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同步参考】2014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配套练习:第2单元 单元检测]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0:33:07
文档

【同步参考】2014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配套练习:第2单元 单元检测]

www.ks5u.com第二单元单元检测(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堪脍(kuài)会计(kuài)杂烩(kuài)刽子手(ɡuì)B.巷陌(xiànɡ)巷道(xiànɡ)小巷(xiànɡ)债券(quàn)C.鬓角(bìn)云鬟(huán)长鬃(zōnɡ)玉簪螺髻(jì)D.提供(ɡōnɡ)供给(ɡōnɡ)供奉(ɡònɡ)献愁供恨(ɡònɡ)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都门帐
推荐度:
导读www.ks5u.com第二单元单元检测(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堪脍(kuài)会计(kuài)杂烩(kuài)刽子手(ɡuì)B.巷陌(xiànɡ)巷道(xiànɡ)小巷(xiànɡ)债券(quàn)C.鬓角(bìn)云鬟(huán)长鬃(zōnɡ)玉簪螺髻(jì)D.提供(ɡōnɡ)供给(ɡōnɡ)供奉(ɡònɡ)献愁供恨(ɡònɡ)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都门帐
www.ks5u.com

第二单元 单元检测

(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堪脍(kuài)             会计(kuài)

杂烩(kuài)                  刽子手(ɡuì)

B.巷陌(xiànɡ)                  巷道(xiànɡ)

小巷(xiànɡ)                  债券(quàn)

C.鬓角(bìn)                  云鬟(huán)

长鬃(zōnɡ)                  玉簪螺髻(jì)

D.提供(ɡōnɡ)                  供给(ɡōnɡ)

供奉(ɡònɡ)                  献愁供恨(ɡònɡ)

2.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都门帐饮无绪(设帐饯别)

刘郎才气(指雄才大略)

B.一尊还酹江月(同“樽”,酒杯)

一蓑烟雨任平生(满蓑衣)

C.断鸿声里,江南游子(失群的孤雁)

舞榭歌台(建在高台上的房子)

D.有暗香盈袖(清淡的香气)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一个挨一个)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

A.多情自古伤离别

B.竹杖芒鞋轻胜马

C.楚天千里清秋

D.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4.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对”字,与“对长亭晚”中“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公问其故,对曰                      B.对镜贴花黄

C.无言以对                          D.对症下药

5. 选出与“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一句在意境上相似的一首    (  )

A.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B.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C.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D.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南宋时,金国的作者就嫌宋诗“衰于前古……遂鄙薄而不道”,连他们里面都有人觉得“不已甚乎”。从此以后,宋诗也颇尝过世态炎凉或者市价涨落的滋味。在明代,苏平认为宋人的近体诗只有一首可取,而那一首还有毛病,李攀龙甚至在一部从商周直到本朝诗歌的选本里,把明诗直接唐诗,宋诗半个字也插不进。在晚清,“同光体”提倡宋诗,尤其推尊江西派,宋代诗人就此身价十倍,黄庭坚的诗集卖过十两银子一部的辣价钱。这些旧事不必多提,不过它们包含一个教训,使我们明白:批评该有分寸,不要失掉了适当的比例感。假如宋诗不好,就不用选它,但是选了宋诗并不等于有义务或者权利来把它说成顶好、顶顶好、无双第一,模仿旧社会里商店登广告的方法,害得文学批评里数得清的几个赞美字眼加班兼职、力竭声嘶地赶任务。整个说来,宋诗的成就在元诗、明诗之上,也超越了清诗。我们可以夸奖这个成就,但是无须夸张、夸大它。

据说古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在东宫的时候,每听到他父王在外国打胜仗的消息,就要发愁,生怕全世界都给他老子征服了,自己这样一位英雄将来没有用武之地。紧跟着伟大的诗歌创作时代而起来的诗人准有类似的感想。当然,诗歌的世界是无边无际的,不过,前人占领的疆域愈广,继承者要开拓版图,就得配备更大的人力物力,出征得更加辽远,否则他至多是个守成之主,不能算光大前业之君。所以,前代诗歌的造诣不但是传给后人的产业,而且在某种意义上也可说是向后人挑衅,挑他们来比赛,试试他们能不能后来居上,打破记录,或者异曲同工,别开生面。假如后人没出息,接受不了这种挑衅,那么这笔遗产很容易贻祸子孙,养成了贪吃懒做的膏粱纨绔。有唐诗做榜样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看了这个好榜样,宋代诗人就学了乖,会在技巧和语言方面精益求精;同时,有了这个好榜样,他们也偷起懒来,放纵了摹仿和依赖的惰性。瞧不起宋诗的明人说它学唐诗而不像唐诗,这句话并不错,只是他们不懂这一点不像之处恰恰就是宋诗的创造性和价值所在。明人学唐诗是学得来惟肖而不惟妙,像唐诗而又不是唐诗,缺乏个性,没有新意,因此博得“瞎盛唐诗”“赝古”“优孟衣冠”等等绰号。宋人能够把唐人修筑的道路延长了,疏凿的河流加深了,可是不曾冒险开荒,没有去发现新天地。用宋代文学批评的术语来说,凭借了唐诗,宋代作者在诗歌的“小结里”方面有了很多发明和成功的尝试,譬如某一个意思写得比唐人透彻,某一个字眼或句法从唐人那里来而比他们工稳,然而在“大判断”或者艺术的整个方向上没有什么特著的转变,风格和意境虽不寄生在杜甫、韩愈、白居易或贾岛、姚合等人的身上,总多多少少落在他们的势力圈里。这一点从下面的评述和注释里就看得出来。鄙薄宋诗的明代作者对这一点推陈出新都皱眉摇头,恰像做算学,他们不但不许另排公式,而且对前人除不尽的数目,也不肯在小数点后多除几位。(节选自钱钟书《宋诗选注·序》)

6. 下列各项中,不符合作者对宋诗看法的一项是                            (  )

A.宋诗有写得不好的,可以不选。

B.所选的宋诗中,没有可评价为最优秀的作品。

C.整体说来,宋诗的成就比元诗、明诗、清诗都高。

D.应该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评价宋诗的成就。

7. 作者举亚历山大大帝的例子主要想说明的见解是                            (  )

A.紧跟着伟大诗歌创作时代唐朝而起来的宋代诗人担心自己没有用武之地。

B.诗歌的世界是无边无际的,继承者应勇于开拓,而不能只是守成而无大作为。

C.前代的诗歌造诣传给后人,也要求后人后来居上或别开生面。

D.唐诗给宋代诗人做出榜样,宋代诗人只有勇于开拓,才能有超过唐诗的成就。

8. 对宋诗与唐诗的联系,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宋代诗人学习唐诗在技巧和语言方面虽精益求精,但并没有取得什么成功。

B.宋代诗人过于摹仿依赖唐诗,因而没有自己的风格和意境。

C.宋代诗人对唐诗有所继承发展,在技巧和语言方面有推陈出新。

D.宋代诗人在艺术的整个方向上没有大改变,风格和意境继承唐诗,但没有走出自己的路。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始筮仕,决以蓍,怀英遇“坎”,因留事金,弃疾得“离”,遂决意南归。

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即劝京决策南向。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弃疾曰:“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义端曰:“我识君,乃青兕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并以节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仍授前官,改差江阴佥判。弃疾时年二十三。

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乃创奠枕楼、繁雄馆。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迁仓部郎官、提点江西刑狱。平剧盗赖文政有力,加秘阁修撰。调京西转运判官,差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                            (选自《宋史·辛弃疾传》)

9.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始筮仕,决以蓍             决:折断

B.弃疾间与之游                      游:交往

C.力能杀人,幸勿杀我                  幸:希望

D.州罹兵烬,井邑凋残                  兵:士兵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B. 

C. 

D. 

1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辛弃疾勇武的一组是                        (  )

①弃疾为掌,即劝京决策南向 ②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 ③弃疾斩其首归报 ④即众中缚之以归   ⑤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辛弃疾曾占卜自己的仕途,得到离卦,就下决心南归大宋。

B.辛弃疾曾劝说义端投奔耿京,但义端却窃得耿京的大印逃跑了,耿京为此大怒要杀辛弃疾,辛弃疾被迫离开义军南归。

C.辛弃疾曾率人直闯金营,将杀害耿京投降金的张安国活捉。

D.辛弃疾在南宋为官时,多次通过对策和撰文力陈收复中原大计,但因朝廷与金讲和刚成定局,所以他的建议不能实行。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24分)

13.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4分)

译文:                                                                    

(2)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3分)

译文:                                                                    

(3)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3分)

译文:                                                                    

14.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西江月[注]

苏 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注 本词写于苏轼被贬黄州之时。

(1)“人生几度新凉”句中的哪个字用得妙?为什么?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4分)

答:                                                                    

(2)词中“月明多被云妨”一句意蕴颇丰,请结合本词主旨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______________,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

(2)执手相看泪眼,_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3)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_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4)______________,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

(5)东篱把酒黄昏后,______________。(李清照《醉花阴》)

(6)__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五、(12分)

16.按要求补写文段中空缺的句子,使上下文衔接连贯。(4分)

诗歌欣赏可以认为是读者在诗人所启示的范围内重新创造的艺术世界,即把自己内心的主观世界融进诗的客观世界中去。例如后人读李后主的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时,若添加进去若干属于自己的东西,就可以使得“问君能有几多愁”的“愁”不再成为____①____,而变成了苏轼被贬黄州的失落,____②____,李清照丧夫之后的凄凉。

①                                                                    

②                                                                    

17.根据所给句子,在横线处续写两个句子,使前后内容相互衔接。(4分)

如果说豪放派是一位关东大汉的话,那么婉约派就是江南女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面文段中有四处语病,请找出并改正。(4分)

(1)日前,成都市川剧院打造的首部现代大型红色谍战川剧《黎明十二桥》正在上演。

(2)布景华美的舞台、紧张跌宕的剧情、精妙巧合的暗号让不少观众沉溺在剧情之中。

(3)但是川剧首次涉猎谍战题材,会不会“水土不服”,上升和进步空间又在哪里,这些问题都引人思考。

(4)昨日,对于此剧的研讨会在成都川剧艺术中心博物馆举行。

(5)在此剧听取意见经过改良后,还将于3月下旬在成都公演50场。

答: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唐诗过后是宋词(节选)

葛兆光

流行歌曲会流行,但流行的不一定就永垂不朽。要想桩子稳,就要根子深,根子是内功不是花拳绣腿,如果只是“宝贝对不起,不是不爱你”,“要不是有情郎和我分开,我的眼泪不会掉下来”,就会像老让一个人吃甜点,最终也会腻一样,再爱吃甜的人也经不起这种过于殷勤的让菜,因为心灵世界并不只是因为“甜心”而存在。歌词里要是总出现“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我拿青春赌明天”这类说通不通、似懂非懂的词而没有更含蓄自然的文字,传唱的人再多也只是一笔糊涂账,充其量是歌曲的附庸而不像宋词最终由附庸到蔚为大观。

说实在的,宋词能够成为一代文学样式,其实还是在文人参与创作之后。过去我们的文学史总是说民间创作对文学有多少多少启发,给文学注入了多少多少新鲜的养分,这都不错。不过,在“下贱者最聪明”“劳动人民最懂文学”的观念中,只注意了“源”而忽略了“流”,任何一种文学样式,想要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学标志,没有文化人的参与是不可能的。柳永也罢,晏殊也罢,欧阳修也罢,苏轼也罢,其实都是文化人。文化人的参与创作,意味着一种深邃的文化意识和高度的文化修养对文学样式的渗透和对文学品格的提升,就像把野生的杂花培育成可观赏的花卉和把原生的鲫鱼培育成五彩的金鱼一样。也许有人会引《病梅馆记》来讽刺说这是把朴素自然的文字变成雕琢做作的文学,但是又有哪一个艺术是自生自长、原汁原味的呢?画布上的山水不是真山水,再怎么推重朴素的民间味儿也不能回到“杭呦杭呦”的时代不是?玉不琢还不成器呢,何况作为文学的歌词。

文学需要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深沉的人文精神,没有这内涵和精神只能流于一般情感宣泄和浅薄的心理安慰。流行如果是指形式与语言,自然很好;通俗如果是指情感和内涵,那就很糟。没有对人生的真正体验,随你怎么从唐诗宋词那里贩来意象和词语也只是在花裤衩上打补丁,充其量是点缀,时时会露出那种俗气的底色。没有对语言的真正的机智,随你怎么挖空心思乔张做致也只是在玩狗熊掰棒子的把戏,说到底是矫情,听听就会听出那里面口是心非的虚假。文化品位说来是一个很虚的东西,但缺少它就是让人瞧着俗气;知识储备看上去是一个无关的因素,但没有它就是让人看着浅薄。

诗歌是越来越不景气,这也难怪,一些故作深沉的和故弄玄虚的诗歌好像在那儿有意“自绝于人民”似的,在自我陶醉中画地为牢,那除了他自己谁也看不懂的诗歌把一点点有限的感情拧过来拧过去,痛苦得别扭,喜欢得蹊跷,意思九曲十八弯,上气不接下气地用生造词语拼接了又撕碎,撕碎了又拼接;流行歌曲是越唱越热闹,倒也必然,可相当多的歌词也好像是在那里重复来重复去地唱老调,那些浅浅的笑靥和嗲嗲的娇嗔加上东拼西凑的词语仿佛把一滴感情化开变成一大锅浓汤灌进听众的耳朵里,常常不知所云的歌词让不知就里的听众觉得深沉奥妙,让稍有知识的听众觉得莫名其妙。在这个既没有了唐诗又还没等到宋词的时代里,要想留住唐诗的时代,就要使诗歌有点儿亲切和自然;要想迎接宋词的时代,就要让流行歌曲多一些机智和内涵,随便怎么都行,只要有让人还能感动的东西,因为我们这个时代已经不太会被什么无关紧要的东西感动了。

19.文章第一段写流行歌曲有什么作用?(6分)

答:                                                                    

20.概括宋词成为一代文学样式的条件是什么。(6分)

答:                                                                    

21.文题“唐诗过后是宋词”的具体含意是什么?(6分)

答:                                                                    

七、(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法国一个偏僻的小镇上,据说有一个特别灵验的水泉,常会出现奇迹:可以治疗疾病。有一天,一个少了一条腿的退伍军人,拄着拐杖,一跛一跛地走过镇上的马路。旁边的居民带着同情的口吻说:“可怜的家伙,难道他要向上帝祈求有一条新的腿吗?”这句话被退伍军人听到了,他转身对他们说:“我不是要祈求有一条新的腿,而是要祈求上帝帮助我,叫我没有一条腿后,也知道如何过日子。”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答案

1.C 2.D 3.C 4.B 5.D 6.B 7.D 8.A 9.D 10.B 11.C 12.B

13.(1)(辛弃疾)推测义端一定将义军的虚实报告金帅,马上追赶抓住了他。

(2)张安国正与金将饮酒兴浓,(辛弃疾)就当着众人将他捆绑起来带走。

(3)(朝廷)征召(辛弃疾)做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很看重他。

参考译文

辛弃疾,字幼安,山东历城人。年轻时以蔡伯坚为师,与党怀英同学,并称辛、党。当初(辛、党)占卜仕途,将蓍草折断(占卜),怀英得到的是坎卦,于是留(在北方)为金主做事,而辛弃疾得到离卦,就下决心南归大宋。

金主完颜亮死后,中原豪杰纷纷。耿京在山东聚集人马,号称天平节度使,调配管辖山东、河北效忠大宋王朝的军马,辛弃疾在耿京手下做掌,就劝耿京作南归的决断。僧人义端,好论军事,早先辛弃疾有时跟他有来往。等到辛弃疾在耿京军中,义端也聚集了一千多人,(辛弃疾)劝他投奔耿京,让他做了耿京的下属。义端一天晚上,窃得耿京的大印而逃,耿京大怒,要杀辛弃疾。辛弃疾说:“请给我三天为期,抓不到他,再杀我也不晚。”他推测义端一定将义军的虚实报告金帅,马上追赶抓住了他。义端(用计)道:“我知道你真正的命相,是青犀相,你有力量杀人,(然而)希望你不要杀我。”辛弃疾(并不理会,)斩其首回报耿京。耿京更认为他是壮士。

绍兴三十二年,耿京命令辛弃疾带奏表归宋,宋高宗正在建康劳军,召见了他,嘉奖他,授他承务郎、天平节度使掌的官职,同时用节度使印和文告召耿京。正遇张安国、邵进已杀耿京降金了,辛弃疾回到海州,与众人谋划道:“我因主帅归顺朝廷的事前来,没想到发生变故,拿什么复命呢?”于是邀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直奔金营,(此时)张安国正与金将饮酒兴浓,(辛弃疾)就当着众人将他捆绑起来带走,金将没追上他们。(辛弃疾)将张安国献给朝廷,(朝廷)在闹市中将张安国斩首。朝廷还是将先前的官职授予辛弃疾,改做江阴佥判。当时他二十三岁。

乾道四年,(他)到建康府做通判。乾道六年,孝宗召见大臣们在延和殿对策。当时虞允文掌管国事,孝宗帝在恢复中原问题上态度坚决,辛弃疾乘机谈了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的人才,所持的观点强硬而直露,不被(孝宗帝)采纳。(辛弃疾)写了《九议》和《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给朝廷,论述(敌我)不利和有利的条件、形势的变化发展、战术的长处短处、地形的有利有害,极为详细。因为朝廷与金主讲和刚成定局,(所以他的)建议不能实行。改任司农寺主簿,出任滁州知府。滁州遭战火毁坏严重,村落破败,辛弃疾放宽并减轻赋税,招回逃难流散的百姓,教练民兵,提议屯垦,于是创立了奠枕楼、繁雄馆。(朝廷)征召(辛弃疾)做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很看重他。叶衡入朝为相,竭力推荐胸有大志谋略过人的辛弃疾。(孝宗)召见,改任仓部郎官,做江西提点刑狱。(因为)铲平大盗赖文政有功,加官秘阁修撰。(后)调任京西转运判官,做江陵知府兼湖北安抚。

14.(1)“凉”字用得妙。因为:①指中秋时节天气凉;②词人遭贬,感到悲凉;③人生命运起伏不定,变幻莫测,暗含世态炎凉。

(2)既再现了当时的天气状况(云遮月),又借此抒发了词人的主观情感(被贬后的孤寂之感和失意后的苦闷心情)。且“月明多被云妨”此处指自古贤良多被奸佞陷害,美好的品质常被污浊掩盖,也体现了词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15.(1)重湖叠清嘉 (2)竟无语凝噎 (3)山头斜照却相迎 (4)休说鲈鱼堪脍 (5)有暗香盈袖 (6)梧桐更兼细雨

16.①亡国之君的哀怨 ②陆游报国无门的无奈(或:辛弃疾被迫隐居的绝望)

17.(示例)如果说豪放派是长江黄河 那么婉约派就是小桥流水 如果说豪放派是高山大海 那么婉约派就是山涧小溪 如果说豪放派是《黄河大合唱》 那么婉约派就是《夜半小夜曲》(任选其二)

18.(1)“日前”改为“目前”。(2)“沉溺”改为“沉浸”。(4)“对于”改为“关于”。(5)“在”放到“此剧”之后(或“此剧”放在“还将”之前)。

19.(1)说明流行歌曲的缺陷:没有含蓄自然的文字,传唱人只是附庸歌词。

(2)在结构上引出下文对“宋词能够成为一代文学样式”的描述。

20.(1)需要有文化人的参与,用深邃的文化意识和高度的文化修养渗透文学样式,提升文学品格。

(2)需要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深沉的人文精神,要有语言的机智。

21.当今诗歌颇不能占据主宰地位,只有使诗歌创作贴近人们的生活和情感,或使流行歌曲增加文化内涵并提高语言水平,才能推动当今诗歌的发展,才能出现一代诗歌的繁荣。

22. 写作指导 这则材料是一则充满趣味且饱含哲理的故事,容易引起我们的共鸣与深思。材料作文的审题,重在抓取关键的信息,对于叙述类材料的立意把握而言,更要如此,因为叙述文字中有许多必要的交代,我们在审读的时候,要“删去枝叶,留下主干”。这则材料的关键信息就是退伍军人说的话,所以,我们应该对他说的话逐句仔细地分析体会。

“我不是要祈求有一条新的腿,而是要祈求上帝帮助我”,说明其正视现实,不做不切实际的事情;“叫我没有一条腿后,也知道如何过日子”,则说明其自尊自立,不一味依赖别人,有人生努力的方向,即生活的重点不是在困难时发生奇迹,而是努力寻找让自己生活下去的方法。换个角度,从上帝的角度来看,要真正地帮助别人,就不能“授之以鱼”,而要“授之以渔”,这样才是真正地以大爱庇护世人。

因此,我们发现,无论是谋求自身的生存发展还是应人请求帮助人,都需要在“方法技巧、自立自救”上下工夫。学生学习、学校与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帮助扶持(扶贫)等方面无不体现这个道理。因此,生活中的事例很多,叙述、议论皆可成文。当然,结合前文,我们也可将立意定为“奇迹,是自己创造的”。

文档

【同步参考】2014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配套练习:第2单元 单元检测]

www.ks5u.com第二单元单元检测(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堪脍(kuài)会计(kuài)杂烩(kuài)刽子手(ɡuì)B.巷陌(xiànɡ)巷道(xiànɡ)小巷(xiànɡ)债券(quàn)C.鬓角(bìn)云鬟(huán)长鬃(zōnɡ)玉簪螺髻(jì)D.提供(ɡōnɡ)供给(ɡōnɡ)供奉(ɡònɡ)献愁供恨(ɡònɡ)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都门帐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