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从环境心理学角度解析公园设计与人的需求_以太原市儿童公园为例_冯光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0:45:11
文档

从环境心理学角度解析公园设计与人的需求_以太原市儿童公园为例_冯光

2011年6月第13卷增刊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Southeast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Jun.2011Vol.13Supplement从环境心理学角度解析公园设计与人的需求———以太原市儿童公园为例冯光(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24)[摘要]现代都市的飞速发展和城市范围的迅速扩张对城市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希望生活在蓝天碧水的环境里。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净
推荐度:
导读2011年6月第13卷增刊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Southeast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Jun.2011Vol.13Supplement从环境心理学角度解析公园设计与人的需求———以太原市儿童公园为例冯光(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24)[摘要]现代都市的飞速发展和城市范围的迅速扩张对城市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希望生活在蓝天碧水的环境里。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净
2011年6月第13卷增刊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outheast U 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

 

Jun .2011V ol .13Supplement

      

从环境心理学角度解析公园设计与人的需求

———以太原市儿童公园为例

冯 光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摘 要]现代都市的飞速发展和城市范围的迅速扩张对城市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希望生活在蓝天碧水的环境里。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净化空气,改善环境方面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被称为城市的“绿肺”。本文应用环境心理学知识对公园进行调研、分析,解析公园绿地空间在环境心理学方面的设计以及人们对于公园环境心理的需求.

[关键词]城市公园;调查报告;环境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T U98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11X (2011)0S -0062-04

[收稿日期]2011-04-04

[

作者简介]冯光,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景观设计。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空间范围的不断扩大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破坏了城市原本舒适的人居生活环境。城市居民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渴望回归乡村特色的自然环境。绿地系统已成为城市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冠以“绿肺”的美称。公园绿地已经成为城市居民亲近和感受自然的重要场所之一。

目前,城市绿地功能调查研究主要围绕绿地的类型,空间分布情况等展开,很少有人从公园使用者的精神感受层面进行研究。本次城市公园绿地功能调查创从人认知感受的角度入手,以一个全新视角来探讨绿地系统在城市居民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依据。

一、调查内容与方法

1.调查对象概况

本次调查选取太原市具有代表性的公园绿地进行调查(图1)。儿童公园位于太原市中心区的海子边,原名人民公园。历史上曾被称为文瀛湖,清代光绪年间,在这里建凉亭,筑楼台,栽树木,种花草,供人游览。清代末年,被辟为公园,取名为“文瀛湖公园”。

图1:儿童公园区域位置图

辛亥后,孙中山先生来到太原,曾入园游览。一段时间内,这里改名为“中山公园”。新中国成立后,一直称为“人民公园”,1982年才更名为“儿童公园”。

儿童公园面积11.9万平方米。其中,水面面积为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9000平方米。公园内,楼台桥榭、馆舍假山,一应俱全。园内还建有图书馆、展览馆、天文馆、书法碑廊、花坛、花坞以及十四层密檐琉璃塔,供游人参观、学习、娱乐。

2.调查形式与研究方法

调查对象主要针对来公园游憩休闲人群,通过收集与统计公园绿地的相关数据来揭示公园环境对于人精神层面上的需求,为提高公园的服务质量和改善城市环境提供参考。

3.调查样本的选择

调查采用问卷形式。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和不同性别的对象进行调查。整个调查过程持续一周,既确保了数据样本的随机性,分布的合理性,又保证了数据的科学性。

4.调查问卷的设计

调查问卷以调查公园环境及设施对人们精神生活的满足程度为主,兼顾公园基础设施布置的合理程度进行设计。在初步实验性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问卷设计中不合理的部分进行调整与完善,完成正式调查问卷,并于2010年2月11日—17日进行正式问卷调查。

二、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

100份,有效率达100%。其中男性48人,女性52

人,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为34岁。

1.公园成为受众日常休闲活动的主要场所根据人们日常主要休闲活动的调查结果显示,公园已成为大多数人日常休闲活动的主要方式之一(20.1%)(图2)

图2:日常主要休闲方式

2.公园活动已成为市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市民参与公园活动的目的调查显示,公园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多样性需求。将人们游玩的目的分为锻炼身体、带小孩散步、打牌、喝茶、与朋友聊天、唱歌跳舞、读书看报等几个方面。“散步”和“锻炼身体”在公园调查数据中所占的百分比分别居第一位和第二位(图3),说明现在社会中,公园是使人们精神得到放松的主要场所。

将选项合并为三大块:精神认知(包括散步、打牌、喝茶、与朋友聊天、读书看报);身体认知(锻炼身体、唱歌跳舞、带小孩)及其它等方面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市民认为公园有精神认知作用的占53.4%(图4),人们对精神享受的追求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

3:受众在公园活动中主要目的的调查统计

为了寻求人们对于精神认知方面的感受,我们分别从缓解压力、消除疲劳和独自思考问题三方面进行调查

图4:受众认知分析情况调查统计

(1)缓解压力

从调查统计结果得出,有38%的被调查者把在去公园作为缓解压力的主要方式(图5),其主要原因是对自然的渴望与向往。钢筋水泥的城市阻碍了人际交流,封闭了人们的感情,而公园可以充当人们感情宣泄的平台,使人们重拾自我,回归自然。因此,公园在缓解压力方面起到比较好的效果。

图5:缓解压力场所调查统计

(2)消除疲劳

通过对调查统计结果分析得出,公园以其多功能性与良好的自然环境来满足人们对休闲、游玩的需求。认为效果较好以上的有52%(图6)。

图6:消除疲劳情况调查统计(3)思考

通过对调查统计结果分析得出,有15%的人认为公园的环境非常适合思考问题,有34%的人认为公园的环境比较合适思考问题,有40%的人认为效

果一般,11%的人认为不适合。可见,公园提供了供个人学习与思考问题的良好空间场所,但优势还不明显。(图7)

图7:独自思考问题情况调查统计图

63

增刊冯 光 从环境心理学角度解析公园设计与人的需求

(4)空间领域作用日益明显

市民普遍认为公园可以为人们提供良好的活动空间。有45.36%的市民认为这个公园有很好的个人领域空间。有42.33%的市民认为有个人领域空间但布置不合理(图8),这是调查过程中反应出的问题之一,应引起重视,并加以改善

图8:个人空间领域感的情况调查

3.受众对于民俗文化的需求同公园所能提供的文化活动存在明显的反差

人们普遍认为公园中应该增加民俗文化场所,这表明市民对于文化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公园不能满足市民这一需求。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繁荣,人们对于城市个性化的塑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追求质量较高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了人们普遍的共识。

4.公园内功能设施情况的调查与分析(1)休息设施的状况

在对公园的调查中(图9),有52%的人认为休息设施布置一般,9%的人认为布置不合理,人们到公园锻炼身体,散步,唱歌跳舞的人数比率分别是21%,32.4%,4%。这部分人在总人数中占很大的比重,他们需要完善的休息设施来进行活动后的休息、放松。但是实际情况是,经常会看到很多人挤在一张座椅上休息,有些人实在找不到休息之处时只好蹲在地上来缓解疲劳,尤其是一些老年人在活动之后,由此而无法使体力快速得到恢复,这给人们的活动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图9:公园休息设施完善程度

(2)健身设施及老年与儿童活动设施的调查在儿童公园中,人们认为应该增加健身设施的比率分别为36%(图10);认为应该增加老年及儿童

活动设施的比率分别为32%。公园急需增加这些设施来满足老年人跟小孩的活动需求

图10:公园需要增加的活动与休闲场所设施

(3)标识系统欠完善

笔者通过对市民的访谈调查看出公园存在着标识系统不完善的问题,如儿童公园中明显的完整的路牌。

5.公园内空间环境调查分析(1)与自然结合程度

从调查区公园与自然结合情况来看,非常满意的占13%,比较满意的占37%(图11)

图11:与自然结合程度情况调查统计图

(2)环境卫生及噪音干扰情况调查

环境卫生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公园环境非常满意的占13%,比较满意的占46%(图12)

图12:环境卫生调查统计分布结果

根据公园噪音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噪音比

较严重的市民占17%,认为一般的占66%(图13),如儿童公园游乐服务设施噪声严重干扰了公园宁静的环境。儿童公园作为城市的绿肺是人们缓解压力的好地方,但在撤消收取门以后,为保证管理维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3卷

护的正常开支,将各种营利性服务设施引入人民公园。碰碰车等儿童游乐设施与公园中人们自发组织的活动,如唱歌,跳舞等活动由于选择的场所不合理,它们产生的噪音影响了人们在公园中的正常活动

图13:噪音情况调查统计

三、公园规划与建设问题的解决措施

1.完善市民游憩服务设施与场所的建设公园已成为人们缓解精神压力的主要场所。1

2.5%的市民认为公园中应增添老年及儿童活动设施(图10),由此可见公园在设计时没有充分为老年人及儿童考虑。建议适当增加此类设施,并综合考虑其安全性,自然性等因素进行场所安排与调整。儿童公园应适当撤除一些营利性的游乐设施,增加一些公益性的老年及儿童活动设施。

2.完善公园内部标识系统的受众可识性加强完善公园中的标识体系,注重路标形式的设计,在公园绿地的设计上要注重布置的可识别性,各部分的设计都要有自己的风格,建议在园路的交叉口可以设置不同风格的小品,在地面的铺状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来区别不同的功能分区。尽量完善路牌、公厕、导游图等标识设施,方便人们在公园中的活动。

3.加强公园设施的人性化管理

增加绿地小品和休息设施,如在树木周边布置一些座椅与可供乘凉的中型的花台(防止人们踩塌,但可供人乘坐);公园中应增加一定数量的公厕,方便游人的休闲与游玩,同时可以改善环境卫生设施。

  4.公园活动要满足受众的精神需求

公园举办活动时适当地与本地的文化背景与历史渊源相结合,展示地方特色和风土人情;处于城市不同地段的公园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地进行一些商业文化活动,以体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公园民俗文化活动宣传力度不够,80.13%的市民觉得公园中很少或几乎没有举办过民俗文化活动,这说明公园对所举办的民俗活动的宣传力度不够。建议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文化活动的宣传,充分利用其地势优势,突出自己的风格与特色,宣扬三晋文化。

四、结 语

21世纪人们渴望拥有多样化的城市空间,渴望

生活在生态环境优美自然的城市里。近年来,城市绿地系统被公认为是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构建城市生态网络和城市开放空间的核心内容。

城市的生态环境的优化依赖于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完善及其功能的发挥,通过不断地改善生活环境质量来体现对人的关怀,满足人的需求,营造和谐社会。本次调查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进行观察、调查与思考,发现现有城市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大量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来定性、定量地分析问题,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通过思考与实践,相信以上的看法与建议能实实在在地为太原市公园绿地系统规划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从而达到本次调查的效果与目的。

[

献]

[1] 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第二版)[M ].北京:中国

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 扬 盖尔.交往与空间(第四版)[M ].何人可译.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 克莱尔 库珀 马库斯,卡罗琳 弗朗西斯.人性场所

[M ].俞孔坚译.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1.[4] 徐磊青.环境心理学[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5] 石洋,闫红伟.浅析环境心理学理论在公园设计中的应

用———以昆明市翠湖公园为例[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

[6] 车生泉,郑丽蓉.环境心理学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

(一)[J ].园林,(2004):22-23.

65

增刊冯 光 从环境心理学角度解析公园设计与人的需求

文档

从环境心理学角度解析公园设计与人的需求_以太原市儿童公园为例_冯光

2011年6月第13卷增刊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Southeast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Jun.2011Vol.13Supplement从环境心理学角度解析公园设计与人的需求———以太原市儿童公园为例冯光(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24)[摘要]现代都市的飞速发展和城市范围的迅速扩张对城市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希望生活在蓝天碧水的环境里。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净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