接电商平台,游客可在APP预定、购买等园区及周边农户旅游产品或服务。
图2 掌上园区(APP)
所有功能尽可能以地图直观展示,游客通过APP的“一张图”,轻松玩转园区。
3.4.3 智慧驿站
在园区重要位置,建设智慧驿站,实现园区旅游地图查看、旅游资讯获取、旅游指南查看、手机充电、园区3D虚拟旅游、远程观景、自助售卖、APP下载等,提升旅游自助服务水平。智慧驿站示意图如图6所示,其外观可定制。
图3 智慧驿站示意图
3.4.4 园区微信公众服务平台
为园区量身打造智慧旅游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并开通服务号,为游客提供园区“食、住、行、游、娱、购”等信息查询、旅游攻略、旅游导览、旅游活动、美图分享、在线预订等功能服务。
图4旅游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功能
3.4.5 园区信息发布系统
在园区入口、码头等场所建设LED等电子显示屏,为游客提供方便快捷的旅游信息服务,该系统与旅游综合信息平台连接,提供实时的旅游信息,包括“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产品信息以及旅游活动、安全预警、交通提示、园区通知公告、园区宣传等实用信息。
图5 园区信息发布屏
3.4.6 园区多媒体查询系统
在园区游客重要活动场所(如酒店、展览馆等)建设旅游多媒体查询系统。多媒体查询系统与平台连接,提供实时的公共信息查询、游览指引、服务指南、促销活动、旅游产品及服务查询。
图6 园区多媒体触摸查询屏
3.4.7 背景音乐及应急广播系统
在园区重要位置安装景观喇叭,由背景音乐网络控制中心统一控制。平时播放柔和的音乐,营造和谐、愉悦的氛围。若遇到紧急情况,也可通过该系统应急广播。
3.4.8 网上观景系统
在园区重要景点安装网络摄像头,游客可通过官网、掌上园区APP、智慧驿站等选择相应镜头,远程查看实时景观。
3.4.9 虚拟旅游系统
利用虚拟技术实现实际园区景观和重要服务设施(如文化展览馆、观光会馆等)向虚拟空间的移植和再现,同时加入漫游、鸟瞰、自由行走、选择旅游路线等,让游客有身临其境的全方位体验。
该应用可嵌入到官网、智慧驿站、掌上园区APP等。
3.4.10 室内定位及导航系统
应用iBeacon技术,在文化展览馆、观光会馆等室内安装iBeacon基站,基于iBeacon定位技术的应用嵌入到掌上园区APP,实现室内定位和导航功能。
3.4.11 电子手绘系统
在文化展览馆、观光会馆建设电子手绘系统,让游客在电子屏(台)上随心所欲绘画海洋珍稀动植物等,并可通过网络发送到自己电子邮箱,也可在官网展示,允许他人评分,增强游客旅游的互动性及趣味性的同时,又展现了园区海洋文化。
图7 电子手绘台
3.4.12 虚拟翻书系统
在文化展览馆、观光会馆建设虚拟翻书系统,将海洋珍稀动植物等做成软件内容,投影到定制书模或墙壁上,通过捕捉游客手势,实现控制空中翻书,增强趣味性及知识性。
图8 虚拟翻书系统
3.4.13 电子拼图系统
在文化展览馆、观光会馆等地建设电子拼图系统,将园区重要珍稀动植物制成拼图软件内容,游客可在电子触摸屏上进行拼图游戏,一方面展现园区海洋文化的同时,另一方面又为游客带来娱乐性和趣味性。
3.4.14 文化展馆互动地面系统
在文化展览馆大厅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海洋生物制成精美的内容投影到地面,并与游客互动。
图9 互动地面
3.4.15 互动魔镜系统
在园区服务大厅建设互动魔镜系统,将园区文化、服务、导览图、虚拟旅游等内容通过投影技术在大尺寸的魔镜上展示,游客可触摸查看。另外,通过现在的摄像捕捉技术,游客可与魔镜里的动物互动。
3.4.16 智慧E房
升级园区酒店客房为智慧E房,每个房间放置一个Pad,酒店及园区服务集成到Pad中的应用软件中,游客可通过Pad上应用实现客房电器无线控制、客房能源管理、酒店服务预订、旅游产品预订、网上观景、虚拟旅游等。
3.5 园区智慧旅游管理应用体系
园区智慧旅游管理应用体系,是面向园区管理应用系统的组合,包含:园区客流动态监测系统、园区投诉管理系统、园区旅游舆情监测系统、园区协同办公系统、平安园区监控系统、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千里岩自助环境监测系统、园区指挥调度管理系统等。
3.5.1 园区客流动态监测系统
通过移动通信基站、GPS定位等技术手段,建立旅游客流实时监测系统,对客流量、客源地、停留时间、移动轨迹等信息进行监测和分析,保障旅游客流的均衡化,避免极端客流高峰出现,减少叠加客流对园区正常运行的干扰,提高交通管理和交通保障的针对性、预见性和有效性。根据各类客流数据,借助数据模型对未来客流、车流分布进行预测和模拟,分析交通、服务保障能力,提出游客分流和交通导引建议,预告近期公众出行及游览注意事项,并为精准旅游营销提供数据参考。
图10 园区客流动态监测系统
3.5.2 园区投诉管理系统
开发园区投诉管理系统,统一旅游投诉业务办理流程。通过信息推送平台广泛发布投诉统计数据,游客可通过多种渠道(电话、官网、APP等)进行旅游投诉,并可适时查询投诉受理部门的反馈信息。
3.5.3 园区旅游舆情监测系统
通过旅游舆情监测系统,对所需信息进行过滤、分析、聚合和数据挖掘,以传播力和影响力作为分析指标,及时发现关键信息,分析并追踪信息传播及演变过程,并对指定重点信息进行专项监测与分析。该系统通过平台与指挥调度管理系统相对接,实现旅游安全应急管理和旅游精准营销。
图11 园区旅游舆情监测系统
3.5.4 园区协同办公系统
开发园区协同办公系统,含移动端及PC端应用及后台服务,实现园区办公自动化、招聘管理、培训管理、薪酬管理、人事档案管理等功能。
3.5.5 平安园区监控系统
实现园区重要区域视频监控、车船移动视频监控,并通过网络与指挥调度管理系统及园区管理移动应用对接。
3.5.6 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
将园区停车场建设为先进的智能停车场,具有停车场自助收费管理、停车位引导、车牌识别、反向寻车、车辆来源地及车流分析等功能。
3.5.7 千里岩自助环境监测系统
在千里岩上建设自助环境监测系统,通过物联网传感技术,实时监测岛上的温湿度、风速风向、光照及紫外强度、二氧化碳、负氧离子、水温、水质等环境参数,并可在LED显示屏、官网上显示。
3.5.8 园区指挥调度管理系统
园区指挥调度管理系统,分指挥大厅建设及管理软件平台。指挥大厅建设包括DLP大屏幕显示系统、多媒体会议系统、控制台、集中控制、UPS、防雷接地、弱电配电、智能照明、空调新风、机房建设、网络环境建设、安装施工等。管理软件平台实现视频监控采集及动态显示、信息统一发布、客流疏导、紧急救护、呼叫中心、客流及车流分析、监测预警、应急救援演练等。
3.6 园区智慧旅游营销应用体系
园区智慧旅游营销应用体系,主要是面向园区营销相关的应用系统组合,主要包含:园区一卡通管理系统、旅游产品分销系统、智能闸机及票务管理系统、园区电子商务平台、自助售取票系统等。
3.6.1 园区一卡通管理系统
整合园区各消费场所,实现消费一卡通管理,游客的房卡还可在园区就餐、购物、洗浴等消费。游客消费直接与房卡押金挂钩,退房时统一结算。
3.6.2 旅游产品分销系统
旅游产品分销系统,实现园区旅游产品(如酒店、土特产、景区门票等)与各线上线下渠道无缝对接,扩大园区旅游产品销售渠道,方便园区与各渠道间对账结算管理。
3.6.3 电子商务平台
建设园区电子商务平台,为游客提供园区及周边农户旅游产品查询、预订、购买等一体化服务。该电子商务平台对接物流配送渠道,方便游客配送。
3.6.4 智能闸机及票务管理系统
在园区码头、景区入口等处安装智能闸机,可识别游客纸质门票、二维码电子门票、二代身份证等。通过网络平台预订门票游客,可直接验证通过。游客也可在售票窗口购票,在智能闸机验证通过。
3.6.5 自助售取票系统
在园区码头、景区入口等安装自助售取票终端,游客可通过刷银联卡、现金支付等实现自助购票,或取互联网预订门票。
4. 园区智慧旅游建设投资预算
| 序号 | 类别 | 系统 | 预算(万元) |
| 1 | 服务 | 园区官网 | 15 |
| 掌上园区(APP) | 80 | ||
| 园区微信公众服务平台 | 30 | ||
| 园区信息发布系统 | 120 | ||
| 园区多媒体查询系统 | 50 | ||
| 背景音乐及应急广播系统 | 80 | ||
| 虚拟旅游系统 | 100 | ||
| 网上观景系统 | 40 | ||
| 室内定位及导航系统 | 180 | ||
| 电子手绘系统 | 100 | ||
| 虚拟翻书系统 | 65 | ||
| 电子拼图系统 | 60 | ||
| 文化展馆互动地面系统 | 55 | ||
| 智慧驿站 | 100 | ||
| 互动魔镜系统 | 80 | ||
| 智慧E房 | 250 | ||
| 2 | 管理 | 园区客流动态监测系统 | 35 |
| 园区投诉管理系统 | 30 | ||
| 园区旅游舆情监测系统 | 30 | ||
| 园区协同办公系统 | 80 | ||
| 平安园区监控系统 | 250 | ||
| 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 | 80 | ||
| 千里岩自助环境监测站 | 90 | ||
| 园区指挥调度管理系统 | 1300 |
| 3 | 营销 | 旅游产品分销系统 | 60 |
| 智能闸机及票务管理系统 | 60 | ||
| 园区一卡通管理系统 | 80 | ||
| 自助售取票系统 | 40 | ||
| 电子商务平台 | 60 | ||
| 4 | 基础环境 | 园区无线WIFI | 80 |
| 园区综合信息平台 | 200 | ||
| 5 | 合计 | 388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