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A13数据可视化呈现与解读(经典模板)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0:46:29
文档

A13数据可视化呈现与解读(经典模板)

A13数据可视化呈现与解读通过这次学习对量规的认识更加深刻,评价量规是一个真实性评价工具,它是对学生的作品、成果、成长记录袋或者表现进行评价或者等级评定的一套标准。同时也是一个有效的教学工具,是连接教学与评价之间的一个重要桥梁。常用的量规类型有:1、核查表2、分值系统3、分析性量规4、整体性量规,核查表相对比较容易编制,也比较容易管理。它们很容易被理解(表上呈现了评价内容的几个特征),因为核查表常用于及时评价,所以也要求简洁紧凑。它们对过程或表现质量(如关键要素)的评价是非常有用的。当教师运用
推荐度:
导读A13数据可视化呈现与解读通过这次学习对量规的认识更加深刻,评价量规是一个真实性评价工具,它是对学生的作品、成果、成长记录袋或者表现进行评价或者等级评定的一套标准。同时也是一个有效的教学工具,是连接教学与评价之间的一个重要桥梁。常用的量规类型有:1、核查表2、分值系统3、分析性量规4、整体性量规,核查表相对比较容易编制,也比较容易管理。它们很容易被理解(表上呈现了评价内容的几个特征),因为核查表常用于及时评价,所以也要求简洁紧凑。它们对过程或表现质量(如关键要素)的评价是非常有用的。当教师运用
A13数据可视化呈现与解读

通过这次学习对量规的认识更加深刻,评价量规是一个真实性评价工具,它是对学生的作品、成果、成长记录袋或者表现进行评价或者等级评定的一套标准。同时也是一个有效的教学工具,是连接教学与评价之间的一个重要桥梁。

常用的量规类型有:1、核查表2、分值系统3、分析性量规4、整体性量规,核查表相对比较容易编制,也比较容易管理。它们很容易被理解(表上呈现了评价内容的几个特征),因为核查表常用于及时评价,所以也要求简洁紧凑。它们对过程或表现质量(如关键要素)的评价是非常有用的。

当教师运用分值量规评定其中某个特征每条指标的得分时,如果没有描述依据怎样的表现得到某一具体的分值的话,分值系统量规的运用就会出现问题。当试图开发一个更清晰的评价时,教师可能会凭着经验列出几个包含在被赋予分值的表现特征之下的组成部分,如果漏掉某一特征之下的某些要素,教师在标示那个特征的分值时,就已经出现了问题。 

分析性量规在形成性评价中是非常有价值的,学生能看到它们的表现是怎样被当作所描述的每一条评分指标评定的。这种描述和定性的分析性量规结合,能提供给学生提高学习水平的机会,让他们看到进入下一个水平必须做什么。因为学生知道评分的标准,他们能进行自我评价,这样通常能激励学生努力学习,进入高一级水平。

 整体性量规也是用言语描述表现特征的评价标准。相对于分析每一个特征并单独地给予评分,整体性量规把学生的表现看作一个整体,给表现和结果(作品)判定一个单一的得分。整体性量规为量规的每个水平编写了一段包含有不同特征的描述,所有的表现特征都达到某一质量水平,才能得到该水平的得分。如果一条或两条评分指标没有达到该水平,只能给予低一级水平的得分。

     对教师来说,当他们知道学生的部分表现实际上已处于高一级水平时,很难给予学生低一级水平的得分,这不太真实、也不太公平。整体性量规对学生解释起来也较困难,当学生得到一个分数时,他们不知道自己的部分表现是否已高于所给予的得分,这就是整体性量规通常不用于形成性评价的原因

2020——2021 学年度第 一 学期期 中 

A13数据可视化呈现与解读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分析    

  单位:                                                                                      日期:     2020年 11    月13  日

任课教师学科科学 

班级三年级 

检测成绩统计
年报人数参评人数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优秀及格
人数%人数%
32 32

 100

4885.2 25

 78%

 30

93%
题号存在问题采取措施
 一

 选择

 

 

 

 二

 判断

 

  三

 填空

 

 

 

 

 

 四

 操作

活动

我画

的蚂蚁 

 六

我知道的蜗牛的身体

探究

活动

 八

新的

发现

 

选择题 满分的有8人,其余24都有失分。第一小题出错较多,22出错,原因可能是题意理解模糊 。

第二小题错误较多,9人出错,属于审题不清。

第三小题全部正确。

 第四小题出错较少,2人出错。

 第五小题出错较少,5人出错。

 

 

 判断题满分的有4人。

 

 出错较多的是第二小题,植物的茎都能直立生长,大多数学生判断为正确。本题属于课外资料库里的内容,学生掌握不好。

 

 

 本题满分4人

 

 错误主要集中在第一小题和第四小题;第一小题叶片上有( ),学生多答成“叶柄”,说明学生题意理解错误。

第四题蜗牛的眼睛长在( ),学生都答成头上或触角写错了

出错较少,学生对树皮拓片的过程描述详细,说明经过实践的过程孩子们记忆深刻。

学生的出错较少,对蚂蚁的认知较好。

学生对于蜗牛的身体结构、各部分的名称认识很清楚。

出错较多,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较差,对于寻访观察小动物之后,应该怎样的对待小动物,学生理解错误。

失分较多,学生对主食产自于哪些植物搞不清楚,不知道大米从哪里来,说明生活经验缺乏。

 

 选择题属于基础知识点的考察,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不是很清楚,今后加强。

 

 

 

 

 

 

 

 

 

 对于资料库里的课外知识学生认知较少,今后加强知识的拓展延伸。

 

 

 

 

 

今后加强知识的巩固记忆。

今后加强。

注意从兴趣出发,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今后加强知识的整理归纳能力的培养。

今后加强知识的巩固及拓展延伸。

A13数据可视化呈现与解读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名称信息与信息技术
执教者课时1
所属教材目录人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较多,表述较为抽象,学生理解困难,讲解时需要以身边具体事例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学情分析学生刚接触新教材,与小学教材有所不同,需要引导学生过度好,学生来自农村不同学校,各校情况不同,学生的基础不同,有些学生对计算机很陌生,需要由浅入深,避免产生畏难情绪。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信息的概念,掌握信息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任务驱动教学,促进小组活动,培养学生思考和寻求知识的能力,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启发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锻炼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小组活动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信息的含义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发展及其重要作用。
难点信息的处理环节
教学策略与 设计说明

给各个小组分配任务时推荐单题组长,在每个小组内对任务中的问题作出解答,其他组员协调。任务把教学目标进行分解,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课程引入

(7分钟)

课堂教学

1.(1)什么是信息

 (10分钟)

信息的特征

(5分钟)

(2)辨别信息的真伪

(5分钟)

(3)如何获取信息

(10分钟)

2、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5分钟)

同学们平常都用什么方式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呢?

我们交流的内容是不是可以叫做“信息”呢?哪些东西又可以称作为“信息”呢?

1:共享信息的人越多,信息的价值就越大

2: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3:信息也会过时

4:信息离不开载体

生活中有哪些不真实的信息呢?

电信诈骗、虚假广告等。

我们如何来获取有效的信息呢? 

我们来想想哪些信息对你来说是有用,哪些信息有是没用的呢?

学生举例说出交流的方式:如谈话、写信、打电话等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实际生活举例说出信息实例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例如电信诈骗、虚假广告等。

小组讨论,把讨论结果总结到任务条上。

由身边得事回答,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分组讨论,单题组长回答

小组间讨论,辩论不同观点

通过小组讨论,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

课堂小结

2分钟

总结本课知识点,点评各小组表现,强调讨论中出现的普遍问题,解决易错点、难点,做小组评价加分。
布置作业

1分钟

1、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辨别真假信息,帮助家长分析垃圾信息。

2、怎样才能增强祖国的信息能力?以小组为单位收集资料。

板书设计

机房用多媒体网络授课,无板书。

教学反思本课在第一次讲时对时间掌握的不是很好,对第三个问题任务讨论时超时,造成小结时时间压缩。另外学生在讨论“信息技术重要性”时小组准备不是很充分,有的小组发言重复,没有很好的完成任务。改进:小组准备时需要教师加以指导,收集信息更有针对性。更好掌握小组活动的节奏,分配好时间。后来上课时有所好转。

文档

A13数据可视化呈现与解读(经典模板)

A13数据可视化呈现与解读通过这次学习对量规的认识更加深刻,评价量规是一个真实性评价工具,它是对学生的作品、成果、成长记录袋或者表现进行评价或者等级评定的一套标准。同时也是一个有效的教学工具,是连接教学与评价之间的一个重要桥梁。常用的量规类型有:1、核查表2、分值系统3、分析性量规4、整体性量规,核查表相对比较容易编制,也比较容易管理。它们很容易被理解(表上呈现了评价内容的几个特征),因为核查表常用于及时评价,所以也要求简洁紧凑。它们对过程或表现质量(如关键要素)的评价是非常有用的。当教师运用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