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标准地和标准株的选择
(一)杨树舟蛾类。根据杨树舟蛾的历史发生情况,确定常发区、偶发区和未发区。在踏查的基础上,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设立面积为3亩的临时标准地,在标准地内选取10株标准株。临时标准地设置比例为:片林每300~1000亩设1块,在其内按Z字形或对角线的方式随机选取标准株;沟河路渠林每5~10公里设一块(60株杨树折为1亩),按隔几株选1株的方法选取标准株进行调查(见表1)。
(二)美国白蛾。
1.大面积成片发生。设立标准地和标准株,同杨树舟蛾类(见表1)。
2.小片或零星发生。直接选定去年受害的10株进行调查(参照表1记录)。
二、越冬蛹调查方法
(一)杨舟蛾类
杨扇舟蛾:每年2~4月,在标准株树冠投影范围内的枯叶、墙缝、树干旁、粗树皮下,地被物上或在表土内查找其越冬蛹。
杨小舟蛾:每年2~4月,在标准株树冠下以树干为圆心取一扇形样方(样方面积为树冠投影面积的1/8),样方深度不小于25厘米。在其中查找越冬蛹,将结果记入表2。
分月扇舟蛾:每年3~5月,在标准株树冠投影范围的枯枝落叶层内查找其越冬幼虫,或在树干上查找其越冬卵,将结果记入表2。
杨二尾舟蛾:每年2~4月,在标准株的树干基部和树皮裂缝内查找其越冬蛹,将结果记入表2
(二)美国白蛾
越冬蛹羽化前进行调查,第一次调查于2~3月,第二次调查于羽化10天前(4月上中旬~5月中下旬),选择历年化蛹基数大的场所,如老树皮缝内、乱石堆中、墙缝、屋檐下等,采集越冬蛹100~300头。分别查出活蛹数、死蛹数(寄生或其它死亡数)、雌雄比,计算死亡率,将调查结果填入美国白蛾蛹期调查表(成片按表2、非成片参照表2记录)
附件:表1 杨舟蛾类、美国白蛾标准地记录表
表2 杨舟蛾类、美国白蛾越冬蛹调查表
表1 杨舟蛾(美国白蛾)标准地记录表
乡镇名称: 乡镇代码: 村名称: 村代码:
地点描述:
林班面积(亩): 主要树种: 树木组成: 树龄(年):
胸径(厘米): 树高(米): 冠幅(米):
发生类型(未发生、偶发、常发): 虫种:
其它病虫:
土壤质地: 土层厚度(厘米): 植被种类:
调查人: 调查时间: 年 月 日
填写说明:
1、临时标准地每年填写一次。编号用100—999,每年都从100开始顺序编号。对于撤消的标准地,其编号当年不再次分配给其它临时标准地。
2、固定标准地概况每三年填写一次。
3、乡镇代码:01—99,以县为单位统一编码;村代码:01—99,以乡镇为单位统一编码;固定标准地代码:001—999。
即:标准地号二乡镇代码崎寸代码标准地代码
4、固定标准地号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
表2 杨舟蛾(美国白蛾)越冬蛹调查表
调查人: 调查时间: 年 月 日
标准地号: 虫种: 世代: 发生级别:
| 标准 | 活蛹数(头) | 死蛹数(头) | 存活率 | 备注 | |||||
| 株号 | 计 | 雌 | 雄 | 雌性比 | 计 | 感病 | 寄生 | ||
| 合计 | |||||||||
| 平均雌性比(%): | 平均存活率(%): | 有蛹株率(%): | |||||||
二0一二年三月八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