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填空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某次考试共有20道题,其中选择题每题4分,填空题每题6分,所有题目的平均正确率是53%,其中填空题的正确率是45%,所有人的平均得分是53.2分,那么这次考试选择题的正确率是__________%.
【答案】65
【分析】设有x道选择题,正确率为y,列方程组,解得.
2.右图是一个小镇的道路,标有箭头的道路只能按箭头方向单向行驶.如果将所有的道路不重复的走过一遍,共有__________种不同的路线.
【答案】96
【分析】“一笔画问题”,又称“哥尼斯堡城'七桥问题’”,大数学家欧拉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是数学史上的一段佳话.他指出,一个图形要能一笔画完成,必满足:①图形是封闭联通 ②图形中的奇点(与奇数条边相连的点)个数为0或2.③当奇点为2时,必定以一个奇点为起点,另外一个奇点为终点.
这幅图中有A、B两个奇点,一定以这两点做为起点和终点.考虑A→B,那么其他线的方向也就固定了,可以看出要想画出此图需从A至B走3次,从B回到A走2次.从A到B可以选择走斜线,也可以走折线,斜线只有一条,折线分为两段,第一次走折线有2×2=4种选法,但是走过一次折线后,剩下的折线只有1种.B至A的折线同样要求
①先走斜线有1(斜线)×4(B→A折线)×4(A→B折线)×1(B→A)×1(A→B)=16种
②先走折线有4(A→B折线)×4(B→A折线)×2(A→B选折或斜)×1×1=32种
所以A→B共有16+32=48种画法
同理B→A也有48种画法,共96种画法
3.甲乙二人进行如下操作:甲选出6个互不相同的非零自然数写成一圈,然后先由乙任意指定一个位置,甲再定顺时针或逆时针,从乙指定的位置开始,依次将这些数标记上1号,2号,……,6号,使得每个数能被其号码整除.为了让乙可以任意指定,甲写的6个数之和最小__________.
【答案】276
【分析】方法1:分别考虑乙指定这6个数,
若乙指定A,那么只要顺时针分别填1、2、3、4、5、6即可,在此基础上,
若乙指定B,则在逆时针方向上,F和C已经是3的倍数,在此基础上A×2,E×4,D×5,C×2即可.
若乙指定C逆时针需A×3,F×2,D×3,顺时针需E×3,F×2,A×5,B×3,显然若使和最小,应选择逆时针.
若乙指定D,顺时针需A×2,B×5.
若乙指定E,顺时针需B×2,C×5.
若乙指定F,逆时针需C×2,
此时A,B,C,D,E,F分别为12,20,60,60,20,12,各数互不相同,则扩大2倍,如图所示,和为276.
方法2:把1号当成定位位置,则4号一定在1号的对面,所以每个数均是4的倍数;3号与6号相对,且距离1号分别为1格和2格,所以只需要下面4个位置为3的倍数即可;5号与1号相距2格,所以只需要下面4个位置为5的倍数即可,综上所述,和最小为.
二、解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4.已知21最多可以表示成4个互不相等的自然数平方和:,那么2016最多能表示成多少个互不相等的自然数平方和,请构造出一种方法.
【答案】18
【分析】自然数越多,应使自然数尽量小,考虑
估算,所以
,所以最多18个自然数(加上)
而,
构造如下
5.如下图,一块耕地被分成了9块长方形的菜地.其中两块阴影的面积都是18.如果MC = 3DM,4AN = 3NB,那么,整块耕地的面积是多少?
【答案】81
【分析】方法1:按下图所示设边长和连接辅助线,
则可列方程:,得,,
结合①②,可得,即左上角面积为9,则右下角面积为36.
综上所述,长方形面积为81.
方法2:梅涅劳斯定理:,
则,即右下角面积为左上角面积的4倍,进一步可以求出这两块面积分别为9和36,长方形面积为81.
2016“数学花园探秘”科普活动总决赛小学五年级组二试
一、填空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正六边形的面积是2016.A、B、C是三边的中点,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__.
【答案】630
【分析】方法1:如下左图所示,连接DE,因为,A为DF中点,所以,,则,所以.
方法2:按下右图分割,共24个小三角形,阴影占7.5个,所以.
2.某人用相同大小的黑白两种小正方体积木在桌子上堆成了一个4×4×4的大正方体,使得任何两列的各四块积木从上到下对应的颜色都不完全相同;更巧的是:任何相邻(有公共面)两列积木中,都恰有一组(共两块)水平相邻的积木颜色不同.那么,这种大正方体的搭建方法共有________种(不允许将大正方体旋转).
【答案】384
【分析】这道题对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有较高要求,考察排列组合。
笔者提供一种构建思路:不妨在立方体的俯视图里(4×4方格),将某一格的从上到下的四个正方体的类型,依次用四位代码表示,白色记为1,黑色记为0 (如0110表示这个位置的四个正方体最上面为黑色,其次是白色,其次是白色,与地面接触是黑色)。
由于,即类似于0000、1111这样的不同的记录代码恰有16种,分别对应大正方体俯视图的十六个位置 。
| 0000 | 0001 |
| 0010 | ① |
由于0000变化到1111的差异为4个代码,容易判断两者相对位置关系为3×3矩形区域顶点。然后尝试,发现在确定了五个格子后,从0000到1111依然存在两种填充方式:
| 0000 | 0001 | |
| 0010 | 0011 | 1011 |
| 0111 | 1111 |
| 0000 | 0001 | |
| 0010 | 0011 | 1011 |
| 0111 | 1111 |
明确以上要点后,题目便非常清晰了:
仍以0000为研究起点
①先考虑0000的位置在大立方体俯视图4×4区域的内部:
第一步,安排0000在4×4内部区域四个位置任选一个,则1111位置随之固定
| ① | 0001 | ② | |
| 0000 | |||
| ③ | ④ | ||
| 1111 |
第三步,根据每一个确定的九宫格的编号为④的位置的代码,由其变化到1111有两种方式。对于任何一种方式,所有16个代码的位置均能唯一确定。
因此,00000000的位置在大立方体俯视图内部区域的方式合计: 4×24×2=192
②再考虑0000在大立方体俯视图边缘一圈的情况。不妨看看如下两种填充的联系:
| 0011 | 0001 | 0101 | 0111 |
| 0010 | 0000 | 0100 | 0110 |
| 1010 | 1000 | 1100 | 1110 |
| 1011 | 1001 | 1101 | 1111 |
| 1100 | 1110 | 1010 | 1000 |
| 1101 | 1111 | 1011 | 1001 |
| 0101 | 0111 | 0011 | 0001 |
| 0100 | 1001 | 0010 | 0000 |
因而,所有的填法合计种。
3.B地在A地的东边,甲、乙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向东匀速行进;有一只小狗与甲同时出发,在甲、乙之间来回穿梭(即从甲跑向乙,追上乙后调头向甲,与甲相遇后又调头向乙);当小狗第1次回到甲处时,甲恰好行了140米;当小狗第2次回到甲处时,甲恰好共行了350米;如果小狗的速度是乙速的3倍,那么当小狗第3次追上乙时甲、乙相距 米.
【答案】1080
【分析】第一次狗追上乙时,分别走3份和1份,最开始甲乙相距2份,利用行程中的相似两次之间的比为2:3,所以第一次相遇后甲乙相距2÷2×3=3份,即狗追上乙后,两人再走的路程和为3份,如图,进而可知甲第一次与狗相遇时走份,所以甲乙速度比为,全程米第二次相遇后甲乙之间的距离为米,接下来的过程与图中完全相同,当小狗追上乙时,甲、乙相距米
二、解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4.[x]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x}=x-[x];
,其中a、b、c、d、e、f、g、h、i表示的是1至9中不同的数字,n是自然数,那么所有满足要求的的和是多少?
【答案】3303
【分析】,既然结果为6位循环,所以分母中的2应被约掉,而,·所以分母中的7会留下,而与同余,且数字和为45,所以是9的倍数,由此可知左边化简后为分母为7的分数,所以是142857的组合,所以是369的组合,且不是7的倍数,不能为693,所以和为。
5.“数学花园探秘”总决赛期间,同学们自发举办第一届“弹笔大赛”,一共有10名选手参加,每场比赛有3名选手上场.如果“弹笔大赛”规定,任意两场比赛的参赛选手中,至多只有1名相同的同学;那么,本次“弹笔大赛”最多可以比赛多少场?
【答案】13
【分析】每名选手最多参加场比赛,所有选手最多打场次比赛,一场比赛3名选手参加,所以最多打场,构造如下: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
| 第一场 | √ | √ | √ | |||||||
| 第二场 | √ | √ | √ | |||||||
| 第三场 | √ | √ | √ | |||||||
| 第四场 | √ | √ | √ | |||||||
| 第五场 | √ | √ | √ | |||||||
| 第六场 | √ | √ | √ | |||||||
| 第七场 | √ | √ | √ | |||||||
| 第八场 | √ | √ | √ | |||||||
| 第九场 | √ | √ | √ | |||||||
| 第十场 | √ | √ | √ | |||||||
| 第十一场 | √ | √ | √ | |||||||
| 第十二场 | √ | √ | √ | |||||||
| 第十三场 | √ | √ | √ |
2016“数学花园探秘”科普活动总决赛小学六年级组一试
一、填空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有两个多位数甲和乙满足:
(1)甲+2016+2+19=乙;
(2)甲、乙两数的各位数字之和均是7的倍数.
那么甲的最小值是________.
【分析】加法竖式,每进一次位数字和少9.,数字和为12.
设甲的数字和为,乙的数字和为,则.
又因为甲乙均为7的倍数,所以,则k至少为6.
甲至少为6位数,所以乙至少是七位数,最小取1000006,此时甲为997969,正好是7的倍数.
2.一笔画出下图,要求有箭头的线必须沿着剪头方向画,共有________种不同的画法.
【答案】96
【分析】“一笔画问题”,又称“哥尼斯堡城'七桥问题’”,大数学家欧拉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是数学史上的一段佳话.他指出,一个图形要能一笔画完成,必满足:①图形是封闭联通 ②图形中的奇点(与奇数条边相连的点)个数为0或2.③当奇点为2时,必定以一个奇点为起点,另外一个奇点为终点.
这幅图中有A、B两个奇点,一定以这两点做为起点和终点.考虑A→B,那么其他线的方向也就固定了,可以看出要想画出此图需从A至B走3次,从B回到A走2次.从A到B可以选择走斜线,也可以走折线,斜线只有一条,折线分为两段,第一次走折线有2×2=4种选法,但是走过一次折线后,剩下的折线只有1种.B至A的折线同样要求
①先走斜线有1(斜线)×4(B→A折线)×4(A→B折线)×1(B→A)×1(A→B)=16种
②先走折线有4(A→B折线)×4(B→A折线)×2(A→B选折或斜)×1×1=32种
所以A→B共有16+32=48种画法
同理B→A也有48种画法,共96种画法
3.设正整数n的不同因数个数为.例如24的因数有1,2,3,4,6,8,12,24,所以.若设数列的前n项和为,即:
,
,
,
……
;
则在这2016个和中,共有________个奇数.
【答案】990
【分析】对于,若n为完全平方数,即,则为奇数,反之为偶数.
显然为奇数,由于都是偶数,不改变奇偶性,所以都是奇数,而为偶数,且都是偶数.
从开始每到会改变奇偶性,所以对于,n从奇数平方到偶数平方的前一个均为奇数,而,奇数的个数为
二、解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4.甲乙二人进行如下操作:甲选出6个互不相同的非零自然数写成一圈,然后先由乙任意指定一个位置,甲再定顺时针或逆时针,从乙指定的位置开始,依次将这些数标记上1号,2号,……,6号,使得每个数能被其号码整除.为了让乙可以任意指定,甲写的6个数之和最小是多少?
【答案】276
【分析】方法1:分别考虑乙指定这6个数,
若乙指定A,那么只要顺时针分别填1、2、3、4、5、6即可,在此基础上,
若乙指定B,则在逆时针方向上,F和C已经是3的倍数,在此基础上A×2,E×4,D×5,C×2即可.
若乙指定C逆时针需A×3,F×2,D×3,顺时针需E×3,F×2,A×5,B×3,显然若使和最小,应选择逆时针.
若乙指定D,顺时针需A×2,B×5.
若乙指定E,顺时针需B×2,C×5.
若乙指定F,逆时针需C×2,
此时A,B,C,D,E,F分别为12,20,60,60,20,12,各数互不相同,则扩大2倍,如图所示,和为276.
方法2:把1号当成定位位置,则4号一定在1号的对面,所以每个数均是4的倍数;3号与6号相对,且距离1号分别为1格和2格,所以只需要下面4个位置为3的倍数即可;5号与1号相距2格,所以只需要下面4个位置为5的倍数即可,综上所述,和最小为.
5.如图,AC和DB垂直,,,三角形AQD和三角形AQP的面积分别为1734和726.求:
(1)分别以线段AQ和线段DP为长和宽的长方形面积是多少?
(2)四边形BCPQ的面积是多少?
【答案】2016,2016
【分析】(1).
(2)方法1:根据燕尾模型,,又,设,,则,,所以,则.
方法2:设,,,,,,根据燕尾列方程
, 再利用已知条件
①×②,得,③-④,得,带入前面的式子可得,所以四边形的面积为
方法3:梅涅劳斯定理:,
则,所以.
2016“数学花园探秘”科普活动总决赛小学六年级组二试
一、填空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请将1~9分别填入下面算式的方框中,每个数字恰用一次;现已将“2”、“1”、“9”填入;若等式成立,那么三位数=________.
【答案】475
【分析】易知,而,所以
而
若拆为8、5、3,剩余4,6,7,
估算可知A应是的1.6倍以上,不存在
若拆为7、6、3,剩余4,5,8,
只能为4,可以是,验证可得均不成立
若拆为7、5、4,剩余3,6,8,
可以为3或4,当为3时,应为27的倍数,可以为,成立
当为3时,可以为验证可知不成立
所以,
2.老师拿出3张卡片,每张卡片上写有一个数字,甲用这三个数字组成了一个完全平方数,乙用这三个数字组成了一个完全平方数的3倍,丙用这三个数字组成了一个平方数和立方数的乘积,已知甲乙丙三人组成的三位数各不相同.那么,甲乙丙写的三位数之和是________.
【答案】999
【分析】乙组成平方数的3倍,说明这3个数的数字和为3的倍数;甲组成平方数,所以这3个数的数字和为9的倍数.所以乙组成的同样为9的倍数,除以3依然是3的倍数,又因为是平方数,所以乙除以3后仍为9的倍数,设,其中k为3的倍数,,,依次验证可得,时,,或时,,成立.
所以三数之和为999.
3.如图,一个五棱柱型的铜鼓,上下表面是正五边形,其余5个侧面都是正方形.现在该铜鼓的每个顶点放置一个白球或者黑球,要求每个侧面正方形的4个顶点不同色,有________种不同的放置办法.
【答案】572
【分析】在一条棱上下两个顶点放球,有四种放法,利用标数法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1 | |
| 黑黑 | 1 | 0 | 3 | 8 | 31 | 108 |
| 黑白 | 0 | 1 | 3 | 11 | 39 | |
| 白黑 | 0 | 1 | 3 | 11 | 39 | |
| 白白 | 0 | 1 | 2 | 9 | 30 |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1 | |
| 黑黑 | 0 | 1 | 3 | 11 | 39 | |
| 黑白 | 1 | 1 | 4 | 14 | 50 | 178 |
| 白黑 | 0 | 1 | 4 | 14 | 50 | |
| 白白 | 0 | 1 | 3 | 11 | 39 |
二、解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4.甲、乙两人从A地、丙从B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当甲率先和丙相遇时,乙走了720米;此时,甲立即掉头,与乙相遇时,丙距离A地还有2016米;当乙、丙相遇时,甲恰好回到A地.那么,AB两地相距多少米?
【答案】4320
【分析】如下左图,第一次相遇甲丙合走一个全程;第三次相遇,乙丙合走一个全程;而甲往返时间相同,可知从开始到第三次相遇甲+丙=2全程=2(乙+丙),即甲-丙=2乙.
如下右图两条虚线之间,第一与第二次相遇之间甲丙路程差与乙之和为 米,可知这一段乙走了 米.第二三次相遇之间乙走了米,丙走了 米,故可知甲乙丙三人速度比为甲:乙:丙=4:1:2,全程为 米.
说
5.平面上有10个点,其中任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以这10个点为三角形的顶点,而且使得任意两个三角形至多只有一个公共顶点;问:最多能连出多少个三角形?
【答案】13
【分析】考虑包含其中一个点A的所有三角形,由于最多只有一个公共点(也就是A),所以这些三角形其他的两个点都不相同,所以包含点A的三角形有个,同样的对于每个点都可以得到4个三角形,共个三角形,由于每个三角形都算了3次,所以最多连出个,构造如下: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
| 第一个 | √ | √ | √ | |||||||
| 第二个 | √ | √ | √ | |||||||
| 第三个 | √ | √ | √ | |||||||
| 第四个 | √ | √ | √ | |||||||
| 第五个 | √ | √ | √ | |||||||
| 第六个 | √ | √ | √ | |||||||
| 第七个 | √ | √ | √ | |||||||
| 第八个 | √ | √ | √ | |||||||
| 第九个 | √ | √ | √ | |||||||
| 第十个 | √ | √ | √ | |||||||
| 第十一个 | √ | √ | √ | |||||||
| 第十二个 | √ | √ | √ | |||||||
| 第十三个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