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十分实用的课程。它是管理科学中的一门学科,尤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学习了陶老师和章老师的课程后,对于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极大的帮助。
《组织行为学》课程中比较重要的一块内容就是激励原理。所产生的激励机制是领导和管理企业中非常重要的手段。章老师的激励理论新解中谈到激励的人性假设、激励的依据、激励的类型等,对于在企业管理中为激励员工制定的针、规章制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化理念等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笔者结合自己挂职锻炼遇到的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利用所学到的激励理论和组织管理知识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案例资料
1.企业基本情况
Xx市某电子科技公司,成立于2009年10月,位于xx市xx县,距离市区10公里,现有资产规模3000万元。该公司的主要产品为各种类型的液晶显示器,目前市场销售不存在问题。员工有300人,其中40人为部门经理或班组长,其余200多人则是在当地农村招收的年龄在20岁左右的工人(女工居多)。部门经理或班组长是该企业的中层干部,并且多数是从南方企业聘请或挖角过来的,月工资在3000—5000元之间。工人则是以本地的农村青年为主,文化程度基本在初中层次左右,月工资在1000-1500元之间,每天工作时间10个小时,但是企业免费提供食宿。
2.面临的主要管理问题
(1)员工流失率(离职率)较高,部分岗位在一年内的流失率达到100%,导致招工和培训的成本过高。
(2)员工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效率低下。每天都有一定数量的员工请假或无故缺勤,其原因可能是老家来了亲戚或参加亲朋好友的婚礼等。最严重时,某个班组共10人,有8人请假,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员工的工作的产出率比南方同类企业低30%-50%。
(3)员工与中层管理人员关系不佳,其原因是中层管理人员多为南方人,而员工是当地人,存在生活习惯、价值观念、文化差异等。
二、原因分析
1.工人工资偏低是造成员工流失率较高的主要原因
依照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年龄在20岁左右的、文化程度在初中水平左右的农村青年,其最需要和最重视的是个人物质条件即工资薪酬的多少,其次才是个人的发展和社会交往需要。该企业多数员工的月工资在1000-1500元之间,这在邯郸县域区域属于平均工资水平。如果这些员工外出打工,则收入普遍较高,平均收入在2000-3000元。相比较外出打工的收入,该企业提供的工资标准明显不能激励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起不到激励作用。
2.普通工人缺乏发展空间,工作枯燥
按照激励理论,激励分为内激励和外激励。在该企业来自工作自身的激励的效果几乎没有,每天是长达10小时的重复、单调、无技术含量的贴片等简单操作,员工无法从工作中感受到工作兴趣,也无法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和个人发展。在外激励不足的同时,该企业的内激励没有起到效果,这也是流失率过高的一个主要原因。
3.缺乏企业文化,员工无归属感
该企业从投产招工到现在,只有一年多的历史,各项规章制度还不健全。企业文化、企业愿景等基本没有或者没有让员工知道。员工缺乏对企业的了解,没有自豪感,只感觉自己是一个简单的劳动力。再加上中层干部与一般员工缺乏沟通,甚至瞧不起员工。这一切都造成员工无任何归属感,无法“点亮人性”
三、相关的建议和体会
结合《组织行为学》的课程学习,利用基础的激励理论和管理理论知识,将自己的收回融入管理建议,谈谈自己对改善员工流失率,提升工作责任感的几点看法。
1.改革薪酬制度,提升外激励的力度
设定工作标准,以较为优秀的员工的工作量和产出额、良品率等为标准制定劳动定额等,提升工作效率。同时对工资给予30%-50%的提升,让员工的平均工资达到2000元左右,提升工资薪酬的吸引力,加大外激励的力度。
2.打开普通员工晋升通道,提供个人发展空间
对于工作责任心强,工作效率高和技术水平较高的一般员工实行年功序列制度,让其薪酬能够随着企业一起成长。同时按照技术水平和良品率等设置工人等级制度,实行等级工资,让工人的工作有奔头。对于部分优秀员工要提升为中层干部,设立优秀员工光荣榜,满足其个人发展和社会交往等高层次的激励需要。
3.实行团队绩效考核,提升团队凝聚力
将部门经理和班组长的收入与所带领团队的离职率和良品率等挂钩,设置团队绩效考核工资,促使中层干部主动去与一般员工沟通,搞好关系。定期开展业务竞赛对于业务高手提供特殊奖励,例如外出旅游、遇到红白事有特殊津贴等。开展我为企业发展献计策等征文或演讲比赛。通过一系列的措施让员工对企业成长有参与感,提升工作责任心和成就感,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归属感。
以上结合本人挂职所经历的事,重点谈了激励和员工管理等问题,在对员工实行激励的时候必须把外激励和内激励结合起来,将正激励与负激励结合起来,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使外部的推动力量转化成一种自我努力工作的动力。这些,都是《组织行为学》中激励机制在组织内灵活应用的实例。在平时的工作实践中,需要管理单位内部的工作人员,合理利用激励机制至关重要。需多参照他人的实例,结合自己所在团体的具体情况,实施各种考评制度。因人而异,因材施奖,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工作中,发挥每位员工的力量,产生较强的凝聚力,使员工的个人需要和整体的管理目标合二为一,产生合力,使整体工作效能有效提升。另外要注意领导本人的言行,用良好的作风来感染每一位员工。在员工有所成就时,就要对他进行鼓励和褒奖。在员工犯错时,也要耐心的进行批评,切莫失去理智。
这就是我在学习《组织行为学》后,结合具体事例,对激励机制的一点认识。也算是我对《组织行为学》的体会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