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理论和观点?(C)
A.有声称,出台刺激经济,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加快推进城市建设
B.有学者论证,只有加速城市化,才能使中国经济摆脱长期陷于谷底的危险
C.有市民认为,仅仅加速城市建设不是提升老百姓消费水平的好办法
D.有开发商认为,城市化就应该加速房地产开发
2. 某国人口总量自2005年起开始下降,预计到2100年,该国人口总数将只有现在的一半。为此该国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生育的。但到目前为止该国妇女平均只生育1.3个孩子,远低于维持人口正常更新的水平(2.07个)。因此有人认为该国实施的这些鼓励生育的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B)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上述论断?
A.该国实施的这些鼓励生育的是一项长期国策,短时间内看不出效果
B.如果该国没有出台鼓励生育,该国儿童人口总数会比现在低很多
C.如果该国出台更加有效的鼓励生育,就可以提高人口数量
D.近年来该国人口总数呈缓慢上升的趋势
3. 有专家建议,为盘活土地资源,有效保护耕地,让农民像城市人一样住进楼房是个不错的选择,这样就可以将农民现有的住房“叠起来”,从而节省大量土地资源。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专家的观点?(C)
A.由于农民的生活习惯,他们大多表示不愿意住楼房
B.建楼房消耗的资源与建现有的农民住房消耗的资源差不多
C.有农民表示,即使搬进楼房居住,他们也不会将现有的房子拆掉
D.农民住进楼房后远离田地,影响农业生产,会从效益上降低土地资源的利用
4. 闪婚”是指男女双方恋爱不到半年就结婚。某研究机构对某市审理的所有离婚案件作了调查。结果显示,闪婚夫妻3年内起诉离婚的比例远远高于非闪婚夫妻。由此,该研究机构认为闪婚是目前夫妻离婚的一个重要原因。(B)
下列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以上论证?
A.调查发现,离婚最快的夫妻常常不是闪婚夫妻
B.到该市民政部门办理的协议离婚案件占该市离婚案件总量的70%
C.调查显示,闪婚夫妻婚后感情更加融洽
D.调查显示,恋爱时间过长的夫妻离婚率高于闪婚夫妻
5. 关于基本粒子目前最被认可的理论是“标准理论”。它约在30年前确立,已发现的基本粒子都可以根据这一理论进行解释。100多年来,质子、中子、电子等基本粒子陆续被发现。面对这些成绩,有人认为,宇宙间的基本粒子被发现得差不多了,即使有,也可以用现有的理论解释,因而不会给人们带来太大的惊奇。(C)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以上观点?
A.基于“标准理论”而被发现的基本粒子很少
B.基于“标准理论”做出的某些预测未在实验中得到证实
C.新发现的基本粒子与“标准理论”做出的预测不相符
D.有科学家提出了人们以往对基本粒子认识的新理论
6. 东胡林人”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文化遗址,在遗址中发现的人骨化石经鉴定属两个成年男性个体和一个少年女性个体。在少女遗骸的颈部位置有用小螺壳串制的项链,腕部佩戴有牛肋骨制成的骨镯。这说明在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的审美意识已开始萌动。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判断?(C)
A.新石器时代的饰品通常是石器
B.出土的项链和骨镯都十分粗糙
C.项链和骨镯的作用主要是表示社会地位
D.两个成年男性遗骸的颈部有更大的项链
7. 甲国生产了一种型号为su-34的新型战斗机,乙国在是否要引进这种战斗机的问题上,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支持者认为su-34较以往引进的su-30有更加强大的对地攻击作战能力。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支持者的声音?(B)
A.目前市场上有比su-34性能更好的其他型号战斗机
B.su-30足以满足对地攻击的需要,目前乙国需要提升的是对空攻击作战能力
C.目前还没有实际数据显示究竟是su-34还是su-30有更强大的对地攻击作战能力
D.甲乙两国目前在双边贸易中存在诸多摩擦,引入su-34会有很多实际困难
8. 某高校本科生毕业论文中被发现有违反学术规范行为的人次在近10年来明显增多,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在学术道德方面的素质越来越差。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将会明显削弱上述结论?(C)
A.互联网的强大功能为学术不端行为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B.高校没有对大学生进行学术道德方面的相关教育
C.近10年来大学本科毕业生的数量大幅增加
D.仍有三十名大学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被评为省优秀论文
9. 在一次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在一座唐代古墓中发现多片先秦时期的夔文(音kuí,一种变体的龙文)陶片。对此,专家解释说,由于雨水冲刷等原因,这些先秦时期的陶片后来被冲至唐代的墓穴中。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专家的观点?(B)
A.在这座唐代古墓中还发现多件西汉时期的文物
B.这座唐代古墓保存完好,没有漏水、毁塌迹象
C.并非只有先秦时期才使用夔文,唐代文人以书写夔文为能事
D.唐代的墓葬风俗是将墓主生前喜爱的物品随同墓主一同下葬
10. 研究人员对四川地区出土的一批恐龙骨骼化石进行分析后发现,骨骼化石内的砷、钡、铬、铀、稀土元素等含量超高,与现代陆生动物相比,其体内的有毒元素要高出几百甚至上千倍。于是一些古生物学家推测这些恐龙死于慢性中毒。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不能质疑上述推测的是:(D)
A.恐龙化石附近土壤中的有毒元素会渗进化石
B.恐龙化石内还有很多相应的解毒元素
C.这批恐龙化石都是老年恐龙,属于自然死亡
D.在恐龙化石附近的植物化石里,有毒元素含量很少
言语理解
2012国考暑期特训:主旨观点型题目练习题
来源:中公教育 作者:陈首宇 时间:2011-07-12
| 加入收藏 | 电邮给朋友 | 打印文章 | 写信给编辑 |
2012年国家公暑期特训系列之行测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旨观点型题目练习题
1. 无论是谈论新闻时事等严肃话题,还是说说家长里短,男人在社交场合使用语言的能力都显得要比女性差。他们可能会不断重复一些多余的、不包含任何新信息的礼节性语言,并且反复使用同样的字眼。即使赞扬他人,那些话听起来也显得没有什么诚意。而女性正好相反,她们在称赞别人时,语言更加具体,听起来更加真诚。
这段文字主要表达的内容是:
A.女人的社交能力胜过男人 B.女人的语言能力胜过男人
C.男人谈话内容与女人不同 D.男人谈话方式与女人不同
2. 著名学者齐美尔认为,由于允许冲突的存在,结构松散群体和开放社会会对那种危及基本意见一致的冲突形成保护层,从而把产生有损核心价值观念的分歧的危险减少到最低程度,对立群体的互相依赖和这种社会内部冲突的交叉,有助于通过互相抵消而把“社会体系缝合起来”,这样就阻止了沿着一条主要线的崩溃。
这段文字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某些社会冲突有助于社会稳定
B.社会冲突可能会导致核心价值观念的分歧
C.开放社会的特征是允许不同群体间的冲突存在
D.社会的和谐与冲突是辩证的
3. 只有敢于进行监督的媒体才更有公信力和影响力。在互联网、手机等新技术条件下,一个地理位置上极为偏僻的地方发生的一件事,只要其本身具有足够的社会关注度,要不了多久,地球人都会知道。在这种情况下,主流媒体如果对一些不正常的现象、问题不揭露,对一些事件背后的隐性矛盾不分析,公众就不太会信任你,最终还会离开你。不断失去读者,主流媒体就会逐渐边缘化。而这,将直接导致党和的主张、意图、决策等不能有效地传递。
最恰当地概括了上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新技术条件下,媒体的监督责任更加重大
B.不进行监督的媒体会失去生命力
C.主流媒体必须取得大众的信任
D.主流媒体的监督和宣传必须两者并重
4. 早在1900年,第一辆电动汽车就已经上路。尽管近些年一些知名汽车厂商先后推出了各自的纯电动概念车,但这并未拉近电动汽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究其原因,电动汽车的研发并非只是将传统发动机更换为电动机这般简单,而是一个庞大的研究课题。仅车用蓄电池就存在电池容量、存储能力、稳定性等诸多问题。此外,用电动机代替传统发动机后,车身设计、传动系统、电气系统都会产生性的变化。解决这一系列问题,需要汽车厂家具备雄厚的研发能力。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电动汽车研发的瓶颈是蓄电池问题
B.电动汽车广泛应用于实际生活尚需时日
C.电动汽车已成为汽车工业研究发展的新方向
D.电动汽车的研发进程取决于厂家的研发实力
5. 未来学家科克伦认为今后五十年内,人脑可能与电脑直接相连。他说,到二十一世纪初科学家将开始进行把芯片和人脑直接相连的开发工作。只要解决芯片与大脑接口问题,这一设想完全可能变为现实。现在已经能把《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全部内容以分子大小的字体刻在一枚针的针尖上,因此,人们利用同样的技术也可用来开发植入大脑的芯片。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今后五十年内,人脑将可能与电脑直接相连
B.科学家将进行把芯片和人脑直接相连的开发工作
C.电脑对信息存取的能力可以与人脑相媲美
D.目前,制约电脑植入人脑的关键是芯片与大脑接口问题
6. 日本、韩国等一些与中国临近的亚洲国家,其民族文化在形成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汉文化的影响,同时汉文化当中也汇入了这些国家的民族文化成份。因此,尽管在现代文明中汉文化的内涵已不能覆盖所有亚洲东部国家各民族文化的内容,但仍不失为这一区域文化的典型代表。
这段话直接论述的观点是:
A.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文化曾受到汉文化很深的影响
B.汉文化当中也吸收了其他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成份
C.汉文化是亚洲东部诸国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
D.汉文化仍然是现代文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7. 在安科莱,以畜牧为生的希马人和以农业为生的伊鲁人共同居住;在亚利桑那,纳瓦霍人以前靠狩猎和采集为生、现在主要以畜牧为生,他们与经营农业的霍皮人为邻;澳洲东南沿海地带以前住着以渔猎和劫掠粮食为生的土著居民,现在却住着从事农业、畜牧业及工业的欧洲人。
作者列举这些事实意在说明:
A.环境迫使人们接受某种生活方式
B.人们对自然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C.不同文化的族群完全有可能和谐相处
D.地理环境并非人类生产方式的决定因素
8. 在文字一直是主要媒介的时代,人们主要通过书籍交流思想和传播信息。在书籍的阅读中,我们得以进入用文字记载的悠久传统。相反,电视则以现时为中心,所传播的信息越具有当下性似乎就越有价值。文字是抽象的符号,作为一种媒介,它要求阅读的同时必须思考。而电视直接用图像影响观众,它有时甚至忌讳思考,因为思考会妨碍观看。
这段话主要说明的是:
A.信息传播媒介的变化会导致认识世界方式的变化
B.书籍与电视传播信息的手段的异同
C.通过电视传播信息会减少人们思考的时间
D.悠久的传统、历史都必须通过书籍来传播而不是电视
9. 许多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时,都试图推行本土化的传播策略和营销方案,都期望得到中国消费者的关注和认同,在广告中运用“中国元素”就是一种体现。这本是值得肯定的,但这种运用要与人们的文化习惯和感情倾向相一致,如果仅仅在技术上简单地模仿和运用,缺乏文化上真正的尊重和理解,再美的“元素”也只会开出“恶之花”。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不同国家的消费者会有不同的审美取向
B.在广告中使用“中国元素”要适可而止
C.在广告中彰显文化特色是重要的营销策略
D.理解文化内涵是“中国元素”成功运用的前提
10. 对于假的东西,只是堵,不讲明必须堵的道理,也会有副作用。例如对于假钞,如果只是没收,不指明它的危害,人们反而会产生疑惑甚至不满。对于假道理,除了触犯法律的可以采取法律手段,依法取缔禁止外,其他的必须揭露批判它假在哪里,危害在哪里。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讲道理要以理服人
B.假道理的危害
C.道理也要打假
D.对于假的东西,只是堵,不讲明必须堵的道理,也会有副作用
数量关系
2012国家公暑期特训:行程问题练习题
来源:中公教育 作者:陈首宇 时间:2011-07-13
| 加入收藏 | 电邮给朋友 | 打印文章 | 写信给编辑 |
2012年国家公暑期特训系列之行测
数量关系:行程问题练习题
1. 小王步行的速度比跑步慢50%,跑步的速度比骑车慢50%。如果他骑车从A城去B城,再步行返回A城共需要2小时。问小王跑步从A城到B城需要多少分钟?
A.45 B.48 C.56 D.60
2. 在村村通公路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两个山村之间的公路都是上坡和下坡,没有平坦路。农车上坡的速度保持20千米/小时,下坡的速度保持30千米/小时,已知农车在两个山村之间往返一次,需要行驶4小时,问两个山村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A.45 B.48 C.50 D.24
3. 甲、乙两人同时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到达B地后立即往回走,回到A地后,又立即向B地走去;乙到达A地后立即往回走,回到B地后,又立即向A地走去。如此往复,行走的速度不变,若两人第二次迎面相遇,地点距A地500米,第四次迎面相遇地点距B地700米,则A、B两地的距离是( )。
A.1350米 B.1460米 C.1120米 D.1300米
4. A、B两站之间有一条铁路,甲、乙两列火车分别停在A站和B站,甲火车4分钟走的路程等于乙火车5分钟走的路程。乙火车上午8时整从B站开往A站。开出一段时间后,甲火车从A站出发开往B站,上午9时整两列火车相遇,相遇地点离A、B两站的距离比是15∶16。那么,甲火车在( )从A站出发开往B站。
A.8时12分 B.8时15分
C.8时24分 D.8时30分
5. 甲、乙两人在长30米的泳池内游泳,甲每分钟游37.5米,乙每分钟游52.5米。两人同时分别从泳池的两端出发,触壁后原路返回,如是往返。如果不计转向的时间,则从出发开始计算的1分50秒内两人共相遇了多少次?
A.5 B.2 C.4 D.3
6. 某环形公路长15千米,甲、乙两人同时同地沿公路骑自行车反向而行,0.5小时后相遇。若他们同时同地同向而行,经过3小时后,甲追上乙,问乙的速度是多少?
A.12.5千米/小时 B.13.5千米/小时
C.15.5千米/小时 D.17.5千米/小时
7. 一条环形赛道前半段为上坡,后半段为下坡,上坡和下坡的长度相等。两辆车同时从赛道起点出发同向行驶,其中A车上下坡时速相等,而B车上坡时速比A车慢20%,下坡时速比A车快20%。问在A车跑到第几圈时,两车再次齐头并进?
A.22 B.23 C.24 D.25
8. 一列客车长250米,一列货车长350米,在平行的轨道上相向行驶,从两车头相遇到两车尾相离经过15秒,已知客车与货车的速度之比是5∶3。问两车的速度相差多少?
A.10米/秒 B.15米/秒
C.25米/秒 D.30米/秒
9. A和B两个码头分别位于一条河的上下游,甲船从A码头到B码头需要4天,从B码头返回A码头需要6天,乙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甲船的一半。问:乙船从B码头到A码头需要( )天。
A.6 B.7 C.12 D.16
10. 商场的自动扶梯以匀速由下而上,两个孩子嫌扶梯慢,于是在行驶的扶梯上,男孩每秒向上走2个阶梯,女孩每2秒走3个阶梯。结果男孩用了40秒,女孩用了50秒到达,则该扶梯静止时,可见的扶梯有多少级?
A.80 B.100 C.120 D.140
资料分析
2012年国家公暑期特训:资料分析计算题练习题
来源:中公教育 作者:陈首宇 时间:2011-07-14
| 加入收藏 | 电邮给朋友 | 打印文章 | 写信给编辑 |
2012年国家公暑期特训系列之行测
资料分析:计算题练习题
一、根据下列资料,回答1-4题。
2010年上半年,全国原油产量为9848万吨,同比增长5.3%,上年同期为下降1%。进口原油11797万吨(海关统计),增长30.2%。原油加工量20586万吨,增长17.9%,增速同比加快16.4个百分点。成品油产量中,汽油产量增长6%,增速同比减缓7.9个百分点;柴油产量增长28.1%,增速同比加快15.8个百分点。
据行业统计,2010年上半年成品油表观消费量10963万吨,同比增长12.5%。其中,一、二季度分别增长16.3%和9.2%。
2010年6月份,布伦特原油平均价格为75.28美元/桶,比上月回落1.75美元/桶,同比上涨10.4%。结合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国家于6月1日将汽油、柴油批发价格分别下调230元/吨和220元/吨。
2010年上半年,全国天然气产量45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8%,增速同比加快3.2个百分点。国家于6月1日将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上调了230元/千立方米。
2010年1~5月,石油石化行业实现利润1645亿元,同比增长76.4%,上年同期为下降35.4%。其中,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利润1319亿元,同比增长1.67倍,上年同期为下降75.8%;炼油行业利润326亿元,同比下降25.7%,上年同期为增长1.8倍。
1. 2010年上半年全国原油产量比2008年同期约增长了:
A.1.8% B.4.2%
C.6.3% D.9.6%
2. 2010年上半年,全国成品油表观消费量同比增加了约多少万吨?
A.1009 B.1218
C.1370 D.1787
3. 2010年5月份,布伦特原油的平均价格约为每桶多少美元?
A.68.19 B.73.53
C.75.28 D.77.03
4. 2009年1~5月,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利润占石油石化行业实现利润的比重约为:
A.53% B.66%
C.80% D.91%
二、根据下列资料,回答5-6题。
5. 2008年我国平均每所职业技术培训机构结业学生人数为:
A.276人 B.310人 C.353人 D.397人
6. 2008年平均每所职业技术培训机构的注册学生人数约是教职工人数的:
A.99倍 B.101倍 C.115倍 D.198倍
三、根据以下资料,回答7-10题。
2009年1~4月我国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为37082.3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5%,其中第一产业比去年同期增长82.1%,投资比重见下图。
7. 2009年1~4月我国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三产业投资多少亿元?
A.20506.51 B.21451.68
C.23456. D.24536.52
8. 2009年1~4月我国完成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二产业投资比第三产业投资少多少?
A.3125亿元 B.3628亿元
C.4257亿元 D.4524亿元
9. 与去年同期相比,2009年1~4月我国新增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多少亿元?
A.8666.74 B.9002.43
C.10000.01 D.12003.26
10. 2008年1~4月我国完成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多少亿元?
A.286.14 B.325.82
C.345.37 D.386.13
常识判断
2012年国家公暑期特训:常识判断劳动法练习题
来源:中公教育 作者:胡永 时间:2011-07-15
| 加入收藏 | 电邮给朋友 | 打印文章 | 写信给编辑 |
2012年国家公暑期特训系列之行测
常识判断:劳动法练习题
1.劳动法的首要原则是( )。
A.保障报酬权 B.保障物质帮助权
C.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 D.保障休息休假权
2.( )是劳动权的核心。
A.择业权和劳动报酬权 B.就业权和择业权
C.休息休假权和劳动保护权 D.劳动保护权和职业培训权
3.对企业富余职工实行下岗而不是直接辞退的做法,属于( )劳动者权益。
A.偏重保护 B.优先保护 C.平等保护 D.全面保护
4.“安全重于生产”所体现的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为( )。
A.全面保护 B.绝对保护 C.优先保护 D.偏重保护
5.社会保险特征不包括( )。
A.自由性 B.社会性 C.互济性 D.补偿性
6.与《劳动法》法律地位与立法层次相同的“姊妹法”是( )。
A.《公司法》 B.《合同法》 C.《安全法》 D.《工会法》
7.( )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一些社会关系时必须遵循的基
本准则。
A.的基本原则 B.的指导思想
C.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D.劳动法的指导思想
8.以下不属于劳动法基本原则特点的是( )。
A.指导性 B.权威性 C.稳定性 D.唯一性
9.对劳动者提供最低限度的保护,体现了劳动法对劳动者的( )。
A.平等保护 B.全面保护 C.基本保护 D.优先保护
10.劳动法的立法宗旨在于( )。
A.规范企业的行为 B.规范劳动者行为
C.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D.规范劳动力市场
判断推理
2012国考暑期特训:削弱型题目练习题答案及解析
来源:中公教育 作者:陈首宇 时间:2011-07-11
| 加入收藏 | 电邮给朋友 | 打印文章 | 写信给编辑 |
2012年国家公暑期特训系列之行测
判断推理:削弱型题目答案及解析
1.此题答案为C。中公解析:根据提问可知要削弱的是“上述理论和观点”,通过阅读题干,可知这个理论是指“破窗理论”,而题干观点则是“因此说”后面的内容,即“城市化是加速经济发展的一项积极举措”(N)。可通过“城市化不能加速经济发展”(非N)来削弱。
C项指出加速城市建设不是提升老百姓消费水平的好办法,也就不是加速经济发展的积极举措,直接否定了题干“城市化是加速经济发展的一项积极举措”的结论,也就削弱了题干观点。A、B项都说明加快城市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支持了题干结论;D项“开发房地产”与题干论证无关。
2.此题答案为B。中公解析:首先根据提问可知要削弱的是题干中的论断,通读题干,可知其论断是“认为”后面的内容,前面的为论据。题干论证为:“出台了一系列后,仍低于维持人口正常更新的水平”(M)→“该国实施的鼓励生育没达到预期的效果”(N)。
要削弱题干论断,只要能够说明实施这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即可。B项提出新的论据从反面说明该国实施的鼓励生育确实达到了一定的效果,从而削弱了论点;A项为目前的情况做出了一个合理解释,但“看不出效果”即不知道是否有效果,因此并不能说明鼓励生育的一定能起到作用,削弱程度有限;C项加强了题干观点;D项与题干论证无关。
3.此题答案为C。中公解析:专家的观点也就是专家的建议,题干所述都是专家的建议,可简化为:通过让农民像城市人一样住进楼房(M)可以达到节省土地资源(N)的目的。
要削弱这一观点,就要说明方法M是行不通的或者这样做达不到目的。A项说明这个方法很有可能行不通;B项说的是“资源”而非“土地资源”,是无关项;C项说明如果采用了这个方法,反而会加大住房用地的面积,而无法达到节省土地资源的目的,相对于A项,削弱程度更强;D项说的是“土地资源的利用”而非“土地资源”本身,也是无关项。
4.此题答案为B。中公解析:题干结论是“由此”后面的内容,其依据是“结果显示”后面的内容。题干论证为:“该市审理的离婚案件中闪婚夫妻在3年内起诉离婚的比例远远高于非闪婚夫妻”(M)→“闪婚是目前夫妻离婚的一个重要原因”(N)。
题干论证是通过调查结果得出的,可从样本选择的科学性入手来驳斥。B项所提供的数据说明该市审理的离婚案件最多占该市离婚案件总量的30%,则根据审理的离婚案件作为调查对象而得出的结果并不具有代表性,即通过驳斥论据的科学性来削弱结论。A项偷换了概念,“离婚最快”与“离婚比例”不是一个概念;C项“感情融洽”不代表“不会离婚”;D项“恋爱时间过长”不能代表“非闪婚夫妻”。
5.此题答案为C。中公解析:通读题干,可发现题干的重点在“有人认为”之后的内容。其中“因而”之后的为论点,之前的为论据。题干论证为:“宇宙间的基本粒子被发现得差不多了,即使有,也可以用现有的理论解释”(M)→“不会给人带来太大的惊奇”(N)。
C项指出新发现的粒子与“标准理论”不符,则说明有些基本粒子不能用现有的理论解释,直接削弱了论据,从而削弱了结论;A项可以说明粒子是可以通过“标准理论”发现的,某种程度上加强了结论;B项未证实并不代表不能通过“标准理论”发现,无法反驳结论;D项“发现新理论”与题干论证无关。
6.此题答案为C。中公解析:“这说明”后面的内容是题干的论点,前面一句为论据。题干论证为:“在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发现的少女遗骸中有项链和骨镯”(M)→“人类的审美意识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就开始萌动”(N)。
要削弱该结论,只要指出论据与论点之间没有联系,即项链和骨镯并不代表审美意识即可。C项指出项链和骨镯代表了社会地位,并不是审美意识的代表,指出了论据(M)和论点(N)之间是没有联系的,从而削弱了题干中的结论。
7.此题答案为B。中公解析: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会混淆论点和论据。此题的论点实际上是支持者的声音,即“支持引进su-34战斗机”,在题干中并没有直接体现;而“支持者认为”之后的语句为论据。题干论证为:“su-34较以往引进的su-30有更加强大的对地攻击作战能力”(M)→“支持引进su-34战斗机”(N)。
B项说明论据与论点之间是有差异的,乙国需要的是对空攻击作战能力,而不是对地作战能力,削弱了论证关系,进而削弱论点;C项“没有实际数据说明”并没有对两种战斗机的对地攻击作战能力提出明确的判断,削弱程度有限;A项是无关项;D项引入是否困难与是否支持无关。
8.此题答案为C。中公解析:题干的结论是“说明”后面的内容,前面的为论据。两者之间存在因果联系,即“大学生在学术道德方面的素质越来越差”(M)是“违反学术规范行为的人次的增多”(N)的原因。
A项说明大学生的学术道德水平确实不好,加强了结论;B项与题干论证无关;C项说明违反学术规范行为的人数的增多是由于本科毕业生的数量增加,是“另有他因”,从而削弱了结论;D项是无关项,“有些论文被评为省优秀论文的事实”不能说明“大学生在学术道德方面的素质好”。
9.此题答案为B。中公解析:通读题干,可知“解释”后面的话是题干的论点。即专家的观点是“雨水冲刷”(M)是“唐代墓穴中有先秦陶片”(N)的原因。
A项与论证无关;B项说明古墓保存完好,没有漏水、毁塌迹象,也就反驳了雨水冲刷至墓穴的可能性,直接否定了专家的观点;C项与论证无关,题干中发现的是先秦的陶片;D项说明唐代墓穴中有先秦陶片是“另有他因”,但无法反驳雨水冲刷也是原因之一,削弱程度不如B项。
10.此题答案为D。中公解析:注意题目要求选择“不能质疑”的选项。题干的论证为:“与现代陆生动物相比,其体内的有毒元素要高出几百甚至上千倍”(M)→“这些恐龙死于慢性中毒”(N)。
A项说明恐龙化石体内有毒元素含量高是“另有他因”,削弱了题干推测;B项恐龙化石内含有解毒元素,则不能得出恐龙死于慢性中毒的结论,直接削弱了论点;C项直接削弱了论点;D项属于无关项,不能削弱题干推测。
言语理解
2012国考暑期特训:主旨观点型题目练习题答案及解析
来源:中公教育 作者:陈首宇 时间:2011-07-12
| 加入收藏 | 电邮给朋友 | 打印文章 | 写信给编辑 |
2012年国家公暑期特训系列之行测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旨观点型题目练习题答案及解析
1.中公解析:本题答案选B。文段第一句便指出,男人在社交场合使用语言的能力显得比女性差,后文都是对这句话的具体阐述。由此可见第一句为中心句,文段主要讲的是男女在语言能力方面的差异。A项“社交能力”夸大范围,文段主要针对的是使用语言的能力;C项“谈话内容”明显与文段第一句不符;D项“谈话方式”在文中没有涉及;由“显得没有什么诚意”与“听起来更加真诚”的对比可知,文段侧重的是男女使用语言后的不同效果,即语言能力的差别。
2.中公解析:本题答案选A。文段的主要结构是:由于允许冲突的存在……从而……有助于……这样就阻止了……。可见,文段主要讲的是允许冲突存在的好处,由此排除B、C。D项迷惑性比较大。文段讲的是允许冲突的存在能够对“危及基本意见一致的冲突形成保护层”,阻止“沿着一条主要线的崩溃”,换而言之,允许冲突的存在能够避免动摇社会根本的大冲突的产生。而不是在说和谐与冲突的转化问题。比较而言,A项更贴合文意。
3.中公解析:本题答案选D。由材料中的“在这种情况下,主流媒体如果……就会……”可以得知,材料主要针对的是“主流媒体”而非所有的“媒体”,由此可排除A、B两项。由材料的首句和尾句可知,作者讲的是主流媒体的监督和宣传作用,C项“必须取得大众的信任”概括得太宽泛,由第一句“只有敢于进行监督的媒体才更有公信力和影响力”可知,文段侧重强调的是监督,而非公信力。
4.中公解析:本题答案选B。文段首先阐述了电动汽车发明很早但在现实生活并不普及的事实。紧接着分析了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电动汽车蓄电池的问题——这是一个庞大的研究课题;二是电动机代替传统发动机后,车身设计、传动系统、电气系统等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这需汽车厂家具备雄厚的研发能力。由这两方面的原因可看出,电动汽车的普及还需时日。故答案选B。A项只是文段内容的一个方面。C项属过度推测。D项“取决于”的表述有误。
5.中公解析:本题答案为A。本题中出现了“未来学家”这一特殊主体,他们的研究成果常是文段谈论的对象。“今后五十年内,人脑可能与电脑直接相连”是未来学家科克伦提出的设想,其后的内容则是从技术层面论证了该设想实现的现实可能性,由此可知,A项为文段的主旨。
6.中公解析:本题答案为C。由文末的“因此”可知,文段运用了因果论证法。“因此”后是一个表示转折关系的句子,强调的重点在“但”后面的内容,即汉文化不失为这一区域文化的典型代表,其中“这一区域”指的是亚洲东部国家。与此相符的为C项。
7.中公解析:本题答案为D。文段以分号相隔,列举了三个事例,符合归纳论证法的特征。故解题的关键在于找出三个事例的共同点。由“共同居住”、“与……为邻”,很容易误选C,但是“和谐相处”在第三个事例中没有体现,故排除。材料中多次出现“以……为生”的字眼,这说的是当地人谋生的手段,即生产方式问题。居住在同一个地理区域的人类,不仅与同时代邻近族群的生产方式不同,而且在以前与现在的纵向生产方式对比上,也是迥异的。由此可知,“地理环境并非人类生产方式的决定因素”,D项正确。
8.中公解析:本题答案选A。材料分别介绍了以文字和电视为主要传播媒介下的受众特征,并通过对二者进行比较说明了信息传播媒介的变化会导致认识世界方式的变化,即A项。
9.中公解析:本题答案为D。文段首先肯定了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时在广告中运用“中国元素”的做法;接着用“但”字转折,说明如果缺乏对文化真正的尊重和理解,而只进行简单的模仿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此处运用了假设论证法,“如果”后的内容是作者所否定的,与之相反的做法则是作者提倡的,也就是说作者反对仅仅在技术上简单地模仿和运用“中国元素”的做法,提倡在理解文化内涵基础上对“中国元素”进行运用,由此可知,D项正确。
10.中公解析:本题答案选C。此题用的是演绎论证法。作者先说明一个一般性的道理,并用假钞的例子加以论证。接着以此为根据,推出打击假道理的必要性。故文段论述的落脚点应该是对假道理的批判。
数量关系
2012年国家公暑期特训:行程问题练习题解析
来源:中公教育 作者:陈首宇 时间:2011-07-13
| 加入收藏 | 电邮给朋友 | 打印文章 | 写信给编辑 |
2012年国家公暑期特训系列之行测
数量关系:行程问题练习题解析
【考点点拨】路程相等时,时间比等于速度的反比。因此,小王从A地到B地,步行时间是跑步时间的2倍,跑步时间是骑车时间的2倍。设从A地到B地骑车时间为t,则跑步时间为2t,步行时间为4t,由题意可得,t+4t=2,t=0.4小时,则跑步时间2t=0.8小时=48分钟。
5.中公解析:本题答案选D。第一次相遇甲、乙共走30米,以后每次相遇都会多走2倍的距离。即第n次相遇时,两个人所走的路程和等于他们第一次相遇时所走路程的(2n-1)
8.中公解析:本题答案选A。客车和货车相对行驶,从车头到车尾,走过的路程总共为250+350=600米,所用时间为15秒,则客车和货车的速度之和为600÷15=40米/秒,又知它们的速度比为5∶3,所以两者的差为40÷8×2=10米/秒。
9.中公解析:本题答案选D。运用特殊值法。设甲船顺流速度为6,逆流速度为4,则水速为1,静水船速为5,A、B码头之间的距离为24,乙船的静水速度为2.5,其逆流速度为1.5,乙船从B码头到A码头需要24÷1.5=16天。
10.中公解析:此题答案为B。扶梯问题。孩子往上走,类似于顺水航行,孩子的实际速度=孩子的行走速度+扶梯的速度,那么可见扶梯数=(孩子的行走速度+扶梯的速度)×行走时间。
资料分析
2012年国家公暑期特训:资料分析计算题练习题解析
来源:中公教育 作者:陈首宇 时间:2011-07-14
| 加入收藏 | 电邮给朋友 | 打印文章 | 写信给编辑 |
2012年国家公暑期特训系列之行测
资料分析:计算题练习题解析
1.中公解析:本题答案选B。由材料第一段“2010年上半年,全国原油产量为9848万吨,同比增长5.3%,上年同期为下降1%”可知,2010年上半年全国原油产量比2008年同期增长了(1+5.3%)×(1-1%)-1,答案应该略小于(1+5.3%)-1=5.3%,排除A、C、D三项,选B。
6.中公解析:本题答案选B。2008年平均每所职工技术培训机构的注册学生人数约是教职工人数的50195384÷495848>100倍,最接近的就是B。
常识判断
2012年国家公暑期特训:常识判断劳动法练习题解析
来源:中公教育 作者:胡永 时间:2011-07-15
| 加入收藏 | 电邮给朋友 | 打印文章 | 写信给编辑 |
2012年国家公暑期特训系列之行测
常识判断:劳动法练习题解析
1.【答案】C。中公解析:我国《》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 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第三十三条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根据《》的上述规定和其他有关规定,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是劳动法的首要原则。
2.【答案】B:中公解析:平等的就业权和自由择业权是劳动权的核心。该项权利对于公民来说,不分性别、民族、政治信仰、财产状况,均有权实现就业,有权依法自由地选择职业,有权利用国家和社会提供的各种就业促进条件,以提高就业能力和增加就业机会,禁止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和职业歧视;对于国家来说,应当为公民实现劳动权提供必要的保障,为提高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机会。
3.【答案】B。中公解析:优先保护是指劳动法对劳动关系当事人的利益都给予合法保护的同时,优先保护在劳动关系中事实上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劳动者。
4.【答案】C。中公解析:优先保护意味着,在特定情况下,当对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的利益保护发生冲突时,劳动法优先保护劳动者的利益。例如安全与生产发生冲突时,应当坚持安全重于生产的原则,即使生产受到影响也要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等。
5.【答案】A。中公解析:社会保险作为物质帮助权实现的主要方式,具有以下特征:①社会性,社会性包括保险范围的社会性;②互济性,互济性一方面表现为社会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另一方面表现为社会保险基金平衡调剂;③补偿性,劳动者享受的各项社会保险待遇均是劳动者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的,各项社会保险的给付集中地反映了其补偿性特征。
6.【答案】D。中公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均属于劳动法律的层次。劳动法律的法律效力仅低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据制定的调整劳动关系的规范属于劳动法律。
7.【答案】C。中公解析: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一些社会关系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即必须遵循的基本规范和指导思想。
8.【答案】D。中公解析: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的特点在于:①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劳动法律部门中具有指导性、纲领性的法律规范;②不同的法律部门有着不同的基本原则,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反映了所调整的劳动关系的特殊性,反映了劳动法律部门的本质和特点;③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有着高度的稳定性;④基本原则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对各项劳动法律制度均具有约束力。
9.【答案】C。中公解析:基本保护是对劳动者的劳动权的最低限度的保护,即基本权益的保障。在劳动者的利益结构中,生存与发展是劳动者的基本利益,对劳动者最为重要。保障劳动权首先就是要保障基本利益。
10.【答案】C。中公解析:《劳动法》开宗明义地规定劳动法的立法宗旨就在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这集中体现在劳动权保障的优先保护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