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历史模拟试卷一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0:33:46
文档

历史模拟试卷一

2009届高三历史模拟试卷(一)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或是西方近代国家,都是建章立制来强化对地方的管理。下列文献和制度不具有此类性质的是()①秦朝郡县制②十二铜表法③英国《权利法案》④美国《1787年》A.②③④B.②③C.①④D.①②③2.《拍案惊奇》总结的社会通则是:“那富的人,怕的是见官。”以上材料主要反映了()
推荐度:
导读2009届高三历史模拟试卷(一)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或是西方近代国家,都是建章立制来强化对地方的管理。下列文献和制度不具有此类性质的是()①秦朝郡县制②十二铜表法③英国《权利法案》④美国《1787年》A.②③④B.②③C.①④D.①②③2.《拍案惊奇》总结的社会通则是:“那富的人,怕的是见官。”以上材料主要反映了()
2009届高三历史模拟试卷(一)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或是西方近代国家,都是建章立制来强化对地方的管理。下列文献和制度不具有此类性质的是 (   )

①秦朝郡县制    ②十二铜表法    ③英国《权利法案》    ④美国《1787年》

A. ②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

2.《拍案惊奇》总结的社会通则是:“那富的人,怕的是见官。”以上材料主要反映

了(   )

A.农本思想根深蒂固                B.抑商传统仍然盛行

C.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D.统治严重压制了商业的发展

3.有学者指出:(西汉)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体现这种“斑马式”省级组织的制度是(    )

    A.郡国并行制度      B.中外朝制度    C.刺史制度        D.郡县制

4.奥地利著名的经济学家熊彼得提出“领地国家”和“税收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个是自己领地上的收入,一个是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无权对诸侯领地直接征税,根据这一定义,中国古代王朝中属于“领地国家”是(   )

A.西周      B.秦朝      C.唐朝       D.清朝

5.关于下列四幅反映了中外历史上的四次思潮的图片,表述正确的是 (   )

①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都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

③在社会上起了思想作用     ④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A.①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③

6李鸿章曾赞叹一种叫做“德律风”的西方发明:“无智愚长幼之别,无学习译录之难,人手而能用,着而能得声。坐一室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声咳。此亘古未有之便宜,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其始之达数十里,现已可通数千里。”这项发明是(   )

A.火车        B.电话      C.电报            D.电影

7.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有利于    (   )

①抑制和削弱强权政治     ②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③世界和平与发展         ④消除国际恐怖主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斯大林时期的经济与列宁的新经济最大的区别在于  (   )

A.对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认识     B.对工农联盟和农业发展的认识

C.对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认识         D.对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认识

9.赵翼《廿二史札记》卷8中记载:由“计资定品”,蜕变为“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族寒人无尺寸之进路,选举之弊,至此而极”,该段内容评述的选官制度是 (   )

A.世官世禄制       B.察举、征辟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10.国学大师王国维在《观堂集林》中,用一句话精辟地概括了清代学风,:“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而道咸以降之学新”,其中“道咸以降之学新”,主要“新”在哪方

面(   )

A.注重考证经典     B.针砭社会时弊      C.学习西方文化     D.批判理学旧说

11.右图是一位同学在研究性学习时使用的一幅地图,阴影部分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农村根据地的创建

C.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创建    D.对外开放新局面的形成

12.有四位高三同学,讨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国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同学甲说:“完成了反帝反封建任务,是近代百年中华民族取得的反侵略斗争的最伟大胜利

B.同学乙说:“取得反对日本和美国帝国主义的完全胜利,增强民族自尊自信

C.同学丙说:“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使得中国成为与英国、美国等并驾齐驱的世界强国之列

D.同学丁说:“是百年反侵略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提高中国国际地位,为民主胜利奠定基础

13.下面三幅图片反映了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化,这种变化表述最全面的是(   )

A.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B.出现了使用大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

C.产生了中国的民族工业经济

D.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

14.19世纪初,英国有人说:“在选任方面,不管我们的在理论上授予维多利亚女王多么大的自由,在实践中这种自由是不存在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没有授予女王选任的权利    

B.授予女王很大权利但她不想用

C.英国女王统而不治   

D.女王权力超过首相,是最高统治者

15.高三某学生在学习近代科技发明时,列举下表,表中信息的判断,正确的是(   )

交通运输电讯技术计算机技术
汽车有线电报电子计算机
飞机有线电报计算机网络
有线电报
①这些是第一、二次工业的科技成果  ②这些是改变时空的科技发明

③这些科技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④这些科技改变了人类生活和工作方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6.1859年11月24日,伦敦众多市民争相购买一本刚出版的新书。教会和封建御用文人群起攻之,诬蔑它“亵渎圣灵”,触犯“君权神授天理,有失人类尊严”,这本书最可能是(   )

A.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B.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C.《圣经》                  D.莎士比亚的戏剧《威尼斯商人》

17.下列作品的相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   )

A.都以人文主义为核心  

B.都反映了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基础上,人类的思想历程

C.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

D.都宣传自由、平等、民主法制思想

18.中国党史馆为迎接观光游客,与厂商制作一系列历史人物玩具,其中包括蒋介石与“欢笑言和版”。历史上蒋介石与“欢笑言和”所取得的最大成就是(    )

   A.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

   B.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签署了“双十协定”

   D.第一次取得了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19.票证是一定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也是社会发展或文明进步的必然产物。图1到图2票证的变化反映了(   )

            

                 图1                               图2

A.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

B.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根本变化

C.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逐渐分离

D.国家逐渐放松了对经济的宏观

20. 

某市举行《改革开放三十年回眸》图片展,下列历史场景可能人选的有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②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21题14分,22题14分,23题12分,24题10分,25题10分共计6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81年通过的(邦联条例)建立了一个州的联盟,定名为“美利坚合众国”,条例规定:各州保留它们的主权、自由和,邦联无权向各州征税和管理各州的贸易;邦联只设国会作为机构。邦联未设行政首脑和司法长官,也没有以违抗邦联的行为实行制裁的任何规定。

   (1)据材料一概括当时美国政治的主要特点。(2分)它给美国带来了什么问题?(2分)

材料二  1787年美国规定: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可以在不违背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规,有一定的自主权,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避免高度集权的弊端。

 材料三

美国联邦
国会总统最高
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两名,任期六年,每两年改选三

分之一。

总统为国家元首和首脑,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任期四年,连任不超过两。总统无权解散国会,国会可依法

总统。

最高大法官共九名,由总统提名,参议院批准,除非犯罪,任职终身。
众议员由各州按人口比例选出,任期两年。
据《1787年美国》

   (2)据材料二、三,指出美国联邦的权力构成体现了哪些原则?(3分)国会参众两院议员的任职各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材料四  英国首相为首脑,由议会多数派领袖担任,议会可罢免首相,二者互相牵制,只要能保住议会多数党的地位,首相可联任。

   (3)据材料三、四,概括指出美国的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异?(2分)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22.中国农村地域广阔,人口众多,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中国 的和建设事业都不能背离这一国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南京国民统治的前十年,中国还存在一种“另类”的乡村政权,这就是中国党建立的红色苏维埃政权。中国的苏维埃政权虽然始终在农村,来源却很洋气,是直接从苏俄引进的。苏维埃运动在中国农村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国的列宁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

                    ——张鸣《苏维埃乡村追求》

   (1)材料中“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主要是指什么?(2分)阐述这一理论的论著有哪些?(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2分)

材料二  1978年11月24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神情隐秘而带悲壮地签订了一份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和影响(5分)

   (3)聆听历史,是一种智慧。综合上述问题,谈谈你的认识。(3分)

23. 千龙网曾披露《从大脚到多变:中国百年间女人美丽标准的变迁》的文章,介绍了中国女人美丽标准的变化轨迹。根据要求填写表格。

时间标准原因分数
1900-1909年

会说洋话的大脚女人3分

1910-1919年

敢于婚姻自由的女人
1920-1929年

有身段的女人
1930-1939年

中西合璧的名女人
1940-1949年

政治之花4分

1950-1959年

奉献青春
1960-1969年

比男人还男人2分

1970-1979年

美丽、爱情、感情生活等基本被禁忌
1980-19年

张扬个性3分

1990年至今

时尚
24.19世纪中期,正当亚洲各国先后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时侯,日本通过维新改革保持了民族,并迅速跻身于世界帝国主义列强的行列,而中国进行的戊戌变法却没有能够改变中国的命运。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戊戌变法和日本明治维新发生的相同原因有哪些?(2分)

(2)上述两个事件有何内在联系?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分析。(2分)

(3)指出两国君主对改革(或变法)的态度。(1分)说明改革(或变法)对两国君主制度产生的不同影响。(2分)

(4)两国改革面临相似的背景,其结果却一成一败,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结果不同的主要原因。(3分)

25.阅读下列材料:

1960年4月,全国二届二次会议期间,与老舍先生论及康熙。

一开口便说,满族是个了不起的民族,对中华民族大家庭做出过伟大贡献。他还说,清朝开始的几位皇帝都很有本事的,尤其是康熙皇帝。

说康熙皇帝的头一个伟大贡献是打下了今天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我们今天继承的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

说,康熙皇帝的第二个伟大贡献是他的统一战线。满族进关时兵力只有5万多,加上家属也不过20万,以这样少的人口去统治那么一个大国,占领那么大领土,管理那么多人口,矛盾非常突出,康熙皇帝便发明了一个统一战线。

请回答:

(1)列举康熙皇帝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的突出贡献。(4分)

(2)康熙皇帝入关后是如何运用统一战线确立并巩固清朝在全国统治的?(3分)

(3)从康熙皇帝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活动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重要的历史启示?(3分)

2009届高三历史模拟试卷(一)参

1-5BDAAD     6-10BAACC     11-15BDDCC     16-20ABDAC

21.答案要点:

   (1)特点:各州结成的松散联盟。问题:无力维护社会稳定,社会动荡;无权管理各州贸易,不利于统一市场形成。(4分)

   (2)原则:集权(联邦制);分权制衡;人民主权原则。(3分)

     特点和影响:众议员流动性大,可以让更多的人参政议政;参议员相对稳定,

利于保持稳定性。(4分)

   (3分)差异:首脑产生方式和职能;议会与关系等。(2分)主要原因:英

国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妥协的产物,美国没有封建主义的阻挠。(1分)

22.答案要点:

   (1)“中国化命运”: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论著:《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原因: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城市武装斗

争的失败教训。(3分)   .

   (2)原因:“左”倾思想的影响;人民公社化的阻碍;农民生活困难。(3分)

影响:揭开了农村经济改革的序幕,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2分)

   (3)认识:中国和建设要符合农业大国的实际;农民在民主和改革开放中

作出了巨大贡献;全社会都要关注“三农”。(3分)

23.

原因分数
西方文化传入(1分);资产阶级政治运动(戊戌变法、辛亥等)引起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1分);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引起社会观念的变化和思想的进一步(1分);留学教育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和融合(1分)

(3分)任答三点得满分

从抗日战争到战争,政局动荡,国人关注政治(2分);新中国成立后妇女社会地位提高,成为国家的主人,奉献青春建设新中国成为新时代女性的主流选择。(2分)

4分

“左”倾思想严重泛滥,追求自身美丽被斥之为小资产阶级思想;(1分)(阶级斗争逐渐成为此时中国的主流,美丽仅仅成为一种梦想(2分)

2分

改革开放促进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开始注重个性与魅力;(1分)进入信息爆炸时代,导致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多样化,也激发人们的表现欲;(1分)全球化趋势加强,文化交流多样化。(1分)

3分

   24.(1) 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危机加剧;有识之士的大力娼导。(2分)

(2)明治维新后日本对外扩张,发动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危机加深;维新派借鉴日本成功经验,发起戊戌变法,挽救民族危亡。(2分)

(3)都支持(1分)日本由君主政体演变为君主立宪制;中国君主统治陷入危机。(2分)

(4)评分说明:考生可从资本主义发展程度、新旧力量对比、改革的措施落实、领导力量、国际环境等方面来分析。(3分)

25. (1)三征噶尔丹,控制;进兵,维西南稳定;统一;反击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维护国家主权。(4分)

(2)团结蒙古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团结汉族的上层人士,重用汉族;全面学习和继承汉文化,尊孔崇儒。(3分)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势力。(3分)

   

文档

历史模拟试卷一

2009届高三历史模拟试卷(一)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或是西方近代国家,都是建章立制来强化对地方的管理。下列文献和制度不具有此类性质的是()①秦朝郡县制②十二铜表法③英国《权利法案》④美国《1787年》A.②③④B.②③C.①④D.①②③2.《拍案惊奇》总结的社会通则是:“那富的人,怕的是见官。”以上材料主要反映了()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