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PSS统计软件上机练习题
1. 10名15岁中学生身高体重数据如下:
表1 10名15岁中学生身高体重数据
| 编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性别 | 男 | 男 | 男 | 男 | 男 | 女 | 女 | 女 | 女 | 女 |
| 身高(cm) | ||||||||||
| 体重(kg) |
SPSS数据工作表
| sex | height | weigh |
| 1 | ||
| 1 | ||
| … | … | … |
| 2 | ||
| 2 |
(1)男生体重指数的均数为 (kg/m2) ;标准差为: (kg/m2)
(2)女生体重指数的均数为 (kg/m2) ;标准差为: (kg/m2)
参考:用Compute过程 bmi = kg /(cm / 100) ** 2 ; Mean,性别为分组变量
2. 将126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人随机分为两组。甲药组治疗62人,54人有效;乙药组治疗人,44人有效。问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有无差别
(1)SPSS数据工作表
| group | effect | fre |
| 1 | 1 | 54 |
| 1 | 2 | 8 |
| 2 | 1 | 44 |
| 2 | 2 | 20 |
(3)SPSS的结果与解释(包括检验方法、统计量、P值和统计推断):
2检验结果显示:可认为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有差别( 2=,P = ),即甲药有
效率(%)高于乙药(%)。
3. 某医师研究物理疗法、药物疗法和外用膏药三种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资料见表3。问三种疗法的有效率有无差别
表3 三种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
| 分组 | 治疗例数 | 有效例数 | 有效率(%) |
| 物理疗法 | 206 | 199 | |
| 药物疗法 | 182 | 1 | |
| 外用膏药 | 144 | 118 |
| group | effect | fre |
| 1 | 1 | 199 |
| 1 | 2 | 7 |
| 2 | 1 | 1 |
| 2 | 2 | 18 |
| 3 | 1 | 118 |
| 3 | 2 | 26 |
(3)SPSS的结果与解释(包括检验方法、统计量、P值和统计推断):
2检验结果显示:可以认为三种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有效率有差别( 2=,P = )。
4. 某医师在研究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ACE)基因I/D多态与Ⅱ型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时,将249例Ⅱ型糖尿病患者按有无糖尿病肾病分为两组,资料见表7-9。问两组Ⅱ型糖尿病患者的ACE基因型分布有无差别
表4 DN组与无DN组2型糖尿病患者ACE基因型分布的比较
| 组别 | DD | ID | II | 合计 |
| DN组 | 42() | 48() | 21() | 111 |
| 无DN组 | 30() | 72() | 36() | 138 |
| 合计 | 72() | 120() | 57() | 249 |
(2)SPSS的结果与解释(包括检验方法、统计量、P值和统计推断):
2检验结果显示:可认为DN组与无DN组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ACE基因型分布不同( 2=,P = )。
5. 测得某地5801人的ABO血型和MN血型结果如表7-10,问两种血型系统之间是否有关联
表5 测得某地5801人的血型结果
| ABO血型 | MN血型 | 合计 | ||
| M | N | MN | ||
| O | 431 | 490 | 902 | 1823 |
| A | 388 | 410 | 800 | 1598 |
| B | 495 | 587 | 950 | 2032 |
| AB | 137 | 179 | 32 | 348 |
| 合计 | 1451 | 1666 | 2684 | 5801 |
(2)SPSS的结果与解释(包括检验方法、统计量、P值和统计推断):
2检验结果显示:可认为两种血型系统间有关联( 2=,P = )。列联系数为(P=),虽然有统计学意义,但数值较小,即两种血型系统间的关联性较低。
6. 某研究者欲研究年龄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级之间的关系,将278例尸解资料整理成表7-13,问年龄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级之间是否存在线性变化趋势
表6 年龄与冠状动脉硬化的关系
年龄(岁)
| (X) | 冠状动脉硬化等级(y) | ||||
| — | + | ++ | +++ | 合计 | |
| 20~ | 70 | 22 | 4 | 2 | 98 |
| 30~ | 27 | 24 | 9 | 3 | 63 |
| 40~ | 16 | 23 | 13 | 7 | 59 |
| ≥50 | 9 | 20 | 15 | 14 | 58 |
| 合计 | 122 | 41 | 26 | 278 | |
(2)SPSS的结果与解释(包括检验方法、统计量、P值和统计推断):
2检验结果显示:年龄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级之间存在线性变化趋势( 2=,P = )。等级相关系数为(P = )。该资料说明冠状动脉硬化程度的等级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
7. 某试验室分别用乳胶凝集法和免疫荧光法对58名可疑系统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抗核抗体进行测定,结果见表。问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有无差别
表7 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
| 免疫荧光法 | 乳胶凝集法 | 合计 | |
| + | - | ||
| + | 11 | 12 | 23 |
| - | 2 | 33 | 35 |
| 合计 | 13 | 45 | 58 |
(2)SPSS的结果与解释(包括检验方法、统计量、P值和统计推断):
配对四格表资料 2 检验(McNemar)结果显示:可认为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不同(P = ),免疫荧光法的阳性检测率(23/58)高于乳胶凝集法(13/58)。
8. 例 将14只大白鼠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做成白血病模型组,一组为正常鼠,然后测量两组鼠脾脏DNA含量(mg/g),问正常鼠和白血病鼠脾脏中DNA含量是否不同
表8 白血病模型鼠和正常鼠脾脏中DNA含量(mg/g)
| 白血病组 | |||||||
| 正常组 |
| group | dna |
| 1 | |
| 1 | |
| … | … |
| 2 | |
| 2 |
(3)SPSS的结果与解释(包括检验方法、检验统计量、P值和统计推断):
两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正常鼠和白血病鼠脾脏中DNA含量均数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 = ,P=)。白血病鼠和正常鼠脾脏中DNA含量均数分别为 mg/g和 mg/g,总体均数差值的95%可信区间为(~)mg/g。
9.为研究女性服用某避孕药后是否影响其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将20名女性按年龄配成10对。每对中随机抽取一人服用新药,另一人服用安慰剂。经过一定时间后,测得血清胆固醇含量(mmol/L)。问该新药是否影响女性血清胆固醇含量
表9 新药组与安慰剂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mmol/L)
| 配对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新药组X1 | ||||||||||
| 安慰剂组X2 |
(2)SPSS的结果与解释(包括检验方法、统计量、P值和统计推断)
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尚不能认为新药能够影响女性血清胆固醇含量(t =,P = )。
10. 为比较两种方法对乳酸饮料中脂肪含量测定结果是否不同,随机抽取了10份乳酸饮料制品,分别用脂肪酸水解法和哥特里-罗紫法测定其结果(表6)。问两法测定结果是否不同
表10 两种方法对乳酸饮料中脂肪含量的测定结果(%)
| 编号 | 哥特里-罗紫法 | 脂肪酸水解法 |
| 1 | ||
| 2 | ||
| 3 | ||
| 4 | ||
| 5 | ||
| 6 | ||
| 7 | ||
| 8 | ||
| 9 | ||
| 10 |
(1)选用SPSS过程:Analyze Compare Means Paired-Samples T Test
(2)SPSS的结果与解释(包括检验方法、统计量、P值和统计推断)
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对脂肪含量的测定结果不同(t =,P<),即哥特里-罗紫法测定结果较高,总体均数差值的95%可信区间为,%
11. 用家兔10只实验某批注射液对体温的影响。体温在注射前每隔1小时测定1次,连续2次;在注射后1小时和2小时分别各测定1次,得到每只家兔注射前后体温的均数。问该批注射液是否能引起家兔体温升高
表11 某批注射液对家兔体温(℃)的影响
| 家兔编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注射前体温 | ||||||||||
| 注射后体温 |
(2)SPSS的结果与解释(包括检验方法、统计量、P值和统计推断)
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该批注射液可引起家兔体温升高(t =,P = ),平均升高(95%CI:,)℃
12. 用四种不同的饲料喂养大白鼠,每组4只,然后测其肝重占体重的比值(肝/体重比值,%),数据如下。试比较四组均数间有无差异
表12 四组资料的肝重占体重比值(%)的测定结果
| A饲料 | B饲料 | C饲料 | D饲料 |
| group | dna |
| 1 | |
| 1 | |
| … | … |
| 4 | |
| 4 |
(3)SPSS的结果与解释(包括检验方法、统计量、P值和统计推断):
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四种不同饲料喂养大白鼠肝/体比值的均数不同(F=,P=)。
多重比较的SNK检验结果显示:按 =水准,可认为C与D饲料肝/体比值的均数高于A与B饲料;尚不能认为A与B饲料,C与D饲料肝/体比值的均数不同。
13. 某单位欲研究3种药物对小白鼠肉瘤的抑制作用。15只小白鼠按性别相同、体重相近分为5个区组,随机分配每个区组的3只小白鼠接受A、B、C药物。实验结果得瘤重(克)如下。试比较3种药物的抑癌作用有无差别
表13 三种药物的抑癌作用(瘤重:克)
| 区组 | A | B | C |
| 1 | |||
| 2 | |||
| 3 | |||
| 4 | |||
| 5 |
| 区组 | 药物 | 瘤重 |
| 1 | 1 | |
| 2 | 1 | |
| 3 | 1 | |
| 4 | 1 | |
| 5 | 1 | |
| … | … | … |
| 1 | 3 | |
| 2 | 3 | |
| 3 | 3 | |
| 4 | 3 | |
| 5 | 3 |
(3)SPSS的结果与解释(包括检验方法、统计量、P值和统计推断):
A、B、C三种药物的瘤重均数(克)分别为: , 和。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3种药物的抑癌作用有差别(F = ,P = )。
多重比较的SNK检验结果显示:按 =水准,可认为B和C药的抑抑癌作用大于A药,但还不能认为B和C药的抑癌作用有差别。
14. 某医院用三种疗法治疗慢性喉炎,治疗结果如下。试比较其疗效。
表16 三种疗法治疗慢性喉炎的结果
| 治疗方法 | 无效 | 好转 | 显效 | 治愈 | 合计 |
| 综合治疗 | 24 | 26 | 72 | 186 | 308 |
| 电子治疗仪 | 20 | 16 | 24 | 32 | 92 |
| 清音丸 | 20 | 22 | 14 | 22 | 78 |
| group | effect | fre |
| 1 | 1 | 24 |
| 2 | 1 | 20 |
| 3 | 1 | 20 |
| 1 | 2 | 26 |
| 2 | 2 | 16 |
| 3 | 2 | 22 |
| 1 | 3 | 72 |
| 2 | 3 | 24 |
| 3 | 3 | 14 |
| 1 | 4 | 186 |
| 2 | 4 | 32 |
| 3 | 4 | 22 |
(3)SPSS的结果与解释(包括检验方法、统计量、P值和统计推断):
多个样本比较的Kruskal-Wallis H 检验结果显示:三种疗法对慢性喉炎的疗效有差别 ( 2 = , P = )。
15. 试检验两组小鼠存活日数有无差别
表15 两组小鼠存活日数
| 实验组 | 10 | 12 | 15 | 15 | 16 | 17 | 18 | 20 | 23 | 90 | ||
| 对照组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2)SPSS的结果与解释(包括检验方法、统计量、P值和统计推断):
两个样本比较的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生存日数(平均秩为)比对照组(平均秩)长(Z=,P=)。
16. 对12份血清分别用原方法(检测时间20分钟)和新方法(检测时间10分钟)测谷-丙转氨酶,结果见表。问两法所得结果有无差别
表16 12份血清用原法和新法测血清谷-丙转氨酶(nmol· S-1/L)结果的比较
| 编 号 | 原 法 | 新 法 |
| 1 | 60 | 80 |
| 2 | 142 | 152 |
| 3 | 195 | 243 |
| 4 | 80 | 82 |
| 5 | 242 | 240 |
| 6 | 220 | 220 |
| 7 | 190 | 205 |
| 8 | 25 | 38 |
| 9 | 212 | 243 |
| 10 | 38 | 44 |
| 11 | 236 | 200 |
| 12 | 95 | 100 |
(2)SPSS的结果与解释(包括检验方法、统计量、P值和统计推断):
配对样本比较的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结果显示:尚不能认为两法测谷-丙转氨酶结果有差别(Z = , P = )。
17. 某地方病研究所调查了8名正常儿童的尿肌酐含量(mmol/24h)。估计尿肌酐含量()对其年龄()的回归方程。
表17 8名正常儿童的年龄(岁)与尿肌酐含量(mmol/24h)
| 编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年龄X | 13 | 11 | 9 | 6 | 8 | 10 | 12 | 7 |
| 尿肌酐含量Y |
| x | y |
| 13 | |
| 11 | |
| … | … |
| 12 | |
| 7 |
(3)SPSS的结果与解释
(1)以尿肌酐含量为应变量Y,年龄为自变量X建立直线回归方程:
。
(2)计算回归系数b,并进行假设检验:b = ,t = , P = 。
(3)总体回归系数的95%可信区间:(,)
(4)相关系数r = ;决定系数R2 = 。
18. 两组儿童横纹肌肉瘤治疗后复发时间(月数)如下。对照组为“摘除+放疗”,处理组为“摘除+放疗+化疗”。试进行生存分析:(1)分别计算两组的生存率;(2)比较两组生存率曲线有无差别
| 对照组 | 2 | 3 | 9 | 10 | 10 | 12 | 15 | 15 | 16+ | 18 | 24 | 30 | 36+ | 40+ | 45+ |
| 处理组 | 9 | 12+ | 16 | 18 | 19+ | 20 | 20+ | 24 | 24+ | 30+ | 31+ | 34+ | 42+ | 44+ | 53+ |
| group | status | time |
| 1 | 1 | 2 |
| 1 | 1 | 3 |
| … | … | … |
| 2 | 0 | 44 |
| 2 | 0 | 53 |
3. SPSS的结果与解释
(1)24个月时的生存率:对照组为 % ;处理组为 % 。
(2)Log-rank 检验结果显示:处理组缓解率高于对照组( 2= ,P= )。
19. 欲观察甲、乙两药治疗高血脂的疗效,以及甲乙两药疗效有无交互作用,研究者将甲药和乙药均定为“不用”和“用”两个水平,按2×2析因设计4种试验组合(4种处理):(1)甲药和乙药均不用,只用一般疗法;(2)甲药和一般疗法;(3)乙药和一般疗法;(4)甲药、乙药和一般疗法。研究者将32名高脂血症患者,采用完全随机的方法分配到以上4种不同处理组中,每组8人,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测量各组患者的血清胆固醇(mg/dl)疗效指标为血清胆固醇下降值。
表19 接受四种不同疗法患者血清胆固醇下降值(mg/dl)
一般疗法
| (第1组) | 甲药+ 一般疗法 (第2组) | 乙药+ 一般疗法 (第3组) | 甲药+乙药+ 一般疗法 (第4组) |
| 9 | 20 | 21 | 46 |
| 11 | 12 | 28 | 52 |
| 6 | 10 | 17 | 39 |
| 7 | 9 | 23 | 47 |
| 16 | 2 | 21 | 44 |
| 0 | 17 | 18 | 38 |
| 12 | 14 | 22 | 46 |
| 5 | 15 | 12 | 33 |
2. SPSS的结果与解释
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甲药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 P=);乙药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 = , P = ); 甲药和乙药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 (F = , P = )。故甲药与乙药联合使用有协同作用(第4组均值最高),比单独使用效果好。
20. 观察A,B两种镇痛药物联合运用在产妇分娩时的镇痛效果。A药取3个剂量:1mg,3mg;B药也取3个剂量:5,15,30;共9个处理组。将27名产妇随机等分9组,记录分娩时的镇痛时间,见表11-7。试分析A,B两药联合运用的镇痛效果。
表20 A、B两药联合运用的镇痛时间(min)
| " A药物剂量 | B药物剂量 | ||
| 5 g | 15 g | 30 g | |
| 105 | 115 | 75 | |
| mg | 80 | 105 | 95 |
| 65 | 80 | 85 | |
| 75 | 125 | 135 | |
| mg | 115 | 130 | 120 |
| 80 | 90 | 150 | |
| 85 | 65 | 180 | |
| mg | 120 | 120 | 190 |
| 125 | 100 | 160 | |
2. SPSS的结果与解释
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和SNK检验结果显示:A药不同剂量的镇痛效果不同(F = ,P =),镇痛持续时间的均数组( min)和5mg( min)组高于1mg组( min);B药不同剂量的镇痛效果也不同(F = ,P =),镇痛持续时间的均数30 g组( min)高于5 g组( min)和15 g组( min);A、B两药有交互作用(F=,P=),A药和B药30 g联合使用时,镇痛时间持续最长(《医学统计学》P241)。
21. 将手术要求基本相同的15名患者随机分3组,在手术过程中分别采用A,B,C三种麻醉诱导方法,在T0(诱导前)、T1、T2、T3,T4 五个时相测量患者的收缩压,数据记录见表21。试进行方差分析(《医学统计学》P271)。
1. 选用SPSS过程: Analyze General Linear Model Repeated Measures
2. SPSS的结果与解释
重复测量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麻醉诱导方法存在组间差别(F = , P =);不同麻醉诱导时相间也存在差别(F = ,P = );在不同的诱导方法下,患者收缩压随时相变化的趋势不同(F = ,P = ),其中A组不同诱导时相的收缩压较为稳定(图形可帮助分析)。
表21 不同麻醉诱导时相患者的收缩压(mmHg)
| 方法 | 序号 | 麻 醉 诱 导 时 相 | ||||
| A | 1 | 120 | 108 | 112 | 120 | 117 |
| A | 2 | 118 | 109 | 115 | 126 | 123 |
| A | 3 | 119 | 112 | 119 | 124 | 118 |
| A | 4 | 121 | 112 | 119 | 126 | 120 |
| A | 5 | 127 | 121 | 127 | 133 | 126 |
| B | 6 | 121 | 120 | 118 | 131 | 137 |
| B | 7 | 122 | 121 | 119 | 129 | 133 |
| B | 8 | 128 | 129 | 126 | 135 | 142 |
| B | 9 | 117 | 115 | 111 | 123 | 131 |
| B | 10 | 118 | 114 | 116 | 123 | 133 |
| C | 11 | 131 | 119 | 118 | 135 | 129 |
| C | 12 | 129 | 128 | 121 | 148 | 132 |
| C | 13 | 123 | 123 | 120 | 143 | 136 |
| C | 14 | 123 | 121 | 116 | 145 | 126 |
| C | 15 | 125 | 124 | 118 | 142 | 130 |
(1) Frequencies,Descriptives,Mean;Compute,Recode,Select cases,Case Summary;均数,标准差,标准误,中位数,几何均数、四分位数,全距,, , P95
(2)t 检验:单样本、配对、两样本比较
(3)方差分析:完全随机、随机区组、析因、重复测量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4) 2检验:四格表,配对四格表、行×列表
(5)秩和检验:配对,两样本比较,多个样本比较,K Related Samples
(6)直线回归和相关
(7)生存分析:Kaplan-Meier
SPSS上机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
题量:共5~6题,每题5~6分
SPSS上机考试要求
考试时,除必要的文具外,只能携带《SPSS 统计软件实习指导》(简称《指导》),该《指导》中不能夹带和粘贴任何纸张,但可以写上任何内容。考试时,该《指导》不能转借。完成试卷。
暨南大学医学院医学统计学教研室 2013-09-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