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国近代史上仁人志士的探索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0:41:08
文档

中国近代史上仁人志士的探索

中国近代史上仁人志士的探索广东柯建华【专题考点概括】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近代史上的志士仁人身处内忧外患和千年以来未有之变局的动荡中,他们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和接触的思想,提出了各种思想。从洋务派学习西方的物质文明到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派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民族资产阶级分子热烈呼吁学习西方的民主、科学,到十月胜利后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以俄为师”接受马克思主义,再到中国党在大失败后“走自己的路”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并且慢慢成熟壮大,最终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在此过程中,中国社会
推荐度:
导读中国近代史上仁人志士的探索广东柯建华【专题考点概括】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近代史上的志士仁人身处内忧外患和千年以来未有之变局的动荡中,他们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和接触的思想,提出了各种思想。从洋务派学习西方的物质文明到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派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民族资产阶级分子热烈呼吁学习西方的民主、科学,到十月胜利后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以俄为师”接受马克思主义,再到中国党在大失败后“走自己的路”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并且慢慢成熟壮大,最终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在此过程中,中国社会
中国近代史上仁人志士的探索

广东   柯建华

    【专题考点概括】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近代史上的志士仁人身处内忧外患和千年以来未有之变局的动荡中,他们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和接触的思想,提出了各种思想。从洋务派学习西方的物质文明到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派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民族资产阶级分子热烈呼吁学习西方的民主、科学,到十月胜利后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以俄为师”接受马克思主义,再到中国党在大失败后“走自己的路”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并且慢慢成熟壮大,最终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在此过程中,中国社会经历了三次比较重要的思想潮流,从被动到主动,从现象到本质,由“照搬”到结合国情,从而使中国一步步地走向了近代化,为未来的阶级探索的道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由于旧势力和反动势力的阻挠,中国社会发生过短暂的封建复辟,实践的道路充满了艰辛,但无数先烈前仆后继、用他们的鲜血捍卫了自己的信念和的成果,最后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终于建立了新中国,摆脱了100多年来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迎来了中华民族的新生。他们的精神和功勋永远值得我们纪念。

    【专题考点分析】

    纵观近五年来的文综历史试题,其特点是前三年特别注重思想文化和教育方面,近两年出现一个新趋势,即重视政治史,在形式上采用小专题的形式命题,进行知识重组,考查的范围比较广泛,内容比较深刻。如考查儒家思想与西方学说的融合以及近代教育改革,要求说明其内容、目标、背景及指导思想;综合考查“向西方学习”演变的线索、内容及特点,要求说明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戊戌变法、辛亥中先进中国人如何融合西方思想文明。此外如林则徐的历史活动和思想、辛亥后中国民众思想的变化、政治民主化的曲折发展历程等,既有细小知识点的考查,又有学科综合的考查。因此,对于广大同学来说,踏踏实实地搞好历

史学科内的专题复习,把握好知识之间的内部联系,是复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并要注意中国近代史上政治制度的演化,尤其需要注意辛亥前后民主与的较量,注意中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过程及其不能实现的历史原因。

    此外,面对文综历史高考命题趋势,在2007年历史备考复习中具有指导作用的一些“方向性”的问题同样需要我们注意:

    1.关注学术观点,当前新的学术观点有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

    2.注重多层次能力的培养。从近年来高考历史试题的考查来看,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因此在复习中,要注重培养自己的理解、比较和分析能力。

    3.注意专题的“小切口、大跨度”和“大跨度、高归纳”两种特点。这要求我们对传统的专题复习要进行改造和整合。具体要求是:一方面要联系古今中外构建专题体系,另一方面要在专题体系下建立小专题版块。

    

【创新试题设计】

    近代以来,仁人志士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著述了各种文献典籍。回答1—3题。

    1.特别关注了地区,提醒人们注意英国对的侵略野心的书籍是

    A.《海国图志》    B.《四洲志》

C.《华事夷言》    D.《康辎纪行》

 2.热情地歌颂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猛烈地批判了清朝的统治,号召人们建立“中华共和国”的是 

  A.《军》    B.《手演论》     C.《仁学》    D.《变法通议》

  3.在近代中国,宣传进化论影响最广泛的是

  A.《军》    B.《天演论》     c.《原富》    D.《新学伪经考》

  维新思潮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的潮流。回签4—5题。

    4.早期维新思想同鸦片战争时期新思潮的主要不同是

    A.学习外国的科学技术

    B.学习外国的军事技术

    C.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

    D.借鉴外国经验,探索救国之路

    5.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派的共同点是①具有反封建思想②宣传资产阶级③反映出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特点④提出救国主张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④      D.③④

    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改造社会的主要思想武器。回答6—7题。

    6.号召中国人民应该向十月学习,并宣称:“试看将来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的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

    7.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是①抛弃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信念②根据亲身实践,审慎思考而抉择③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实践性所吸引

    A.①不正确②③正确

    B.①②正确③不正确

    c.①②③全正确

    D.①②③全不正确

    新文化运动弥补了辛亥思想的不足,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运动。回答8—10题。

    8.下图中的两位代表人物,在新文化运动后期分道扬镳,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A.李大钊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B.新文化运动前期,二者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C.二者对五四运动的态度不同

    D.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9.新文化运动弥补了辛亥思想的不足,其表现是

    A.彻底批判儒家正统思想

    B.彻底否定君主

    C.全面肯定了西方文化

    D.掀起反封建斗争的浪潮

    10.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

    A.民主、自由  B.民主、科学

    C.民族、民权  D.民族、民生

    近代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回答11一12题。

    11.“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下列人物中,有可能发表这一议论的是

    A.林则徐  B.郑观应

    c.左宗棠  D.李鸿章

    12.孙中山先生在其遗嘱中说:“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在他一生的斗争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兴中会誓词  B.三大

    C.三民主义    D.北上宣言

    政党在近现代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回答13~14题。

    13.康有为等人建立的具有资产阶级政党性质的团体是

    A.强学会    B.保国会

    C.共进会    D.兴中会

    14.1912年成立的,其实际主持人是

    A.孙中山    B.李烈钧

    C.黄兴    D.宋教仁

    先进的中国人提出的救国思想与方案给近现代中国社会以重大影响。回答15—16题。

    15.在近代中国,将“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由器物层面扩展到制度层面的较早提倡者是

    A.魏源    B.张之洞

    C.王韬    D.梁启超

    16.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国民运动时期

    B.土地战争时期    ,

    C.抗13战争时期

    D.战争时期

    17.阅读下列材料:

    王淑芬:(看李三辫子碍事)三爷,咱们的茶馆改了良,你的小辫儿也该剪了吧?

    李三: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

    李三:哼,皇上没啦,总算大改良吧?可是改来改去,袁世凯还是要做皇上。袁世凯死后,天下大乱,今儿个打炮,明儿个关城,改良?哼!我还留着我的小辫儿,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

                                                    ——摘自老舍《茶馆》

    回答: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材料中所涉及到的当时中国社会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2)李三拒绝剪辫的原因是什么?它反映了什么问题?

    18.政治民主化是我国近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试结合有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指出20世纪初期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的重要事件。

    (2)概括指出20世纪40年代中国党为争取民主政治所作的努力。

   

 [参与解题指导]

    1.D本题考查记忆能力。A、B、c三项都是关于外国的,D项主要是介绍本国的,符合题意。

    2.A本题直接考查记忆能力。“中华共和国”是邹容的《军》对未来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设想。

    3.B本题考查记忆和分析能力。在近代中国宣传进化论影响最广泛的,非《天演论》莫属。“演”即演变,进化也。

    4.C本题考查比较能力,A、B、D三项是共同点。

    5.B组合选择题用排除法。“改良”与“”是两派主张的不同点,其余三项是共同点。

    6.B本题考查材料解读和记忆能力。!‘试看将来环球,必是赤旗世界!”是李大钊说的。

    7.C本题综合考查概念的理解能力。

    8.A李大钊接受马克思主义,胡适继续坚持资产阶级政治观点。

    9.A本题考查比较能力。没有“彻底批判儒家正统思想”正是辛亥在思想方面的不足,新文化运动侧重于在思想方面的反封建,而不是在政治方面。

    10.B本题直接考查记忆能力。

    11.B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从“不尽在船坚炮利”和“而在议院”可以判断出此人不是地主阶级的代表,因而排除A、C、D项。

    12.B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从“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即苏联)”可知,在他一生的斗争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

    13.B本题考查记忆和分析能力。“政党”区别于“政治团体”之处有三:明确的纲领、严密的组织系统、公认的领袖。保国会具备这三大特征。

    14.D 1912年宋教仁把同盟会改组为。

    15.C王韬是早期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

    16.C在1945年初召开的七大上,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党的指导思想。

    17.[解题指导]  本题设计新颖,材料反映了初期中国社会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表现。第(1)问可由“皇上没啦”“袁世凯还是要做皇上…‘袁世凯死后,天下大乱”这三句话获取有效信息归纳得出。第(2)问属于开放性试题,但答案要符合时代特征。

    [参](1)辛亥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割据混战。

    (2)原因:李三个人的思想守旧。反映了辛亥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当时世道的混乱;辛亥后中国依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解题指导]第(1)问要注意“20世纪初”这一时间概念;仅答出重要事件即可,无需展开。第(2)问涉及的知识点较多,符合“20世纪40年代”中国党争取民主政治的活动都应该归纳进来。

    [参](1)实业救国运动;辛亥及其后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新文化运动。

    (2)在抗日根据地政权中实行“三三制”原则,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在七大上的政治报告《论联合》中提出建立一个、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抗日战争胜利后,通过重庆谈判、政协会议和北平谈判,努力争取和平民主,在政治上孤立反动派,同时通过军事斗争推翻了蒋介石政权;1949年,初步建立了中国党领导的同民主党派实行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

文档

中国近代史上仁人志士的探索

中国近代史上仁人志士的探索广东柯建华【专题考点概括】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近代史上的志士仁人身处内忧外患和千年以来未有之变局的动荡中,他们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和接触的思想,提出了各种思想。从洋务派学习西方的物质文明到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派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民族资产阶级分子热烈呼吁学习西方的民主、科学,到十月胜利后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以俄为师”接受马克思主义,再到中国党在大失败后“走自己的路”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并且慢慢成熟壮大,最终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在此过程中,中国社会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