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ADSS光缆技术规范书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0:39:44
文档

ADSS光缆技术规范书

农网项目光缆工程全介质自承式光缆Alldielectricself-supportingopticalfibercable技术规范书2014年9月一、总则…………………………………………………………………3二、工程概况……………………………………………………………3三、技术规范……………………………………………………………3四、气象条件……………………………………………………………12五、质量保证及培训……………………………………………………12六、技术文件、资料和图纸………………………………
推荐度:
导读农网项目光缆工程全介质自承式光缆Alldielectricself-supportingopticalfibercable技术规范书2014年9月一、总则…………………………………………………………………3二、工程概况……………………………………………………………3三、技术规范……………………………………………………………3四、气象条件……………………………………………………………12五、质量保证及培训……………………………………………………12六、技术文件、资料和图纸………………………………
农网项目光缆工程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All dielectric self-supporting optical fiber cable

技术规范书

2014年9月

一、总则…………………………………………………………………3

二、工程概况……………………………………………………………3

三、技术规范……………………………………………………………3

四、气象条件……………………………………………………………12

五、质量保证及培训……………………………………………………12

六、技术文件、资料和图纸……………………………………………12

七、设计联络会…………………………………………………………13

八、试验及验收…………………………………………………………13

九、售后服务……………………………………………………………14

八、包装、运输要求……………………………………………………14

所需材料一览表……………………………………………………… 15

一、总则

本技术规范所列之技术要求为工程最基本技术要求,投标方应根据本技术要求配置可靠、性能要求应不低于有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技术先进的产品和系统方案。本技术规范所提技术参数和功能要求、性能指标等为满足工程需要而必须的最基本要求。本技术规范未详细提及的技术指标,电力行业标准,IEC标准,当某一项要求在上述几种标准中不一致时,要求投标方选择较高标准执行。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建设详见工作量表

分别接入周边110kV、35kV变电站及变电所。光缆与现有10kV、35kV线路同杆架设,少部分采用新建木电杆架空线路。

三、技术规范

1 光纤

1.1光缆中同一类型的二氧化硅系光纤,其芯数应符合光缆规格要求。同批光缆产品内同类型的光纤应使用同一种设计、相同材料和相同工艺制造出来的光纤。

1.2用于成缆的单模光纤的涂覆层结构、光纤强度筛选水平、模场直径和尺寸参数、截止波长、1550nm波长上的宏弯损耗和传输特性均应符合GB/T 9771的有关规定;光纤带的特性应符合YD/T 979中的有关规定。

1.3松套管中的光纤,应采用全色谱来识别,其标志颜色应符合GB/T 6995.2的规定,并不褪色、不迁移。若松套管中含多组光纤束,则没束光纤应包扎标记纱,标记纱的颜色应符合GB/T 6995.2的规定。光纤标志颜色的悠闲顺序见表1,光纤带的色谱识别应符合YD/T 979中的有关规定。原始的色码在整个光缆的设计寿命内应可清晰辨认。

表1 全色谱的优先顺序

优先序号123456789101112
颜    色绿粉红青绿
2、标志

2.1光缆的外护套表面沿长度方向应有白色标志,标志的印制宜采用喷印方式,标志应不影响光缆的任何性能。相邻标志间的距离应为1m。当出现错误时应采用黄色在光缆外套的另一侧重印。

2.2标志的内容应包括:

a) 光缆产品型号;

b) 计米长度;

c) 制造厂名称;

d) 制造年份。

2.3 标志应清晰,并与护套沾附牢固,经过茶拭实验后仍可辨认。

2.4 标志中计米长度的误差应在0%~1%范围,以保证真实长度不小于计米长度。

3 交货长度

      光缆交货盘长应为订货合同中所要求的配盘长度,不允许有负公差。

4 光缆技术要求

4.1光缆中的光纤的特性

4.1.1单模光纤的模场直径和尺寸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2 单模光纤的模场直径和尺寸参数

光纤

型式模场直径

μm

包层直径

μm

包层不圆度公差

%

芯/包层同心度公差

μm

涂覆层直径

(未着色)

μm

着色层直径

μm

包层/涂覆层同心度公差

μm

标准值容差标准值容差标准值容差标准值容差
B1.18.6~9.5±0.7125.0±1≤2.0≤0.8245±10250±15≤12.5
B48~11
注:B1.1类光纤的模场直径系1310nm波长的值,B4类光纤系1550nm波长的值
4.1.2单模光缆的截止波长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单模光缆截止波长

光纤类别B1.1B4
λcc≤1260≤1480
4.1.3单模光纤衰减特性

4.1.3.1单模光纤衰减系数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单模光纤的衰减系数

光纤类别B1.1B4
使用波长(nm)131015501550
光纤束光纤带光纤束光纤带光纤束
最大衰

减系数

(dB/km)

Ⅰ级0.360.400.220.250.22
Ⅱ级0.400.450.250.300.25
Ⅲ级0.450.500.300.350.30
注:上述衰减数指标是OTDR双向测试的平均值
4.1.3.2单模光纤衰减点不连续性

在1310nm和1550nm波长时,对一光纤连续长度不应有超过0.1dB的不连续点。

4.1.3.3单模光纤衰减波长特性

对于B1.1光纤,在1288~1330nm范围内的衰减值,相对于1310nm波长的衰减值,应不超过0.05dB/km。

对于B4光纤,在1525~1565nm范围内的衰减值,相对于1550nm波长的衰减值,应不超过0.05dB/km。

4.1.4单模光纤色散特性

①B1.1类单模光纤

a) 零色散波长在1300 nm~1324nm之间;

b) 最大零色散斜率为0.093ps/(n㎡·km);

c) 1288~1339nm色散系数最大绝对值:3.5ps/(nm·km)

d) 1271~1360nm色散系数最大绝对值:5.3ps/(nm·km)

f) 1550nm色散系数最大绝对值:18ps/(nm·km)

g) 在1480--1580nm范围内,色散系数不大于20ps/μmkm

② B4类单模光纤

  a) 非零色散区:1530nm ≤λ≤1565nm

b) 非零色散区色散系数绝对值:

G.566A:0.1ps/(nm/km)≤│D│≤0.6ps/(nm/km)

G.566B:1.0ps/(nm/km)≤│D│≤10ps/(nm/km)

投标方应提供1300~1324nm波长范围光纤零色散波长分布特性直方图及样本数。

4.2光纤带的性能

光纤带的结构、尺寸、色谱和机械性能等应符合YD/T 979中的有关规定。

4.3 外护套性能

4.3.1  A级外护套的机械物理特性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 A级外护套的机械物理特性表

序号项       目单位
LLDPEMDPEHDPEZRPO
1抗拉强度 热老化处理前(最小值)MPa10.012.016.09.0
         热老化前后变化率│TS│(最大值)%20202520
热老化处理温度100±2

热老化处理时间h24×10

2断裂伸长度 热老化处理前(最小值)%350125
 热老化处理后(最小值)%300100
          热老化处理后变化率│EB│(最大值)%2020
热老化处理温度100±2
热老化处理时间h24×10
3热收缩率(最大值)%5
热老化处理温度100±2115±2
热老化处理时间h44
4耐环境应力开裂(50℃,96h)

失效数/试样数:0/10
注;LLDPE、MDPE、HDPE和ZRPO分别为线形低密度、中密度、高密度聚乙烯和阻燃聚乙烯烃的简称
4.3.2  B级外护套的机械物理特性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6  B级外护套的机械物理性能

性      能单      位指      标
抗拉强度MPa12
断裂伸长率%200
耐环境应力开裂(50℃,96h)

失效数/试样数:0/10
4.3.3 外护套的其他性能应符合GB/T 2952的有关规定。

4.4 光缆的机械性能

4.4.1 光缆的机械性能应包括光缆的拉伸、压扁、冲击、反复弯曲、卷绕、微风疲劳振动、舞动、过滑轮、蠕变、扭转、磨损等项目并通过测试来检验。

4.4.2 光缆允许承受的拉伸力和压扁力符合表7规定

表7(a)光缆允许承受的拉伸力

检测项目拉伸力光纤应变(%)光纤附加衰减(dB)
中心管式层绞式中心管式层绞式
光缆额定抗拉强度(RTS)≥95% RTS
光缆最大允许使用张力(MAT)40% RTS≤0.1≤0.05无附加衰减无附加衰减
光缆的年平均运行张力(EDS)25% RTS无应变无应变无附加衰减无附加衰减
光缆的极限运行张力(UOS)60% RTS≤0.5

(暂定)

≤0.35

(暂定)

该拉力取消后,光纤

无明显残余附加衰减

表7(b)光缆允许承受的压扁力

结       构技术要求
允许压扁力

N/100mm

光纤附加衰减
含内垫层2200≤0.1 dB
不含内垫层1000≤0.1dB
4.4.3光缆允许的最小静态弯曲半径为光缆外径的15倍,动态弯曲半径为光缆外径的25倍。

4.5 光缆的环境特性

4.5.1适用温度范围及其衰减温度特性

      光缆的适用温度范围有3种级别,其代号为A、B、C。其中单模光缆温度附加衰减对于各类型光纤有3个级别,分别为1级、2级和3级。光缆的温度特性如表8所示。

表8 光缆温度特性

分级代号适用温度使用

单模光缆允许光纤附加衰减

dB/km

低限TA高限TB1级2级3级
A-40+65≤0.05≤0.10≤0.15
B-30+65
C-20+65
4.5.2光缆的热老化性能

光缆经受热老化试验后,光缆外护套应无目力可见开裂,各部分标记完好,光缆附加衰减应不大于0.2dB/km。

4.5.3渗水性能

光缆经渗水试验后,光缆的另一端应无水渗出。

4.5.4滴流性能

在温度为70℃的环境下,光缆应无填充复合物和涂覆复合物等滴出。

4.5.5阻燃光缆的阻燃性能

4.5.5.1阻燃性:光缆燃烧在停止供火后,试样上的残燃能自行熄灭,并且在试样的燃烧完全停止后,把试样表面擦拭干净,其烧焦部分距夹具下缘50mm以下。

4.5.5.2烟密度:光缆燃烧时产生的烟雾应使透光率不小于50% 。

4.5.6 低温下弯曲性能

光缆应具有在-20℃低温下承受弯曲半径为30倍缆径的U行弯曲能力。

4.5.7低温下冲击性能

光缆应具有在-20℃低温下耐冲击的能力。

4.5.8光缆抗紫外线性能

光缆应具有抗紫外线的性能,试验结束后,光缆外护套应无目力可见裂纹,各部分标记完好。

4.5.9 耐电痕性能

B级光缆经过耐电痕性能试验后,光缆表面任一点的痕迹或蚀点不得超过外护套厚度的50%。

4.2.1供应商同意使用ITU-TG..652所推荐的单模光纤,并满足下列要求:

5 试验

5.1机械性能和试验要求:

5.1.1应力应变

a) 试验方法:按GB/T7424.1-E1 拉伸。

b) 卡盘直径:不小于30倍光缆外径。

c) 受试长度:不小于20m。

d) 拉伸速率: 20mm/min。

e) 持续时间:1min。

f) 拉伸负载:见表7(a)。

g) 验收要求:护套应无目力可见开裂,且能够满足7(a)。

5.1.2侧压力(压扁)

a) 试验方法:按GB/T7424.1-E3 压扁。

b) 负载:见表10(b)。

c) 持续时间:10min。

d) 验收要求:长期允许压力情况下:

光缆内每根光纤在1310nm,1550nm波长处的衰减不应有变化;压力解除后,光缆内每根光纤在1310nm,1550nm波长处的衰减不应有变化,且光缆护层不应有破损。

5.1.3 冲击

a) 试验方法:按GB/T7424.1-E4 冲击。

b) 冲锤重量:450kg。

c) 冲锤落高:1m。

d) 冲击次数:至少5次。

e) 验收要求:护套应无目力可见开裂,光纤应无明显的残余附加衰减。

5.1.4 反复弯曲

a) 试验方法:按GB/T7424.1-E6反复弯曲。

b) 心轴半径:不大于25倍光缆外径。

c) 负 载:150N。

d) 弯曲次数:30次。

e) 验收要求:护套应无目力可见开裂,光纤应无明显的残余附加衰减。

5.1.5 扭转

a) 试验方法:按GB/T7424.1-E7  扭转。

b) 扭转长度:1m。

    c) 轴向张力:150N。

    d) 扭转角度:±180度。

e) 扭转次数:10次。

f)验收要求:护套应无目力可见开裂;在光缆扭转到极限位置的情况下,光纤应无明显的残余附加衰减,光缆回复到起始位置时,应无明显的残余附加衰减。

5.1.6卷绕

a) 试验方法:按GB/T7424.1-E11  卷绕。

b) 芯轴半径:不大于25倍缆径。

c) 密绕圈数:每次循环10圈。

d) 循环次数:不小于5次。

 e) 验收要求:光纤不断裂和护套应无目力可见开裂。

5.1.7外护套磨损

a) 试验方法:按GB/T7424.1-E2A 。

b)钢针直径:1mm。

c)负载:65N。

d)验收要求:光纤不断裂,护套应无目力可见开裂。

5.1.8微风疲劳振动

a) 试验方法:由投标方提供。

b) 试验条件:试样长度 1米,两端固定频率50Hz。

c) 中心点振幅:±3mm。

d)被试验光缆经上述各项实验后,均应满足下列要求:

1)光缆护套不应有裂纹。

2)光缆中全部光纤和部件均应完好。

3)光纤在1310nm,1550nm波长处衰减无变化。

5.2光缆环境特性试验

5.2.1温度循环试验

a) 试验方法:按GB/T7424.1-F1 温度循环。

b) 式样长度:应足以获得衰减测量所需的精度,不小于1.5km。

c) 温度范围:试验温度范围的低限TA和高限TB应符合表8规定。

d) 恒温时间:应足以使试样温度达到稳定,应不少于24h。

e) 测试光纤数:至少10根光纤,当光纤数小于20根时,应全部测试。

f) 循环次数:2次。

g) 验收要求:应符合表8规定。

5.2.2光缆热老化试验

a)试验方法:按GB/T7424.1-F1 温度循环。

b)在完成温度循环试验后,将光缆置于85℃±2℃的环境中,120h后取出,检查光缆各部分结构的完整性并测试光纤衰减。

c)验收要求:光缆外护套应无目力可见开裂,各部分标记完好,光纤附加衰减不大于0.2dB/km 。

5.2.3 渗水试验

a) 试验方法:按GB/T7424.1-F1 渗水。

b) 试样长度:1m。

c) 试验条件:荧光染料水熔液应对试样中心形成1m高的水头。含水熔性荧光染料:荧光染料通常用荧光素钠盐,其浓度为0.24g/l。

d) 试验温度:20℃±5℃,气压:86kPa~100kPa 。

e) 试验时间:1h。

f) 验收要求:试验完毕。在式样1m长的远处一端用紫外灯检查是否有荧光染料,如无水渗出为合格。

5.2.4滴流实验:

a) 试验方法:按GB/T7424.1-F8 填充复合物滴流

b) 试验条件:试验温度:70℃±1℃。

          恒温时间:224h。

c) 验收要求:在试验期满后,用目力检查是否有填充物从缆芯或缆芯与护套的界面流出或滴出。

5.2.5阻燃光缆阻燃性试验

a) 试验方法:按GB/T 12666.6中DZ-1方法进行。

b) 试样要求:从成品的光缆上截取试样,长度为600nm±25nm,试验应将在60℃±2℃的温度下保持4h,并冷却至室温。

c) 供火时间:t=60+m/25

式中:t—供火时间

             m—校准到600mm长的试样质量(g)

d) 验收要求:当符合7.4.6规定时,则判定试验结果的合格。

5.2.6低温下U形弯曲试验

a) 试验方法:试样在温度-20℃±2℃下冷冻不少于24h取出,立即在室温下按GB/T 7424.1-E11B的规定进行试验。

b) 试样长度:约3m 。

c) 弯曲半径:30倍光缆直径。

d) 循环次数:4次。

e) 验收要求:光纤不断裂和护套应无目力可见开裂。

6.金具

6.1本次光缆金属件必须采用热镀锌处理件。

6.2光缆金具技术要求

合同中所有设备、备品备件,除本合同中规定的技术参数和要求外,其余均应遵照最新版本的国际标准、国际公制(SI)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这是对设备的最低要求。如果卖方有自己的标准或规范经买方同意方可采用,但原则上均不能低于上述标准的有关规定。特别是这些规定或规程中互相矛盾的地方,应先征得买方同意后,才能制造。

DL/T 767-2003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ADSS)用预绞式金具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GB 2314-1997  电力金具通用技术条件

GB 2315-1985  电力金具标称破坏载荷系列及连接型式尺寸

GB2317.1-2000 电力金具机械实验方法

GB2317.4-2000 电力金具验收规则、标志与包装

DL/T758-2001  接续金具

DL/T759-2001  连接金具

YD/T814-1996  光缆接头盒

6.2.1引下金具

A、引下金具的具体规格、型号根据光缆的直径进行选配。

B、产品进行热浸锌防腐处理。

6.2.2不锈钢带型引下金具

不锈钢带型引下金具由蜗轮蜗杆不锈钢带、并沟夹块铝合金垫片、结构紧固件等组成。

A、引下金具的具体规格、型号根据光缆的直径及线杆的直径进行选配。

B、产品中的结构紧固件进行热浸锌防腐处理。

6.2.3接头盒

A、接头盒由外壳、内部构件、密封元件、光纤接头保护件等组成。

B、接头盒应为铝合金/非金属,其技术参数应满足如下条件:

C、接头盒内应设置固定ADSS光缆加强芯装置。

6.2.4余缆架

产品进行热浸锌防腐处理。

6.2.5金具的标志与包装

A、金具必须按标准和图纸的规定做出标志,金具标志部位应明显清蜥。

B、金具的包装必须保证金具在运输过程中不致因包装不良而破损,包装物上应标明制造厂名称、产品名称、型号、包装数量、重量等。

7.    其它

1) 供方应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提供现场督导服务。

2) 供方提供本工程通信光缆及金具的施工督导,需方应为供方施工督导工作提供方便。

3) 供方在成品出厂前应提前通知需方,由需方决定是否有必要到厂家作各种抽样检查试验。(往返路费及差费由需方自理,厂家无偿配合试验)

4) 供方应提供1200~1600nm波长范围内的典型衰减光谱性曲线图。

5) 供方应在施工前向需方提供直埋光缆ADSS光缆敷设施工手册。

6) 供方应根据光纤技术性能参数表列出本厂投标光缆相应技术性能参数。

四、气象参数

气象条件

气象区Ⅰ级气象区Ⅱ级气象区
最低温度-40℃

-40℃

最高温度40℃40℃
最大风速30 m/s

32m/s

覆冰5 mm10mm
平均温度5℃5℃
使用地形山区、丘陵、平地山区、丘陵
五、质量保证及培训

1 供方承诺所供光缆的运行寿命不少于_25_年,并保证光缆经过正确安装、正常操作和保养,在其寿命期内运行良好。由于供方设计、材料或工艺的原因所造成的缺陷或故障,在合理的运行寿命期限内供方应免费负责修理或更换有缺陷的产品。

2 供方保证所提供的光缆是采用的是优质材料和先进工艺,且按最佳方式进行设计和制造,并在各方面符合合同规定的质量、规格和性能要求。

3 供方对合同货物的设计、材料和零部件选购、加工、制造、试验等过程建立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并在合同的整个制造过程中严格按其执行。供方提供的所有货物均应附有制造商发出的,有供方签字的检查记录、质量保证书和试验报告。

4 供方应采用有运行经验证明正确的、成熟的技术来进行合同货物的生产。

5 供方从其他厂商采购的软件和货物,一切质量问题应由供方负责。

6 在合同货物的制造过程中,必要时,需方将分批派遣有经验的工程师去供方的工厂对货物的组装、工厂验收等方面进行监制和抽查验证。需方监制人员不签署任何质量证明,需方人员参加监制既不解除供方按合同规定所承担的责任,也不代替需方的到货检验。供方应提供生产计划表,以便于需方选定去工厂的时间和需参加监制的项目和内容。

7 质量保证期为验收合格后12个月,质保期内由于供方产品质量原因发生故障,供方应在10天内予以修复,质保期重新开始计算。

8 在质量保证期后,由于供方货物的质量问题而造成的停运,供方应在接到需方通知后的48小时内负责协助供方处理缺陷或更换有损坏的产品。

六、技术文件、资料和图纸

1 技术文件

投标方应提供采用SI国际单位制的技术文件及图纸资料(包括投标文件),包括施工图纸及资料、说明书、试验报告三类,提交的技术文件应使用中文(试验报告及证明材料除外)。

1.1图纸及资料类

各项设备(包括线盘、各类金具、接线盒等)的零件图及装配图、所有光缆的断面图、参数和最终装盘尺寸吊装图及与此配合的说明书、照片、各种特性曲线,光缆的蠕变曲线、应力/应变/光纤衰减试验曲线或表格数据。

金具结构图和机械性能参数,防振装置的特性曲线、计算方法。

光缆施工图应含:光缆应力表、光缆架线弧垂表、光缆架线百米弧垂表、光缆架线应力及弧垂曲线图、光缆百米弧垂曲线图等图。

1.2试验报告

形式试验报告(强调其有效性);

例行试验报告;

产品质量检验证明;

主要部件检验报告。

1.3 图纸及技术文件的发送

2 在合同执行期间双方都应及时答复对方在合同进程中提出的技术问题。必须说明:项目方对投标方的设计确认并不减轻投标方对工程应负责任。

七、设计联络会

项目方在收到投标方技术文件后,30日内,派出代表团去设备生产所在地参加工程设计联络会,双方签署技术协议书。

联络会主要是解决工程具体实施问题,如施工、安装材料、设备清单变更、验收指标和培训等问题。

联络会前,双方应提前准备相关资料。

八、试验及验收

1、试验

供应商所提供的所有设备和材料在出厂前都必须通过工厂试验,工厂试验需得到项目方的认可,投标方应提供两份带有编号及日期的工厂试验报告。其中所有设备应满足技术规范中的性能要求。

2、设备出厂验收

设备出厂前,项目方派人到工厂进行检验。

3、现场验收

供应商所供全部设备需运至用户指定地点,项目方收到设备后通知供应商,双方代表在10日内完成现场验收。

4、安装后验收

本工程的光缆安装、熔接完成后, 供应商的现场代表用OTDR测试达到规定指标后,项目方认可,出具检测报告,双方签字。

5、系统试运行

在所有光缆安装完毕后,按技术协议书要求进行现场各指标测试。测试合格后,系统将投入试运行。

6、系统最终验收

在满足下述条件下,进行最终验收。即:

a)工程已经完成,且能合理地实现预期的功能;

b)技术协议书所规定的试验均已进行并通过验收;

c)90天系统试运行已完满结束;

d)项目方已获得工程的所有资料;

e)当最终验收通过后,由项目方提供最终验收证书。

九、售后服务

1、安装调试指导和工厂培训

供应商将派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到施工现场指导项目方人员进行光缆的安装和熔接及测试工作。

供应商将为项目方工作人员提供工厂技术培训。有关培训的内容、时间、地点、人员名额等,在技术联络会上双方商定。

培训计划需在投标文件中列出。

2、保修期服务

质量保证期为完成光电路测试并正式投运后12个月。在质量保证期间产品的任何损坏或故障,供应商将收到项目方书面通知后,供应商将在10天内免费修理或更换。如果在正式投运的12个月内,光缆及附件由于供应商的产品设计的不合理、制造及材料的缺陷等原因造成断芯、断缆等恶性事故,必须对线路停电进行检修、更换的情况时,项目方除要求供应商履行对毁坏的光电路设备完善以外,还有权对线路停电所造成的损失进行索赔。

在投标书中供应商将给出具体服务承诺。

十、包装、运输要求

1 供方应负责将产品安全运到目的地。供方应做到产品在任何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供方应考虑到产品在船运和陆运运输中,可能受到的最大加速度所产生的冲击力,并使所运物品不松动、不损坏、不变形。

2 所有部件应按照施工标段配套装运,应做到在现场便于卸货,搬运、安装和测试。为了正确的搬运和安装,必要时卖方应提供吊索布置图。

3 笨重部件和设备必须装在滑板上或板条箱内。凡是在运输过程中容易松散的物件都应装箱并捆牢。

4 线盘应采用非回收的钢架垫木盘,每盘只能缠绕一根光缆,每盘要注明盘号和相应的盘长(分盘号及盘长在签定合同时确定),包装箱上的字应用醒目的不脱落油漆书写,书写内容包括:

(1)生产厂名。

(2)合同号。

(3)合同条目号。

(4)型号及色标(本工程分2个施工标段,所以色标亦分2种色标)。

(5)光缆的实际长度与公差。

(6)光纤数量。

(7)指示ADSS外侧端头位置的箭头。

(8)净重、毛重和皮重。

(9)目的地 。      

5 缠绕导线之后的线盘尺寸如下:

(1)线盘宽不得大于1500mm 。

(2)线盘的凸缘边直径不得大于2380mm。

(3)轴孔径应是110mm。

(4)带缆线的线盘应结实牢固,总重量不得超过6.5t。

(5)最外两层缆线间应垫有垫层,外层缆线上应外包牢固的保护板,用铁带扎牢固定。           

(6)包装方式应保证不因当地气候条件(如高温、高湿)与外部环境而使光缆受到锈蚀和损害。

(7)外保护板的内表面与外层缆线的最小间距为50mm。

6 每盘光缆中应附有包含该盘光缆技术参数的文件资料。

所需材料一览表

(详见工作量表)

附件一、光纤技术参数表

光纤技术参数表

序号项目买方要求值投标方响应值
1光纤类型G.652
2芯数16
3模场直径9.3±0.5μm(1310nm)

10.5μm±1μm(1550nm)

4包层直径125±2μm

5模场同心度误差≤0.8μm(1310nm)
6包层不圆度<2%

7光纤截止波长λCC<1260nm

λC<1250nm

8衰耗

常数

1310nm≤0.35dB/km
1550nm≤0.21dB/km

9零色散波长范围1300~1324nm

10零色散斜率≤0.093ps/(nm2·km)

11色散

常数

1288-1339nm≤3.5ps/(nm·km)
1271-1360nm≤5.3ps/(nm·km)
1550nm≤18ps/(nm·km)
1480-1580nm≤20ps/(nm·km)

12偏振模色散(PMD)<0.5ps/√km

13接头衰耗(平均值)≤0.03dB
附件二、光缆技术参数表

ADSS光缆技术参数

技术参数名称投标值
型号
结构形式
有效截面(mm2)

额定抗拉强度(kN)
允许最大工作张力(kN)
平均工作张力(kN)
弹性系数(kN/mm2)

线膨胀系数(1/℃×10-6)

重量(kg/km)
外径(mm)
最高允许运行温度
最大制造盘长(km)
光纤余长(‰)
允许弯曲工作时
半径(mm)敷设时
光缆抗侧压强度(N/10cm)
线盘尺寸(m)
盘重(kg/盘)
工作可靠性
工作年限
说明:采用   根松套管,每管   芯,管内光纤色谱顺序为:   、    、    、    ……

备注:光缆中心FRP外径    mm,松套管外径    mm,外护套标称厚度    mm,内护套厚度    mm。

文档

ADSS光缆技术规范书

农网项目光缆工程全介质自承式光缆Alldielectricself-supportingopticalfibercable技术规范书2014年9月一、总则…………………………………………………………………3二、工程概况……………………………………………………………3三、技术规范……………………………………………………………3四、气象条件……………………………………………………………12五、质量保证及培训……………………………………………………12六、技术文件、资料和图纸………………………………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