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号: JSJD-
| 交底单位 |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石长铁路增建第二线站前1标工程指挥部第一项目部 | 日 期 | 2010.7.4 | ||
| 工程名称 | 石长铁路增建第二线站前1标工程指挥部第一项目部盖板箱涵工程 | 交底内容 | 盖板箱涵施工总体技术交底 | ||
盖板箱涵施工总体技术交底 一、开工准备 1.开工前认真仔细进行现场核对,是否与蓝图标高一致。 2.开工前,做好应急设备必须到场,技术员、安全员、工务段、电务段及通信段部门到现场进行交底,标识线缆位置。施工场地做到“三通一平”,修建临时施工设施,安装调试施工机具及标定试验机具,周转材料储存和堆放在不影响施工的部位。 3.对施工部位进行中桩放样,并做好护桩,对地面进行高程测量,用石灰撒出开挖线。 4.接长涵需编制好专项防护方案并提前1个月上报临近营业线施工月计划,报相关部门进行审批。 二、施工要求 1、既有线防护 接长盖板涵严格按照涵洞接长防护方案对既有线边坡打钢轨桩防护。涵高大于3.5米且覆土厚度小于3米的涵洞必要时采用挖孔桩、扣轨梁进行防护。过水涵接长可在上游挖集水坑或改变水流方向与既有线水沟相连,确保涵址无水流和积水。涵洞端、翼墙的拆除在防护全部布置完成后用人工配合小型机具自上而下拆除。拆除过程中要有专人防护,在路线上设置明显的防护标志,设置防护栅栏和警示牌,夜间要有照明设施。若发现安全问题应立即停止施工,并通知相关负责人及时采取对应措施后再进行施工。拆除后立即对翼墙边土体进行修整,在钢轨桩和边坡土体间横向铺设木板,然后对其中的空隙用土袋进行填塞。注意天气情况,雨天及时对拆除的翼墙处边坡进行防水覆盖,坡脚堆放砂袋,确保边坡稳定。 2、基坑开挖 做好基坑开挖的计划和准备工作后,应进行连续快速施工。采用挖掘机和人工配合开挖,土质基坑挖至距基底0.3m时,采用人工开挖,以防止对基底承载力的扰动,石质基坑开挖至基底时,局部开挖采用人工或风钻打眼补炮爆破开挖,局部超挖部分,将虚渣清理干净,待基础砼浇注时,采用与基础同标号砼回填,基坑尺寸及标高达到设计要求且自检合格后,报测量班和试验室,对基坑进行轴线、标高、几何尺寸、地基承载力等检查,合格后报现场监理工程师签证认可。 3、基坑防排水 基坑开挖后,在坑底基础范围之外设置集水坑并沿坑底周围开挖排水沟,使水流入集水坑内,抽出坑外。集水坑宜设置在上游,尺寸根据渗水的情况而定。基坑外也应设置防水堤,防止雨水流入基坑内。 4、基础施工 基础采用设计标号钢筋混凝土浇筑,下垫碎石垫层,垫层厚度要符合设计要求并夯填密实。交通涵路面采用设计标号混凝土防磨层,混凝土浇筑要振捣密实。 5、涵身施工 模板采用大块整体模板。支立模板时,确保尺寸正确、板面平整、拼缝严密、支撑牢固,并在模板内面涂刷脱模剂。砼在搅拌站拌制,运输车进行运输,机械振捣,确保内实外美。墙身浇筑时注意时刻检查模板的位置,防止跑模、漏浆。砼浇筑完毕后,立即用草袋覆盖并洒水养护,砼表面经常处于湿润状态,养护天数不少于7天,砼试块同条件下养护。 6、盖板预制及安装 钢筋混凝土盖板在涵位处附近择地预制。预制盖板宽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预制。当预制盖板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脱模堆放和运输,达到设计强度的100%且涵洞台帽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时,方可进行安装。安装盖板前,认真检查成品和涵身与安装有关部位的质量,影响安装的部位应提前整修达到标准。板的两端与涵台搭接不少于设计值。安装结合面应刷洗干净,安装时应浇水湿润,用设计强度等级的水泥砂浆将接缝填满、塞实后抹平表面。 7、沉降缝及防水层施工 基础和墙身沉降缝处两断面应竖直、平整,上下不交错。沉降缝内嵌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或沥青木板,以工点图为准),其规格(厚度等)符合设计要求。涵洞涵节间沉降缝安装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出入口涵节与八字墙、既有涵与新建涵间设橡胶止水条。止水带(条)宜用整根,尽量减少接头,接头应连接牢固,密不透水。接头宜设在沉降缝的平直部位,不得设在沉降缝的转角处。涵身内侧沉降缝内部嵌填2cm深(个别工点图为5cm,以工点图为准)聚氨酯密封膏。涵身外表面沉降缝周围先刷涂聚氨酯防水材料并粘贴防水卷材。涵洞顶部刷涂聚氨酯防水涂料,粘贴防水卷材并浇筑一层C40细石纤维混凝土,厚度不小于4cm。具体请参看《石长二线施(桥)参-11》,若有变更,则按设计院最新文件要求进行施工。 8、涵洞口施工 涵洞口施工包括一、八字墙、锥坡、隔水墙和洞口铺砌,施工时按照图纸设计尺寸立模浇筑砼,注意砼的振捣和养护。 9、过渡段回填 涵洞过渡段回填在涵底铺砌及预制板已安装且其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0%时,并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再进行。回填时,按照《路基设计总说明》中过渡段填筑要求设置坡度,按照设计要求的填料分层、对称夯填,并使其相对密度达到95%。对大型碾压机具压实较难部位,配合采用小型机具和人工辅助夯实,禁止采用大型机械堆土筑压和在涵身一侧夯填。 涵顶填土在安装砂浆强度达到100%以后进行,第一层填土最小厚度和压实厚度分别不小于30cm和20cm,填筑时避免剧烈冲击。涵顶填土达到设计或规范要求必须大于1m时并经监理同意后,施工机械、车辆方可通行。 三、质量保证及标准 (一)、质量目标及标准 1、分项工程合格率100%,单位工程优良率90%以上。 2、基础,墙身,盖板,附属等工程的施工必须符合有关标准。 3、质量保证措施 (1)明确质量目标,建立健全各岗位的质量管理工作责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作到事事有人问,事事有人管。 (2)生产全过程中实行三检制度,进货检验、过程检验、最终检验。 (3)严格规范规程,同时要积极开展QC小组活动,根据所担负的工作内容开展技术攻关活动,改进施工方法和操作工艺,在生产过程中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和整体素质。 (4)每道工序,各种原材料都必须进行严格的试验,以满足技术规范的要求,坚持做到不合格的材料不进场,不合格的产品不进入下一道工序。 四、文明施工、安全环保措施 (一)、安全措施 1、施工前应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如边坡稳定性、危石等。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上报。 2、现场配备专职安全员,全面负责现场的安全工作,并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措施。 3、认真组织施工人员学习有关安全工作的法规、制度及其它有关文件,树立、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根据工程的特点,编制详细的各工序的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措施,施工生产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标准化、正规化施工。 4、对新工人或变更工种的工人都要进行上岗前安全培训,考试合格后发给合格证,必须持证上岗。 5、施工现场内的人员必须配有安全帽、安全绳等劳动保护用品。 6、设置标准的配电箱和移动电箱,实行三级保护,电缆应架空铺设,夜间各施工场所应有足够的照明,非电工人员不得动用电器设备。非专业人员不得私自违章操作,加强对机械车辆的管理,坚持定机、定员、定责。 7、机械设备要严格操作制度,严禁野蛮作业,定期检查设备的安全可靠性,钢丝绳每天检查。 8、做好工地的防火、防电,防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二)、文明施工 1、施工现场设置施工铭牌,标明施工单位、工程内容及项目负责人。 2、施工现场各种机械设备摆放整齐,施工材料堆放合理、整齐、并挂牌标识。 3、生活设施的设置,布局合理、整齐,设专职人员进行清洁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卫生的生活工作环境。 (三)、环境保护措施 1、对职工进行环保知识教育,使人人心中都明确环境保护工作的重大意义,积极主动地参与环保工作,自觉地遵守环保的各种规章制度。 2、自觉接受环保部门、地方对工地环保工作的监督、检查。 3、要减少施工噪音和粉尘对临近群众的影响,对发电机等大型机械要采取简易的防噪措施。机动车在工地上行驶通过限速等措施,避免产生灰尘,便道经常洒水减少灰尘的污染,现场易生粉尘的细料存放及运输要加以遮盖。 4、现场设备、污水、生活区垃圾集中统一处理,禁止在工地焚烧残留的废物,造成空气污染。 | |||||
| 编 制 者 | 复 核 者 | ||||
| 接收单位 | 项目部第一、二、三、四作业队 | 接收负责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