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 题序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分 |
| 得分 |
1、农民伯伯采取的农业生产措施与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不一致的是( )
A.人工辅助授粉——提高植物的结果率
B.给庄稼施肥——为植物生长提供有机物
C.白天为大棚作物补充二氧化碳——增强光合作用
D.把农作物种子播种在湿润的土壤中——利于种子萌发
2、DNA亲子鉴定是通过亲代与子代细胞中的DNA(位于细胞核内)比对来进行的,其准确率高达99.999 99%。若某次鉴定材料仅有血液,你认为应选用(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红蛋白
3、如下图,按照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排序,正确的是( )
A.⑤→①→③→④→② B.①→⑤→③→④→②
C.⑤→①→④→③→② D.①→⑤→④→③→②
4、下列各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皮肤的屏障保护作用 B.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
C.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D.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
5、下面关于输血和ABO血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一次失血超过1200~1500毫升,才会出现头晕、心跳和出冷汗等症状
B.人在大量输血时,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O型血、A型血和B型血
C.在没有同型血的紧急情况下,A型血的人可以少量输入AB型血
D.血小板较少的病人只需要输入血小板,不必要输入全血
6、下图表示“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操作,②和④滴加的液体分别是( )
A.清水、清水 B.清水、碘液 C.碘液、清水 D.碘液、碘液
7、人的皮肤细胞后,新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原细胞相比( )
A.减少了一半 B.增加了一半 C.不变 D.有的增加,有的减少
8、呼吸道不具有的功能是( )
A.温暖气体 B.湿润气体 C.清洁气体 D.交换气体
9、下列叙述中,哪一项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无关( )
A.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襞 B.小肠长约5~6米
C.小肠内有多种消化酶 D.小肠内表面有小肠绒毛
10、当你和同学们漫步在绿树成荫、遍地青草的林间小路上,你会感觉到空气特别清新和湿润,你会想到这是绿色植物的什么作用改善了空气的质量?( )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和运输作用 D.蒸腾作用和运输作用
11、呼吸道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下列对呼吸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呼吸道有骨和软骨做支架,保证了气流通畅
B.鼻腔内的鼻毛和黏液在阻挡灰尘、细菌时形成痰
C.吞咽食物时,会厌软骨会遮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
D.鼻腔黏膜中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
12、中医说的“望、闻、问、切”中的“切”指的是号脉,这里的“脉”是指( )
A.动脉 B.毛细血管 C.静脉 D.经络
13、种子萌发时,首先进行的是( )
A.胚根突破种皮发育成根 B.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C.胚轴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分 D.从周围环境吸收水分
14、“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山”中植被丰富,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 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 D.环境适应生物
15、乌鸦会衔住坚果驻足在红绿灯杆上,当汽车来时扔下坚果,让汽车将坚果碾碎,等红灯亮时,再飞落地面享受美味。这种行为属于( )
A.学习行为 B.领域行为 C.社会行为 D.先天性行为
16、法布尔在《昆虫记》中栩栩如生地记录了昆虫的本能及习性,他研究昆虫的方法主要是(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模拟法
17、下列各组结构与功能的对应关系不合理的是( )
A.细胞核----遗传信息库 B.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
C.液泡----呼吸作用的场所 D.细胞壁----支持和保护作用
18、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自制了一个如图所示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瓶。下列对生态瓶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瓶就是一个典型生态系统
B.影响该生态瓶里小鱼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C.该生态瓶里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光能
D.该生态瓶里可以建立一条食物链:水草→小鱼→细菌、真菌
19、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是( )
A.机器人弹钢琴 B.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
C.钟乳石在慢慢长大 D.馒头上长出“白毛”
20、“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根据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功能可知,将“落花”化作“春泥”的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阳光
21、将有白花的枝条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叶片、白花都变红了,下列与此实验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最先变红的是茎的表面 B.叶片中最先变红的是叶脉
C.红墨水上升的动力来自蒸腾作用 D.红墨水是通过导管向上运输的
22、为了促进儿童骨骼的发育,除了给儿童多补充含钙、磷多的食物, 还应补充( )
A.维生素 A B.维生素 B C.维生素 C D.维生素 D
23、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生物能够影响环境的实例是( )
A.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B.蚯蚓能疏松土壤增加肥力
C.“三北”防护林能防风固沙 D.西双版纳原始森林茂密,气候湿润多雨
24、下列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池塘中所有的鱼 B.池塘中的水
C.池塘中所有的植物 D.一个池塘
25、能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的是( )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壁 D.细胞核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叫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分为_________因素和_________因素。
2、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一类营养物质,人体一旦缺乏_______时会患夜盲症、干眼症.
3、________和 ________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
4、叶片由表皮、_______与叶脉三部分组成。表皮上分布有_______,它既是蒸腾作用的“门户”,又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5、叶片的结构由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部分组成。水分和无机盐是由_______运输的,其方向是_______。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以下是绿色植物植株、花、果实、种子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今年的连续干旱使我县农作物受灾严重,农作物根吸收的水分是通过根茎叶中的_______运输到植株各处的。
(2)图甲中的①是由图丁中的[ ]_________________发育而来的,而图丙中的②是由图乙中的[ ]_________________发育而来。
(3)大豆油是烹调时常用的食用油,它主要来自于图丁中能贮藏营养的结构[ ]_________________。
(4)图丁中将来发育成植物体根的结构是[ ]_________________。
(5)果树要结出果实,一般要经过开花→传粉→受精→结果四个阶段。果树在开花季节,如果遇到连绵阴雨天气,果树的________________过程会受到影响,导致果树减产。
2、请仔细观察如图,回忆肺的结构特点,回答下列问题.
(1)A图表示支气管在肺内形成各级分支,并在末端形成许多_____。
(2)B图表示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_____。
(3)C图表示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只由_____层上皮细胞构成.所以,肺泡中的氧气进入毛细血管,只需经过_____层细胞.
(4)上述结构特点,适于在_____与_____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3、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触电、溺水、煤气中毒等意外伤害,一旦发生心搏骤停,必须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请回答:(横线上填写文字,方括号内填写编号)
(1)由于急救技术专业性较强,当发生意外时首先应该拨打________急救电话,然后在有把握的情况下实施现场急救。
(2)图1的操作是为了________,这是现场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一步。
(3)图2是触摸颈动脉________的情况,判断有无心跳。
(4)图3中胸外按压的正确部位是[________]。
(5)图4是胸外按压的正确姿势,按压是要注意双臂__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有同学说柚子皮的提取液有明显的杀菌作用,究竟这种说法对不对呢?某生物兴趣小组采摘了同一品种、大小相近的新鲜成熟樱桃番茄做了以下探究实验。
| 组别 | 实验材料 | 浸泡溶液及时间 | 其他条件 | 保存时间 | 变质个数 |
| 甲 | 樱桃番茄50个 | 2L蒸馏水,2小时 | 相同 | 10天 | 40个 |
| 乙 | 樱桃番茄50个 | ①,2小时 | 10天 | 8个 |
(1)表格中①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
(2)选取甲、乙两组新鲜樱桃番茄的品种、大小、成熟状况、个数及其他环境条件均相同,其目的是控制 。
(3)设置甲组的作用是 。
(4)认为樱桃番茄变质的根本原因是 。
(5)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某种植物的两个品种,品种A的光合作用强度比品种B高,为探究原因,进行了系列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结构是_____,因含有叶绿素而呈现绿色。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中的功能是_____,叶绿素可以溶解于_____中,研究者利用这点提取叶绿素,继续定量测量,比较发现品种A比品种B的叶绿素含量高。
(2)气孔的张开和闭合是由_____细胞调节的。研究者在大田种植实验中,将品种A、B种植于同块田地,光照、温度等环境条件相同且适宜,分别采取不施氮肥、中氮和高氮三种不同浓度氮肥处理,结果如图,发现在各种氮肥浓度下,品种A比品种B的气孔开放程度_____(填“高”或“低”),根据该结果,对品种A比品种B光合作用强度高的原因作出合理解释:_____。
(3)研究还发现品种A的导管比品种B更加密集,推测这也是品种A光合作用强度较高的原因,理由是_____。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阅读下面的资料,回答问题。 直到19世纪中叶,当时一些著名的科学家认为肉汤里会自然形成细菌,使肉汤变质,但是,法国科学家“微生物之父”巴斯德通过设计巧妙的实验,推翻了这一观点,证明肉汤的是由来自空气中的细菌造成的,实验如下图:
(1)使肉汤的细菌与酵母菌相比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肉汤的细菌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______________。
(3)根据巴斯德的实验,你推测家里吃剩的鸡汤变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没有冰箱的情况下,让鸡汤保鲜时间更长的办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巴斯德的研究历程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B
2、B
3、C
4、B
5、D
6、C
7、C
8、D
9、C
10、B
11、B
12、A
13、D
14、A
15、A
16、A
17、C
18、D
19、D
20、C
21、A
22、D
23、A
24、D
25、D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生物 非生物
2、维生素A
3、胎生 哺乳
4、叶肉 气孔
5、 叶肉 叶脉 表皮 导管 自下而上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导管 ②胚芽 ⑥胚珠 ④子叶 ③胚根 传粉
2、肺泡 毛细血管 一 两 肺泡 血液
3、120 畅通呼吸道 脉搏 ② 绷直垂直下压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1)2L柚子皮提取液 (2)变量 (3)对照 (4)微生物的繁殖 (5)柚子皮提取液能控制细菌的繁殖,使果蔬保鲜
2、叶绿体 吸收光能 酒精 保卫 高 气孔开放程度高,获得的二氧化碳多,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导管运输的是水,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分解者 空气中的细菌在鸡汤厉中大量繁殖 加盖煮沸后放置使其自然冷却 科学知识就在生活中.科学知识能为日常生活服务对自然现象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