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方案范本2篇合辑(详细版)
为切实做好学生课外读物的管理工作,确保学生课外读物质量,促进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的通加》(教材(2021)2号)和《省教育厅关于转发教育部<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的通知》(苏教基函(2021)12号)的精神,
结合市局相关要求及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严格管理使学生课外读物符合教育部《办法》要求;开展校园读书活动,让读书成为师生的生活习惯,建设书香校园;指导亲子共读,建设书香家庭;营造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切实落实主体责任。成立学校课外读物推荐和
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二、组织领导
落实课外读物进校园推荐主体责任。
组长:XXXX校长(第一责任人图书进校园的全面工作)
副组长:XXXXXXXX(制订管理办法监督落实)
成员:XXXXXXXXXXX及班主任(审核学生手中推
荐和自带图书)
专干:XXXXX(审核校图书室的图书)
三、课外读物推荐原则和标准。
要坚持方向性、全面性、适宜性、多样性和适度性原则,要符合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可读性强、启智增慧的基本标
准。
(1)方向性。坚持育人为本,严把政治关,严格审视课外读物价值取向,助力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
代新人。
(2)全面性。坚持“五育”并举,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围绕核心素养,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满足中小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方面的阅读
需要,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3)适宜性。符合中小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满足不同学段学生学习需求和阅读兴趣。课外读物应使用绿色印刷,适应
青少年儿童视力保护需求。
(4)多样性。兼顾课外读物的学科、体裁、题材、国别、
风格、表现形式,贯通古今中外。
(5)适度性。中小学校和教师根据教育教学需要推荐的课
第2页共8页
外读物,要严格把关、控制数量。
五、严格执行审查程序。
进校园课外读物原则上每学年向学生推荐一次。学校要严格按程序做好初选、评议、确认、备案、公示等环节工作,要组织专门小组审核把关,统筹数量种类,确认推荐结果,上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经同意后向家长公示。学校图书馆购买的课外读物须遵循图书馆采购的相关规定,学校受
捐赠的读物要由学校专门小组审核通过。
六、坚持自主自愿原则。
中小学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目录要向学生家长公开,坚持自主自愿购买原则,严禁学校、教师指定购买书店或强制购书。严禁任何个人或团体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在校
园销售课外读物。对群众举报的问题,做到有报必查。
七、及时开展排查整改。
针对学校课外读物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全面净化校园育人环境,净化师生思想。对于学生自主携带进入校园的读物,学校要随时审核,发现问题读物应
及时予以有效处置,消除不良影响。
八、建立健全督查机制。
学校将建立课外读物进校园报备制度和监督检查机制,
第3页共8页
区教育督导部门将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将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情况纳入督导范围,定期对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情况开展督查,畅通社会和群众监督渠道,确保教育部《中小学生课
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落到实处。
XXXX中心小学
2021年5月25日
2021中小学校课外读物管理实施方
案课外读物进校园方案
(详细版)
为丰富学生阅读内容,拓展阅读活动,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防止问题读物进入校园,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学校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教材〔2021〕2号)的通知要求,进一步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防止问题读物进入中学校校园,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学校现就落实课外读物校园管理工作制定
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是“五项管理”的重要内容,事关校园意识形态安全。课外读物是育人的重要载体,事关青少年健康成长。全校各部门要深刻认识加强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严格按照《中学校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要求,规范程序,完善机制,压实责任,建立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的相关机制,防止问题读物进入校园,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质量,形成课外读物与课程教材的整
体育人合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二、工作小组
组长:XXXX
副组长:XXXXXXXX
成员:XXXXXXXXXXXXX图书管理人员、全体老师
三、工作内容
1.加强排查,剔除不宜读物。教学中心要带领图书室管理人员在原来排查清理不良图书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按照教育部《办法》要求,认真排查学校馆藏、班级柜藏,发现不符合要求的书籍要封存管理,不准借阅。各班要随时检查学生带入学校的课外读物,发现不符合要求的读物,要教育学生禁读并及时告知家长。各班要通过家长会、家长群、家访等方式,使广大家长熟知教育部《办法》中规定的不宜读物,
并对家藏图书进行排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图书应剔除,禁
第5页共8页
止学生阅读。
2.定期更新,确保读物质量。在清理12条负面清单内图书的基础上,逐步优化学校馆藏结构,加强图书馆配备建设,确保图书馆每年生均新增(更新)纸质图书不少于一本,不断提高馆藏图书质量和适宜性,使馆藏围书更加适合学生年龄
特点和认知要求。
3.完善监督,把好防控机制。建立健全出版物采购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按照“凡进必审”“谁选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建立“双审查”责任制,把好选用关,将教育部《全国中学校图书馆(室)推荐书目》作为学校图书馆馆配
建设的主要参考依据,科学合理配置纸质书刊。
4.坚持“红线”思维,严格捐赠审查。制定学校捐赠图书工作机制,学校要明确受捐赠课外读物来源,由学校或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核把关,明确价值取向和适宜性把关要求。严禁其他单位或个人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在校园内销售课外读物;非经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同意学校不组织任何学生课外读物的推荐、征订;严禁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行为;不得引导、暗示学生到指定书店购买图书;未经同意,不得组织学生、家长下载各类学习平台、
安装APP,或网上学习资料、读物征订等。
5.推动师生、亲子共读,建设书香校园、书香家庭。
第6页共8页
教学中心要做好学校读书计划的落实工作,制定年度计划、工作方案、阅读内容、考核办法,强化课程实施过程管理,使读书活动在本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促进书香校园建设。要采取措施,组织开展“亲子共读”活动,建设书香家庭。各班要把学生读书作为缔造“善美教室”的主要内容之一,创造条件便于学生阅读。语文学科组要担起学生读
书的责任,使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好习惯。
四、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保障,推进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常态化。
学校成立校长任组长,业务校长、教务处主任任副组长,语文学科组长和各班主任为成员的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小组,负责学校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工作,切实做好教育部《办法》和学校《方案》的落实工作,使本校学生课外读物的推荐、
征订、阅读等工作良性发展。
2、注重宣传,使教师、学生、家长对学生课外读物管
理工作人人皆知。形成工作合力,保证工作效果。
3、严格管理,失职问责。
全校教师要增强责任心,严守纪律,规范自己的行为。凡因工作不力致使学生课外读物出现问题者,对当事人严肃
问责。
第7页共8页
监督电话:XXXXX
XXXXX中心学校
2021年月日
第8页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