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集体生活邀请我》教学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0:33:31
文档

《集体生活邀请我》教学设计

《集体生活邀请我》教学设计作者:张谢医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20年第01期        一、课程标准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在集体中成长”。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主动参与班级和学校活动,并发挥积极作用。有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感受学校生活的幸福,体会团结的力量。”        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集体的温暖,增强集体的荣誉感,认同集体力量的强大。把传递爱的“
推荐度:
导读《集体生活邀请我》教学设计作者:张谢医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20年第01期        一、课程标准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在集体中成长”。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主动参与班级和学校活动,并发挥积极作用。有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感受学校生活的幸福,体会团结的力量。”        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集体的温暖,增强集体的荣誉感,认同集体力量的强大。把传递爱的“
《集体生活邀请我》教学设计

作者:张谢医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20年第01期

        一、课程标准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在集体中成长”。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主动参与班级和学校活动,并发挥积极作用。有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感受学校生活的幸福,体会团结的力量。”

        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集体的温暖, 增强集体的荣誉感,认同集体力量的强大。把传递爱的“集体”放大化,与天津地域文化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和公民的主人翁意识。

        2.能力目标

        在集体生活中自觉维护集体荣誉。

        3.知识目标

        认识什么是集体,知道生活中是我们的情感需要,明确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感受集体的温暖

        2.教学难点:感受集体的力量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展示《七年2班的集体生活》微片段,感受集体的温暖和力量,导入新课《集体生活邀请我》 看视频,学生谈感受。 通过学生回忆自己在集体中的经历,感受集体对中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从而感受集体的温暖和力量。

        二、自主学习,发现问题 展示PPT图片“回忆集体生活”, 说出印象深刻的集体和感受温暖的片段。并找出知识点集体的含义及集体的联结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看材料,回答问题,在书中找出相应知识点。 此环节的设计,是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回忆印象深刻的集体和感受温暖的片段,从而总结提升出集体的含义及集体联结度与哪些因素密切相关。为感受集体安全感、归属感、荣誉感打下铺垫。

        三、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四、总结提升 (1)学习任务的分配:学生结合提供的教学资料,根据老师提出的要求,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PPT展示4+1个活动盒子,活动一:《百米赛跑》

        活动二:《感受温暖,传递温暖》

        活动三:《瓶中取球》+活动《蚂蚁搬家》

        活动四:《班级情景大比拼》

        (2)展示:活动一《百米赛跑》(1)请分析哪个片段给你印象最深刻?为什么?(2)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为什么?

        (2)展示:活动二《感受温暖,传递温暖》,学生回答,在集体、家庭、学校、社会,如何传递爱,可参考资料:共享单车、垂直立体绿化、金街扩建等市惠民。

        (3)展示:活动三《瓶中取球》,这个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瓶中的每个小球代表你的生命,瓶子代表着火的房间,5个人如何在5秒钟完成撤离。请讲实际操作方法和活动感受。

        教师总结:其实这节课同学们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已经经历了一次“如何选择,如何承担责任”的考验。那么,你们来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5组同学分别选出参与讨论的活动盒子(活动盒子分为2大组,第一大组为活动一、二,第二大组为活动三、四),+活动《蚂蚁搬家》为各小组自由发挥内容。

        学生汇报总结,其它小组发表不同意见。

        学生汇报总结,其它小组发表不同意见。并讨论回答问题。

        学生分小组作答,每组出一个代表总结发言。

        以小组为单位发言,结合课堂中的例子获身边的例子谈收获。 此环节设计体现目标情景式教学模式的特点,明确教学活动目标,通过互助讨论,调动原有知识经验的同时,在讨论中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思维和道德认知能力。落实三维目标,突出教学重、难点。

        《百米赛跑》活动设计,落实知识在集体中获得安全感、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此案例是真实的、连贯的,动态的展现了安全感、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的相关性。第二问的设计,也体现了生活中的价值判断和道德选择的过程。从而延伸出生活中需要感受爱的同时,传递爱。并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体主义的教育。

        《感受温暖,传递温暖》把传递爱的“集体”放大化,与天津的地域文化、政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和公民主人翁意识。

        通过学习吴锦泉老人的感动事迹,引导学生认可社会道德提倡的无私奉献、不计代价与回报而认真履行责任的人,正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安全、多彩、温暖和充满希望。这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并让学生以他们为榜样。力图实现学生的思考、教师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学生积极实践的有机结合。

        教师通过对本节课学生参与活动的总结和收获,揭开本课学生践行“承担责任”的真实情况,使学生回味本课的情感体验,真切的体会“如何更好地承担责任”。积极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用高标准要求自己力争做负责任的公民。

        五、布置作业 完成学案其余内容,完成阳光课堂的本框题全部内容。

        六、教学反思 本课采用目标情景教学模式,通过微片段激发学生对集体生活的美好记忆,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原有知识体系。设置教学目标,以小组互助学习完成每个教学目标。既体现了学生的课堂参與度和实践性,也体现教学清晰的逻辑主线和立体式教学程序。如:《百米赛跑》活动设计,把知识点获得安全感、归属感和体验集体荣誉感,融入一个故事 情节之中,生动、立体的展示获得安全感、归属感和体验集体荣誉感的相关性。学生通过问题情境,落实教学重点。通过三个层次的问题,层层递进,形成道德判断和价值选择,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集体主义精神。《感受温暖,传递温暖》把传递爱的“集体”放大化,与天津的地域文化、政治相结合,培 养学生责任担当和公民的主人翁意识。《瓶中取球》通过学生手、脑并用、小组探究,得出集体力量的来源,突破教学难点。由于本课开放性问题较多,同时又要照顾到回答学生全体,开放性问题讨论不够深入。分小组讨论中,分工明确、互助探究效果明显,有1个小组回答次数少。

         

文档

《集体生活邀请我》教学设计

《集体生活邀请我》教学设计作者:张谢医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20年第01期        一、课程标准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在集体中成长”。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主动参与班级和学校活动,并发挥积极作用。有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感受学校生活的幸福,体会团结的力量。”        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集体的温暖,增强集体的荣誉感,认同集体力量的强大。把传递爱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