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与63×101的计算结果不相等的式子是( )。
A .63×100+1
B .63×(100+1)
C .63×100+63
D .7×101×9 2.下面几种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长方形
B .正方形
C .平形四边形
D .等腰梯形 3.下面各段线段,可以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1cm 、1cm 、3cm
B .3cm 、3cm 、3cm
C .2cm 、3cm 、5cm
D .2cm 、2cm 、6cm 4.观察下面的物体,从右面看不是
的物体是( )。 A . B . C .
5.下面说法对的的有( )个。
(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2)把56.1200末尾的零去掉,和原数相等。
(3)两个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反映出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出数量的增减变化。
A .1
B .2
C .3
D .4 6.由6个100,4个0.01,1个0.001组成的数是( )。
A .6.41
B .600.041
C .600.41 7.下图表示三位同学的跳高成绩,要求肖红跳了多少米,列式正确的有( )个。
①1.10.120.08+- ②1.10.120.08-+
③()1.10.120.08+- ④()1.10.120.08-+
A .1
B .2
C .3
D .4 8.笼子里用若干只鸡和兔,上面看有40个头,下面看有100只脚。下面说法对的的是( )。
A .笼子里有10只兔
B .笼子里有10只鸡
C .笼子里有20只兔 9.下列图形图中,( )是由平移得到的。
A .
B .
C .
10.9吨=( )千克 ( )吨=80000千克
307千克=( )克 ( )千克=600000克
11.7.8里面有 个0.1,0.9里面有 个0.01,8.601的计数单位是 ,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12.一道除法算式中,商是5,余数是16,除数最小是( )。当除数最小时,被除数是
( )。
13.小麦是三大谷物之一,几乎全作食用,中国是世界较早种植小麦的国家之一。100粒小麦的质量大约是5克。照这样推算,100000000粒小麦的质量大约是( )吨。 14.某商场举办迎“五一”促销活动,一种小毛巾买四条送一条,这种小毛巾每条4元,张阿姨按促销的方式买了15条,一共花了( )元。
15.一个三角形中的两个角分别是30°和72°,第三个角是( ),这是一个( )三角形。 16.小马虎在计算30+
×6时,先算了加法,后算乘法,得到的结果是300,这道题的
正确得数是( )。
17.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12个头,从下面数有32只脚。笼子里鸡有( )只,兔有( )只。
18.下图中的阴影部分是一块菜地,这块菜地的面积是( )平方米。
19.直接写出得数。
6100÷= 1.351000⨯= 2.410÷= 6 3.8+= 1.30.9-=
57129+= 2.4 1.6+= 0 3.+= 12045÷÷= 12104+⨯=
20.计算并验算。
10.6+7.39= 504÷36= 32×17=
21.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的就用简便计算。
6.3+6.44+2.7+3.56 15.35-5.75-4.25 (200+350)÷11×38
63×101 (30+4)×25 720-(750÷15+248)
22.有一桶豆油,第一个月吃了11千克,比第二个月多吃了0.75千克,两个月一共吃了多少千克?
23.小红身高1.35米,她站在0.5米高的凳子上时比爸爸高0.05米,爸爸的身高是多少米?
24.城固县某小学用8000元购置了一些桌椅。买了25张桌子,每张206元。剩下的钱刚好买了30把椅子,平均每把椅子多少元?
25.下面是今年四年级四个班的植树统计图,看图回答问题。
(2)()男、女生植树相差最多。
(3)4个班女生共植树()棵。
(4)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26.把长为48cm的铁丝围成一个底边长是14cm的等腰三角形,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腰长多少厘米?
1.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计算63×101时,可将101写成100+1,然后运用整数乘法分配律的特点进行选择。也可将63写成7×9,然后运用整数乘法交换律的特点进行选择。
【详解】
63×101=63×(100+1)=63×100+63×1=63×100+63;
63×101=7×9×101=7×101×9
故答案为:A
【点睛】
熟练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分配律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依此选择。
【详解】
A.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
B.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
C.平形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D.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C
【点睛】
熟练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较短的两条线段长度和大于最长的线段,则三条线段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否则不能围成三角形。
【详解】
A.1cm+1cm<3cm,不能围成三角形;
B.3cm+3cm>3cm,能围成三角形;
C.2cm+3cm=5cm,不能围成三角形;
D.2cm+2cm<6cm,不能围成三角形;
故答案为:B。
【点睛】
熟练掌握三角形三边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画出各个选项物体从右面看到的形状即可解答。
【详解】
A.,从右面看到的是;
B.,从右面看到的是;
C.,从右面看到的是;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方位感和观察力。
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1)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其三个内角相等据此解答;
(2)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解答;(3)两个完全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
(4)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来回答即可。
【详解】
(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正确;
(2)把56.1200末尾的零去掉,和原数相等,正确;
(3)两个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错误;
(4)由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可知: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反映出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正确。
所以(1);(2);(4)都正确,共3个。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解答时要逐条分析,对每一项进行分析判断是解题的关键。
6.B
解析:B
【解析】
【分析】
一个数由6个100,4个0.01,1个0.001组成,即这个数百位上是6,百分位上4,千分位上1,其它位上是0,根据对数位的认识进行选择即可。
【详解】
A .6.41这个数个位上是6,十分位上是4,百分位上是1,因此不满足;
B .600.041,这个数百位上是6,十位、个位、十分位上是0,百分位上是4,千分位上是1,因此满足;
C .600.41这个数百位上是6,十位、个位上是0,十分位上是4,百分位上是1,因此不满足。
故答案为:B
【点睛】
熟练掌握对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的认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观察线段图可知,张琳跳了1.1m ,唐旭比张琳多跳0.12m ,所以唐旭跳了()1.10.12m +。而肖红比唐旭少跳了0.08m ,所以肖红跳了1.10.120.08+-米 。也可看作肖红比张琳多跳()0.120.08-m ,所以肖红跳了()1.10.120.08+-,据此选择。
【详解】
根据分析可得:肖红跳的米数可用算式1.10.120.08+-或()1.10.120.08+-来表示。所以①和③正确。
故选B 。
【点睛】
8.A
解析:A
【解析】
【分析】
假设全是兔子,那么就有脚:40×4=160(只),这就比已知的100只脚多出脚:160-100=60(只),因为1只兔比1只鸡多脚:4-2=2(只),由此即可求得鸡的只数,进而求得兔的只数。
【详解】
假设全是兔子,则鸡就有:
(40×4-100)÷(4-2)
=60÷2
=30(只);
则兔子有:40-30=10(只)
鸡有30只,兔子有10只。
故答案为:A
【点睛】
熟练掌握求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平移是指在同一个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直线方向做相同距离的移动,那么这样的图形运动就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简称平移;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另一个图形的变化叫做旋转;依此选择。
【详解】
A.是由旋转得到的图形;
B.是由旋转得到的图形;
C.是由平移得到的图形;
故答案为:C
【点睛】
熟练掌握平移与旋转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80 307000 600
【解析】
【分析】
第1题,给9乘1000,即可将单位化为千克;第2题,给80000除以1000,即将小数点
向左移动三位;第3题,给307乘1000即可;第4题,给600000除以1000,即将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
【详解】
9×1000=9000,9吨=9000千克。
80000÷1000=80,80吨=80000千克。
307×1000=307000,307千克=307000克。
600000÷1000=600,600千克=600000克。
【点睛】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大化小乘进率,小化大除以进率。
11.78,90,0.001,8601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根据小数的意义,7.8里面有78个0.1,0.9里面有90个0.01,8.601的计数单位是0.001,有8601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解:7.8里面有78个0.1,0.9里面有90个0.01,8.601的计数单位是0.001,有8601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故答案为78,90,0.001,8601.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小数的意义.
12.101
【解析】
【分析】
根据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可知,余数要小于除数,则除数应大于16,最小是17。再根据被除数=商×除数+余数,求出被除数。
【详解】
一道除法算式中,商是5,余数是16,除数最小是17。
17×5+16
=85+16
=101
则当除数最小时,被除数是101。
【点睛】
本题考查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算式被除数=商×除数+余数也常用于有余数除法的验算。
13.5
【解析】
【分析】
先求出计数单位“百”与“亿”之间的进率是1000000,所以100000000粒小麦的质量大约是5000000克。因为:1吨=1000000克,所以:5000000克=5吨。
【详解】
100000000÷100×5=1000000×5
=5000000(克)
5000000克=5吨
所以,100000000粒小麦的质量大约是5吨。
【点睛】
熟练掌握各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4.48
【解析】
【分析】
先计算买4条的价钱,再求15条里有几个5条,然后相乘即可解答。
【详解】
4×4×(15÷5)
=16×3
=48(元)
【点睛】
买四条送一条,也就是促销时买5条只要花4条的钱。
15. 78°锐角
【解析】
【分析】
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度数和是180°,已知两个内角,先用减法求出第三个内角的度数,进而根据三角形的分类判定出这个三角形的类型;由此得解。
【详解】
180°-30°-72°
=150°-72°
=78°
因为有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所以该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及判定三角形类别的方法。
16.150
【解析】
【分析】
先用300除以6,再用所得商减去30,即可求出方框中的数。按照先算乘法后算加法的运算顺序求出正确的得数。
【详解】
300÷6=50,50-30=20
30+20×6
=
解析:150【分析】
先用300除以6,再用所得商减去30,即可求出方框中的数。按照先算乘法后算加法的运算顺序求出正确的得数。
【详解】
300÷6=50,50-30=20
30+20×6
=30+120
=150
【点睛】
主要考查学生对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应用情况。
17.4
【解析】
【分析】
假设全部都是鸡,分别计算出鸡脚的数量、鸡脚总数与实际脚的数量差、一只鸡与一只兔的脚的数量差,然后用脚的总数量差除以一只鸡与一只兔的脚的数量差,得到的数就是兔子的数量,再用鸡兔
解析:4
【解析】
【分析】
假设全部都是鸡,分别计算出鸡脚的数量、鸡脚总数与实际脚的数量差、一只鸡与一只兔的脚的数量差,然后用脚的总数量差除以一只鸡与一只兔的脚的数量差,得到的数就是兔子的数量,再用鸡兔总数量减去兔子的数量就是鸡的数量。
【详解】
12×2=24(只)
32-24=8(只)
4-2=2(只)
8÷2=4(只)
12-4=8(只)
【点睛】
熟练掌握鸡兔同笼问题的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8.36
【解析】
【分析】
根据图形的特点,先画出长方形长边中点的连线,然后把左边的阴影部分向右平移,使阴影拼成一个边长是6米的正方形,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S=a2,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解析:36
【解析】
【分析】
根据图形的特点,先画出长方形长边中点的连线,然后把左边的阴影部分向右平移,使阴影拼成一个边长是6米的正方形,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S=a2,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详解】
如图:
6×6=36(平方米)
这块菜地的面积是36平方米。
【点睛】
解答求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关键是通过转化,运用割补、平移、旋转等方法,把不规则图形转化为规则图形,再根据相应的面积公式解答。
19.06;1350;0.24;9.8;0.4;
600;4;3.;6;52;
【解析】
【分析】
【详解】
略
解析:06;1350;0.24;9.8;0.4;
600;4;3.;6;52;
【解析】
【分析】
【详解】
略
20.99;14;544
【解析】
【分析】
根据小数加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解答。小数加法验算时,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看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除法验算时,用商乘除数,看是不是等
解析:99;14;544
【分析】
根据小数加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解答。小数加法验算时,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看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除法验算时,用商乘除数,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乘法验算时,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看是不是等于乘积。 【详解】
10.6+7.39=17.99 验算:17.99-7.39=10.6
10.607.3917.99
+
17.997.3910.60
- 504÷36=14 验算:36×14=504 1436
50436144144
361414436504
⨯
32×17=544 验算:17×32=544
3217
22432544
⨯
173********
⨯
21.19;5.35;1900 6363;850;422 【解析】 【分析】
(1)按照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算; (2)按照减法的性质简算;
(3)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除法,最后算乘法;
解析:19;5.35;1900 6363;850;422 【解析】 【分析】
(1)按照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算; (2)按照减法的性质简算;
(3)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除法,最后算乘法; (4)(5)按照乘法分配律简算;
(6)先算小括号里面的除法,再算加法,最后算小括号外面的减法。
=6.3+2.7+6.44+3.56
=(6.3+2.7)+(6.44+3.56)
=9+10
=19
15.35-5.75-4.25
=15.35-(5.75+4.25)
=15.35-10
=5.35
(200+350)÷11×38
=550÷11×38
=50×38
=1900
63×101
=63×(100+1)
=63×100+63
=6300+63
=6363
(30+4)×25
=30×25+4×25
=750+100
=850
720-(750÷15+248)
=720-(50+248)
=720-298
=422
22.25千克
【解析】
【分析】
先用第一个月吃的量减去0.75千克,求出第二个月吃的重量,然后把第一个月和第二个月吃的重量相加即可。
【详解】
11-0.75+11
=10.25+11
=21.25(
解析:25千克
【解析】
先用第一个月吃的量减去0.75千克,求出第二个月吃的重量,然后把第一个月和第二个月吃的重量相加即可。
【详解】
11-0.75+11
=10.25+11
=21.25(千克)
答:两个月一共吃了21.25千克。
【点睛】
本题关键是根据数量的多少关系求出第二个月的用量。
23.8米
【解析】
【分析】
小红的身高加上凳子的高度然后减去比爸爸高的0.05米,即可解答爸爸的身高。
【详解】
1.35+0.5-0.05
=1.85-0.05
=1.8(米)
答:爸爸的身高是1.
解析:8米
【解析】
【分析】
小红的身高加上凳子的高度然后减去比爸爸高的0.05米,即可解答爸爸的身高。
【详解】
1.35+0.5-0.05
=1.85-0.05
=1.8(米)
答:爸爸的身高是1.8米。
【点睛】
本题考查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掌握计算顺序,正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24.95元
【解析】
【分析】
先用乘法求出25张桌子共需要多少钱,再用8000元减去买桌子用掉的钱,剩余的就是买椅子的钱,再除以30,就可以求出平均每把椅子多少元。据此列式解答。
根据分析可
解析:95元
【解析】
【分析】
先用乘法求出25张桌子共需要多少钱,再用8000元减去买桌子用掉的钱,剩余的就是买椅子的钱,再除以30,就可以求出平均每把椅子多少元。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
根据分析可得:
(8000-25×206)÷30
=(8000-5150)÷30
=2850÷30
=95(元)
答:平均每把椅子95元。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对四则混合运算的掌握与运用。
25.(1)25;35;(2)四;(3)123;(4)一班男生比女生多植树几棵?5棵
【解析】
【分析】
(1)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直条末端标的数字,可知一班女生和三班男生植树多少棵。
(2)每个班男、女生
解析:(1)25;35;(2)四;(3)123;(4)一班男生比女生多植树几棵?5棵
【解析】
【分析】
(1)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直条末端标的数字,可知一班女生和三班男生植树多少棵。(2)每个班男、女生植树棵数相减,可知哪个班男、女生植树相差最多。
一班:30-25=5(棵)
二班:34-34=0(棵)
三班:35-30=5(棵)
四班:34-28=6(棵)
(3)把四个班女生植数棵数相加即可。
25+34+30+34
=59+30+34
=+34
=123(棵)
(4)一班男生比女生多植树几棵?(答案不唯一)用一班男生植数棵数一女生棵树棵数即可。
【详解】
(1)一班女生植树(25)棵,三班男生植树(35)棵。
(2)(四)男、女生植树相差最多。
(3)4个班女生共植树(123)棵。
(4)一班男生比女生多植树几棵?
30-25=5(棵)
答:一班男生比女生多植树5棵。
【点睛】
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能够使人们一眼看出各个数据的大小,易于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
26.17厘米
【解析】
【分析】
围成三角形的所有线段的长度和,就是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已知底边,可以求出两个腰的长度和,又因等腰三角形的腰相等,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48−14=34(cm)
34÷
解析:17厘米
【解析】
【分析】
围成三角形的所有线段的长度和,就是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已知底边,可以求出两个腰的长度和,又因等腰三角形的腰相等,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48−14=34(cm)
34÷2=17(cm)
答: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腰长是17cm。
【点睛】
解答此题的主要依据是:三角形周长的含义以及等腰三角形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