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医院普外科腹股沟疝患者健康教育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0:34:40
文档

医院普外科腹股沟疝患者健康教育

医院普外科腹股沟疝患者健康教育【概念】发生在腹股沟区的腹外疝,统称为腹股沟疝。腹股沟疝可分为腹股沟斜疝和直疝两种。疝囊经过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内环突出,向内、向下、向前斜形经过腹股沟管,再穿出腹股沟管外环,并可经过阴囊者,称为腹股沟斜疝。腹内脏器经直疝三角突出而形成的疝为腹股沟直疝。【临床表现】1.腹股沟斜疝:久站、咳嗽或用力时,腹股沟区有梨形疝块突出,可降至阴囊,平卧后多能自行回纳。疝块突出时有下腹坠胀感或略有隐痛。检查时以手触摸在疝环被盖上,能探得扩大的浅环,嘱患者咳嗽时有冲击感或回纳
推荐度:
导读医院普外科腹股沟疝患者健康教育【概念】发生在腹股沟区的腹外疝,统称为腹股沟疝。腹股沟疝可分为腹股沟斜疝和直疝两种。疝囊经过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内环突出,向内、向下、向前斜形经过腹股沟管,再穿出腹股沟管外环,并可经过阴囊者,称为腹股沟斜疝。腹内脏器经直疝三角突出而形成的疝为腹股沟直疝。【临床表现】1.腹股沟斜疝:久站、咳嗽或用力时,腹股沟区有梨形疝块突出,可降至阴囊,平卧后多能自行回纳。疝块突出时有下腹坠胀感或略有隐痛。检查时以手触摸在疝环被盖上,能探得扩大的浅环,嘱患者咳嗽时有冲击感或回纳
医院普外科腹股沟疝患者健康教育

【概念】

发生在腹股沟区的腹外疝,统称为腹股沟疝。腹股沟疝可分为腹股沟斜疝和直疝两种。疝囊经过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内环突出,向内、向下、向前斜形经过腹股沟管,再穿出腹股沟管外环,并可经过阴囊者,称为腹股沟斜疝。腹内脏器经直疝三角突出而形成的疝为腹股沟直疝。

【临床表现】

1.腹股沟斜疝:久站、咳嗽或用力时,腹股沟区有梨形疝块突出,可降至阴囊,平卧后多能自行回纳。疝块突出时有下腹坠胀感或略有隐痛。检查时以手触摸在疝环被盖上,能探得扩大的浅环,嘱患者咳嗽时有冲击感或回纳疝内容物后,压迫深环,疝块不再出现。嵌顿性疝为疝块突出而不能回纳,下腹部疼痛进行性加重伴恶心、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肠梗阻症状。若疝内容物因血循环障碍导致缺血、坏死时,则症状更加严重。

2.腹股沟直疝:当患者站立时,在腹股沟内侧端、耻骨结节处上访出现一半球形肿块,平卧后肿块能自行回纳腹腔而消失。

【辅助检查】

用B超可确定疝内容物性质并与淋巴结肿大相鉴别。

【重点观察内容】

1.术前观察内容

(1)引起腹内压升高的因素:观察患者有无吸烟、慢性咳喘、便秘、排尿困难腹内压升高的因素,腹内压升高因素易致疝修补手术失败。

(2)腹部情况:有无出现明显腹痛伴疝块突然增大紧张发硬,且触痛明显、不能回纳腹腔,出现嵌顿疝的可能。

(3)灌肠:术前晚灌肠清除肠内积粪,观察有无腹胀发生。2.术后观察内容

(1)防止腹内压升高的观察:有无引起腹内压升高的因素不利于愈合,如术后剧烈咳嗽和用力大小便等。患者在咳嗽时能否用手掌按压、保护切口,以免缝线撕脱而造成手术失败。排便是否通畅。

(2)阴囊水肿:因阴囊比较松弛、位置较低,观察有无渗血、渗液易积聚于阴囊。为避免阴囊内积血、积液和促进淋巴回流,术后可用工字带将阴囊托起,并密切观察阴囊肿胀情况。

(3)切口感染:切口感染是疝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绞窄性疝行肠切除、肠吻合术后,易发生切口感染,术后须应用抗生素;观察敷料是否清洁、干燥;若发现敷料污染或脱落,应及时更换。

(4)体温和脉搏的变化:切口有无红、肿、疼痛等切口感染征象。

(5)尿潴留:手术后因麻醉或手术刺激引起尿潴留者,观察有无排尿困难、下腹胀痛等不适。

【一般观察内容】

1.术前观察内容

(1)心理情况:观察患者有无因疝块反复突出影响工作和生活,而感到焦虑不安。经过耐心疏导,观察其心理状况有无改善,压力是否减轻。

(2)休息:患者应卧床休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3)观察疝块的大小、质地、有无压痛及能否回纳。

2.术后观察内容

(1)体位:卧位能松弛腹股沟切口的张力和减少腹腔内压力,利于切口愈合和减轻伤口疼痛。

(2)饮食:观察患者于术后6~12h进食后有无恶心、呕吐。

(3)活动:一般于术后3~5d可考虑离床活动,观察活动强度及年老体弱、复发性疝、绞窄性疝、巨大疝患者有无延迟下床活动时间。

【重点健康教育】

1.术前健康教育

(1)向患者讲解消除腹内压增高的因素:如咳嗽、便秘、排尿困难、便秘等。吸烟者应应在术前2周开始戒烟。注意保暖,预防受凉感冒。多饮水、多吃蔬菜等粗纤维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

(2)告知患者和家属如果疝气脱出后未及时复位,出现剧烈疼痛或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及时告知医生做相应处理。

(3)告知疝块较大放入患者,应少活动,多卧床;离床活动时使用疝带压迫疝环口,避免腹腔内容物脱出,防止疝嵌顿。

(4)向患者讲解备皮对预防术后刀口感染的作用,术前嘱患者沐浴,按规定范围严格备皮。特别注意做好会阴部、阴囊的皮肤准备。

(5)告知患者术前需灌肠与排尿,术前晚肥皂水灌肠,清洁肠内积粪,防止术后腹胀及排便困难。进手术室前,告知患者排空小便,以防术中误伤膀胱。

2.术后健康教育

(1)告知患者术后仍应防止上腹压增加的各种因素,如咳嗽、便秘、排尿困难、便秘等。教会患者在咳嗽时需用手掌按压、保护切口;术后还应注意保持排便通畅,便秘者可告知医生适当应用通便药物。

(2)因阴囊比较松弛、位置较低,渗血、渗液易积聚于阴囊,故用丁字带将阴囊托起,指导患者注意阴囊肿胀情况。

(3)告知患者手术后因麻醉或手术刺激可引起尿潴留,可给予无菌导尿。

(4)告知患者术后刀口如有红肿热痛,刀口敷料渗血、渗液时,及时反馈,以预防切口感染的发生。

(5)向患者讲解疝术后应平卧3d,膝下垫一软枕,使髋关节微屈,减少腹壁张力。一般于术后3~5d可离床活动。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患者,可以早期离床活动。年老体弱、复发性疝、绞窄性疝、巨大疝患者,可适当延迟下床活动时间。

(6)向患者讲解疝术后一般在术后6~12h无恶心、呕吐可进流质,次日可进软食或普食。绞窄疝行肠切除吻合术者术后应禁食,待肠道功能恢复后方可进流质饮食,再逐渐过渡到半流质、普食。

【一般健康教育】

1.向患者解释腹股沟疝的病因和诱发因素、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同时消除患者的各种顾虑。

2.长期腹内压增高很容易导致疝气复发,因此,咳嗽气喘或前列腺肥大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告知患者在咳嗽、打喷嚏、剧烈运动或高声呐喊时,最好事先用手捂住曾患过疝气的部位,避免疝气复发。若疝复发,应及早诊治。

3.出院后应逐渐增加活动量,3个月内要尽量避免重体力劳动,如装卸、搬运、蹬三轮车等。

4.养成良好的饿饮食习惯,饮食宜清淡,避免刺激性食物,多食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

文档

医院普外科腹股沟疝患者健康教育

医院普外科腹股沟疝患者健康教育【概念】发生在腹股沟区的腹外疝,统称为腹股沟疝。腹股沟疝可分为腹股沟斜疝和直疝两种。疝囊经过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内环突出,向内、向下、向前斜形经过腹股沟管,再穿出腹股沟管外环,并可经过阴囊者,称为腹股沟斜疝。腹内脏器经直疝三角突出而形成的疝为腹股沟直疝。【临床表现】1.腹股沟斜疝:久站、咳嗽或用力时,腹股沟区有梨形疝块突出,可降至阴囊,平卧后多能自行回纳。疝块突出时有下腹坠胀感或略有隐痛。检查时以手触摸在疝环被盖上,能探得扩大的浅环,嘱患者咳嗽时有冲击感或回纳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