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习惯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0:34:12
文档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习惯

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从小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东西自己管,自己的生活自己安排的自我管理习惯,能增强孩子行动的性,目的性和计划性,无疑对提高孩子的生活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对于三、四岁的孩子,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父母应该从哪些方面做起呢?(1)自己穿衣要想让孩子自己在3,4岁之前完全学会穿脱衣服是不可能的,但自己穿衣,自己叠被,自我管理的意识都需要从小开始培养。两岁左右的孩子已有自己穿脱衣服的意识,虽然费时很长,也穿不好,但还是要不厌其烦地鼓励孩子慢慢实践,同时教给孩子正确的
推荐度:
导读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从小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东西自己管,自己的生活自己安排的自我管理习惯,能增强孩子行动的性,目的性和计划性,无疑对提高孩子的生活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对于三、四岁的孩子,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父母应该从哪些方面做起呢?(1)自己穿衣要想让孩子自己在3,4岁之前完全学会穿脱衣服是不可能的,但自己穿衣,自己叠被,自我管理的意识都需要从小开始培养。两岁左右的孩子已有自己穿脱衣服的意识,虽然费时很长,也穿不好,但还是要不厌其烦地鼓励孩子慢慢实践,同时教给孩子正确的
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从小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东西自己管,自己的生活自己安排的自我管理习惯,能增强孩子行动的性,目的性和计划性,无疑对提高孩子的生活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 

对于三、四岁的孩子,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父母应该从哪些方面做起呢? 

(1)自己穿衣 

要想让孩子自己在3,4岁之前完全学会穿脱衣服是不可能的,但自己穿衣,自己叠被,自我管理的意识都需要从小开始培养。两岁左右的孩子已有自己穿脱衣服的意识,虽然费时很长,也穿不好,但还是要不厌其烦地鼓励孩子慢慢实践,同时教给孩子正确的穿脱衣服方法。否则依赖性一旦形成,孩子会做的事也不愿自己动手。 

除了鼓励孩子自己穿脱衣服,还可以通过言传身教使孩子逐步具有冷了添衣,热了脱衣的意识。并可以教孩子叠自己的小棉被,洗自己的小手绢,小袜子等等。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观念。 

(2)自己整理玩具物品 

在自我管理中,玩具物品的收拾整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① 父母可以为孩子的玩具和物品准备一个专门的放置地方, 让孩子知道这些东西各有各的“家”,每次玩好用好都要送回“家”去。

② 要让孩子意识到收拾玩具是自己的事,父母只是帮忙而已。 

③ 要尽可能地用游戏的方式吸引孩子参与收拾整理,并坚持不断强化,最后形成习惯。 

(3)自己安排和自己负责 

这一点对于自我意识还没有形成的小婴儿来说确实勉为其难。但这个意识却要在点滴的生活小事中及早培养。 

  ① 每次带孩子出门玩,可以让孩子自己想好需要带什么,孩子便主动想起要戴好帽子或穿好外套。 

② 孩子会表达会思考以后,可让孩子试着安排一下今天到哪里玩?这样的安排是否合理?并帮助孩子分析这样做好处和缺点所在。 

③ 当孩子要带东西出去而忘记带或把带出去的东西忘在外面而生气发脾气时,父母千万不能自揽责任包办代替,而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想做的事自己应该安排好,并且学着负责到底。

  ④ 每次注意给孩子这样的提醒,教育和帮助,孩子便逐渐地有了这种“负责”的意识。

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 如何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班主任应该怎样呢?

        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最终目的 ,就是让学生自己会管理自己 ,自己会管理班级。达到人人管自己,个个管班级;每个学生既是班级的监督员,又是班级的管理员,这样,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就会很快地形成。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呢? 

 一、意识为先,在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中全面认识自我。

        首先,对于刚入校的一年级小学生,结合《综合实践》、《品德与生活》等课程,开展“我的自画像”、“我来照镜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些活动,让学生客观、实事求是地找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树立自信心。其次,经常对学生进行生活、学习的性教育。在晨会、队会活动中向学生宣传“自己的事自己做”,并举行各类小竞赛激趣,强化意识,使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巩固了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

 二、能力为主,在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中不断历练自我。

  (1)在领早读中,发现有责任心的学生

       在轮流安排孩子们领早读的过程中,发现书读得好,而且责任心很强的学生,就培养这些有责任心的小朋友分工轮流领早读,其他小朋友轮流进行检查,小朋友们会逐渐养成了读书习惯。

(2 让孩子学会劳动,自己的教室自己打扫。

老师教孩子们扫地,一边教,一边扫培养孩子们知道放学后要做值日生。

(3)在检查眼保健操中,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安排全班小朋友轮流检查的方法,每一个人既是检查者,又是被检查者。检查时怎样认真负责、公正合理;被检查时怎样自觉做好,服从管理。这样做后,绝大部分小朋友做眼保健操时比较认真,只有个别人不太认真,但至少不敢去影响别人。

(4)在课间活动中,充分利用活动积极分子自我监督

     利用活跃的孩子,进行课间活动监督。我任命他们为课间督察员,检查同学们的课间活动,发现追跑打闹的现象进行劝阻,劝阻不听的报告老师。这些学生当了课间督察员,要管别人,自己先得克制。另外,班主任可引导孩子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同学间的读书交流,师生间的谈心,可在教室玩耍的小游戏,老师可适当陪孩子们到操场上跳跳绳、踢踢毽,丢丢沙包,但活动不能太剧烈,一定不能影响孩子下节课的学习。当孩子们能自由组织游戏,老师再适当从中脱出身来。

三、充当主角,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

     在班里除了有班干部,班干部负责一定的责任外,安排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工作——责任承包制:给班级一些琐碎的日常物品和工作分块(如班级的讲台、卫生用品、教具等保管),班级张贴的各种制度、队角、奖状栏的保护;班级的桌椅保护;班级关窗关灯开门锁的工作等,由一名或几名学生自由组合来承包,并在承包纸上签名,每日及时做好记录,每周向老师汇报情况。这样一来,每个学生在集体中都有了自己的岗位和地位,有了自己的职责和任务,他们不仅有了自我表现的好机会,更增强了自信心和主观能动性。

      总之,要在低年级中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并要注意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中逐渐养成,不要操之过急,也不要包办代替,要充分相信孩子们的聪明智慧和办事能力,总有一天你的班级离开了你,也照样正常转。

文档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习惯

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从小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东西自己管,自己的生活自己安排的自我管理习惯,能增强孩子行动的性,目的性和计划性,无疑对提高孩子的生活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对于三、四岁的孩子,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父母应该从哪些方面做起呢?(1)自己穿衣要想让孩子自己在3,4岁之前完全学会穿脱衣服是不可能的,但自己穿衣,自己叠被,自我管理的意识都需要从小开始培养。两岁左右的孩子已有自己穿脱衣服的意识,虽然费时很长,也穿不好,但还是要不厌其烦地鼓励孩子慢慢实践,同时教给孩子正确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