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法
一、选择题:1~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禁止滥用权利原则要求〔 〕。
A.父母不得滥用监护权
B.国家机关不得滥用职权
C.国家工作人员不得滥用职权
D.公司法定代表人不得滥用权利同他人谈判业务
2.依债的主体双方人数是单一的,还是多数的,债可分为〔 〕。
A.单一之债与多数人之债
B.简单之债与选择之债
C.特定之债与种类之债
D.按份之债与连带之债
3.民法权利体系中,同债权并列为两大根本财产权利的是〔 〕。
A.物权
B.人身权
C.继承权
D.知识产权
4.赠与合约具有的法律特征是〔 〕。
A.有偿合约
B.无偿合约
C.双务合约
D.实践合约
5.属于实践性合约的是〔 〕。
A.买卖合约
B.租赁合约
C.借用合约
D.托付合约
6.依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以下财产中可以作为遗产的是〔 〕。
A.承包经营权
B.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
C.人身保险中指定了受益人的保险金
D.因公死亡后,有关单位给其近亲属的抚恤金
7.以下合约中不属于承揽合约的是〔 〕。
A.加工合约
B.定作合约
C.修理合约
D.买卖合约
8.某公司向银行借款500万元,将lo问厂房抵押给银行。银行对该10间房的抵押权是〔 〕。
A.救济权
B.请求权
C.从权利
D.形成权
9.在以下选项中,属于法定孳息的是〔 〕。
A.股息
B.果树上结的果子
C.鸭子身上的鸭绒
D.过春节时发给教职工的年终奖
10.债的标的物于提存期间发生毁损、灭失风险的,由〔 〕。
A.债权人承当
B.提存人承当
C.债务人承当
D.提存机关承当
11.租赁合约有效期间,未经出租人同意,承租人转租的,〔 〕。
A.出租人有权提前解除合约
B.出租人不得提前解除合约,但可要求承租人付双倍租金
C.出租人无权解除合约,但可直接向转租人要求支付租金
D.出租人无权提前解除合约,但租期届满后可要求承租人承当违约责任
12.202X年潘某因盖房挖地基,发觉一个瓦罐,内有500块银元及一块棉布,上面写着“为防日寇搜查,特埋此。梁天,1940年7月5日〞。梁天为梁大明的爷爷,1940年7月8日被日寇杀害。依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该500块银元〔 〕。
A.应归梁大明全部
B.应由潘某与梁大明平分
C.属无主财产,应上缴国家
D.应归潘某全部,因为是他发觉的
13.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意思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 〕。
A.放弃继承
B.不参加继承
C.接受继承
D.任由他人处理
14.依据所违反义务性质的不同,《民法通则》把民事责任分为〔 〕。
A.单独责任和连带责任
B.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
C.过错责任和无过错责任
D.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
15.王某死亡,遗产剔除夫妻共同财产后,留有4万元,由其妻甲和其子乙、丙继承。当时,甲已经怀孕,为胎儿保存继承份额1万元。胎儿出生后是双胞胎。应这样对待以前的遗产分割结果:原分割结果〔 〕。
A.有效
B.无效,应由甲分得2万元,乙、丙及两个新生儿各分得5 000元
C.无效,由于是双胞胎,遗产也不多,所以,应由两个新生儿继承全部遗产
D.局部有效,应由甲、乙、丙各返还2 000元给两个新生儿或将遗产分成5份重新分割
16.财产全部权的原始取得不以原全部权人的全部权及移转全部权的意思为依据,而是直接依据法律的规定取得全部权。以下选项中,属于原始取得方法的是〔 〕。
A.买卖
B.赠与
C.互易
D.取得孳息
17.自然人开始享有名誉权的时间是〔 〕。
A.出生时
B.年满10周岁时
C.年满18周岁时
D.年满18周岁或16周岁以上、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X时
18.动产质押合约生效的时间为〔 〕。
A.质押合约签订时
B.主合约履行期限届满时
C.质物移交于质权人占有时
D.质押合约经出质人所在地公证机关登记时
19.无因治理中的“事务〞可以是〔 〕。
A.为窃贼存放赃物
B.代他人进行结婚登记
C.在朋友家代朋友招待其客人
D.去除邻居家门口的路障
20.企业的航空器、船舶、车辆作为抵押物的,办理抵押登记的部门为〔 〕。
A.企业的行政主管部门
B.运输工具登记部门
C.抵押人所在地的公证部门
D.财产所在地工商行政治理部门
21.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不履行合约义务的,对方要求其承当违约责任的时间〔 〕。
A.必须在履行期届满之后
B.可以在履行期届满之前
C.必须在履行期届满之前
D.需在另行订立的履行期到来时
22.无效民事行为〔 〕。
A.没有任何法律效力
B.在对方追认为有效时才能生效
C.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任何法律效力
D.不能产生行为人进行民事行为时预期的法律效果
23.以下民事权利中,不能由公民享有的权利是〔 〕。
A.名誉权
B.名称权
C.隐私权
D.荣誉权
24.某办公用品公司库存一批针式打字机卖不出去,因资金不能回收,欠银行的借款一直无法归还。看到该公司快要倒闭了,银行主张:把这批打字机给我们吧,我们就两清了。公司表示同意。该公司与银行的借贷合约消灭的原因是〔 〕。
A.提存
B.代物清偿
C.行使抵销权
D.银行免除债务
25.甲为向乙借款,请丙提供抵押物,乙享有债权和抵押权,乙将债权转让给丁以后,除另有约定外,抵押权将〔 〕。
A.消灭
B.由乙继续享有
C.由丁享有
D.由乙、丙共同享有
26.甲在乙经营的鱼塘里垂钓。当其甩渔竿时,鱼钩挂在鱼塘上面的高压输电线上,甲当场死亡,经查,该高压输电线路属于供电局。对甲的死亡后果,承当责任的应当是〔 〕。
A.乙
B.甲自己
C.供电局
D.供电局和乙
27.诉讼时效开始后,引起诉讼时效中止的事由发生在〔 〕。
A.任何时间内
B.时效有效期内
C.当事人约定的时间内
D.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
28.依我国法律的规定,不动产作为抵押物的有〔 〕。
A.房屋
B.土地全部权
C.采矿权
D.知识产权
29.甲在裁缝店加工连衣裙一件。取衣服时,因带的钱不够付加工费,征得裁缝店同意将一块手表留下,过几天交费取回手表。裁缝店对该手表享有〔 〕。
A.质权
B.留置权
C.抵押权
D.典权
30.甲和乙路过丙家,发觉门El拴着一条狗,甲用一根棍儿挑逗狗。狗挣脱绳索并将乙咬伤。经查此狗系丙代丁看管。此案乙的损害应当由〔 〕。
A.甲承当
B.丙承当
C.丁承当
D.丙和丁承当
31.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有限合伙企业的人数应〔 〕。
A.没有任何
B.只有最低人数的
C.只有最高人数的
D.既有最低人数即2人,也有最高人数即50人
32.甲、乙、丙三人合伙,共同推举甲为该合伙负责人,并约定,甲对外签订合约不得超过10万元。丁知晓甲、乙、丙之间存在合伙关系,对于他们之间的内部约定,丁并不知情。现丁与甲签订了一份20万元的合约,乙、丙知悉后表示反对。在以下各表述中,正确的选项是〔 〕。
A.甲丁所签订的合约仅对甲发生效力
B.甲丁所签订的合约对该合伙人发生效力
C.甲丁所签订的合约对该合伙人不发生效力
D.乙、丙可以依合伙协议对甲主张侵权责任
33.宣告死亡制度中被推定死亡的人是〔 〕。
A.失踪人
B.死于医院的病人
C.自杀等非正常死亡的人
D.共同死亡中不能确定死亡时间的人
34.某甲10岁的时候其父母在一次车祸中丧生,某甲继承父母的遗产房屋两套及60万元存款,并由某甲的叔叔某乙作为某甲的监护人予以治理。某乙以下行为中侵犯某甲合法权益的是〔 〕。
A.用某甲的存款为某甲购置人身保险
B.用某甲的存款为某甲的父母修建坟墓
C.将某甲的其中一套房屋出租,租金由某乙独享
D.用某甲的财产为某甲的侵权行为给他人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
35.甲乙丙三人合伙,并推举甲为负责人。该合伙组织在与丁的一场债务纠纷中,甲未与乙和丙商量而放弃对丁的债权,乙和丙了解后表示反对,甲放弃债权的行为是〔 〕。
A.有效的行为
B.无效的行为
C.可撤销的行为
D.效力未定的行为
二、简答题:36~38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
36.简述有限合伙的概念与特征。
37.简述债权人代位权的概念及成立要件。
38.简述名誉权与隐私权的区别。
三、论述题:39小题,每题20分,共20分。
39.论述无过错责任原则。
四、案例分析题:40~41小题,每题l5分,共30分。
40.王某与李某系好朋友,王某酷爱集邮,但由于经济上不富裕,很多邮票无法购得。后经人点拨,心生一计,他以李某的名义、地址在某杂志上刊登一则征婚启事。此后,李某收到大量异性来信,要求与其建立恋爱关系。王某从这些来信上挑选了大量邮票,而李某并不知怎么回事,其女朋友得知此事与其大吵一架后分手了。李某只觉得委屈,整天闷闷不乐。后王某将此事告知李某,李某十分气愤,要求王某公开赔礼抱歉、排除影响并赔偿损失,王某不同意,李某便以侵害其姓名权为由诉到。问:
(1)本案中李某的名誉权是否受到了侵害
(2)你认为应当怎样判决
41.甲公司将价值为20万元的10台笔记本电脑存放在乙仓库,约定存放期为3个月,保管费为1万元。存放3个月后,甲公司因资金周转困难,要求仓库同意其先将10台电脑提走,一周内即付清保管费。乙仓库不同意,并将10台电脑全部扣留。半个月后,该仓库遭雷击失火,l0台电脑全部烧毁。甲公司无法向用户交货,经判决支付给用户违约金4万元。问:
(1)乙仓库扣留全部10台电脑的行为是否正当为什么
(2)乙仓库对甲公司的损失是否承当赔偿责任为什么
模拟真题参
一、选择题
1.【答案】A
【解析】选项B、C所称职权是行政职权。而选项D中所指权利是一种治理权,也属职权。选项A中的父母的监护权是民法中与身份有关的权利,为正确答案。故此题中选项A是正确的,排解其他选项。
2.【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债的分类方法和结果。此题中选项A之单一之债与多数人之债的划分,是以债的双方主体的人数为标准的;选项D之按份之债与连带之债的划分,是以一方主体内部多数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为标准的,这是对多数人之债的进一步分类;选项B之简单之债与选择之债的划分,是以债的标的有无选择性为标准的;选项C之特定之债与种类之债的划分,则是以债的标的物的性质为标准的。因此,选项A符合题意要求,是正确的,排解其他选项。
3.【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对财产权根本分类的理解。此题中选项B人身权不是财产权,应先行排解;选项C继承权的概念位阶低于债权和物权,亦排解掉;选项D知识产权在国内一般认为是“二权一体〞,既有财产权,又有人身权,不能归入财产权,同样被排解;只有选项A物权是正确的。
4.【答案】B
【解析】赠与合约不能有偿,也不可能双方当事人都有义务,因此应为无偿、单务合约;依我国《合约法》的规定,赠与合约一般是诺成性合约,故B正确。
5.【答案】C
【解析】以合约的成立是否须交付标的物为标准,合约可分为诺成性合约和实践性合约。诺成性合约是指当事人双方的意思表示一致即可成立的合约;实践性合约又称要物合约,是指除当事人双方的意思表示一致外,尚需交付标的物才能成立的合约。此题中选项A、B、D之买卖合约、租赁合约、托付合约,均自当事人意思表示时成立,是诺成性合约,唯有选项C之借用合约要求,除当事人双方的意思表示一致外,尚需交付标的物才能成立,故为实践性合约。故此题中选项C是正确的,排解其他选项。
6.【答案】B
【解析】此题中选项A之承包经营权本身是不可继承的,承包经营的收益才可依法继承:选项C中的保险金已有受益人,受益人是全部人,不能由继承人继承;选项D中的抚恤金是给死者的近亲属的,不能作为死者的遗产继承。只有选项B之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可以依法由继承人继承,应选项B是正确的。
7.【答案】D
【解析】此题为法条题。承揽合约,是指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给付酬劳的合约。其中要求完成工作并交付工作成果的一方为承揽人,接受工作成果并给付酬劳的一方为定作人。我国《合约法》第251条第2款规定,承揽包含加工、定作、修理、复制、测试、检验等工作。可见,此题中选项A、B、C均属于承揽合约,应选项D符合题意,是正确的,排解其他选项。
8.【答案】C
【解析】抵押权,是指债权人对于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占有而供担保的财产,在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完成抵押权的情形时,依法享有将其变价并优先受偿的权利。相对于作为主权利的债权,抵押权是从权利。因此,此题中选项C是正确的,排解其他选项。
9.【答案】A
【解析】孳息是指依物的自然性质或者基于法律关系而产生的收益,分为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天然孳息是指依物的自然性质而产生的收益物;法定孳息是指基于法律关系而产生的收益物。此题中选项B、C显然属于天然孳息;选项D奖金本身就不是孳息,因而不符合题目要求;选项A股息为法定孳息,是正确的,排解其他选项。
10.【答案】A
【解析】提存,是指债务人因债权人的原因而无法向其交付合约标的物时,债务人可将该标的物交给有关部门保存以消灭其债务的制度。提存在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产生的效力表现为,自提存之日起,债务人的债务归于消灭。提存从法律上产生了提存物全部权转移的效果,提存物的全部权转移至债权人,提存物灭失的风险也同时转移至债权人。因此提存物的毁损、灭失的风险应由债权人负担。故此题中选项A是正确的,排解其他选项。
11.【答案】A
【解析】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而擅自转租的为非法转租,对非法转租的法律后果,我国《合约法》有明确的规定。该法第224条规定:“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转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约。〞因此,此题中选项A是正确的,排解其他选项。
12.【答案】A
【解析】此题中,瓦罐及500块银元属埋藏物,因埋藏人为梁大明的爷爷,有明确的全部人,故属有主之埋藏物,依法应归埋藏人或其继承人全部,故此题中选项A是正确的,排解其他选项。
13.【答案】C
【解析】继承权的放弃,是指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以明示方法作出的放弃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意思表示。依据我国《继承法》第25条的规定,只要继承人没有作出放弃继承权的意思表示,即视为接受继承权。故此题中选项c是正确的,排解其他选项。
14.【答案】B
【解析】民事义务分为约定义务和法定义务,违反约定义务的发生违约责任,违反法定义务的发生侵权责任,故此题中选项B是正确的,排解其他选项。
15.【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对象是继承时对胎儿份额的处理。依据《继承法》第2的规定,遗产分割时应当保存胎儿的继承份额,故此题中选项D是正确的,排解其他选项。
16.【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全部权的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的区分。此题中选项A、B、C之买卖、互易、赠与,都是全部权的继受取得,因而不符合题意,只有选项D是正确的。
17.【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问题。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当民事义务的资格或能力即是民事权利能力。依据《民法通则》第9条的规定,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就享有民事权利能力。此题中选项A是正确的,排解其他选项。
18.【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动产质押合约生效的时间。我国《担保法》第条第2款规定,动产质押合约自质物移交于质权人占有时生效。据此,此题中选项C是正确的,排解其他选项。
19.【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作为无因治理构成要件之一的治理他人事务中的“事务〞的条件。依据民法根本理论,只有具有法律意义的可以成为债的客体的事务才能成为无因治理中的事务。无因治理中的事务不能是违法的事务,也不能是法律要求必须由行为人自己实施的行为。因此此题中选项A、B、C均被排解,只有选项D之去除邻居家门口的路障符合题意,是正确的。
20.【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我国法律关于办理抵押物登记的机关的规定。我国《担保法》第42条规定,以航空器、船舶、车辆抵押的,运输工具的登记部门为办理抵押登记的部门。因而此题中选项B是正确的,排解其他选项。
21.【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预期违约的救济问题。我国《合约法》第10对此作了规定,“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说明不履行合约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要求其承当违约责任。〞故此,此题中选项B是正确的。
22.【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对象是无效民事行为的“无效〞的意义。无效民事行为是指因欠缺民事行为的生效要件而不产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具有自始无效、当然无效和确定无效等特征。无效民事行为(无效合约)虽然不能产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效力,但会产生其他法律后果,如返还财产、赔偿损失、追缴财产等。因此选项A、B、C均被排解掉,只有选D是正确的。
23.【答案】B
【解析】名誉权是指民事主体对自己名誉所享有的权利,其主体包含全部民事主体,既包含自然人,也包含法人和其他民事主体,因而选项A被排解。名称权,是指自然人以外的其他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决定、使用、变更及转让其名称的权利,应选项B符合题意。隐私权是指自然人对属于自己私人生活范畴的事项依法自由支配并排斥他人非法干预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只能是自然人。因此,选项c不符合题意。荣誉权是指民事主体对自己荣誉所享有的权利。我国《民法通则》第102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荣誉权,可见选项D也不符合题意。因此此题中选项B符合题意,是正确的,排解其他选项。
24.【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对象是债的消灭原因及适用条件。债的消灭,又称债的终止,是指债的关系在客观上不复存在,债权债务归于消灭。债的消灭原因是指能够引起债的消灭的法律事实。依据《合约法》的规定,债的消灭的原因主要有清偿、抵销、提存、免除和混淆。而抵销,是指当事人双方互负债务时,各以其债权充当债务之清偿,从而使互负的债务在对等数额内相互消灭的法律制度。我国《合约法》第100条规定:“当事人互负债务,标的物种类、品质不相同的,经双方协商一致,也可以抵销。〞故此题中选项C是正确的,排解其他选项。
25.【答案】C
【解析】依照民法理论,债权移转时,抵押权、保证债权、利息债权等附属的权利也随之转移,所以此题中选项C是正确的,排解其他选项。
26.【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对象是特别侵权责任。《民法通则》第123条规定,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高速运输工具等对周围环境有高度危险的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当民事责任;能证明损害是由受害人成心造成的除外。甲的行为显然不是成心。故此题中选项A是正确的,排解其他选项。
27.【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诉讼时效的中止。依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法定事由须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才能引起诉讼时效中止,故此题中选项D是正确的,排解其他选项。
28.【答案】A
【解析】依据题面要求,选项C和选项D之采矿权和知识产权不是不动产,被排解掉;虽然选项A之房屋和选项B之土地都属于不动产,但依我国法律的规定,可以抵押的是土地使用权而非土地全部权,因而选项B也被排解。故此题中正确选项为A。
29.【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质权和留置权的区别。留置权所担保的债权必须是与留置物有牵连关系而发生的债权,留置物必须是债权人实际上已经占有的,质权则不需具备这两个条件。题中手表与服装加工合约无牵连关系,应当看作是质权,故此题中选项A是正确的,排解其他选项。
30.【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对象是特别侵权责任。我国《民法通则》第127条规定,喂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喂养人或者治理人应当承当民事责任;由于受害人的过错造成损害的,动物喂养人或者治理人不承当民事责任;由于第三人的过错造成损害的,第三人应当承当民事责任。故此题中选项A是正确的,排解其他选项。
31.【答案】D
【解析】我国《合伙企业法》第61条规定:“有限合伙企业由2个以上50个以下合伙人设立;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可见此题中选项D是正确的,排解其他选项。
32.【答案】B
【解析】《民法通则》第34条规定:“个人合伙经营活动,由合伙人共同决定,合伙人有执行监督的权利。合伙人可以推举负责人。合伙负责人和其他人员的经营活动,由全体合伙人承当民事责任。〞据此,此题中甲与丁签订的合约对合伙人有效。乙、丙只能向甲主张违约责任,而非侵权责任。故此题选项中只有选项B是正确的,排解其他选项。
33.【答案】A
【解析】宣告死亡,是指自然人下落不明满肯定期间,人民依据利害关系人的申请,依法宣告该自然人死亡的法律制度。宣告死亡是一种推定死亡制度,被推定死亡的人是下落不明到达法定期限的失踪的人。因此此题中选项A是正确的,排解其他选项。
34.【答案】C
【解析】依据我国法律的规定,监护人负有治理和爱护被监护人的财产的责任,即监护人应当爱护好被监护人的财产,在治理被监护人的财产时,应当尽善良治理人的注意义务。非为被监护人的利益,监护人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此题中选项C明显的是侵犯被监护人利益的行为,应选项C符合题意,是正确的,排解其他选项。
35.【答案】A
【解析】我国《合伙企业法》第26条规定:“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或者经全体合伙人决定,可以托付一个或者数个合伙人对外代表合伙企业,执行合伙事务。〞合伙企业对合伙人执行合伙事务以及对外代表合伙企业权利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故此题中选项A是正确的,排解其他选项。
二、简答题
36.【答案要点】有限合伙是由一般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组成的合伙企业,其中一般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当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人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合伙企业债务承当
责任。有限合伙具有以下特征:
(1)责任的特别性;
(2)执行合伙事务的特别性;
(3)有限合伙人享有特别权利。
【解析】合伙可分为两种类型,即合约型合伙和企业型合伙。所谓合约型合伙,是指依据合伙合约形成的合伙,没有民事主体资格,在性质上不过是一种合约关系;所谓企业型合伙,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依照《合伙企业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一般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可以成为的民事主体。企业型合伙包含一般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
37.【答案要点】债权人的代位权,是指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债权的权利。
债权人代位权的成立须具备以下要件:
(1)须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合法有效且已届清偿期;
(2)须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
(3)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已对债权人造成损害;
(4)须债务人的债权不是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权。
【解析】债权人的代位权是债的保全的根本方法之一。债的保全,是指债权人为预防债务人财产的不当减少危及其债权的完成而采取的保全债务人责任财产的法律制度。债权人的位权这种措施,旨在通过预防债务人的财产不当减少或恢复债务人的财产,从而保证债权人的利
完成。债权人代位权的概念及构成要件不再赘述。
38.【答案要点】名誉权与隐私权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第一,权利主体不同。名誉权的主体既包含自然人,也包含法人和其他民事主体;而隐私权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
第二,权利客体不同。名誉权的客体是名誉,是对权利人的一种社会评价;隐私权的客体是隐私,是自然人不愿公开的个人生活秘密。
第三,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人散布的内容是虚构的、造谣的;而侵害隐私权的行为人散布、公开的内容却是真实的。
【解析】名誉权是指民事主体对自己名誉所享有的权利;而隐私权是指自然人对属于自己私人生活范畴的事项依法自由支配并排斥他人非法干预的权利。侵害隐私权往往会对受害的名誉造成肯定的损害,但隐私权与名誉权却是两种不同的人格权。我国《侵权责任法》第2条第2款将这两种权利分别做了规定。
三、论述题
39.【答案要点】(1)无过错责任原则的概念。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指行为人损害他人民事权益,不管行为人有无过错,依法应当承当民事责任的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第一,无过错责任原则不以行为人的过错作为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无论行为人主观上有无过错,都要承当侵权责任。
(2)无过错责任原则的意义。我国民事立法确立无过错责任原则,其意义就在于能够更好地爱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使受害人的损害赔偿请求权更简单得到完成。关于这一点,可以在过错推定与无过错责任原则的比拟中得到证实。
(3)无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范围。我国《侵权责任法》规定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的具体情形主要是高度危险责任、产品责任、环境污染责任、喂养动物损害责任等。
【解析】对于无过错责任原则的意义及无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范围应作必要的展开和论述。
四、案例分析题
40.【答案要点】(1)李某的名誉权受到了侵害。理由:本案王某以正在谈恋爱的李某的名义登征婚广告,无疑降低了李某的社会评价。王某的行为给李某的名誉造成肯定的影响,侵害了李某的名誉权。当然,这是由于侵害李某的姓名权而引起的,属于侵权行为的竞合。
(2)应当以姓名权侵权为案由,认定王某侵害了李某的姓名权,并判决其承当赔礼抱歉、排除影响以及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因为,王某是未经李某同意而以李某名义刊登征婚启事的,属于典型的侵害他人姓名权的行为。
【解析】此题首先应从李某的社会评价是否降低来判定他的名誉权是否被侵害,其次再从侵害姓名权的构成要件以及救济方法方面作答。
41.【答案要点】(1)乙仓库扣留全部10台电脑的行为是不当的。理由:《担保法》第85条规定,留置的财产为可分物的,留置物的价值应当相当于债务的金额。本案中甲公司欠乙仓库仅1万元,乙仓库留置1台电脑足矣,故乙仓库留置其它9台电脑的行为显系不当。可以说,仓库只有权留置1台电脑,其它9台电脑则无权留置。
(2)乙仓库对甲公司的损失应承当赔偿责任。理由:因为仓库只有权留置1台电脑,其它9台电脑则无权留置,对于无权占有的财产发生意外毁损应当承当赔偿责任,相应比例的间接损失也应承当。
【解析】此题考核的是可分物的留置和留置物灭失、毁损的风险。依照法律规定,留置的财产为可分物的,留置物的价值应当相当于债务的金额。而本案中甲公司欠乙仓库仅1万元,乙仓库却留置了甲公司的全部10台电脑,这种行为是不当的,换句话说,乙仓库对甲公司其它9台电脑的占有是无权的,自然要对无权占有的财产所发生的意外毁损承当相应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