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强公司的制度化建设,提升公司的运作效率;激励员工的上进心和工作积极性,促使员工努力提高工作业绩和效果,特制定本制度。
一、考核对象
全体员工(进入公司未转正者不参加绩效考核,转正后开始进行绩效考核)。
二、考核结果等级和方式
(一)考核结果分为五档,分别对应考核得分如下:S级101-105分A级90-100分;B级80-分;C级70-79分;D级69分以下(含69分)。
| 评估等级 | 综合绩效得分 | 绩效工资系数 |
| S | 101-105 | 1.1 |
| A | 90-100 | 1 |
| B | 80- | 0.9 |
| C | 70-79 | 0.8 |
| D | 69分以下 | 0.6 |
| 岗位级别 | 绩效考核比例 | 备注 |
| 总经理 | 30% | 按照职级对应的绩效工资比例,每月从员工工资中核算绩效工资部分。 |
| 总监(含副总监) | 30% | |
| 经理(含副经理) | 30% | |
| 员工(含主管) | 20% |
(四)考核方式:实行分级考核,由直接上级考核直接下级,并由分管领导最终评定。
(五)绩效数据确认无误后,采用相应数据,结合绩效考核表进行绩效评分,其中对考核结果为“S”级和“D”级的人员要书面陈述理由(予以典型事例说明)。
三、考核原则
1、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2、考核内容和流程向考核对象公开,以过程的公开性确保结果的公正性;
3、绩效考核是一个管理手段而非最终目的,考核人通过谈话沟通,帮核对象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到改进方向,从而达到组织或个人提高业绩水平之目的。
四、职责
1、各级管理者职责:各级管理者作为下属员工绩效管理的直接责任人,掌握绩效管理的工作和方法,制定、审核下属员工的考核指标,观察、记录员工的日常绩效表现,辅导员工进行绩效改进,提供必要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下属完成绩效计划和达到绩效目标,对下属进行绩效评估,与下属进行持续的绩效沟通。
2、员工职责:进行个人绩效管理,不断提高个人技能和表现,了解绩效管理的操作方法和步骤,收集反映个人绩效的信息反馈,努力达到较高的绩效目标,取得更好成就。
3、人力资源部门职责:作为公司绩效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绩效管理制度的制定、解释及宣贯,考核工作的组织、监控与督导,考核数据整理统计、考核分布状况的审核,结果的应用与反馈,向员工提供指导、支持与培训,受理员工的考核申诉。
五、绩效考核流程
1、制订绩效计划、确定绩效目标。
2、每月28至31日,由公司领导召集各部门负责人召开次月工作会议,部署工作任务,明确各部门的工作任务、目标与考核权重。部门负责人编制《月度工作计划/绩效考核表》(见附件1),确认绩效任务、目标后签字,作为本部门次月的考核依据。
3、每月3日前,各部门负责人召集本部门工作会议,结合部门任务,明确各岗位工作任务、工作重点,并确立各岗位的考核目标及考核权重。各岗位员工编制《月度工作计划/绩效考核表》,确认本岗位的绩效任务与目标后签字交至人力资源部,作为当月考核依据。
4、完成考核汇总:考核评估的第7个工作日,人力资源部将上月考核数据统一汇总完成考核评估结果,提交至总经理审批。
二〇一五年十一月一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