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经济安全问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0:41:52
文档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经济安全问题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经济安全问题【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国家经济问题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和制定者的密切关注。许多国家和地区如美日俄印欧盟等迅速调整了自己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制订出了一系列保障经济安全的新规划。我国自改革开放以后,对经济安全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特别是97年亚洲经济危机之后,我国经济面临一系列挑战,例如经济软着路,加入WTO,“非典”危机,石油价格一路上扬,股市多年低迷,铁矿石价格一路飙升,国内的通货膨胀……这一系列的挑战无一不涉及到经济体系的稳定及可持续发展
推荐度:
导读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经济安全问题【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国家经济问题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和制定者的密切关注。许多国家和地区如美日俄印欧盟等迅速调整了自己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制订出了一系列保障经济安全的新规划。我国自改革开放以后,对经济安全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特别是97年亚洲经济危机之后,我国经济面临一系列挑战,例如经济软着路,加入WTO,“非典”危机,石油价格一路上扬,股市多年低迷,铁矿石价格一路飙升,国内的通货膨胀……这一系列的挑战无一不涉及到经济体系的稳定及可持续发展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经济安全问题

【摘要】: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国家经济问题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和制定者的密切关注。许多国家和地区如美日俄印欧盟等迅速调整了自己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制订出了一系列保障经济安全的新规划。我国自改革开放以后,对经济安全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特别是97年亚洲经济危机之后,我国经济面临一系列挑战,例如经济软着路,加入WTO,“非典”危机,石油价格一路上扬,股市多年低迷,铁矿石价格一路飙升,国内的通货膨胀……这一系列的挑战无一不涉及到经济体系的稳定及可持续发展,它们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大计,同时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如何在空前开放环境下,应对我国经济安全面临的危险与问题,并改善国家经济安全态势,才能进一步在扩大开放进程中提高我国经济安全度,寻找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途径与手段。

文章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国家经济安全问题 经济发展  

“经济安全”的发展

国外经济安全的发展历程

   国外关于经济安全问题的思想由来已久,但具体的科学研究开始于二战以后。

_20世纪 _60年代基于冷战时期的特殊背景一些美国学者开始关注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对于各自最为根本的经济利益是利是弊的问题 。_20世纪 70年代中期在发生第一次石油危机的背景下,日本的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遇到了挑战,于是一批日本学者开始关注“日本的生存空间和经济安全问题 ”。_20世纪 80年代,审视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日本80年代初发表了题为《以确定经济安全保障为目标》的国家经济安全报告,将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战备思路和运作贯穿于日本的经济发展实践之中 。1993年美国总统克林顿指出:“我们将把我国的经济安全作为对外的主要目标。”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之后,拉美国家经济学界、金融界即对金融风险防范给予了极大的关注。1996年 _5、6月间俄罗斯明确提出了”俄联邦国家经济安全战略基本原则”和“俄联邦构想”。1997年东南亚诸国相继爆发了金融危机,其后又漫延到其他国家,不少国家受到这场危机的危害,此后关注金融安全的各类文献大量涌现在各种报刊杂志上。一些国际政要明确指出,不能将此看成是“孤立的金融危机”,而必须按照“国家经济安全的大思路”去看待这一事件。1998年东亚金融危机阴魂不散,关于东亚复苏、金融安全、国家经济安全的各类文献继续大量充斥各种报刊杂志。1999 年伴随着北约对南联盟的轰炸,南联盟及周边国家的经济利益普遍受到重创,人们开始关注重大冲突下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 。 _2000年新年伊始,俄罗斯再度修改自己的“构想”,并对“国家经济安全”大书特书 。_时间在走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发达国家加快发展知识经济的步伐人们对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的关注也在升温 。_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一些力图在国际经济生活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国家,美国、俄罗斯、印度、日本等国都有机构在高层直接领导下,进行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的专门研究 。_美国兰德公司、加拿大社会发展院、德国柏林Thunen研究所、俄罗斯自然科学院财政金融研究中心,韩国产业研究院等机构,冷静中将对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一些国家组织,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联合国环境署等,在对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的关注中都不甘落后 。

国家经济安全定义

    所谓国家经济安全,就是指一国最为根本的经济利益不受伤害。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一国经济在整体上的主权、基础稳固、健康运行、稳健增长、持续发展;在国际经济生活中具有一定的自主性、自卫力和竞争力;不至于因为某些问题的演化而使整个经济受到过大的打击和(或)损失过多的国民经济利益;能够避免或化解可能发生的局部性或全局性的经济危机。

国家经济安全具有七大特征:(1)国家性,即强调国家利益不受伤害,强调一国整体是的主体,代表国家利益的是维护的终极主体。(2)_根本性,即强调国家的根本经济利益。如经济主体利益、生存利益、发展利益、战略利益不受伤害 。(3)广泛性,即国家经济安全问题涉及较多领域,既包括经济领域的问题,且各领域安全之间关系复杂,交集较多。(4)战略性,即国家经济安全具有十分明显的战略特征,其战略意义超出了现实意义。(5)整体性,即国家经济安全强调的是一国经济整体上的安全性,而不仅仅是某一部分或某些领域的安全性_ 。(6)国别性,即国家经济安全具有国别差异,对于不同国家来说,国家经济安全具有不同的涵义和特征。(7)强调危机管理,即当国家最为根本的经济利益受到威胁时,一国要能够采取有效措施来控制危机的发展,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_

国家经济安全类型分析

因为国家经济安全具有以上几种特征,过一一国的经济正常运行和发展如果收到了外来的冲击,就会造成崩溃、混乱、萧条,其危害无疑是非常巨大的。要维护国家经济安全,首先就要了解风险的来源,并且对其所涉及的领域进行分析,以便构成防范和抵御体系。我认为,经济安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一、资源安全。 由于资源是极其有限且不可再生的,且具有地理性、分散性,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拥有发展经济的所有资源。获取资源,弥补资源缺口,就成了国际贸易的一大动力,也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根本原因。从目前历史发展和现状来看,石油安全与粮食安全是最突出的资源安全之一。二、金融安全。在现在社会中,金融系统是实现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金融业具有货币制造、提供贷款、支付结算等功能,能实现资金的转移。所以金融安全决定了国家整体经济的安全。三、产业安全。产业安全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的基础上,在国内产业面临国外直接投资增加以及企业扩张的情况下,一国对某一产业的创始、发展、调整拥有相应的自主权或控制权。而一但国家失去了产业安全,结果将是极其严重的,国家将会受到多重挑战,可能面临贸易壁垒、倾销与补贴,出口等等,这样直接导致国家的宏观丧失作用。四、财政安全。众所周知,财政是一个国家作用于国家经济的媒介,也是维持正常运作及其行政能力的经济来源。从经济角度看,财政安全与国家经济安全密不可分,这是因为财政收入由国民收入所决定,而财政支出又会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整个国家经济安全。

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又叫世界经济国际化,是指世界各国经济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环节的全球趋同化趋势。 它主要表现在1)生产的全球化,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2)市场的全球化,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国际贸易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3)资金的全球化,国际金融迅速发展,巨额资金在各国之间自由流动;4)科技开发和应用的全球化;5)信息传播的全球化;6)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并呈现多元化格局。

经济全球化,一方面它为发展中国家提高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有利于吸收外资,弥补国内建设资金不足;有利于引进技术和设备,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有利于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开拓国际市场。 另一方面,它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利和风险,使发展中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受到挑战。经济全球化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是不均等、不公正的竞争机会。因此,要保护经济安全,建立一个完整的国家经济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对策

按照国际市场经济的通则,遵循国际化、规范化和透明化的原则,正确定位的行政职能,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建设“学习型”,努力提高的宏观能力和行政服务水平,才能适应人世后新的形势和发展。构建国家经济安全的防御体系和预警机制从制度层面分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经济不安全,是由于制度非均衡造成的。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全球治理”的制度供给滞后,使世界经济规则缺失或无效,增大了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从国内来看,由于经济全球化,使国内经济制度安排无法适应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世界规则和经济环境的变化,无法满足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安全的需要。因此,必须加强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加大国家经济安全的制度供给,从制度上构建21世纪中国经济安全的防御和预警机制。

1、构建金融安全的防御。金融是国民经济的命脉,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敏感区,它直接关系到国家整体经济安全。因此,要把构建金融安全防御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要加快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综合改革,整顿和规范金融秩序,改善金融运行环境,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要继续实行并进一步完善以市场为基础的、有管理的人民币汇率钮度,在保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要根据人世后的新形势和我国实际情况,创造条件,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建立全面有效的资本项目预警机制和紧急情况应对机制。要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协调与合作,特别要积极参与金融透明度、金融机构监管和短期资本流动监管等国际规则和标准的制定,争取在建立新的国际金融框架、维护国际金融体系稳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2、构建保证中国产业安全、生态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安全防御要对幼稚工业和关键产业进行适当保护,制定关键行业和领域的自立。要建立一定规模的战略储备,要优化外资结构,规范外资投资行为,防止外国公司控制我国的关键行业和支柱产业,防止外国公司通过内部交易侵吞我国的产业利益。要抓住信息的契机,加快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同时要建立保证国家生态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制度体系,构建既能安内,又能攘外的国家经济安全防御体系。

3、构建国家经济安全监测预警机制。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经济安全具有隐蔽性和突发性的特点。因此,必须建立国家经济安全监测预警机制,对国家经济安全实行动态监测。国家经济安全监测预警机制就是通过建立一套符合国情的国家经济安全态势评价指标体系和计量模型,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基本态势进行动态监测预警,从而评价、判断国家经济安全的状态和趋势,进而提出防范对策。它对保证国家经济的长期安全运行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4、设立国家经济安全专门机构并制定国家经济安全法规要设立专门的国家经济安全机构,负责监测、预测并报告国家经济安全的形势,研究和制定国家经济安全战略和策略,制定国家经济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和相应的措施。

5、同时,要建立和完善国家经济安全法律法规,包括建立诸如现代网络系统安全法等防御性安全法规和国家经济紧急动员法等应急性法规,依法建立全方位的反危机的保障机制,把国家经济安全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1.叶江.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与选择【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

2.史忠良.参与经济全球化必须注意国家经济安全【J】.经济经纬,2002.1.

3.赵桂芝.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2.5.

4.[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曹荣湘:《经济安全--发展中国家开放与风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6

文档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经济安全问题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经济安全问题【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国家经济问题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和制定者的密切关注。许多国家和地区如美日俄印欧盟等迅速调整了自己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制订出了一系列保障经济安全的新规划。我国自改革开放以后,对经济安全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特别是97年亚洲经济危机之后,我国经济面临一系列挑战,例如经济软着路,加入WTO,“非典”危机,石油价格一路上扬,股市多年低迷,铁矿石价格一路飙升,国内的通货膨胀……这一系列的挑战无一不涉及到经济体系的稳定及可持续发展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