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课文题目 | 作者 | 时间 | 籍贯 | 作品 | 评价 | 主要内容和主题 |
| 《散步》 | 莫怀戚 | 1951 | 重庆 | 《诗礼人家》 | 当代作家 | 通过祖孙三代一家四口人在田野散步生动展示了一家人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中年人应该担负起承前启后,尊老爱幼的家庭责任。 |
| 《秋天的怀念》 | 史铁生 | 1951-2010 | 河北涿州 | 小说《我的遥远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老屋小记》,散文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 | 当代作家 | 讲述了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第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好好活下去的故事,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表达了母子之间的似海深情。 |
| 《羚羊木雕》 | 张之路 | 1945 | 山东诸城 | 电影文学剧本《霹雳贝贝》、《魔表》、《傻鸭子欧巴儿》话剧《双龙花盆》,童话集《野猫的首领》等。 | 当代作家 | 通过“我”被迫讨回赠送朋友的羚羊木雕一事的叙述,赞颂了小朋友之间真诚无私的友谊,含蓄第批评了父母重财轻义的行为,告诫做父母的该理解孩子的心,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友谊。 |
| 《金色花》 | 泰戈尔 | 1861-1941 | 印度 | 小说《小沙子》《沉船》《戈拉》,剧本《摩吉多塔拉》《邮局》《红夹竹桃》,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吉檀迦利》等 | 文学家,社会活动家,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 以“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发生想象—一个神奇儿童与他的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情,表现了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
| 《荷叶》 | 冰心 | 1900-1999 | 福建长乐 | 诗集《繁星》《春水》,通讯《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散文《笑》《往事》《小橘灯》等。 | 现代著名诗人,儿童文学家 | 通过描绘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场景,联想到母亲的呵护及关爱吗,强调了母爱的博大无边,伟大无私,表达了对母亲的依恋和赞美。 |
| 《世说新语》 | 刘义庆 | 南朝宋 | 彭城 | 志怪小说《幽明录》,组织一批文人编写了《世说新语》。 | 文学家 | 《咏雪》通过谢家“儿女“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同时也透出一种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 《陈太丘与友期》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表现了陈元方的聪敏过人,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说明了“礼”和“信”的重要性,也告诫人们做人要方正。 |
| 《我的老师》 | 魏巍 原名魏鸿杰。笔名红杨树。 | 1920-2008 | 河南郑州 | 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幸福的花儿为勇士而开》《春天漫笔》,诗集《黎明风景》《不断集》,小说《战争》三部曲《地球的红飘带》《火凤凰》《东方》,其中《东方》获首届矛盾文学奖。 | 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小说家。 | 本文通过对蔡老师的回忆,刻画了一个温柔慈爱、循循善诱,有一颗热爱儿童的心的老师形象,表达作者对蔡老师的钦佩、崇敬、怀念之情。 |
| 《再塑生命的人》 | 海伦.凯勒 | 1880-1968 | 美国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 | 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 | 记叙了受教于莎莉文老师的几件事,表现了莎莉文老师对学生的一片爱心,以及作者对老师的敬爱和感激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求知的热切期望和那种艰辛却愉快的生活感受。 |
| 《我的早年生活》 | 丘吉尔 | 1874-1965 | 英国 | 《第二次世界大战》(195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英语国家人民的历史》 | 政治家、画家、演说家、作家 | 通过对丘吉尔早年在哈罗公学和军事院校两种截然不同生活的回忆,反映出丘吉尔在少年时代就对自己的个性和兴趣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并能够坚持学习,树立自己的理想,表现了作者的自信、乐观和坦然伟大的气魄。 |
| 《王几何》 | 马及时 | 1946 | 四川都江堰 | 散文集《最后一片树叶》,诗集《泥土和爱情》《树杈上的月亮》《中国孩子》等。 | 记者、编辑 | 这篇课文记叙了新学期第一堂几何课,刻画了“王几何”老师的爱笑、思想开放、业务水平高、教学有方的形象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王几何”老师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
| 《论语》十二章 | 孔子, 名丘, 字仲尼。 | 春秋 | 鲁国陬邑 |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 | 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 分别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三个方面,告诫人们学习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勤学好问的精神,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方法,诚实守信、厚道仁义、坚守节操的思想品德。 |
| 《春》 | 朱自清 字佩弦 原名朱自华,号秋实。 | 18-1948 | 浙江绍兴 | 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文艺论著《论雅俗共赏》等,散文代表作《荷塘月色》《背影》《绿》《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 现代散文家、诗人 | 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抓住春天的特点,通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五幅图画,描绘出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
| 《济南的冬天》 |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 19-1966 | 北京 | 小说《二马》《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我这一辈子》话剧《龙须沟》《茶馆》。 | 现代著名作家,有“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 本文紧紧围绕“温晴”这一特点,描绘济南的山、水、天,呈现给读者一幅山明、水秀、天蓝、地暖的动人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无限热爱之情。 |
| 《风雨》 | 贾平凹 | 1952 | 陕西丹凤 | 小说集《山地笔记》《野火集》《商州散记》《天狗》《晚唱》,小说《废都》《白夜》《浮躁》,其中《秦腔》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 当代作家 | 文章用了大量的篇幅进行景物描写来表现风雨之大之猛烈,在其他景物和人的衬托下,孩子们的童真和快乐成了这个世界最美好、最感人的东西。本文表现了作者对儿童天真纯洁性情的讴歌和赞美。 |
| 《秋天》 | 何其芳原名何永芳 | 1912-1977 | 四川万县 | 诗集《预言》《夜歌和白天的歌》。散文集《画梦录》,,文艺论文集《关于现实主义》,诗作有《生活是多么广阔》《我为少男少女歌唱》 | 现代诗人、评论家 | 全诗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营造了一种既来自人世又远离尘俗的清净、清远、清柔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
| 《观沧海》 | 曹操,字孟德 | 东汉 | 沛国谯县 | 诗歌《步出夏门行》《蒿里行》《短歌行》等,军事著作《孙子略解》等 | 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 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用富有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勾勒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及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
| 《次北固山下》 | 王湾 | 唐代 | 洛阳 | 《奉使登终南山》《奉和贺监林月清酌》等 | 诗人 | 诗人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 ,表达了自己无比热爱江南山水和旅途中怀念家乡和亲人的思想感情。 |
| 《钱塘湖春行》 | 白居易,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 唐代 | 太原 | 《白氏长庆集》叙事长诗《长恨歌》《琵琶行》,讽喻诗《观刈麦》《卖炭翁》,抒情小诗《赋得古原草送别》《暮江吟》《池上》等。 | 诗人 | 诗人紧紧抓住环境和季节的特征,选取了典型景物,用极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恰到好处地描绘了钱塘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心情和对西湖的无比热爱之情。 |
| 《天净沙 秋思》 | 马致远 元代 字千里,号东篱 与白朴、郑光祖关汉卿四大家 | 《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岳阳楼》等杂剧 | 戏曲家 | 这首小令极其出色地运用了白描的手法,生动描绘了一幅苍茫悲凉的深秋晚景图,寓情于景,真切地表现了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 ||
| 《紫藤萝瀑布》 | 宗璞,原名冯宗璞 | 1928 | 小说《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不沉的湖》《后门》《知音》《弦上的梦》《三生石》,选集《宗璞小说散文选》等。 | 作家 | 本文通过对盛开的紫藤萝的描述以及过去遭遇的回忆,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时的不幸不足以使人畏惧人生,每个人都应该像紫藤萝花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让自己的生命更加绚丽多彩。 | ||
| 《走一步,再走一步》 | 莫顿.亨特 | 1927-1983 | 美国 | 《宇宙间》《可怜的动物》《痛击》《心理学的故事》 | 作家、心理学家 | 本文讲诉了“我”童年时的一次冒险和在父亲的帮助下走下悬崖的脱险经历,这让“我”从中悟出一个深刻的生活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一个一个认真地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大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 |
| 《蝉》 | 小思,本名卢玮銮 | 1939 | 广东番禹 | 《丰子恺漫画选绎》《路上谈》《承教小记》《日影行》《不迁》《彤云笺》《文纵》等 | 作家、教育家 | 通过写蝉的认识和感情的转变过程,告诉我们:无论生命多么短暂,都要积极面对,热情投入,以乐观的态度应对生活,这样的生命才更有意义。 | |
| 《贝壳》 | 席慕容, | 1943 | 重庆,名族蒙古 迁居 | 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美术论著《心灵的探索》,散文集《有一首歌》《江山有诗》《成长的痕迹》《三弦》《同心集》《写给幸福》等。 | 诗人、画家、散文家 | 作者由小小的贝壳引发了对生命的感悟:珍惜生命,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让自己的人生充实而又意义。 | |
| 《在山的那边》 | 王家新 | 1957 | 湖北丹江口 | 诗集《纪念》《游动悬崖》《楼梯》,诗论集《人与世界的相遇》等 | 这首诗用大海象征理想,用群山象征重重困难,用爬山象征艰苦奋斗,从而告诉人们:想要达到理想境界,是要历尽千万苦的,唯有不怕困难,百折不挠,才能实现人生理想。 | ||
| 《虽有佳肴》 | 节选《学记》 | 戴圣 | 西汉 | 《礼记》(《礼记集解》)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学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关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论著。 | 本文采用了比喻论证和引用论证的方法,论述了教学相长的规律: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学使教有所增长,教人学习反过来又促进了教人者知识的积累。 | ||
| 《化石吟》 | 张锋 | 1936 | 浙江杭州 | 诗歌《本草纲目》,译著《黑猩猩在召唤》《神秘的黑猿国》《非洲动物猎奇》等。 | 当代诗人、科普工作者 | 是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全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神奇景象,从而赞美了科学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 | |
| 《看云识天气》 | 朱咏燚 | 1940 | 上海 | 《语言表达》《科学小论文写作》等,专著《叶圣陶的语言修改艺术》获全国首届优秀教育图书评比一等奖。 | 当代科普作家,特级教师 | 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作者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包括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以及云上的光彩现象和天气的关系,教会人们怎样来看云识天气。 | |
| 《绿色蝈蝈》 | 法布尔 | 1823-1915 | 法国 | 《昆虫记》 鲁迅曾把《昆虫记》称为“讲昆虫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 昆虫学家,文学界尊称法布尔“昆虫世界的维吉尔”。 | 是一篇妙趣横生的科学小品文,作者采用生动活泼的语言,介绍了蝈蝈的叫声和食性,把蝈蝈写得活灵活现,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 |
| 《月亮上的足迹》 | 朱长超 | 1944 | 上海 | 《人生的智慧》《认识自我》《开发自我》《珍惜我们的家园》等。 | 当代科普作家,记者 | 以平实的语言,按时间顺序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揭示了登月活动的重大意义,表现了人类探索太空的伟大气魄,赞美了人类的聪明才智。 | |
| 《河中石兽》 | 纪昀,字晓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 | 清代 | 直隶献县 | 《阅微草堂笔记》《纪文达公遗集》,主编《四库全书》 《阅微草堂笔记》以记述狐鬼故事、奇特见闻为主,是以笔记形式写成志怪小说。 | 清代文学家, | 本文讲述了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推想,而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判断。 | |
| 《小圣施威降大圣》 | 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 | 明代 | 淮安府山阳县 | 《西游记》以唐代玄奘和尚赴西天取经经历为蓝本,在《大唐西域记》《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等作品基础上构思最终写定。 | 小说家 | 本文描写了二郎真君与大圣孙悟空多番变化,打斗不休的过程,表现了两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二郎真君“咬定”目标不放松;大圣猴性顽皮、应对及时,展现了经典名著的精彩。 | |
| 《皇帝的新装》 | 安徒生 | 1805-1875 | 丹麦 | 《丑小鸭》《拇指姑娘》《海的女儿》《夜莺》《卖火柴的小女孩》《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等 | 童话作家 | 本文通过讲述昏庸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出丑的故事,揭露了讽刺了封建统治者虚伪、狡诈和愚蠢的本质,以此告诫人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 |
| 《女娲造人》 | 袁珂 | 1916 | 四川新繁 | 《中国古代神话》《山海经校注》《中国神话传说词典》《神话论文集》《古神话选释》,其中《中国古代神话》是我国第一部较系统的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 | 神话学家 | 以大胆新奇的想象详细叙述了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表现了原始人类对自身来源的好奇、探索,以及在当时社会生活条件下所作出的极其丰富想象力的解释。 | |
|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 金波 | 1935 | 河北冀县 | 诗集《在我和你之间》《林中月夜》《绿色的太阳》《我们去看海》。童话集《小树叶童话》《影子人》《眼睛树》 | 儿童文学作家 | 通过叙述“影子”“萤火虫”对盲孩子的关爱和帮助,表达了作者对弱者的关爱和同情,同时也让人懂得:给别人带来幸福,自己也能获得幸福。 | |
|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和《蚊子和狮子》 | 伊索 | 公元前6世纪 | 欧洲古希腊人 | 《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 | 寓言家 | 通过自命不凡的赫尔墨斯在一个雕像者的店里碰壁的故事,讽刺了那些妄自尊大、爱慕虚荣的人。 通过写蚊子战胜狮子后却成了蜘蛛的俘虏故事,讽刺了那些取得成绩就得意忘形,忽视自己短处的人。告诉我们不要骄傲。 | |
| 《智子疑邻》 | 韩非 | 战国末期 | 战国韩国 | 《韩非子》55篇,他的《孤愤》《五蠹》《说难》《说林》《从内储》 | 思想家,哲学家、政论家和散文家。 是法家思想创始人 在政治上提倡重赏、重罚、重农、重战诸项。 | 通过智子疑邻的事件叙述,告诉人们:听意见应听正确的,不要只看意见是什么人提出来的,对他人不能有偏见。 | |
| 《三翁失马》 | 刘安 | 西汉 | 《离骚体》,是我国最早对屈原及其《离骚》作出高度评价的著作,集体编写了《淮南鸿烈》或《淮南子》一书 | 思想家,文学家,封为淮南王,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 通过故事告诉我们:事物不是孤立静止的,都有其正反两面性,在一定条件下,得失、好坏、祸福能相互转化,所以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事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