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构筑物
厂房建筑
生产设备及构筑物
现状建筑主要以厂房生产车间、生产设备和相应的厂区配套设施。
现状厂房多数为一层建筑,由于重钢集团建厂历史较久,现状的厂房陈旧、部分厂房年久失修已经成为危房。绝多数厂房还在承担着生产任务。用现代工业对厂房要求来衡量重钢现状厂房建筑大部分厂房将成为淘汰厂房,但从工业遗产保护角度来看待,部分典型的具有历史保护意义的厂房可得到保留,成为人们纪念和解读重钢历史的记忆片段。
作为生产企业工业厂区除了厂房占有相对大的比例外,工业生产设备和运输码头装载设备也占据相对大的比例,重钢作为国有大型企业,生产规模大、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构筑物也较复杂。现状构筑物包含两大部分:管道系统和传输系统。
DEMO : Purchase from www.A-PDF.com to remove the watermark
一、设计构思
(一)项目解读
重钢片区过去一直是重庆冶金的工业重地,随着城市的发展,大渡口已围绕重钢形成了商业中心,行政中心,绿化休闲公园,居住组团和工业园区。重钢的搬迁,对大渡口的经济发展,社会就业和城市建设将产生重大冲击。
重钢片区处于杨家坪商圈和大渡口商圈的双重辐射范围之内。
规划中的九龙半岛和钓鱼嘴片区所具备的商务休闲功能将给重钢片区发展带来非常大的竞争压力。
杨家坪商圈、大渡口商圈——以商贸和商务为主的复合型产业区。
九龙半岛——以商务、商业服务、创意产业、滨江休闲娱乐为主的杨家坪中心区功能拓展区。
钓 鱼 嘴——国际会议与论坛基地,区域性休闲旅游度假区。
如何通过经济结构的调整,利用好重钢特有的物质、非物质工业遗存,实现重钢片区城市功能的顺利转型?
如何在周边地区高强度的竞争压力之下脱颖而出,走出一条差异化的特色发展之路,成为重庆乃至中国西部极具特色的产业高地?
(二)设计理念
重钢大量的工业厂房、交通路线、工业设备见证了人类技术进步的历程和工业文明的脚步,特别是那些代表技术革新、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业遗迹,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工业文化遗产不仅具有很高的历史文
化乃至政治价值,同时也具有潜在的使用和再开发价值,可将其塑造为富有工业文化特色的城市新空间。在发挥其社会价值的同时提升土地价值。
保护利用滨水岸线资源,保护修复山崖绿地,以绿化系统编织城市的基底,重塑重钢的生态环境。
以工业遗产文脉为基础,集合餐饮、商务会议、精品商业、户外表演、休闲健身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打造最独特的滨江岸线。
(三)功能定位
重庆工业文化博览区,文化创意产业拓展区,滨江休闲商贸区,港口旅游商务区。
(四)主题立意
将重钢片区打造成为1、工业遗产价值再生。2、生态基底优先。3、滨水岸线再造。“创意滨江,多彩港湾”。
1、延续“百年重钢”的辉煌,传承“重钢精神” 近代以来,重庆之所以在西部和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彰显,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重庆近
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工业化造就了重庆这座城市的崛起,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工业文化遗产。
利用好重钢的工业遗产,对于传承人类先进文化,彰显重庆的底蕴和特色,推动重钢片区可持续发展,是十分有意义的。
重钢片区的繁荣需要树立地区形象的精神标志——工业遗产将作为场地的特色元素被保留,并作为地区特有的工业文化形象为在此工作和生活的人们发挥积极的精神指引作用。
2、保护地域生态资源,突出滨水岸线特色、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本次城市设计注重城市与自然的关系,强调生
态基底优先的原则。
场地内的滨水岸线,不仅是重要的自然、景观资源,也具有提供市民游憩、吸引旅游者游览的功能。
因此,设计应突出滨水岸线,强调人的参与性、共享性、公共性,发挥滨水空间的景观、观景和亲水价值,创造良好的滨水环境和休闲活动空间,将文化、商业、休闲、旅游等资源集中化,积极培养相关产业,全面带动重钢片区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城市的竞争力。
二、鸟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