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湖北省黄冈中学2008年秋季九年级化学期中考试试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0:45:53
文档

湖北省黄冈中学2008年秋季九年级化学期中考试试题

湖北省黄冈中学2008年秋季九年级化学期中考试试题命题人:黄冈中学教师王学兵(满分:100分时间:9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Cl:35.5O:16I:127K:39Ca:40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厨房中的下列现象肯定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用电磁炉烧开水B.煤气燃烧C.菜被炒焦发黑D.食物2、我们经常发现洗脸的毛巾用久后常常会变硬。这是由于洗脸的水中常含有较多的()A.氧气B.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推荐度:
导读湖北省黄冈中学2008年秋季九年级化学期中考试试题命题人:黄冈中学教师王学兵(满分:100分时间:9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Cl:35.5O:16I:127K:39Ca:40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厨房中的下列现象肯定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用电磁炉烧开水B.煤气燃烧C.菜被炒焦发黑D.食物2、我们经常发现洗脸的毛巾用久后常常会变硬。这是由于洗脸的水中常含有较多的()A.氧气B.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湖北省黄冈中学2008年秋季九年级化学期中考试试题

命题人:黄冈中学教师 王学兵

(满分:100分时间:9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Cl:35.5 O:16 I:127 K:39 Ca:4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 

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厨房中的下列现象肯定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用电磁炉烧开水        B.煤气燃烧

C.菜被炒焦发黑         D.食物

2、我们经常发现洗脸的毛巾用久后常常会变硬。这是由于洗脸的水中常含有较多的( )

A.氧气             B.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C.氧元素            D.氢元素

3、以科学武装头脑,用知识打造生活。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界的水资源很丰富,我们用水可以随心所欲

B.进入古井前,应先做灯火试验

C.一次性塑料袋使用方便又经济,应大力提倡生产

D.为了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在炭火盆边放一盆水

4、化合价是元素的一种化学性质。下列各组物质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都相同的一组是( )

A.KMnO4、K2MnO4         B.P2O5、Ca3(PO4)2

C.NH4Cl、HNO3          D.Cl2、CaCl2

5、实验操作不当会造成实验失败,甚至引发危险。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 )

A.将固体氢氧化钠放在已知质量的烧杯里用托盘天平称量

B.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C.振荡试管时.用手紧握试管,拇指堵住试管口,上下晃动

D.滴加液体时,滴瓶滴管的尖端不能触及已加过其它试剂的试管内壁

6、据报道,目前有些中小学生喜欢使用涂改液,经实验证明涂改液中含有许多挥发性有害物质,吸入后易引起慢性中毒而头晕、头痛,严重者抽搐,呼吸困难,二氯甲烷就是其中一种。下列关于二氯甲烷(CH2Cl2)的几种叙述正确的是( )

①它是由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②它是由碳、氢气、氯气组成的混合物

③它的分子中碳、氢、氯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2 

④它是一种纯净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7、记录实验现象是科学探究中收集有关证据的过程,下面是几位同学在科学探究中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生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B.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

C.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D.向硫酸铜中滴加氢氧化钠有蓝色沉淀生成

8、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湿衣服晾在阳光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B.成熟的菠萝蜜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液化石油气须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9、了解元素的化学性质,可以从其原子结构看起。某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根据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不能直接获得的信息是( )

A.X 的值           B.相对原子质量

C.核电荷数          D.最外层电子数

10、建立模型有助于我们了解微观过程。下图所示微观变化的化学反应类型与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一致的是( )

11、下图是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四种物质都很软,可作润滑剂

B.这四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C.这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

D.这四种物质的结构中都是每个碳原子连接3个碳原子

12、在一密闭容器中,盛放A、B、C三种物质各30g,经电火花引燃,充分反应后,各物质质量变化如下:

物质ABC新物质D

反应前物质质量/g

3030300
反应后物质质量/g

待测33022
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C物质中所含有的元素种类是A、B、D三种物质中所有元素种类之和

B.变化后待测的A质量为5g

C.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D.A物质有可能是单质

13、有关尿素[CO(NH2)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14+1×2×2=46

B.尿素是一种化合物

C.尿素中碳、氧、氮、氢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4:1

D.尿素中氮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l00%

14、我们知道氮的化合物有很多种。某种含氮元素的氧化物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20,该氧化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A.+5              B.+4 

C.+3              D.+2

15、在H2O、OH-、H、H+四种微粒中,属于分子的是( )

A.OH-              B.H

C.H2O               D.H+

16、重水的重要用途是在核反应堆中作减速剂,一个重水分子是由两个重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重氢原子核电荷数为1,相对原子质量为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     B.重氢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

C.重氢分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    D.重氢原子核内有1个质子

17、下列概念,前者从属于后者的,即有如图所示的关系的是( )

A.单质、化合物          B.单质、纯净物

C.氧化反应、化合反应       D.纯净物、混合物

18、下图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一套实验装置,装置足以维持实验过程中小白鼠的生命活动。装置气密性良好。经数小时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情况是(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A.A处下降,B处上升       B.A、B两处都下降

C.A、B两处都不变        D.A处上升,B处下降

19、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①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②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③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都不需要对气体发生装置加热

B.①②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C.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D.都可以用相同的发生装置

20、煤气中添加少量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C2H5SH),可以提醒人们预防煤气泄露。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充分燃烧,其反应方程式为2C2H5SH+9O24CO2+2X + 6H2O,则 X 的化学式为( )

A.SO3              B.SO2

C.CO               D.H2SO4 

[提示]

二、(本题包括6小题,共29分)

21、按要求用化学符号表示:(每空0.5分,共4分)

  (1)2个钠离子__________,(2)氩气__________,(3)3个铝原子__________,

  (4)硫酸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5)水银__________,

  (6)金刚石__________,(7)氢氧化钠__________,(8)铵__________。

2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1)、(2)反应的基本类型。(6分)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加热固体混合物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

  (3)铁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制氢气:____________________。

 23、已知,A、B、C、D四种物质之间存在以下转化关系。其中C是单质,D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试回答:(6分)

  (1)写出A、C、D三种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

  (2)写出C→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此反应,如果你有大量的C,你可以将C用于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条理由)

24、碳与碳的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 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虽年久仍不变色,原因是墨中主要成分碳具有__________性。木炭在一事实上条件下还原氧化铜,体现了碳的还原性,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用于冶金工业。

  (2) 二氧化碳能参与光合作用完成大气中的“碳循环”,但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会使全球变暖,从而导致__________。试分析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因素导致二氧化碳含量升高:__________,并举出一条我们生活中能做到的可以减小二氧化碳含量升高的事:__________。

25、天然水受到污染后,净化时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4分)

  (1)天然水污染的来源有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常用的净水方法有__________ (写出一种即可);检验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__________。

  (2)漂白粉可用水的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次氯酸钙可发生如下反应:Ca(ClO)2+X+H2O=CaCO3↓+2HCl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次氯酸钙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

26、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小刘、小李、小王按下面的步骤进行探究:(5分)

  (1)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不变。

  (2)设计并进行实验:小刘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A所示,小李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B所示,小王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C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①其中A、C两个实验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小刘的实验A: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王的实验C: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结论:

  小刘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

  小王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总质量与反应物总质量不相等。

  ③你认为的结论正确,导致另一个实验结论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1分)

27、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H2O2生成O2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进行探究,以下是他们探究的主要过程:(6分)

  【假设】H2O2生成O2的快慢与催化剂种类有关

  【实验方案】常温下,在两瓶同质量、同浓度的H2O2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MnO2和水泥块,测量各生成一瓶(相同体积)O2 所需的时间。

  【进行实验】下图是他们进行实验的装置图,气体发生装置中A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此实验中B处宜采用的气体收集方法是__________。

  【实验记录】

实验编号12
反应物5%H2O2

5%H2O2

催化剂1g水泥块

1gMnO2

时间165秒

46秒

  【结论】该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H2O2在常温下分解缓慢,加入MnO2或水泥块后反应明显加快,若要证明MnO2和水泥块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增加实验来验证它们在化学反应前后的__________,是否改变。H2O2生成O2的快慢还与哪些因素有关?请你帮助他们继续探究。(试提出一种影响H2O2生成O2的快慢的因素以及相关假设和实验方案)

  【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林月和几位同学在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氧气,并进行氧气性质的探究,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滴加速度。试回答下列问题:(20分)

   A      B        C       D      E

  (1)要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图中的装置__________。(填字母)

  (2)某同学在观察到装置B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E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实验时用过氧化氢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生成物中只有氧气    B.不需加热      C.需加热

  (4)装置B中反应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__________。

  A.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B.用体积小的溶器   C.加热反应物

  (5)林月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她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和__________ (填装置序号)进行组装。你认为A装置中还缺少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排空气法收集时,怎样知道氧气有没有收集满:____________________。

  (7)做氧气的性质探究时,我用了如下图所示的操作流程。

  本流程我探究的内容是__________。C操作,为了使__________与氧气完全反应,我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D操作用烧杯倾倒液体的作用是_______,得出的探究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

29、下表是某品牌“加碘食盐”包装袋上部分文字说明:

配料氯化钠、碘酸钾
含碘量(40~50 mg)/kg

保质期18个月

食用方法勿长时间炖炒
贮藏指南避热、避光、密封、防潮
  (1)要在食盐中加碘,是因为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缺碘会引起疾病。

  (2)由食用方法、贮藏指南中,可以推测到碘酸钾具有的化学性质之一是__________。

  (3)用单质碘(I2)与氯酸钾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可制得碘酸钾(KIO3),同时生成氯单质(Cl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国家质量检测部门在集贸市场某商店抽样检测该品牌500 g袋装加碘食盐,经化验其中含碘酸钾40 mg,则含碘__________mg,质量检测结论是__________(填写“合格”或“不合格”)产品。

30、实验室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问:当制取4.4克二氧化碳时,得到氯化钙多少克?

21、(1)2Na+;(2)Ar;(3)3Al; (4); ;(5)Hg

  (6)C;(7)NaOH;(8)NH4NO3

  22、(1)4P+5O22P2O5;化合反应

  (2)2KClO32KCl+3O2↑;分解反应

  (3)3Fe+2O2Fe3O4

  (4)CuSO4+2NaOH═Na2SO4+Cu(OH)2↓

  (5)Zn+H2SO4═ZnSO4+H2↑

  23、(1)A.Fe; C.H2;D.H2O

  (2)2H2+O22H2O;作燃料

  ①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②产物为水,很环保(答案合理即可)

  24、(1)稳定;C+2CuOCO2↑+2Cu

  (2)温室效应;①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②森林遭到破坏;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或植树造林)

  25、(1)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或农业上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或生活废水的任意排放);静置沉淀(或过滤或吸附或沉淀);加肥皂水振荡

  (2)CO2;+1

  26、①A:4P+5O22P2O5

  C:CaCO3+2HCl═CaCl2+H2O+CO2↑

  ③小刘;反应未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生成CO2外逸,导致质量减少。

  ④在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及原子的质量不变。

27、锥形瓶;排水法

  H2O2生成O2的快慢与催化剂种类有关(等质量的MnO2比水泥块作催化剂效果更好);

  质量及化学性质;

  H2O2生成O2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分别在20℃、40℃下,在两瓶同质量、同浓度的H2O2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MnO2,测量各生成一瓶(相同体积)O2所需的时间

  28、(1)C或E

  (2)装置气密性不好;

  (3)B;

  (4)A

  (5)2KMnO4K2MnO4+MnO2+O2↑;C;棉花

  (6)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说明已收集满。

  (7)木炭与氧气反应生成了什么;

  木炭;将红热的木炭自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

  检验反应后的产物是否为CO2;木炭与氧气反应生成了CO2

29、(2)不稳定;

  (3)I2+2KClO32KIO3+Cl2↑;

  (4)23.7;合格

  30、解:设得到CaCl2的质量为x,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111       44

          x        4.4g

  

  x=11.1g

  答:得到CaCl2的质量为11.1g。

文档

湖北省黄冈中学2008年秋季九年级化学期中考试试题

湖北省黄冈中学2008年秋季九年级化学期中考试试题命题人:黄冈中学教师王学兵(满分:100分时间:9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Cl:35.5O:16I:127K:39Ca:40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厨房中的下列现象肯定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用电磁炉烧开水B.煤气燃烧C.菜被炒焦发黑D.食物2、我们经常发现洗脸的毛巾用久后常常会变硬。这是由于洗脸的水中常含有较多的()A.氧气B.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