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初始污染菌测试作业指导书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0:40:56
文档

初始污染菌测试作业指导书

1目的建立产品的初始污染菌的检验规程,规范检验人员操作,确保产品质量。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产品灭菌前和非灭菌产品的初始污染菌检测。3职责质量部负责作业指导书的制定及执行。4检验依据4.1ISO11737.1-2018医疗器械的灭菌微生物学方法第一部分:产品上微生物总数的测定4.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1105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微生物计数法。4.3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1106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控制菌检查法5作业内容5.1试验前准备事先准备好试验指导书、
推荐度:
导读1目的建立产品的初始污染菌的检验规程,规范检验人员操作,确保产品质量。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产品灭菌前和非灭菌产品的初始污染菌检测。3职责质量部负责作业指导书的制定及执行。4检验依据4.1ISO11737.1-2018医疗器械的灭菌微生物学方法第一部分:产品上微生物总数的测定4.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1105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微生物计数法。4.3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1106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控制菌检查法5作业内容5.1试验前准备事先准备好试验指导书、
1 目的

建立产品的初始污染菌的检验规程,规范检验人员操作,确保产品质量。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产品灭菌前和非灭菌产品的初始污染菌检测。

3 职责

质量部负责作业指导书的制定及执行。

4 检验依据

4.1 ISO11737.1-2018医疗器械的灭菌微生物学方法 第一部分:产品上微生物总数的测定

4.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1105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微生物计数法。

4.3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1106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控制菌检查法

5 作业内容

5.1试验前准备

事先准备好试验指导书、记录本等。

5.2主要仪器、器具及用品

微生物限度检查仪、无菌滤杯、0.45um无菌滤膜、无菌锥形瓶、胰蛋白胨大豆琼脂培养基(TSA)、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SDA)、恒温培养箱恒温培养箱、90mm培养皿、无菌生理盐水。

5.3培养基的配置

TSA:取40g胰蛋白胨大豆琼脂培养基溶解于1000ml纯化水,加热煮沸后密封灭菌,无菌检测后备用。

SAB:取65g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溶解于1000ml纯化水,加热煮沸后密封灭菌,无菌检测后备用。

0.9%生理盐水 :9gNaCl溶解于1000ml纯化水,每份250ml分装于锥形瓶中,灭菌后备用。

5.4取样

5.4.1同一批次产品数<50件,抽取3件;同一批次产品数为50~100件,抽取5件;同一批次产品数>100件,抽取10件。

5.4.2新产品在首次生产时,抽取10 PCS(若有多个规格,按照最大规格3 PCS,最小规格3PCS,中间规格4 PCS的原则抽取)按照测试初始污染菌和校正因子。

5.5试验

5.5.1每瓶一份样品,按无菌操作原则剪成2~5cm 的碎片,移入装有250ml生理盐水的无菌锥形瓶中,充分震荡后备用。

5.5.2滤膜和滤杯安装好在微生物限度仪上,将5.4.3的洗脱液分别加入两个滤杯中,开启微生物限度仪过滤。

5.5.3过滤完成后无菌操作取下滤杯将两张滤膜载菌面分别放入TSA皿和SAB皿中,并做好标识。

5.5.4细菌培养,将5.5.2中的TSA平皿倒置于30~35℃(温度设定值32℃)恒温培养箱内3天后,取出计菌落数。

5.5.5真菌培养,将5.5.3中的SDA平皿倒置于20~25℃(温度设定值23℃)恒温培养箱内7天后,取出计菌落数。

6校正因子测定

6.1按照5.4要求抽取样品10pcs,并按照5.5.1-5.5.5的要求处理样品用记号笔做好标识为第一次洗脱。

6.2向装有样品的三角瓶内加入250ml无菌生理盐水,并按照5.5.1-5.5.5的要求处理样品用记号笔做好标识为二次洗脱。

6.3向装有样品的三角瓶内加入250ml无菌生理盐水,并按照5.5.1-5.5.5的要求处理样品用记号笔做好标识为三次洗脱。

6.4向装有样品的三角瓶内加入250ml无菌生理盐水,并按照5.5.1-5.5.5的要求处理样品用记号笔做好标识为四次洗脱。

6.5向装有样品的三角瓶内加入250ml无菌生理盐水,并按照5.5.1-5.5.5的要求处理样品用记号笔做好标识为五次洗脱。

6.6将洗脱5次后的样品均分到两个无菌平皿内,1个皿内加入适量TSA培养基(刚好覆盖样品),另外1个皿内加入适量SDA培养基(刚好覆盖样品),用记号笔做好标识为琼脂覆盖。

7结果计算:

7.1 校正因子=

7.2 每份样品初始污染菌= 2×(细菌菌落数 + 真菌菌落数)×校正因子

8 结果评定

8.1口罩初始污染菌的细菌要求值≤30 CFU /g。

8.2其他产品细菌总数不超过100cfu/件次。

9 试验频次:逐批

10 质量记录

10.1《初始污染菌检测报告》 

10.2《校正因子测定报告》

文档

初始污染菌测试作业指导书

1目的建立产品的初始污染菌的检验规程,规范检验人员操作,确保产品质量。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产品灭菌前和非灭菌产品的初始污染菌检测。3职责质量部负责作业指导书的制定及执行。4检验依据4.1ISO11737.1-2018医疗器械的灭菌微生物学方法第一部分:产品上微生物总数的测定4.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1105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微生物计数法。4.3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1106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控制菌检查法5作业内容5.1试验前准备事先准备好试验指导书、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