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初三年级 道德与法治一轮专题知识复习学案 主备: 武慧晶 | ||
复习内容:心理品质 | 二【考点罗列】 挫折: 1、如何正确认识挫折?(P105~106) (1)挫折就是生活的道路上遇到的阻碍、失利乃至失败。生活难免有挫折 (2)由于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面对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 2、挫折的影响(P107) (1)消极影响:面对挫折,我们可能会感到失落、焦虑、难过、愤怒、不满等。如果一味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我;们就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 (2)积极影响: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 自尊: 1、“行己有耻”含义(P28) 个人行事,凡自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2、“行己有耻”的要求(如何做到“行己有耻”?(P28~29) (1)“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羞恶之心”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 (2)“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3)“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3、增强自控力的方法(P29)(2016.6B) (1)增强“我不要”的力量。尝试不做某些事情,纠正自己的行为。例如,不要乱发脾气,不随便许诺,不说某些口头禅。 (2)增强“我想要”的力量。每天坚持做一些自己未能做到的事。例如,放学回家先完成作业,出门之前和家人打招呼。 (3)加强自我监控。认真记录一些自己平时不关注的事。例如,日常的零花钱支出,上网或看电视所用的时间。 自信: 1、青春的探索不会停止,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P24-25) 2、自信的作用(P25) (1)自信让人充满激情。有了自信,青少年才能怀着坚定的信心和希望,开始伟大而光荣的事业。 (2)自信的人有勇气交往与表达,有信心尝试与坚持,能够展现优势与才华,激发潜能与活力,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创造可能。 3、自信的获取(P26~27) (1)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自强有助于我们克服惰性、抵制不良诱惑、战胜自我。 (2)进步和成功能够带给我们自信。相信自己,勇敢试,不断进步,才能体验成功带来的自信。 自强: 4、青春的奋进需要自强。(P27) 1、战胜挫折的方法 直面挫折,不畏不惧;冷静分析,从容应对; 自我疏导,自我排解;主动寻求帮助;积极进取,探索创新。 2、自信者的表现 (1)言谈方面:谈吐自如、逻辑性强、沉稳、掷地有声等。 (2)举止方面:大方得体端庄稳重等。 (3)性格方面:乐观、活泼、大度、幽默、勇敢、果断等 (4)为人处世方面:坦诚、尊重他人、与人为善、言行致等。 3、自尊的含义、表现 (1)含义: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它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 (2)表现:①注意容貌上的修饰,举止的文雅以及行为的后果;②塑造更好的形象,赢得别人对自己的肯定;③受到他人肯定和赞扬时,会感到高兴,因为自尊心得到了满足;④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过重的耻辱感是自卑的表现,是不可取的)。 (2怎样培养自尊心?(怎样做一个有尊严、有价值的人?) 1培养自尊心首先要懂得维护自己的人格,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但自尊要适度。适度的自尊有助于我们面对批评,改正错误;过度的自尊,则使我们过于敏感,作茧自缚,体验不到生活的乐趣。 ②培养豁达、开朗的性格,能更多地欣赏来自他人智慧,感受自尊的快乐。 ③善于尊重他人 4、自爱含义、表现及要求 (1)含义:指爱护自己的身体,珍惜自己的名誉。 (2)表现:①爱自己;②自重,爱护自己的名誉;③适当宽容自己,不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3)要求:①懂得自己的生命是宝贵的,珍惜它,维护它,不使它受到伤害;②学会认识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期待和追求更加美好的自我;③懂得自己和社会生活有怎样的关系,怎样适应和创造更好的社会生活。 5、自立的含义及表现 (1)含义: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2)表现:①在生活中,自己的衣服自己洗;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父母不在时,能料理自己的生活(生活上的自立);②在学习中,完成作业,自己处理好学习中的难题(学习上的自立);③在社会中,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创造多彩的生活(社会上的自立);等等。 6、如何培养自立的品质 (1)告别依赖心理,走向自立人生。 (2)遇事有主见,自己做决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3)自己解决自己在当前的学习、生活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 (4)只有在社会生活中反复锻炼,不断实践,才能逐步提高自立能力。 核心素养链接 健康生活→健全人格: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等。 | |
课标要求:1、增强自我、承受困难和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形成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2、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3、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4、知耻、自尊,不做有损人格的事。5、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6、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危害,积极与同学、朋友和成人交往,养成诚实、热情、开朗的性格。 一【知识结构 】 认识 挫折 影响 战胜挫折的方法 含义 自尊—行己有耻 要求 心 增强自控力的方法 理 作用 品 自信 获取 质 重要内容和主要表现 自强 途径和方法 少年强 中国强 反抗与依赖 青春期矛盾心理的主要表现 闭锁与开放 勇敢与怯懦 从众心理与好奇心、逆反心理、忌妒心理 | ||
| 5、自强的重要内容和主要表现、途径和方法(P27) (1)重要内容和主要表现: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己、超越自己。 (2)途径和方法: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不懈的坚持。 6、自信自强助力青春的成长与飞扬。(P27) 7、少年当自强 (1)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关系 ①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个人的未来与民族的未来紧密相连。 ②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2)我们这一代青少年的历史责任及对我们的要求 ①历史责任:肩负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任,成为国家的栋梁。 ②对青少年的要求:坚定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作时代的弄潮儿,努力在实现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创造自己精彩的人生。 (3)青少年如何肩负起国家和民族的使命? ①传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爱国情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成为中华民族的栋梁。 ②了解人类文明进程积极关切人类问题和世界局势,掌握相应知识,在与世界各国青少年交流中提高我们的影响。要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在世界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提高改变世界的素质和能力。 ③尊重差异、理解不同、包容多样文化,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风貌,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纽带,承担起推动人类共同发展的责任。 青春期矛盾心理的主要表现: 在人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速度是协调的,因而我们的身心处于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青春期是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生理发育十分迅速,而心理发展速度相对滞后,身心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引起种种心理发展上的矛盾,主要表现如下。 1、反抗与依赖 产生强烈的成人感,对成人的意见有抵触情绪,但内心并没有完全摆脱对成人的依赖,只是依赖的方式有所变化。童年的依赖更多是情感和生活上的,青春期的依赖则表现为希望从成人那里得到精神上的理解、支持与呵护。 2、闭锁与开放 一方面,渐渐将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内心活动更加丰富,但表露于外的东西少了;另一方面,容易感到孤独和寂寞,希望得到关心和理解,不断寻找朋友,而一旦找到,就会推心置腹、毫无保留 3、勇敢与怯懦 有时表现得很勇敢,具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特点;有时又表现得比较羞、怯懦。 三【考点拓展】 | ||
| 7、(1)闭锁心理是青少年成长发育过程中一种阶段性的心理现象,是与他人缺乏沟通和了解、不愿与人交往的一种内心孤独寂寞的心理状态。 (2)闭锁心理的危害:容易发展为自闭心理,把朋友拒之门外,使自己失去了更多学习和进步的机会,影响健全人格的形成,“人际关系树轮萎”萎缩,使自己陷入孤立。 8、逆反心理:青春期的子女在与父母的交往中,可能会出现“要我这样,我偏要那样”的逆反心理。作为子女,我们应该学会调适这种心理,积极与父母沟通。 9、嫉妒心理:在竞争中如果处理不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很容易产生生怕别人超过自己,试图通过某种不正当手段压倒别人的强烈心理。我们要努力消除这种忌妒心理,培养健康的竞争意识。 四【易错易混】 好奇心与从众心理 (1)好奇心:好奇心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特点之一。好奇心理是产生兴趣的原因,同时也是培养;兴趣的先导。青少年要明辨好奇的对象,培养和保持正确的好奇心,这对成长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2)从众心理:就是人们常说的“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从众心理一方面可能抑制个性发展,束缚思维,扼杀创造力,使人变得没有主见,墨守成规;另一方面;有助于学习他人的经验智慧,扩大视野,克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减少不必要的烦恼 (3)青少年要积极发展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不盲目从众,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典型题例】 选择题 1.(2018山西3,3分)这学期初三的小新同学出现下列心理现象,你认为其中哪一项的说法正确呢?( C ) A开学第一天就被老师批评,于是闷闷不乐,用手机听听音乐调节一下,就感觉心情好多了。 这是理智控制法 B有一段时间,总不愿意与大家交往,几乎要把自己封闭起来,像个闷葫芦似的。这是自闭症 C父母说什么都听不进去,这是逆反心理 D.市里模拟考试,刚进考场,就感到头昏心慌,反应迟钝,觉得自己考不好,而且越想思绪越乱。 这是学习压力 2、学了第一单元的内容,几位同学学有所用,下列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D ) ①日常生活中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止于至善,要求我们从点滴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②南充顺庆区五年级的数学测试题:艘船上有26只绵羊和10只山羊,船长几岁?学生们的答案五花八门,包括“船上船长大于18岁,因为未成年人无法开货船”“船上船长36岁,因为船长很自恋,把船上羊的数量变成自己的年龄”——主要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批判思维 ③小王在路上趁四周没人注意随手将饮料瓶扔到路上——小王应培养自己自立自强的品质,助力青春成长 ④卢梭忏悔录中写到年轻时偷了主人家的丝巾,反过来污蔑女仆偷窃,他一想到这个事内心就隐隐作痛——做到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羞耻之心 ③如果不能开放自我,积极交往,我们的人际交往范围就会缩小,因此要认识 闭锁 心理的危害,敞开自己的心扉 ④不顾是非曲直的一概服从多数,随大流走,是 盲目从众 心理的表现,不利于甚至有害于我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⑤在竞争中如果处理不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很容易产生生怕别人超过自己,试图通过某种不正当手段压倒别人的强烈心理。我们要努力消除这种 忌妒 心理,培养健康的竞争意识。 8、事例一:七年级女生小丽在全区中学生数理化党赛中,因有一道较难的题没有做出来,一气之下把试卷撕:树得粉碎,哭着离开了考场。回到家后,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吃不喝,头睡大觉,谁也不理睬。后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上课老走神,以致期末考试成绩很不理想。 事例ニ:某班学生小王在一次期中考试中把本属于自己强项的数学考砸了,他难过地流下了眼泪。试卷发下来后,他认真分析了试题做错的原因,把试卷重做了遍,为加深理解,还在笔记本上记下出错的原因,使这;次失败的记录成为鞭策自己的动力。 【事例剖析】 (1)请分别对小丽和小王的行为作出评析。 小丽:用撕毁试卷来否定失败,她撕碎的是自己的信心和改正错误的勇气,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小丽这种做法使自己痛苦,磨损了自己的锐气,使自己失去了信心,最终被挫折压倒。 小王:考试失败之后能分析原因,正视失败,把受挫的压力变为进取的动力,重新树立信心,这种做法是正确的。小王的做法会使他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奋起迎接挫折的挑战,争取新的成功,从而不断进步。 |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面对中学生小柯生活中的几个情境认识不正确的是( A ) A。小柯最近衣服鲜艳亮丽、头发染成时尚色,学们颇有微词。他说这样才标新立异,才另类、有个性,还说自己的见解很独特。——思维,思想成熟 B。小柯反感妈妈管教,但遇到困难而妈妈不在时很无助;总想踊跃回答问题,但又担心回答错了,同学笑话;有心事不想与妈妈和老师说,又经常感到无聊。——学会自我调节,克服青春期矛盾心理 C。小柯上次数学考试失利后,总结教训,坚决克服不集中精力的不良习惯,作业没完成绝不去玩, 攻下了一道道难题,成绩进步迅速。——意志坚定,具有自强的优秀品质 D。小林因贪玩忘写作业,小柯代他写完作业。——不能明辨是非,做到行己有耻 4.(2018太原一模)对下列名人名言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B ) A拉带默说“滴水穿石,不是因其力量,是因其竖韧不拔、锲而不舍。”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想成就 番事业必须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 B.马克思说:“人要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才能学会走路。”这句话告诉我们造成挫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C.老子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只有能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D.徐悲鸿说:“人不可有做气,但不可无做骨。”其中蕴含的道理是人要自尊自信,不可骄做自大 5.(2015山西3,3分)小李写“在逆境中成长”的演讲稿,下列哪一组名言与成语能做论据?( A ) A.梅花香自苦寒来百折不挠 B.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负荆请罪 C.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水滴石穿 D.不为五斗米折腰苏武牧羊 6、小勇每周去敬老院志愿服务,从不间断。敬老院发来感谢信,学校为此号召同学们向他学习。对此,下列同学们的议论中正确的是( B ) ①作秀,学生的任务是学习,有这功夫还不如用在学习上 ②亲近社会,践行责任,体验到成功带来的自信 ③厉害,用行动让青春闪光,让我看到了榜样的力量 ④积善成德,践行了中华传统美德,让青春飞翔的力量更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简答题 7、018太原一模)根据提示将内容补充完整。 ①“给孩子包办一切是父母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从中学生角度来说,这句话警示我们要克服 依赖 心理,培养自立能力。 ②青春期的子女在与父母的交往中,可能会出现“要我这样,我偏要那样”的 逆反 心理。作为子女,我们应该学会调适这种心理,积极与父母沟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