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选择题(每个3分,共30分,含单选和多选,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中)
1.()是指注意在同一对象或活动上所保持时间的长短。它是注意的时间特征。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分心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2.电影是按照下列哪种原理制作而成的?()
A.动景运动
B.诱发运动
C.自主运动
Do真实运动
3.无论是在白天光线充足的条件下,还是在夜间黑暗的环境中,我们总会将煤看成是黑色的,将雪 看成是白色的。这是由于下列哪种因素导致的?()
A.知觉组织性
B.知觉恒常性
C.知觉定势
D.知觉适应
4.下列哪些属于深度知觉的单眼线索?()
A.线条透视
B.相对大小
C.辐合
D.遮挡
5.艾宾浩斯在遗忘研究中创造的两个重要的工具是()。
A.无意义音节
B.组块
C.节省法
D.默读
6.认为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这个观点是()提出的。
A.拉扎勒斯
B.阿诺德
C.坎农一巴德
D.詹姆斯
7.系统地提出了动机归因理论是()。
A.海德
B.韦纳
C.赫尔
D.华生
8.将成就目标概念引入成就动机领域的是()。
A.尼科尔斯
B.平崔克
C.班杜拉
D.德韦克
9.-般来说,个体智力呈直线式发展的年龄阶段是()o
A.12岁之前
B.12-18 岁
C.24岁以后
D.36岁以后
10.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包括()。
A.信息特征
B.渠道特征
C.信息接收者特征
D宣传说服者特征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1.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信息加工的观点认为,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 输入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12.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 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这种不平衡状态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不平衡。
13.亲社会行为:是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分享、合作、助人、安慰、捐赠 等。
14.认知风格:也称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化的信息加工方式。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5.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它的主要功能是什麽?
答: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它的主要功能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描述和测量
每一种心理现象都具有质和量上的特点。心理学能对这些质和量的特点进行描述和测量,就能帮助人 们理解和控制这些行为。(3.5分)
(2)解释和说明
心理学不仅描述和测量心理现象,而且还要找出心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并进行解释和说明。(3.5分)
(3)预测和控制
这依赖于测量工具和相关的理论。心理学家往往通过测量一个人的现在和过去,来预测他将要做什么 或怎么做。(3分)
16.什么是问题解决的手段一目的分析,包括哪些步骤?
答:手段一目的分析就是将需要达到的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子目标最终 达到总目标。(2分)
基本步骤包括:(1)确定事件当前状态和目标状态间的差距,并找到能够缩小差距的步骤;(2分)(2) 如果不能直接达到最终目标,就尝试找到子目标;(2分)(3)寻找达到子目标的方法,实现子目标;(2分)
(4)尝试新的子目标。如此循环往复,直至问题解决。(2分)
17.筒述情绪的成分。
答:情绪是一个多成份的复合心理现象。它是由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等三种成份组成的。
(3分)主观体验是个体对不同情绪状态的自我感受。何种情绪有不同的主观体验,它们代表了人的不同 感受。即人们感受到的是快乐还是痛苦。(2分)情绪的外部表现,通常称之为表情,它是在情绪状态发 生时身体各部分的动作量化形式,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3分)生理唤醒是指情绪产生 在一定的生理激活水平上,它涉及广泛的神经结构,神经系统的一定部位的激活,为情绪的发生和活动提 供能量。(2分)
四、论述题(从下列2题中任选1题完成・20分)
18.试述语言获得的理论。
答:语言获得的理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理论强调后天的学习是儿童习得语言的决定因素,另一类则 强调个体具有获得语言的先天因素。(6分)
(1)后夭学习论:这类学说强调后天学习的作用,认为语言获得是后天模仿、学习强化和纠正的结果。 以巴甫洛夫提出的条件反射学说为基础的语言获得理论认为,儿童语言的形成和发展,归根结底是条件联 系系统的形成和发展。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语言的发展是可以采用常见的学习原理来解释的, 婴儿学习说话的方式,与鸽子学习啄键和老鼠学习按压杠杆没有本质的不同。通过强化,儿童就能逐渐掌 握成人世界的通用语言。班杜拉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从观察学习的角度阐述了语言获得的过程。按照该理 论,婴儿的语言行为是以父母(或其他亲人)为楷模,向他们模仿学习而来的。婴儿模仿父母,父母适时 地给予奖励,从而产生社会强化作用,最终学到成人使用的语言。(6分)
(2)先天因素说:心理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提出了语言获得的先天因素论,他认为,个体语言的获得, 主要是由个体的先天因素决定的。人类生来具有一种能够对语言符号进行加工的装置,叫做“语言获得装 置该装置存储于人类的认知结构中,其对语言的获得不需要刻意的教导,就能自动吸收。有了这样一 个装置,当个体发育到某种程度的时候,只需要少量的语言刺激,个体就能充分利用、自行变通,说出各 种最基木的语句。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发现,大脑某些部位的损伤或病变会导致语言能力的丧失,这支持了 语言获得的先天因素说。(6分)
两种理论都有相应的支持证据,但也各白存在解释不了的语言获得现象。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语言 的获得是先天和后天共同作用的结果。(2分)
19.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心理健康的描述性标准的理解。
答:(1) 了解自我,悦纳自我。(2分)
(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2分)
(3)热爱生活,乐于工作和学习。(2分)
(4)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能够主动地去适应和改造现实。(2分)
(5)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2分)
(6)人格和谐完整。(2分)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2分)
对以上7个要点进行解释,并结合生活实际合理恰当地论述分析,另加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