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四章 物质的特性 第8节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同 ...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0:41:39
文档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四章 物质的特性 第8节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同 ...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第8节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同步练习题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氢气燃烧B.菜刀生锈C.冰雪融化D.电解水2.李林同学在下列不同季节的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春天花朵掰成花瓣B.夏天粮食酿成美酒C.秋天水果榨成果汁D.冬天冰砖凿成冰雕3.米饭在嘴里慢慢细嚼会感觉有甜味产生,这是因为米饭中的淀粉在口腔中消化酶的作用下生成了麦芽糖。上述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是()A.只有化学变化,没有物理变化B.只有物理变化,没有化学变化C.既有化学变化,又有物理变化D.无法
推荐度:
导读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第8节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同步练习题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氢气燃烧B.菜刀生锈C.冰雪融化D.电解水2.李林同学在下列不同季节的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春天花朵掰成花瓣B.夏天粮食酿成美酒C.秋天水果榨成果汁D.冬天冰砖凿成冰雕3.米饭在嘴里慢慢细嚼会感觉有甜味产生,这是因为米饭中的淀粉在口腔中消化酶的作用下生成了麦芽糖。上述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是()A.只有化学变化,没有物理变化B.只有物理变化,没有化学变化C.既有化学变化,又有物理变化D.无法
第四章 物质的特性  第8节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同步练习题

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氢气燃烧       B.菜刀生锈       C.冰雪融化       D.电解水 

2.李林同学在下列不同季节的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春天花朵掰成花瓣         B.夏天粮食酿成美酒 

C.秋天水果榨成果汁         D.冬天冰砖凿成冰雕    

3.米饭在嘴里慢慢细嚼会感觉有甜味产生,这是因为米饭中的淀粉在口腔中消化酶的作用下生成了麦芽糖。上述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是(       )

A.只有化学变化,没有物理变化      B.只有物理变化,没有化学变化 

C.既有化学变化,又有物理变化      D.无法确定 

4.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5.下列被媒体曝光的质量问题事件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用工业石蜡等给瓜子“美容” 

B.奶粉中查出含有三聚氰胺 

C.用硫磺燃烧法熏蒸粉丝 

D.用酱色、水、盐等兑制成“假酱油” 

6.当你在复印店复印材料时,经常能闻到一股特殊的气味,这种气味是臭氧的气味,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B.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C.臭氧与氧气是同一种物质     D.臭氧与氧气性质完全相同

7.下列描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氢气、天然气都是可燃性气体 

B.氧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C.水在通电时产生氢气和氧气 

D.食物在人体中消化,最后变为水和二氧化碳 

8.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固体酒精用作燃料             B.用铝做成锅 

C.用石墨作电极                 D.用铜制造导线

9.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

A.酒精用作燃料 

B.生活中用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划玻璃 

C.工业上常用一氧化碳作还原剂将金属氧化物冶炼成金属单质 

D.化工生产中以煤为原料制取甲醇(CH3OH)

10.厨房里有多种调味品,以下描述表示其化学性质的有(        ) 

①蔗糖能溶于水 ②料酒具有挥发性 ③食盐有咸味 ④醋酸具有酸性 

⑤桂花干有淡淡的香味 

A.②       B.②④       C.④    D.④⑤ 

11.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A.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水能凝固成冰属于化学性质 

C.12 mL蒸馏水和20 mL酒精混合,体积小于32 mL,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D.将洗涤剂滴加到少量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中,振荡、静置,不分层 ,说明植物油可溶于水 

12. 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

A.洗洁精可溶解油污,用于去除油污 

B.铁能与氧气反应,用于制造机械 

C.钨的熔点高且能导电,用于制作白炽灯灯丝 

D.镁粉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用于制作照明弹

13. 用电设备发生火灾时,可用装有液态四氯化碳的“灭火弹”扑灭。灭火时,液态四氯化碳迅速转化为气态并覆盖在火焰上。据此推测四氯化碳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能导电     B.不易燃烧   C.不易汽化    D.密度比空气小 

14. 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下列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         )

A.煤矿中因遇明火而发生的瓦斯爆炸 

B.压力锅因排气孔堵塞而爆炸 

C.节日的烟花在空中爆炸 

D.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引起的爆炸 

15. 蜡烛燃烧时会发光发热,并产生二氧化碳,同时有一部分石蜡受热熔化。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石蜡熔化是物理变化 

②只要是发光发热的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 

③化学变化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物理变化 

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没有本质区别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6. 物质有两类变化: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7.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只发生颜色、状态等变化,而________产生新的物质。

18. 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发生变化后______新的物质产生。 

19. 物质的两类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________、________、气味、________、__________、硬度、延展性、____________、导电性等。化学性质:只能在物质的_______________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2)根本区别: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_____________才能表现出来。 

20. 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酒精易燃烧,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一边汽化,一边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据上述叙述归纳出: 

(1)酒精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酒精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 

(3)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________; 

(4)酒精发生的化学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据新闻报道,某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堆放在仓库中浓度为21%过氧乙酸消毒液发生泄漏。经查阅资料可知:过氧乙酸是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乙醇等,易挥发,与其他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温度稍高即分解为乙酸、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氧乙酸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条即可)。 

(2)写出一条过氧乙酸的化学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氧乙酸挥发是属于________变化。 

22. 对甲苯(简称PX)是塑料和合成纤维等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常温下为无色液体,难溶于水,微毒,具有可燃性。PX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均有重要作用。 

(1)根据上述信息,写出PX的一条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温下液态PX易蒸发变成气态,若环境温度升高,PX的蒸发_____。 

(3)由于人们对PX的认识不同,导致对建设PX化工厂的看法不一。下列观点中属于支持建设PX化工厂的是_______。(可多选) 

A.我国PX供需缺口不断增大,且国内现有生产PX地区均未见影响居民健康的报道 

B.针对我国现有的技术设备,国外生产PX的成功案例可参考价值不高 

C.生产PX的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可以回收再利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D.生产PX的过程中会对人体产生怎样的危害,目前没有相关专业机构可以鉴定 

23. 某学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建立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方案:在物理变化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生成,所以只要检验木炭、集气瓶中的氧气在燃烧前后是否一样即可。

(4)收集证据,检验假设:

①用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集气瓶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后,把红热的木炭用燃烧匙送进集气瓶中。

②观察到的现象:木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黑色木炭变成白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③比较分析下列物质变化前后的性质:(表格内选填“能”或“不能”)

物质变化前变化后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木炭黑色固体____燃烧

白色粉末固体____燃烧

氧气无色____支持燃烧

无色___支持燃烧

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

1---15   CBCCC   BBABC   CBBBB   

16.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17.  没有

18.  有

19.  (1) 颜色   状态  熔点   沸点   导热性   化学变化

(2) 化学变化

20.  (1) 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  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物质

(2) 易燃烧

(3) 汽化

(4) 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21.  (1) 无色液体,易溶于水

(2) 过氧乙酸在温度稍高时可以分解为乙酸、氧气

(3) 物理

22.  (1) 无色液体(或难溶于水)      微毒(或具有可燃性) 

(2) 变快

(3) AC

23.  (1)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是什么变化

(2)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可能是物理变化(或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可能是化学变化

(3) 没有新物质

(4) 

物质变化前变化后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木炭黑色固体__能__燃烧

白色粉末固体__不能__燃烧

氧气无色__能__支持燃烧

无色__不能_支持燃烧

燃烧过程中有新的物质生成,木炭燃烧是化学变化

文档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四章 物质的特性 第8节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同 ...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第8节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同步练习题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氢气燃烧B.菜刀生锈C.冰雪融化D.电解水2.李林同学在下列不同季节的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春天花朵掰成花瓣B.夏天粮食酿成美酒C.秋天水果榨成果汁D.冬天冰砖凿成冰雕3.米饭在嘴里慢慢细嚼会感觉有甜味产生,这是因为米饭中的淀粉在口腔中消化酶的作用下生成了麦芽糖。上述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是()A.只有化学变化,没有物理变化B.只有物理变化,没有化学变化C.既有化学变化,又有物理变化D.无法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