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泊秦淮等---历年中考鉴赏阅读试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0:31:44
文档

泊秦淮等---历年中考鉴赏阅读试题

《泊秦淮》1、结合全诗内容填空。(1)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近体诗中的绝句(七绝)。(2)请找出诗中描写的景物:烟、水、月、沙、酒家、秦淮河。(3)从表达方式上分析,此诗的第一句写景,第二句叙事,第三、四句则是议论。(4)这首诗首句描写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朦胧(迷茫),冷寂(悲凉)的特点。2.用优美的语言描述“烟笼寒水月笼沙”所描绘的画面。答:轻轻的雾霭,淡淡的月光,笼罩着透着寒气的河水,笼罩着两岸沉寂的沙滩。3.请体会“烟笼寒水月笼沙”中“笼”和“寒”的妙处。答:两个“笼”字描写出青的烟雾
推荐度:
导读《泊秦淮》1、结合全诗内容填空。(1)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近体诗中的绝句(七绝)。(2)请找出诗中描写的景物:烟、水、月、沙、酒家、秦淮河。(3)从表达方式上分析,此诗的第一句写景,第二句叙事,第三、四句则是议论。(4)这首诗首句描写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朦胧(迷茫),冷寂(悲凉)的特点。2.用优美的语言描述“烟笼寒水月笼沙”所描绘的画面。答:轻轻的雾霭,淡淡的月光,笼罩着透着寒气的河水,笼罩着两岸沉寂的沙滩。3.请体会“烟笼寒水月笼沙”中“笼”和“寒”的妙处。答:两个“笼”字描写出青的烟雾
《泊秦淮》

1、结合全诗内容填空。

(1)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近体诗中的绝句(七绝)。

(2)请找出诗中描写的景物:烟、水、月、沙、酒家、秦淮河。

(3)从表达方式上分析,此诗的第一句写景,第二句叙事,第三、四句则是议论。

(4)这首诗首句描写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朦胧(迷茫),冷寂(悲凉)的特点。

2.用优美的语言描述“烟笼寒水月笼沙”所描绘的画面。

答:轻轻的雾霭,淡淡的月光,笼罩着透着寒气的河水,笼罩着两岸沉寂的沙滩。

3.请体会“烟笼寒水月笼沙”中“笼”和“寒”的妙处。

答:两个“笼”字描写出青的烟雾和惨淡的月光笼罩着寒冷的水和细沙,描绘了一幅朦胧淡雅而又冷清愁寂的水边夜色图。一个“寒”字,不但让人想到时值深秋或冬季,而且在心头掠过一丝寒意。

4.赏析“烟笼寒水月笼沙”。

答:烟雾笼罩着寒冷的水面,月光映照着水边的沙滩。这句话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如烟的雾气,朦胧的月色,笼罩在河面以及水边的沙滩上。

5.赏析“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答:作者借商女唱亡国之音的《后庭花》,表面是讽刺“商女”,实际是讽刺那些不顾国家艰难,只顾自己享乐,醉死梦生的统治者,表达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6.赏析“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答:首句运用互文手法,“笼”是笼罩的意思,两个“笼”字将烟、月、水、沙四种景物和谐地融为一体,贴切传神地勾勒出秦淮河两岸朦胧淡雅的景象,创造出一种冷清愁寂的氛围。使读诗的我们感觉到一种冷清愁寂的气氛,这也是此时诗人心情的写照。

7.如何理解“隔江”二字?

答:“隔江”二字,承上“亡国恨”的故事而来,指当年隋兵陈师江北,一江之隔的南朝小朝廷危在旦夕,而陈后主依然沉湎声色。

8.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

答:后两句表面上指责歌女,其实是一种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

9.作者对商女唱《后庭花》一事的态度怎样?请说出其中理由。

答:作者对商女唱《后庭花》这一现象感到不满,因为《后庭花》是亡国之音;在国事衰颓之年,还有人沉溺于歌舞升平,作者感到无比愤慨和忧虑。

10.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全诗表达诗人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也蕴含着对世道的愤慨。(或者:对统治阶级荒淫无度生活的愤怒和对国家命运的深重忧虑。)

11.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描绘了一幅朦胧(迷茫),冷寂(悲凉)的画面。

12.“隔江犹唱后庭花”一句中的“犹”字意味深长,请对此字作简要赏析。

答: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对不知亡国恨的统治者的愤慨,增强了抒情效果。

13.诗的首句描绘的画面有怎样的特点,请分析一下。

答:(1)首句诗为我们描绘了朦胧(迷茫),冷寂(悲凉)的画面。(2)迷蒙的烟雾笼罩这寒冷的水面,月光映照着水边的沙滩。一个“寒”字不但让人想到时值寒冷的时节,而且还写出了在人的心头掠过的一丝寒意。

14.请简述最后一句的《后庭花》的相关典故,并分析作者指责商女的用意。

答:南朝陈后主在位的时候,大建宫室,生活奢侈,创制了《玉树后庭花》等歌曲寻欢作乐。作者指责商女实际上是一种曲笔,他真正想指责的是那些听歌女唱歌的人。只知道享乐,不关心国家,没有忧患意识。15.有同学在默写时常把“近酒家”写成“进酒家”,请你联系上下句说说为什么是“近”而不能是“进”。答:“夜泊”可见诗人所乘的船停泊在酒家附近,听到了从酒家传来的歌声,没有进入酒家;诗人借酒家的商女来讥讽只顾贪图个人享乐而不顾国家安危的听歌者(晚唐的统治者),在这种情况下,诗人是不会进入酒家的。

16.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象描写“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展现的画面,并说说这一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A.首句写景,二句叙事、写景连用。两用“笼”字说出夜色之迷茫。把“近酒家”放在句末,为下句“商女”、“亡国恨”、“犹唱后庭花”作了铺垫。

B.诗中描绘秦淮迷蒙清寂的寒江夜色,寄寓诗人的忧愁和伤感。

C.商女热衷歌唱《玉树后庭花》靡靡之音,诗人既批判了她的幼稚无知,又抒发了自己忧时伤世之感慨D.全诗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愁,语言清新洗炼,化用典故,是唐绝句中的优秀诗篇。

《贾生》(1)贾谊得到皇帝的赏识,作者对此持何态度?

答:文帝把谪居长沙的贾谊召回京城,在宣室接见他,君臣晤谈,直至夜半。尽管文帝求贤若渴,可惜,他殷殷垂询的不是安民之策,虚心听取的只是鬼神之事,虽然听得入神,甚至移膝前席,又有何用?(2)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答:这首咏叹贾生故事的短诗,其着眼点,不在个人的穷达得失,而在于指出封建统治者不能真正重视人才。诗中的贾生,正有作者自己的影子,慨叹贾生的不遇明主,实际是感喟自己的生不逢时,自伤之意尽在言外。

《约客》1.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含蓄而有韵味地描写诗人怎样的情景?答:雨夜等候客人

2.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达了诗人此时怎样的心情?答:落寞、失望、焦躁、怅惘3.主请用自己的话生动地描述这首诗优美的意境。答:在一个烟雨迷蒙的夜晚,乡村池塘中传来阵阵蛙鸣。直到半夜诗人也没有等到他约请的朋友,只好一个人伴着昏黄的油灯,无聊地敲着棋子,棋子震落了灯花。

4.第四句诗中的闲字能否改为忙字?为什么?答:不能。因为闲字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诗人焦急等待客人到来而客人却迟迟不到的无聊和无奈的心情。忙字则与诗的意境和诗人的心情不协调。

5.闲敲棋子虽是诗人一个小小的动作,却将诗人的心理刻画得细致入微。请结合全诗作简要的赏析。

答:末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诗人约客下棋,可是时间已过夜半,客人还未到来,诗人百无聊赖之际,有意无意地拿起棋子在棋盘上敲打,将灯花都震落了。这一细节貌似闲暇,实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烦闷。

6.请你自选角度,对闲敲棋子落灯花一句进行赏析。

答:示例一:一个闲字,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诗人焦急等待客人到来而客人却迟迟不到的无聊和无奈的心情。一个敲字,把主人约客久等不至的心境(急、气、失落、无奈等)刻画得极为生动,使本句成为揭示内心世界的佳句。

示例二:一个细节描写,诗人约客久候不到,灯芯很长,他在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这种姿态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对友人有约不来,只能自己独自打发时光时内心的落寞、失望、焦躁、怅惘,可谓写一细节而尽传精神。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1)“赚得行人错喜欢”一句,有的版本作“赚得行人空喜欢”,“错”与“空”哪一个字更恰切?请说明理由。答:“空”比“错”恰切。“错”字只表明“喜欢”是一种错误;而“空”字不仅包含了这一层意思,还突出地表现了“行人”被“赚”后空落落一片惘然的失落神态,形象感更强。

(2)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感悟?请简要说明。

答:这首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全诗用下岭比喻人生之路。本以为下岭比上山容易、轻松,而当缺乏思想准备的行人下了一个山头,又遇到一个山头,发现自己正处在万山围绕的圈子里,才恍然大悟:下岭的过程中同样会有一系列的艰难险阻。在生活中,人们往往只注意到求知的艰难,却忽略另一种艰难。第四句“放”“拦”两字将山赋予了人的思想、人的性格、人的行为。全诗表达了深刻的人生感悟: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万万不可自满自得,而应不断进取。

(3)末句的“放过”和“拦”用得精彩,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这两个词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山山相连的特点,写得生动,富有情趣。

(4)本诗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是怎样来表现这个深刻哲理的?

答:人生哲理——人生就是这样:一个问题解决了,又一个问题出现在眼前,周而复始,永无止境。用“行山路”这个意象来隐喻“人生充满矛盾”的这一哲理.

(5)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本诗虚实结合手法的运用。(6 分)

答:诗歌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1 分):实写翻山越岭,走出一座山峰后还有更多的连绵的山峰在前面阻挡(1 分),虚写生活中、人生中的困难一个接着一个(1 分),诗人将生活中的困难比喻成山峰,形象生动地告诉人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认真评估自己所面对的困难(2 分)。

(6)这首诗表达了一个怎样的生活哲理?又是怎样表达的呢?(5 分)

答:诗人借翻山越岭的实际描写,道出一则深刻的哲理(1 分)。一二两句,平白如话,先点题意:“下岭”有难,切莫“错喜欢”。三四两句,集中作答:“进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困难是一个接着一个,正如进入丛山峻岭,翻过一座山,还有一座山在那里等着呢(2 分)!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千万不可松懈,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做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2 分)

文档

泊秦淮等---历年中考鉴赏阅读试题

《泊秦淮》1、结合全诗内容填空。(1)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近体诗中的绝句(七绝)。(2)请找出诗中描写的景物:烟、水、月、沙、酒家、秦淮河。(3)从表达方式上分析,此诗的第一句写景,第二句叙事,第三、四句则是议论。(4)这首诗首句描写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朦胧(迷茫),冷寂(悲凉)的特点。2.用优美的语言描述“烟笼寒水月笼沙”所描绘的画面。答:轻轻的雾霭,淡淡的月光,笼罩着透着寒气的河水,笼罩着两岸沉寂的沙滩。3.请体会“烟笼寒水月笼沙”中“笼”和“寒”的妙处。答:两个“笼”字描写出青的烟雾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