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汇率研究最早理论之一,国际收支说认为是国际收支引起的外汇供求流量决定了短期汇率水平及其变动,在当时被普遍接受。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促进了经济学家对汇率决定机制的进一步探索,货币主义分析方法开始盛行,并逐渐成为主要的汇率决定理论。国际收支说和货币主义学都是汇率决定理论中有影响力的学说,但是当国民收入、利率变动时,两大学说在对汇率变化的预测却产生完全相反的结果。本文选取国际收支理论中影响力最为深远的是内外均衡分析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和弹性价格货币模型展开分析。
一、国民收入变动对汇率的不同影响
1.国际收支说:
下面结合图形来分析一下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中国民收入增加对汇率的影响。
图1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中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
在初始位置A,一国国民经济处于内外均衡状态,假设资本不完全流动。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国民收入增加,收入的增加刺激居民的购买欲望。假定国内货币供给量不变,而由消费需求增加所带来的边际消费进口倾向变大,于是进口增加。在出口不变的情况下意味着净出口的减少,由于资本不完全流动,无法用资本项目的盈余抵消经常性项目的赤字,因此国际收支账户出现逆差。此时,在图中表现为IS1曲线向内移动到IS2。同时外汇市场上对外币的需求增加,导致外币供不应求,外汇汇率存在上升的压力,由于采取浮动汇率制度,银行无需为维持汇率稳定而干预外汇市场,汇率将上升。
2.弹性货币模型
在其他因素不变时,本国国民收入增加,整个社会的总供给增加,在图3中表现为AS1到AS2。此情境下公众实际持有货币的意愿增强,而模型假设名义货币供给MS1保持不变,为了维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国内物价水平必然下降,即由P1 到P2。根据一价定律,在国外物价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必然导致外汇汇率同等程度的跌落,汇率从E1下降到E2。因此,在弹性货币模型中国民收入增加,外汇汇率下降。
二、利率变动在两理论中的不同影响
1. 国际收支说
图4 国际收支说中利率变动对汇率的影响
在其他因素不变时,本国利率上升,导致投资成本增加,因此投资减少,居民总支出减少,国民生产总值将减少,导致进口需求减少,对外币的需求减少,表现为图4中LM1向左移动到LM2,因此外币
贬值,外汇汇率下降,在图中为E1下降到E2 。
2.弹性货币模型
当其他因素不变时,本国利率的上升会降低对本国货币需求,造成国内超额货币供给,在图中表现为在图中表现为MS1到MS2。在实际收入和产出一定的情况下,超额的货币供给必然使商品的价格上升,即由P1 到P2。为了维持购买力平价,均衡汇率必须按价格上涨的同样幅度上升,如图6。
三、浅析差异产生的原因:
这两种模型的分析在逻辑上都是正确的,之所以产生截然相反的
国民收入、利率变动对汇率的影响过程及差异性分析
——以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和弹性价格货币模型为例
赵恒艺 南京师范大学强化培养学院08级文科强化班金融学
摘要:在汇率决定模型中,国际收支论认为国民收入增加导致汇率上升,提高利率汇率下降,而弹性价格货币模型情况恰好相反。本文将结合图形详细分析这两种模型中国民收入、利率变动导致汇率相反变化的逻辑过程,并在文章最后浅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弹性价格货币模型;汇率
中图分类号:F1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4-0005-02
收稿日期:2011-03-21
结果,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1.期限是不同的
由期限不同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价格调整速度的差异。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为短期模型,价格具有粘性,外界因素不会突然导致价格的变动。弹性货币理论是长期模型,国内物价水平会随着货币供应量的变动而做出相应调整,从而引起价格水平的变动。
2.假设不相同
开放经济下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购买力平价不存在;资本不完全流动。而弹性货币理论假设存在自由的资本市场和较强的资本流动性,国内外资产具有充分的替代性;“一价定律”成立。
在国民收入变动时,国际收支说认为汇率是由外汇市场上外币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因此在开放经济下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中,国民收入增加使外汇需求相应增加,造成外汇供小于求,外汇升水;而弹性货币模型的基础是购买力平价说,购买力评价说认为货币的价值在于它代表的购买力。在其他因素不变时,本国国民收入增加,而名义货币供给并没有增加,为了维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国内物价水平必然下降,这其实是本国货币购买力增强的直接表现,外国货币相对贬值,所以外汇汇率下降。
在分析利率变动对汇率的影响时,开放经济下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假设国际资本不完全流动,利率变化只会引起国内投资的变化,导致国民收入的变动,进而使外汇市场供求失去均衡。而弹性货币模型假设国际资本市场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利率变动会导致国际资本的流动,冲击本国货币市场,但货币供给是可以控制的外生变量,利率变动造成的货币供需不平衡只能通过价格水平的变动影响外汇汇率,而不能进一步影响产出。但是这里面也有一个问题。在前面分析中,利率上升引起货币实际购买力下降,导致价格水平上升。如果考虑到资本市场,由于利率和价格成反比,因此利率上升会引起价格水平下降。这样,价格水平的一降一升具有相互抵消的作用,价格水平究竟怎样变化?判断这个变化就要结合国内实际经济具体分析。
3.学说建立的背景不同
国际收支说是在金本位的大背景下诞生的,雏形是由英国经济学家戈森(G.J,Goschen)于1861年提出的国际借贷论,后来由凯恩斯学派将其发展壮大,形成了内外均衡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在金本位下,货币价值直接与其所代表的黄金量挂钩,当国内对货币的需求增加或减少时,流通在外的黄金量也会相应的发生变化。此时期,国际间经济往来主要形式是商品交易活动和国际借贷,外币的供需主要是满足这些活动,国际收支在汇率的决定和变化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国民收入增加,对外币需求多,外汇升水;利率上升,投资减少,国民收入下降,进口需求减少,外汇汇率下降。
弹性价格的货币理论产生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纸币本位制大行其道。在纸币流通制中,纸币是价值符号,纸币发行量应与国内商品市场规模相匹配。国民收入增加对商品需求增加,而货币供给不变,导致货币发行量与商品市场不均衡,最后外汇贬值。此时,由于国际间金融交流加强,资本在国际间流动性增强。利率变动不仅会在国内市场产生反应,也会引起国际资本流动。
参考文献:
[1]潘英丽,马君潞.国际金融学[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2]姜波克,陆前进.国际金融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易纲,张磊.国际金融[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4]申跃,刘桓.汇率决定理论分析与评述[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4(6):7-11.
3.的大力支持
我国早在1992年就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确定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国策,2007年中国正式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今年8月我国确定中国将首先在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五省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八市开展发展低碳产业、建设低碳城市、倡导低碳生活的试点工作,切实践行低碳经济。近日发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要在2020年让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同时,也要让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先导产业”。国家对发展低碳经济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优先的支持。在去年的丹麦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上,向世界庄严承诺“到2020年实现我国单位国民总产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50%”这必然要求我国的低碳经济获得长足的发展,搞好落实价格补贴,解除消费者的高价格和企业高成本之忧。
4.我国独特的资源环境为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我国的水能资源是居于世界第一的,但开发利用的比例只有10%左右,中国这个比例和发达国家比较相差甚远,如法国的水能资源开发利用超过了90%,大规模开发水能资源对于我国经济技术都是切实可行的。同时,我国的生物能,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资源丰富,同样大规模开发新能源对于我国经济技术都是切实可行的。2007年初,河北保定市提出了太阳能之城的概念,计划在整个城市中应用太阳能为主的的可再生能源。
综上所述,走低碳之路是我国的现实和国情决定的,是中国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保障,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争占世界经济高地,推动我国科技不断创新,创立核心的知识技术体系,争创更多的属于我们中国的产品质量标准,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虽然在前进的道路上,将面临巨大的困难和挑战,然而,我们中国人从来不缺乏智慧和勇气去征服。
(上接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