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6年法律法规复习题(答案已附)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0:43:11
文档

2016年法律法规复习题(答案已附)

2016年北京市医师定期考核业务水平测评(法律法规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份,共20题)1.《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可报上一级决定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下列措施中,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D)A.或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B.停工、停业、停课C.封闭被传染病病原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D.或不允许离开自家家门 2.生产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或销售明知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造成严重后果的,应(D)A.处以警告B.停产或停止营业C.吊销
推荐度:
导读2016年北京市医师定期考核业务水平测评(法律法规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份,共20题)1.《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可报上一级决定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下列措施中,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D)A.或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B.停工、停业、停课C.封闭被传染病病原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D.或不允许离开自家家门 2.生产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或销售明知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造成严重后果的,应(D)A.处以警告B.停产或停止营业C.吊销
2016年北京市医师定期考核业务水平测评

(法律法规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份,共20题)

1.《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可报上一级决定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下列措施中,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D )

A.或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

B.停工、停业、停课

C.封闭被传染病病原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

D.或不允许离开自家家门 

2.生产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或销售明知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造成严重后果的,应(D)

A.处以警告     B.停产或停止营业    C.吊销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

D.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3.下列哪项不属于放射事故(A)

A.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受到放射性损害    B.丢失放射性物质

C.人员超剂量照射     D.放射污染 

4.《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在传染病防治方面的职责是( C )

A.对传染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B.按照专业分工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监测管理工作

C.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防治管理任务

D.领导所辖区域传染病防治工作  

5.《执业医师法》规定,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应履行的义务之一是( D )

A.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选择合理的医疗、预防、保健方案

B.从事医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学术团体

C.参加专业培训,接受继续医学教育

D.努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水平 

6.医疗机构对限于设备或者技术条件不能诊治的病人,应当依法采取的措施是( B )

A.立即抢救     B.及时转诊    C.继续观察     D.提请上级医院派人会诊 

7.某县从事母婴保健工作的医师胡某,违反母婴保健法规定,出具有关虚假医学证明而且情节严重。该县卫生局应依法给予胡某的处理是(C)

A.罚款      B.警告      C.取消执业资格      D.降职降薪 

8.按照《母婴保健法》规定,必须经本人同意并签字,本人无行为能力的,应当经其监护人同意并签字的手术或治疗项目是( C )

A.产前检查、产前诊断     B.产前检查、终止妊娠

C.终止妊娠、结扎         D.产前诊断、终止妊娠 

9.医疗事故鉴定办法由哪个部门制定( A )

A.卫生行政部门       B.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C.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D.高级人民 

10.对传染病人的控制,正确的是( B )

A.对乙、丙类传染病病人予以隔离治疗

B.对艾滋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应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C.淋病、梅毒病人未治愈前不准去公共浴室、理发店等公共场所

D.对甲类传染病病原携带者活动范围 

11.医疗责任事故包括下列情形,除了(D )

A.擅离职守,贻误诊治时机而造成过失

B.遇复杂难题不执行上级医师指导,擅自处理造成过失

C.上级医师接到下级医师报告后不及时处理造成过失

D.由于相应职称的一般水平,能力不足而造成的过失 

12.在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中,国家实行的制度是( B )

A.预防保健制度   B.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    C.爱国卫生运动  D.有计划的卫生防疫 

13.国家实行特殊管理的药品不包括( C )

A.品     B.精神药品     C.进口药品     D.医疗用毒性药 

14.医疗事故是指( C )

A.虽有诊疗护理错误,但未造成病员死亡、残废、功能障碍的

B.由于病情或病员体质特殊而发生难以预料和防范的不良后果的

C.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因医务人员诊疗护理过失,直接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

15.职业病防治中必须坚持的基本方针是( A )

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B.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C.实行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D.实行国家卫生监督制度 

16.医师经执业注册后( C )

A.只准从事医疗业务                        B.只准从事预防业务

C.可以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业务      D.可以重新申请医师执业注册 

17.医疗事故的违法性是指行为人在诊疗护理中违反( C )

A.法律    B.行规    C.技术操作规程    D.和院方的约定 

18.医疗机构为死因不明者出具的《死亡医学证明书》( A )

A.只做是否死亡的诊断     B.只做死亡原因的诊断

C.可同时做是否死亡和死亡原因的诊断  

D.既不能做是否死亡的诊断也不能做死亡原因的诊断 

19.须予以隔离治疗的患者是( C )

A.鼠疫、霍乱和炭疽

B.甲类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乙类传染病病人中的艾滋病病人、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

C.对疑似甲类传染病病人

D.对除了艾滋病病人、肺炭疽患者以外的乙、丙类 

20.下列情形不属于医疗事故,除了( A )

A.手术开错部位造成较大创伤  

B.诊疗护理中违反了规章制度,尚未给病员造成不良影响和损害

C.因体质特殊发生难以预料的后果  

D.由于一种疾病合并发生另一种疾病 

21.《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开始实施的日期是:(   B    )

A.2009年12月26日    B.2010年7月1日

C.2010年5月1日      D.2010年6月1日

22.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   C )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A.二年后     B.满一年     C.满二年    D.满五年

23.执业医师签署有关医学证明文件,必须(   B    )并按照规定及时填写医学文书。

A.请上级医师会诊、协助调查        B.亲自诊查、调查

C.可以委托实习学生做实地调查      D.经本院医务主管部门批准

24.实习医务人员、试用期医务人员书写的病历,应当经过(   C   )审阅、修改并签名。

A.有资质的医务人员             B.本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

C.本医疗机构注册的医务人员     D.本医疗机构正式的医务人员

25.《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不得违反(   B     )实施不必要的检查。

A.医疗常识    B.诊疗规范    C.医院规定    D.有关规定

26.开具处方应当使用经(  D    ) 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称、新活性化合物的专利药品名称和复方制剂药品名称。

A.卫生行政部门        B.卫生监督机构

C.药品监督检验机构    D.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27.根据抗菌药物的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因素,临床应用时实行分级管理的分级方法是:(   A     )

A.非使用级、使用级与特殊使用级;

B.使用级、使用级与特殊使用级;

C.一级、二级与三级;

D.使用级、备用使用级与使用级。

28.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控制本机构抗菌药物供应目录的品种数量。同一通用名称抗菌药物品种,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得超过(  C     )种,具有相似或者相同药理学特征的抗菌药物不得重复列入供应目录。

A.5      B.3     C.2     D.4

29.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医师可以越级使用抗菌药物。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应当详细记录用药指证,并应当于(   B    )内补办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手续。

A.12小时    B.24小时    C.36小时    D.48小时

30.《处方管理办法》所称处方是指由(   A   )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

A.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      B.注册的执业医师

C.执业医师             D.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

31.执业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造成不良后果情节严重的,面临的处罚是(   B    )。

A.警告或者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

B.取消其处方权      C.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D.经济处罚。

32.开具处方应当使用经(   D   ) 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称、新活性化合物的专利药品名称和复方制剂药品名称。

A.卫生行政部门    B.卫生监督机构    C.药品监督检验机构    D.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33.执业医师法对被注销注册有异议的,可以依法采取的司法救济途径是。(   B   )

 A.行政复议     B.行政赔偿诉讼     C.民事诉讼     D.刑事诉讼

34. 医疗卫生机构违反《艾滋病防治条例》第三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公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或者其家属的信息的。(   B    )

 A.依照侵权责任法的规定予以处罚

 B.依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予以处罚。

 C.依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予以处罚

 D.依照艾滋病防治条例的规定予以处罚

35.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控制本机构抗菌药物供应目录的品种数量。同一通用名称抗菌药物品 种,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得超过(  C   )种。具有相似或者相同药理学特征的抗菌药物不得重复列入供应目录。

 A. 5        B. 3        C. 2       D. 4

36. 按照医师执业标准,对医师的业务水平、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状况进行定期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医师,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暂停执业活动(  A   )并接受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

 A. 三个月至六个月     B. 半年     C. 一年    D. 六个月

37.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尽的义务不包括(   D   )

 A.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

 B.需要实施手术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

 C.需要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

 D.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可以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立即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

38.根据抗菌药物的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因素,临床应用时实行分级管理的分级方法是(  A    )

 A.非使用级、使用级与特殊使用级;

 B.使用级、使用级与特殊使用级;

 C.一级、二级与三级;

 D.使用级、备用使用级与使用级。

39.医师在执业活动中,由于不负责任延误急危患者的抢救和诊治,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或者责令暂停(   A   )执业活动;

 A.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

 B.三个月以上半年以下

 C.三个月至六个月

 D.六个月

40.以下资料中不属于病例资料的是(   C    )

 A.手术及麻醉记录     B.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

 C.预防性体检         D.医疗费用         E.护理记录

41.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同意书的内容不包括(    B   )

 A.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项目名称、目的

 B.同意书应一式两份,一份交患方保存,另一份归病历中保存

 C.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风险       D.患者签名      E.医师签名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题)

1.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经上级决定,可以采取下列经济措施:( ABCD )

 A.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

 B.停工、停业、停课;

 C.封闭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

 D.封闭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场所。 

2.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 病人及其家属享有的哪些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ABCD  )

 A.婚姻    B.就业    C.就医    D.入学 

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非法采集血液或者组织他人出卖血液的,由县级以上人 民卫生行政部门予以哪些处罚?(ABC )

A.予以取缔    B.罚款    C.没收违法所得    D.追究刑事责任

4.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应当履行的义务包括哪些内容?( ABCD      )

A.接受基本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指导;

B.将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及时告知与其有性关系者;

C.就医时,将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如实告知接诊医生;

D.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感染他人

5.下列哪些损害情形是指因服用药物引起的药品严重不良反应 (   ABD    )

 A.引起死亡      B.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

 C.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伤      D.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 

6.禁止生产、销售假药。下列哪些情形为假药?(ABD  )

A.变质的  B.被污染的  C.超过有效期的  D.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 

7.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是指药品不良反应的( ABCD      )过程。

A.发现    B.报告    C.评价    D.控制 

8.《母婴保健法》规定,婚前医学检查包括对下列哪些疾病的检查?( ABC      )

 A.严重遗传性疾病    B.指定传染病    C.有关精神病    D.血吸虫病 

9.申请设置医疗机构,应当提交下列哪些文件?(  BCD     )

 A.资产证明文件    B.设置可行性研究报告   

C.选址报告和建筑设计平面图     D.设置申请书

10.下列哪些是医疗机构执业登记的主要事项?(  ABCD     )

 A.名称、地址、主要负责人   B.所有制形式   C.诊疗科目、床位   D.注册资金

11.下列哪些人员可以参加执业资格考试?( BD      )

A.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B.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 年

C.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专科以上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 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

D.具有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五年的

12.医师执业必须按照注册的(  ABC    )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活动

A.执业地点   B.执业类别    C.执业范围    D.执业科室

13.负责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医学会是(  AB     )

 A.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   B.省级直接管辖的县(市)地方医学会

C.省级地方医学会         D.中华医学会 

14.卫生行政部门收到医学会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后,应当对(  AB     )进行审核。

 A.参加鉴定的人员资格和专业类别   B.鉴定程序   C.鉴定结论是否正确    D.鉴定依据

15.医疗事故的赔偿应当考虑的因素包括:( BCD     )

 A.医疗机构的等级和性质        B.医疗事故等级

 C.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 

D.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 

16.医师经批准在( ABCD      )情况下可以不变更执业地点和执业类别。

 A.卫生支农    B.进修    C.学术交流    D.经卫生局批准的义诊 

17.医师应当接受定期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医师,卫生行政部门可以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AB     )

 A.责令其暂停执业活动3~6个月     B.接受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

 C.再次进行考核                    D.对再次考核不合格的,注销医师注册。

18.参加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专家有下列哪些情形的应当回避?(  ABC     ) 

A.是发生争议医院的医生     B.是患者经治医生的亲属 

C.是患者的亲属             D.曾经与患者发生过医疗纠纷 

19.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应当包括下列哪些主要内容?(  ABCD     ) 

A.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要求和提交的材料 

B.医疗行为是否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C.医疗过失行为与人身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和责任程度 

D.医疗事故等级及对患者的医疗护理医学建议

20.医师资格考试类别分为哪几类?(  ABCD     )

A.临床    B.中医    C.口腔    D.公共卫生

21.医师在执业活动中除享有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进行医学诊查、疾病调查、医学处置、出具相应的医学证明文件,选择合理的医疗、预防、保健方案和获取工资报酬和津贴,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的权利外,还享有:( ABCDE       )  

A.按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获得与本人执业活动相当的医疗设备基本条件

B.从事医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学术团体

C.参加专业培训,接受继续医学教育    

D.在执业活动中,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

E.对所在机构的医疗、预防、保健工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依法参与所在机构的民主管理。

22.以下哪些行为是医师执业活动的法定禁止行为 (  ACD      )

A.未经亲自诊查、调查,签署诊断、治疗、流行病学等证明文件或者有关出生、死亡等证明文件。

B.委托见习医师代写处方。

C.隐匿、伪造或者擅自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

D.发生医疗事故或者发现传染病疫情,患者涉嫌伤害事件或者非正常死亡,不按照规定报告。

23.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具有以下哪些情形的抗菌药物?(  ACDE       )

A.具有明显或者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的抗菌药物;

B.特需门诊在特殊情况下使用的抗菌药物;

C.需要严格控制使用,避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的抗菌药物;

D.疗效、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的抗菌药物;

E.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

24.医疗机构应当对以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异常情况开展调查,并根据不同情况作出处理(   ABDE     )

A.使用量异常增长的抗菌药物;

B.半年内使用量始终居于前列的抗菌药物;

C.未经招标的药企销售的抗菌药物;

D.经常超适应证、超剂量使用的抗菌药物;

E.频繁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的抗菌药物。

25. 医疗卫生机构未依照《艾滋病防治条例》规定履行职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造成艾滋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并可以依法吊销有关机构或者责任人员的执业许可证件;构成犯罪的,依法        追究刑事责任:( ABCDE       )

 A.未按照规定免费提供咨询和初筛检测的;

 B.未遵守标准防护原则,或者未执行操作规程和消毒管理制度,发生艾滋病医院感染或者医源性感染的;

 C.对临时应急采集的血液未进行艾滋病检测,对临床用血艾滋病检测结果未进行核查,或者将艾滋病检测阳性的血液用于临床的;

 D.推诿、拒绝治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其他疾病,或者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未提供咨询、诊断和治疗服务的;

 E.未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进行医学随访的;

26.对首次考核不合格的医师,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应做如下处理 ( BCDE       )

 A.从此停止一切执业活动,收回医师执业证书

 B.责令其暂停执业活动三个月   

 C.责令其接受培训      

 D.责令其接受继续医学教育    

 E.暂停执业活动期满,允许其再次进行考核   

27.艾滋病检测,是指采用实验室方法对人体血液、其他体液、组织器官、血液衍生物等进行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病毒抗体及相关免疫指标检测,包括( ABCD     )工作中的艾滋病检测。

 A.监测、检验检疫    B.自愿咨询检测    C. 临床诊断    D.血液及血液制品筛查  

28.在《侵权责任法》中,有关患者病历资料的正确描述是:( ACD      )

 A.医疗机构不得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  

 B.经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医疗机构可以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

 C.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按照规定填写并妥善保管住院志、医嘱单、检验报告、手术及麻醉记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医疗费用等病历资料;患者要求查阅、复制前款规定的病历资料的,医疗机构应当提供  

 D.未经患者同意,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不得公开其病历资料   

29.医师出现下列情形,处方权应由其所在医疗机构予以取消( ACDE      )

 A.被责令暂停执业     B.医师定期考核期间     C.被注销、吊销执业证书   

 D.不按照规定开具处方、使用药品,造成严重后果的  

 E.因开具处方牟取私利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题)

1.为保障公民临床急救用血的需要,国家提倡并指导择期手术的患者自身储血,动员家庭、亲友、 所在单位以及社会互助献血。(  对   ) 

2.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设立医学技术鉴定组织,负责对婚前医学检查、遗传病诊断和产前诊断结果有异议的进行医学技术鉴定。(  不对   ) 

3.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母婴保健监测和技术指导。(   对  ) 

4.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医疗机构,可以不纳入当地医疗机构的设置规划。(   不对  )

5.医疗机构歇业,可以不办理注销登记。(  不对   )

6.发生重大灾害、事故、疾病流行或者其他意外情况时,医疗机构及其卫生技术人员必须服从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 对    ) 

7.在教学医院中实习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以及毕业第一年的医学生可以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 单独从事医师执业的临床工作。(  不对    )

8.医师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应当经医院批准并征得患者本人或者其家属同意。(   对   ) 

9.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可以查阅患者的病历。(  不对   )

10.产妇分娩后胎盘归产妇所有,但胎盘可能造成传染病传播的,医疗机构应当及时告知产妇,并按照规定消毒处理处置。(   对  ) 

11.乡村医生应当在乡村医生基本用药目录规定的范围内用药。( 对    ) 

12.医疗事故赔偿费用,实行一次性结算。( 对    )

13..医疗机构违反《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不如实提供相关材料或不配合相关调查,导致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不能进行的,应当承担医疗事故责任。(  对   ) 

14.有关胎儿死亡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被鉴定的主体是孕产妇和胎儿。( 不对    )

15.医疗事故争议经医患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的,医疗机构不需要将有关情况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不对  ) 

16.医师外出会诊应当经过医疗机构的批准。 医疗机构对未经批准, 擅自外出会诊的应当给予处分。 (   对  )

17.卫生行政部门对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 自处罚决定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二年的, 不予医师执业注册。(  对   )

18.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必须经过注册,取得《外国医师短期行医许可证》。(   对  ) 

19.医务人员开药、仪器检查、化验检查及其他医学检查等,不得收取开单提成。(  对   )

20.医疗机构对危急病人应当立即抢救。 对限于设备或者技术条件不能诊治的病人, 应当及时转诊。 (  对   )

21.《执业医师法》适用于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的专业医务人员。(  对   )

22.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8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不对   )

2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适用于民营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不对   )

24.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家处方集》等相关规定及技术规范,加强对抗菌药物遴选、采购、处方、调剂、临床应用和药物评价的管理。(  对    )

25.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组织工作人员学习有关艾滋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和知识;医务人员在开展艾滋病、性病等相关疾病咨询、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应当对就诊者进行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教育。(   对  ) 

26. 采集或者使用人体组织、器官、细胞、骨髓等的,应当进行艾滋病检测;未经艾滋病检测或者艾滋病检测阳性的,不得采集或者使用,包括用于艾滋病防治科研、教学。(   对  ) 

27.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共同承担赔偿责任。(  不对   ) 

28. 医疗机构应当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提供艾滋病防治咨询、诊断和治疗服务。医疗机构不得因就诊的病人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推诿或者拒绝对其其他疾病进行治疗。(  对   ) 

29. 依法管理本行政区域内医师工作的机构是各级医师协会。(   不对  ) 

30. 一般处方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  对   ) 

文档

2016年法律法规复习题(答案已附)

2016年北京市医师定期考核业务水平测评(法律法规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份,共20题)1.《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可报上一级决定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下列措施中,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D)A.或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B.停工、停业、停课C.封闭被传染病病原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D.或不允许离开自家家门 2.生产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或销售明知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造成严重后果的,应(D)A.处以警告B.停产或停止营业C.吊销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