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梳理文本信息 把握内容要点——特级教师滕衍平《忆读书》教学片断赏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0:34:08
文档

梳理文本信息 把握内容要点——特级教师滕衍平《忆读书》教学片断赏析

文|林燕———特级教师滕衍平《忆读书》教学片断赏析《忆读书》是五上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为“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语文要素为“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课后安排了“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说冰心回忆了自己读书的哪些经历”“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你对‘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的体会”等练习。综合单元的语文要素、文本的表达特色和课后的练习设计三个方面,我们可以知道本文的教学价值在于以课文为例,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提升“梳理文本信息,把握文章要点
推荐度:
导读文|林燕———特级教师滕衍平《忆读书》教学片断赏析《忆读书》是五上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为“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语文要素为“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课后安排了“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说冰心回忆了自己读书的哪些经历”“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你对‘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的体会”等练习。综合单元的语文要素、文本的表达特色和课后的练习设计三个方面,我们可以知道本文的教学价值在于以课文为例,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提升“梳理文本信息,把握文章要点
文|林

———特级教师滕衍平《忆读书》

教学片断赏析

《忆读书》是五上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为“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语文要素为“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课后安排了“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说冰心回忆了自己读书的哪些经历”“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你对‘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的体会”等练习。综合单元的语文要素、文本的表达特色和课后的练习设计三个方面,我们可以知道本文的教学价值在于以课文为例,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提升“梳理文本信息,把握文章要点”这一语文学习能力。

特级教师滕衍平老师执教本课令人眼前一亮。滕老师先以读书名言导入新课,然后指导生字词读写和关键句朗读,在学生初读课文并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之后,便重点组织了以下学习活动。

一、布置任务

1.提取信息: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在文中标

注冰心读了哪些书,分别是什么时间读的,运用了什么样的读书方法。

2.梳理信息:尝试运用表格(或者条目、时间轴)

等,梳理冰心的读书经历,在学习单上填写相关信息。如下表。(时间轴、条目等形式此处略)

冰心的读书经历

二、自主研学

学生默读课文,围绕“冰心的读书经历”表格(或条目、时间轴等),进行文本信息的提取、填写、梳理。

三、交流完善

师:大家在梳理冰心读书经历时,有的同学采用了表格式,有的同学采用了时间轴,有的同学采用了填空式。哪位同学来展示一下学习单,分享一下你梳理信息的成果?(一生展示自己完成的学习单并介绍)

师:这位同学用表格梳理了冰心的读书经历,其他同学有意见吗?

生:我补充。《水浒传》的确是冰心奶奶七岁开始读的,但《荡寇志》并不一定是在七岁时读的。《荡寇志》在文中一共出现了两次,冰心写《荡寇志》这本书是为了对比,突出《水浒传》精彩好看。

师:七岁时开始,冰心主要读了《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冰心写《荡寇志》这本书是为了对比,突出《水浒传》精彩好看,这一点很重要!看来,我们梳理信息要准确,要认真思考文中的信息。(板书:准确)

生:关于《红楼梦》这本书,我发现仅仅填“十二三岁”是不完整的,因为第7自然段写到冰心不仅在十

时间七岁时开始

1980年后

书目《红楼梦》

读法

一知半解地读挑选、比较时间七岁时开始

十二三岁

1980年后

书目

《三国演义》《红楼梦》

书刊、《西游记》

《封神榜》《水浒传》

《荡寇志》读法一知半解地读

反复地读

挑选、

比较冰心的读书经历

感悟名师

51

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二三岁时看《红楼梦》,还写她到了中年以后再看《红楼梦》,所以这里要填两个时间段,第一个是十二三岁,第二个是中年。

师:这位同学很细心,这个填写才完整。(板书:完整)那1980年后,冰心又读了什么书呢?

生:1980年后,冰心奶奶既读了《西游记》,也读了《封神榜》,既读了《水浒传》,也读了《荡寇志》等,总之是读了很多很多的书,我觉得可以用“许多书刊”来概括。

师:言之有理。我们在梳理信息的时候,不但要准确、完整,还要简洁。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也可以直接引用文中的一些关键词。(板书:简洁)同学们,回顾一下关于读书时间和书目两行信息的梳理,我们知道了梳理信息要——

生:准确,完整,简洁。

师:看看我们梳理出的时间与书目,你发现冰心在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时,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生:我发现冰心虽然一辈子读了很多书,可她重点写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这几本应该是她印象最深刻的书。

师:那么冰心又是怎么读这些书的呢?

生:冰心是一知半解地读《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的。课文第3自然段这样写:“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师:“一知半解地读”这种方法好吗?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这种读书方法?和同学讨论一下,并说说理由。(待生同桌讨论后组织交流)

师:是的,一知半解地读书,与平时老师的要求不一样。刚才两位同学发表了自己真实的观点。奇怪的是90岁的冰心回忆自己童年时的读书经历时,她没说自己哪本书读得如何如何好,就写了自己一知半解读书的糗事儿。你们有不同的观点吗?

生:我赞同冰心的读法。因为冰心那时才7岁,还不认字儿。7岁就能一知半解地读书,可见她很喜欢读书。

师:喜欢读,就勇敢地读下去,读着读着就会“越看越明白”。

生:我想补充。这本《三国演义》虽然是冰心一知半解读完的,但正是这本书引发了她对于章回小说的兴趣,促使她又去读了《水浒传》。《水浒传》也是我国的古典四大名著之一,120回,90多万字,冰心又一知半解读完了《水浒传》。这对于一个七岁的孩子来说,太了不起了!

师:冰心奶奶一知半解读《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经历令我们印象深刻,很是敬佩。她这篇文章是写给青少年朋友们看的,你发现她写这种读书的方法,还有什么用意?

生:我知道了,她是在告诉我们,对于自己喜欢的书,可以大胆地读起来。

师:是不是所有的书,都是这样一知半解地读呢?她读《红楼梦》,又是怎么读的呢?

生:文中第7自然段写“《红楼梦》是我在十二三岁时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所包含的一个朝代和家庭兴亡盛衰的滋味。”从中我发现,她不仅在十二三岁时读,也在中年时读,读了又读,可以说是反复地读。

师:刚开始读的感受和后来读的感受一样吗?

生:不一样。开始读不太懂,后来品尝到了书中真正的滋味。

师:冰心读《红楼梦》的经历,不正告诉了我们“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吗?这也是苏轼的读书名言,你觉得这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生:书读的遍数多了,意思就知道了。

师:后来冰心读了越来越多的书,面对这么多的书,她又是怎么读的?

生:挑选读、比较读。

师:通过挑选和比较读,冰心认为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

生:情节精彩、人物生动、满带着真情实感……

师:同学们真不简单,通过讨论交流,用表格的方法梳理了冰心的读书经历,而且概括了要点,让人一目了然。请大家进一步完善自己梳理的信息。

(学生修改完善,如下图)

52

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冰心的读书经历

师:其他同学还能用别的形式来展示冰心的读书经历吗?

生:我采用的是编条目的方式,大家请看:

师:通过信息的提取、梳理,展示交流,修改完善,我们用多种形式完成了冰心读书经历的信息梳理。请你借助信息,简要地说一说课文中冰心的读书经历。

生:冰心七岁时一知半解地读《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十二三岁和中年时反复读《红楼梦》,1980年以后,她挑选、比较地读万卷书。

四、拓展迁移

师:冰心的读书经历让我们深受感染和启发。此时,你是否也想到了自己的读书经历呢?想一想自己

的读书经历,请你选用表格、时间轴、填空等方法梳理一下自己的读书经历。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自己的阅读故事。

【赏析】

品味这一教学过程,笔者感受颇深。统编教材“双线组元”的编排特征让“教什么”相对明晰,然而“怎么教”又成为了教师遇到的难题。在本环节的教学中,滕老师紧扣语文要素设计学习活动,师生在真实而具体的语言实践中让语文要素有效地落地。

1.明确的目标导向

整个学习活动紧紧围绕“梳理文本信息,把握内容要点”展开,旨在培养学生“梳理文本信息,把握内容要点”的能力。一是布置任务。驱动任务凸显语文要素,让学生围绕阅读书目、阅读时间、阅读方法三个维度提取文本信息,然后运用表格、条目、时间轴等方式

填写信息,也就是梳理信息。二是自主研学。学习单的使用保证了每个学生的公平参与,保证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时间。三是交流完善。老师引导学生在彼此的交流分享中完善有效信息、概述内容要点。四是拓展迁移,引导学生合理运用信息。这样的学习活动,目标导向非常明确,学习过程非常清晰。

2.精准的支架提供

梳理文本信息,把握内容要点,不是简单地梳理一下信息,说一说主要内容。这是一项重要的阅读策略,是本单元学生需要掌握的主要能力。如何梳理冰心一生的读书经历?没有支架,学生无从下手。为此滕老师结合文本特点,为学生提供了精准的学习支架。(1)梳理文本信息的核心要素。指导学生梳理冰心读书经历中的时间、书目、读法三要素。(2)提供梳理信息的多样形式。滕老师以学习单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表格式、条目式、时间轴这三种形式的信息梳理工具。这样一来,学生的信息梳理有抓手、可选择、便交流。(3)提练梳理信息的精准知识。梳理信息,需要注意什么呢?针对学生在自然状态下梳理信息的缺漏,滕老师和学生一起提炼梳理信息的关键指标:准确、完整、简洁。精准的支架,精准的知识,有力地促成了由“要素”到“能力”的转化。

3.具身的成果运用

梳理信息意义何在?让学生切身地感受到此次学习会带给自己影响和变化,这样的学习才有动力。滕老师在学习活动中一边指导学生梳理信息,一边指导学生运用信息。(1)借助信息。“你发现文本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学生借助梳理的信息,文本的表达密码立刻显现。(2)“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是冰心对青少年的美好期许,也当化为更多学生的日常行动。如何以冰心的读书经历来唤醒和点燃当下每一个学生的阅读热情呢?为此滕老师让学生“联结自我”:想一想自己的读书经历,并选用表格、时间轴、填空等方法进行梳理。这样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深化本节课上学到的梳理信息、把握要点的方法,同时,也会督促学生去发现自我,总结自我,展示自我,进而提升自我。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育红小学)

责任编辑杨文婷

时间七岁时开始十二三岁、中年1980年后

书目《三国演义》

《水浒传》

《红楼梦》万卷书

读法一知半解地读反复地读挑选、比较读

感悟名师

53 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文档

梳理文本信息 把握内容要点——特级教师滕衍平《忆读书》教学片断赏析

文|林燕———特级教师滕衍平《忆读书》教学片断赏析《忆读书》是五上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为“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语文要素为“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课后安排了“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说冰心回忆了自己读书的哪些经历”“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你对‘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的体会”等练习。综合单元的语文要素、文本的表达特色和课后的练习设计三个方面,我们可以知道本文的教学价值在于以课文为例,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提升“梳理文本信息,把握文章要点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