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医温针灸技术操作规程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0:39:14
文档

中医温针灸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温针灸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结合使用的一种方法,可增强针刺的疗效。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宜艾灸的病证,如痹证、痿证等。 【用物准备】 治疗盘、艾绒或艾卷、火柴、0.5%碘伏、无菌干棉球、棉签、镊子、无菌毫针、弯盘等。 【操作程序】 1. 准备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合作。 2. 取合理体位,暴露针刺部位,注意保暖。 3. 选好腧穴,消毒皮肤。选取毫针,正确持针,实施针刺。 4. 针刺得气后留针,将艾绒搓团捻裹于针柄上(或用长约2 cm的艾卷一段,插在针柄上),
推荐度:
导读中医温针灸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结合使用的一种方法,可增强针刺的疗效。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宜艾灸的病证,如痹证、痿证等。 【用物准备】 治疗盘、艾绒或艾卷、火柴、0.5%碘伏、无菌干棉球、棉签、镊子、无菌毫针、弯盘等。 【操作程序】 1. 准备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合作。 2. 取合理体位,暴露针刺部位,注意保暖。 3. 选好腧穴,消毒皮肤。选取毫针,正确持针,实施针刺。 4. 针刺得气后留针,将艾绒搓团捻裹于针柄上(或用长约2 cm的艾卷一段,插在针柄上),
中医温针灸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结合使用的一种方法,可增强针刺的疗效。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宜艾灸的病证,如痹证、痿证等。 

【用物准备】 

治疗盘、艾绒或艾卷、火柴、0.5%碘伏、无菌干棉球、棉签、镊子、无菌毫针、弯盘等。 

【操作程序】 

1. 准备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合作。 

2. 取合理体位,暴露针刺部位,注意保暖。 

3. 选好腧穴,消毒皮肤。选取毫针,正确持针,实施针刺。 

4. 针刺得气后留针,将艾绒搓团捻裹于针柄上(或用长约2 cm的艾卷一段,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使热力沿针身传至穴位。 

5. 当艾绒燃尽后换炷再灸,可连灸2~5壮。 

6. 施灸时观察有无出现针刺意外,及时清除脱落的艾灰。 

7. 施灸完毕,除去艾灰,起出毫针,用无菌干棉球轻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并核对毫针数,以防遗漏。 

8. 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安排舒适体位,酌情开窗通风。 

9.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 

1. 针柄上的艾绒团必须捻紧,针旁可放置弯盘,防止艾灰脱落烫伤皮肤或烧坏衣物。 

2. 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灸后出现小水泡,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泡较大,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泡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文档

中医温针灸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温针灸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结合使用的一种方法,可增强针刺的疗效。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宜艾灸的病证,如痹证、痿证等。 【用物准备】 治疗盘、艾绒或艾卷、火柴、0.5%碘伏、无菌干棉球、棉签、镊子、无菌毫针、弯盘等。 【操作程序】 1. 准备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合作。 2. 取合理体位,暴露针刺部位,注意保暖。 3. 选好腧穴,消毒皮肤。选取毫针,正确持针,实施针刺。 4. 针刺得气后留针,将艾绒搓团捻裹于针柄上(或用长约2 cm的艾卷一段,插在针柄上),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