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教学要点】
一.背景及文学研究会的主要刊物
二、文学研究会的文学主张:为人生的文学
三、文学研究会的小说创作
二、【基本内容】
1.背景
成立时间:1921年1月
地点:北京来雨轩公园
发起人:周作人、朱希祖、耿济之、郑振铎、瞿世英、王统照、茅盾、蒋百里、叶绍钧、郭绍虞、孙伏园、许地山,共12人。
成立宣言:(周作人执笔,1921-1-10《小说月报》12卷1号)
联络感情:希望大家时常聚会,交换意见,可以相互理解,结成一个文学中心的团体。
增进知识:希望渐渐造成一个公共的图书馆研究室及出版部,助成个人及国民文学的进步。
建立著作工会的基础:将文艺当作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遣的时候,现在已经过去了。我们相信文学是一种工作,而且又是于人生很切要的一种工作;治文学的人也当以这事为他终身的职业,正同劳农一样。所以我们发起本会,希望不但成为普通的一个文学会,还是著作同业的联合的基本,谋文学工作的发达与巩固。
2.文学研究会的主要刊物
1.小说月报
2.文学旬刊
3.诗
⑴小说月报(1910/8-1932/1)
上海商务印书馆(17-1932)
创办人:夏瑞芳,鲍咸恩,鲍咸昌,高凤池
原仅是一家印刷店,一台机动印刷机和两台手动印刷机,只印刷名片和成印小额商务印刷业务
1903年,接收日本印刷所拍卖的设备,成为上海最先进的印刷所。
由印刷业向出版社的发展。《华英初阶》教材畅销,1902年创办编译机构,聘请张元济主持编译事务。
文学刊物:绣像小说、东方杂志、小说月报等
《小说月报》1910.8-1932.1)
1910/7-1912/3 王蕴章主编
1912/4-1917/12 恽铁憔主编
1918/1-1920/12 王蕴章主编
1920年1月,开设“小说新潮栏”,茅盾主持该栏目。
1921/1-1922/12 全部改革,茅盾主编
1923/1月—1927/4 郑振铎主编(14卷1号-18卷5号)
1927/5—1932/1 叶绍钧、徐调孚主编
《时事新报·文学旬刊》(1921。5—1929)
《时事新报》1907-12创刊,是研究系在上海的言论机关,由张东荪主编。
1921-3月,郑振铎从北京铁路管理学校毕业来到上海火车南站当练习生,不久即被张东荪聘为《时事新报·学灯》副刊的主编。
接编《学灯》后,郑振铎征得张东荪的同意,在《时事新报》上开辟了一个新文学副刊《文学旬刊》,于1921年5月10日正式创刊。该刊宣言表示要“为中国文学的再生而奋斗”,“一面努力介绍世界文学到中国,一面努力创造中国的文学,以贡献于世界的文学界中”。
《文学旬刊》满一周年后,便发展为文学研究会的定期刊物。
文学旬刊
《文学旬刊》1921-5-10——1923-7-22 ,80期
《文学周刊》1923-7-30——1925-5-4,81-171期
《文学周报》 1925-5-10——1929-12-23,172-380期
《诗》1922/1/15—1923/5/15 共2卷7期)
以中国新诗社名义编辑,中华书局出版
发起人:朱自清、叶圣陶、刘延陵、俞平伯
编辑:叶圣陶、刘延陵
二、文学研究会的文学主张:为人生的文学
1、周作人在成立宣言三中说:
将文艺当作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遣的时候,现在已经过去了。我们相信文学是一种工作,而且又是于人生很切要的一种工作;治文学的人也当以这事为他终身的职业,正同劳农一样。
2、茅盾为人生与“写实主义”的倡导
生平和文学活动大事
16年7月5日生。父亲沈永锡、母亲陈爱珠
1903年,入私塾读书。
1905年父亲病逝
1913年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第一类读书
1916年毕业,8月入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
1918年3月与孔德沚结婚。
1920年1月主持《小说月报》的“小说新潮”栏
1921年成立文学研究会,改革《小说月报》;2-3月参加主义小组,后转为党员。
1923年辞去《小说月报》主编,调国文部。夏,到上海大学任教。
1925年12月任上海特别党部宣传。
1926年月去广州参加第二次代表大会,后留在广州工作,任宣传部秘书。
1927年1月去武汉,任军事政治学校教官。4月,任汉口〈日报〉主编。7月离开武汉去南昌。8月回到上海,被通缉。
《现在文学家的责任是什么》(1920-1-10《东方杂志》17卷1期)
文学是为表现人生而作的。文学家所欲表现的人生,决不是一人一家的人生,乃是一社会一民族的人生。……从这里研究得普遍的弱点,用文字描写出来,这才是表现人生的文学。
《新旧文学之评议》(1920-1-25《小说月报》11卷1号
新文学是进化的文学,进化的文学有三件要素:一是普遍是性质;二是有表现人生、指导人生的能力;三是为平民的非一般特殊阶级是人生。
唯其是注重表现人生、指导人生的,所以我们要注重思想,不重形式;唯其是为平民的,所以要有人道主义的精神。
写实主义倡导(1921-1923)
《小说月报·改革宣言》(1921-1-20《小说月报》12卷1号)
写实主义的文学,最近已见衰退之象,就新世界观只立点而言之,似已不应多为介绍,然就国内文学界情形而言,则写实主义之真精神与写实主义之真杰作未尝有其一二,故同人以为写实主义在今尚有切实介绍之必要。
《评四五六月的创作》(1921-8-10《小说月报》12卷8期)
我对于现今创作坛的条陈是“到民间去”;到民间去经验了,先造出中国的自然主义文学来。否则现在的新文学创作要回到“旧路”。
《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1922-7-10《小说月报》13卷7号)
旧派小说技术上共同的错误是:
1、 他们连小说重在描写都不知道,却以“记帐式”的叙述法来做小说。
2、 他们不知道客观的观察,只知道主观的向壁虚构。
3、 思想上的一个最大的错误,就是游戏的消遣的金钱主义的文学观念。
要排除这三层错误观念,我以为须得提倡文学上的自然主义。
新派小说犯了和旧派相同的错误。不能客观的描写、内容单薄用意浅显。
自然主义何以能担当这个重任——
自然主义者最大的目标是“真”,最大的好处是真实与细致。专记连续的许多动作的“记帐式”的作法,和不合情理的描写法,只有用这种严格的描写法方能校正。
自然主义者事事必先观察的精神也是我们所当引为“南针”的。
自然派作家,把科学上发现的原理应用到小说里,并该研究社会问题,也能救治内容单薄与用意浅显两个毛病。
3、郑振铎的文学观念——
文学是人生的反映、是感情的产品
《血与泪的文学》(1921-6-30《文学旬刊》6号)
我们所需要的是血的文学、泪的文学,不是“雍容尔雅”“吟风啸月”的冷血的产品。
《文学与》(1921-7-30《文学旬刊》9号)
文学本是感情的产品。它最容易感动人,最容易沸腾人们的感情之火。
《新文学观的建设》(1922-5-11《文学旬刊》37号)
文学是人生的自然的呼声。人类情绪的流泻于文字中的,不是以传道为目的,更不是以娱乐为目的。而是以真挚的感情来引起读者同情的。
三、文学研究会的小说创作
1、冰心(1900——1999)的创作
年谱:1900-10-5,生于福州
1912 考入福州女子师范学校预科
1914秋 考入北京教会学校贝满女中
1918秋 考入北京协和女子大学预科(1920年该校并入燕京大学),两年后该学文学本科
1919 五四运动期间,被选为学生会秘书
9月,处女作《两个家庭》发表。
1921 加入文学研究会
1923 1月,《繁星》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5月,《春水》由北新书局出版
《超人》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从燕京大学毕业,获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奖学金,8月赴美留学,学习英国文学。
1926 5月,《寄小读者》由北新书局出版
获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硕士学位,归国
1926-1936 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女子文理学院任教
1929 6月,同社会学家吴文藻
1936 夏,去美国参加哈佛大学校庆,后去欧美访问一年。
1938 9月,迁居昆明
1940 冬,迁居重庆,从事文化救亡工作
1946年冬-1951年秋,全家去日本,任东京大学的中国文学课的教授
1951 秋,归国。
文学创作
——以问题小说创作走上文坛
1919-9-18、22《晨报副刊》,《两个家庭》
1919-10-7、11《晨报副刊》,《斯人独憔悴》
1919-11-22、26《晨报副刊》,《去国》
1920-1-6、7《晨报副刊》,《庄鸿的姊姊》
1921-4《小说月报》12卷4号,《超人》
1923年5月《超人》小说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收《笑》《超人》 《爱的实现》《最后的使者》《离家的一年》《烦闷》《疯人笔记》《遗书》《寂寞》《往事》等小说、散文。
1930年1月,《往事》由开明书店出版
内收《悟》《六一姊》《别后》《往事》《剧后》《梦》《到青龙桥去》
1932年7月,《姑姑》由北新书局出版
内收《姑姑》《第一次宴会》《三年》《分》等小说
1933年10月,《去国》由北新书局出版
内收《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去国》《世界上有的是快乐……光明》《最后的安息》《一个兵丁》《一个军官的笔记》《是谁断送了你》《三儿》《鱼儿》《一个不重要的军人》
小说主题:
《去国》具有浓郁的时代文化气息:青年与社会、家庭的冲突、女子问题、下层人的遭遇
《超人》对人生的哲思:爱与童心
《往事》对美丽女性的赞歌
小说艺术的探索
两种结构方式:短截面与“记述体”
由表现主题向表现人物的转变
由主观议论到客观表现
几篇技巧较好的小说:《一个兵丁》《是谁断送了你》《三儿》《六一姊》《剧后》
散文、诗歌影响最大
1922-1-1起,在《晨报》发表短诗《繁星》
1923-1 《繁星》诗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收小诗1首。
1922-3-21起,在《晨报》发表短诗《春水》
1923-5 《春水》由新潮社出版,收短诗182首。
1922-10 《小说月报》10卷发表散文《往事一》
1923-7-24 《晨报》新开“儿童世界”栏目,
7-25 为《晨报·儿童世界》写《寄小读者·通讯一》
1924 在青山沙穰疗养院写出《寄小读者》通讯十二
封,及《往事二》
1926 《寄小读者》由北新书局出版
2.乡土小说流派
一、兴起及其特点:
1、 1923年左右出现,主要是文学研究会、语丝社、未名社的作家,作品多发表在《晨报》、《京报》、《语丝》、《莽原》、《未名》和《小说月报》。
小说月报:王任叔 《疲惫者》 1925-11-16卷11号
许杰 《惨雾》 1924-8-15卷8号,《赌徒吉顺》 1925
王鲁彦 《柚子》 1924-10-15卷10号
《黄金》 1927
晨报副刊 黎锦明 《侥幸》 1924-12-4、10
《出阁》 1926-2《沉钟》
许钦文 《疯妇》 1923-11-18、20
《到家的晚上》1924-10
语丝 废名 《浣衣母》 1923作
《竹林的故事》1925-4-14期
《河上柳》 1925-4作
莽原 台静农 《天二哥》 1926-9-1卷18期
《拜堂》 1927-6-2卷11期
2、 首次将这种小说创作命名为“乡土文学”的是鲁迅。他在1935年作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说作者是寓居都市的青年,忆述故乡的事情和书写自己的乡愁。
3、 艺术特征:
A:以农民和农村社会生活为其小说主题内容。
B:多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C:艺术方法上,多采用写实的笔调。
4、兴起原因:
A:鲁迅小说的影响。
B:受外国文学影响。彭家煌、许钦文喜欢契疴夫、莫泊桑。蹇先艾喜欢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房子》;许杰爱读《复活》。
C:新文学界的倡导。1923年3月22日,周作人作,风土与住民有密切发关系,所以各国文学各有特色,即使一国之中也因地域不同而显出不同的风格。他指出“忠于地可以说是人生的正当的道路”,批评现代人“太喜欢凌空的生活”,要求人要跳到地面上来,把土气息滋味透过了他的脉搏,表现在文字上,这才是真实的思想与文艺。1923年闻一多《女神之地方色彩》,指出“建设一个好的世界文学,只有各国文学充分发展其地方色彩。”1923年9月,《文学周报》发表王伯祥的《文学的环境》、《文学与地域》。1928年茅盾《小说研究ABC》中说,地方色彩不是某地的风景而是自然背景和社会背景的“错综相”,不但有特殊的色,而且有特殊的味;故事托足地方色彩,能够增加故事的真实性和趣味。1936年,他写了《关于乡土文学》。
二、乡土小说作家的创作
1、 许杰:以粗豪之笔写剽悍倔强民风
《惨雾》 原始械斗
《赌徒吉顺》 典妻
2、 彭家煌: 乡村生活的喜剧画师
《活鬼》
《怂恿》
3、 鲁彦:冷峻凝视世态人情中的悲哀
《柚子》
《黄金》
4、 台静农:质朴展现“地之子”的生与死
《红灯》
《蚯蚓们》
《新坟》
5、 废名:乡村田园的守望者
《竹林的故事》
《浣衣母》
※废名年表:
1901年生,湖北黄梅县城,祖父为篾匠,父亲以教书为业,兄妹五人。
1906年入塾读书。
1913年,入黄梅县八角亭初级师范学校读书
1917年,考入武昌湖北第一师范学校,开始接触新文学。
1920年毕业,在武昌一所小学教书。
1922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英文班。开始在《努力周报》发表作品。
1923年9月,拜访周作人。
1924年预科毕业,入英文系本科。11月《语丝》出刊,开始在上面发表小说
1925年年10月,《竹林的故事》由北新书局出版,收14篇小说。
1928年在北京达成中学教书。2月《桃园》由上海开明书局出版,收10篇小说。
1929年,受聘北京大学中文系讲师,讲《散文习作》、《现代文艺》。
1930年5月,与周作人、冯至等办《骆驼草》周刊。11月停刊。
1931年10月,《枣》由上海开明书局出版,收8篇小说。
1932年4月,《桥》由上海开明书局出版。10月《莫须有先生传》由上海开明书局出版。
1933年以后,停止小说创作,写散文。
一、女性写作
有三种观念:
1、以女性生活命运为题材的作品,包括男性和女性作家的创作
2、女性作家的写作,包括女性题材和社会历史题材的创作
3、女作家写女性的作品,以女性的眼光、体验和表达方式,专注女性形象的塑造和妇女命运的思考,寻求女性的道路。
总之,女性写作具有女性主义意识和视角的写作
二、五四时期女性写作的特征:
1. 表现了女儿阶段的经验:母爱与自我的爱情遭遇
母爱的讴歌
爱情与父权的冲突
性爱与母爱的冲突
现代爱情与女性欲望的冲突
文化转型期的女性心理迷乱
2.女性意识由缺席到觉醒:女性经验与男性话语的差异与冲突
缺席:冰心、陈衡哲、冯元君
觉醒:庐隐、凌叔华、苏雪林
王独清(18年10月2日----1940年夏)
一、年谱
18-10-1生,祖籍陕西蒲城,生于西安,父王沣厚、贡生,母杨氏、三姨太。
1910年 父母先后病故
辛亥后,与李少媛成婚,后入三秦公学读书
1918年 去日本
1920年 初回到上海,做留日学生创办的《救国日报》记者,并在中华工 业协会做工会工作
1920-5,赴法筹建中华工业协会旅欧分会
1921年,经郑伯奇介绍,加入创造社
1922年,游历欧洲各国 1926-2 回到上海
1926-3-18去广州大学任教 1927-4-15后 离开广州
1927-5-1到上海 1927-7主编《创造月刊》至1928年3月第十期。
1928-2任上海艺术大学教务长 1930-9主编《展开》月刊
1931-3/1932-9间 参加托派 1931年 与黄碧遥相恋结婚(白薇的妹妹)
1940年 因伤寒病逝于上海
二、作品
《一双鲤鱼》 1922-8-25《创造季刊》1卷2
《CHANSON DE FLEURMORTE》(法文诗)1923-2-1《创造季刊》1卷4期
《圣母像前》 1924-2-28《创造季刊》2卷2期
《南欧消息》 1924-2-28《创造季刊》2卷2期
《通信一则》 1923-9-16《创造周报》19号
《塞因河边之冬夜》 1924-4-13《创造周报》48号
《哀歌》 1926-3-1《洪水》1卷12期
《圣母像前》自序 1926-3-1《洪水》2卷13期
关于《诗人谬塞的爱之生活》 1927-3-1《洪水》3卷28期
《留别-献给同情于我的广州诸青年同志》1927-4-1《洪水》3卷30期
《致法国友人摩南书》 1927-4-15《洪水》3卷31期
《平凡与反抗》 1927-9-16《洪水》3卷34期
《街头与案头》 1927-11-1《洪水》3卷35期
《吊罗马》 1926-3-16《创造月刊》1卷1期
《在谈诗—寄给木天、伯奇》1926-3-16《创造月刊》1卷1期
《失望的哀歌之一》 1926-4-16《创造月刊》1卷2期
《埃及人》 1926-5-16《创造月刊》1卷3期
《杨贵妃之死》 1926-6-1 《创造月刊》1卷4期
《玫瑰花》 1926-6-1 《创造月刊》1卷4期
《诗人谬塞的爱之生活》 1926-6-1 《创造月刊》1卷4期
《死前》 1927-7-15《创造月刊》1卷7期
《三年之后》、《去雁》、《编辑后》 同上
《今后的文艺家》 1927-7-8讲演
《貂禅》、《余谈》 1928-1-1 《创造月刊》1卷8期
《我归来了,我的故国》 1928-2-1 《创造月刊》1卷9期
《今后的本刊》 1928-2-1 《创造月刊》1卷9期
《编辑事项及其他》 1928-3-1 《创造月刊》1卷10期
《INCIPIT VITA NOVA》 1928-7-10 《创造月刊》1卷12期
《新的开场》 1928-8-10 《创造月刊》2卷1期
《国庆前一日》 1928-11-10《创造月刊》2卷4期
《FETE NATIONALE》 1928-11-10《创造月刊》2卷4期
《子畏于匡》 1929-1-10 《创造月刊》2卷6期
《知道你的时代》 1928-3-15 《流沙》1期
《五卅呦—》 1928-5-1 《流沙》4期
《致畸形同人书》 1928-5-30 《畸形》1期
《人类的新纪元》 《思想月刊》
《祝词》 1928-5 《我们》1期。
《貂禅》 1929-10 江南书店
古典主义的起来和它的时代背景 1935-8-1 《文学》5卷2号
记摩南 1925-11-1《文学》5卷5号
龚冰庐(1908-1955)
一、生平:
笔名,樱影,上海崇明人,中学时代受《夜未央》虚无主义和日本武者小路实笃的新村的影响,中学毕业后入工业学校学习,受一本英文恋爱小说(一位煤矿工程师跟一位山女的恋爱故事)。因为父亲去世,工业学校为毕业便到矿山工作,目睹矿工的生活,脱离了虚无主义和爱美的追求。1927年在上海开始文学活动,后期创造社成员,1930年参加左翼,曾参编左联内部刊物《少年大众》,抗战胜利后,停止文学活动。
二、文学创作:
1、 炭坑里的 1927-3-16《洪水》3卷16期
2、 裁判 1928-2-15《文化批判》2期、3-15-3期
3、 血笑 1928-3-15《流沙》1期
4、 贼 1928-4-1《流沙》2期
5、 进化 1928-4-15《流沙》3期
6、 悲剧的武士 1928-4-15《文化批判》4期
7、 1925年的血 1928-5-1《流沙》4期
争斗
8、 黎明之前 1928-5-1《创造月刊》11期、7-15-12期
9、 朋友 1928-5-15《流沙》5期
10、情绪 1928-5-30《畸形》1期
试车
海滨
红—白
11、晨光在望(诗) 1928-6-1《太阳月刊》6期
12、生与死 1928-6-15《畸形》2期
13、乳娘 1928-8-10《创造月刊》2卷1期
14、泄露 1928-8-15《思想》1期
15、炭矿夫 1928-9-10《创造月刊》2卷2期、10-10-3期、11-10-4期
汽笛鸣了
16、莘庄镇(剧) 1928-9-15《思想》2期
17、飞花楼 1928-12-10《创造月刊》2卷5期
18、流转 1928-12-15《日出》旬刊5期
19、戏剧运动 1928-12-1〈文艺生活〉1期
19、矿山祭 1929-1-10《创造月刊》2卷6期
20、悬案(剧) 1929-11-1《大众文艺》2卷1期
21、我们重新开始(剧) 1930-2-10〈拓荒者〉2期、3-10、 3期、5-4、5合期
22、他们都迷了路 1930-3-1《大众文艺》2卷3期
劳动组织
23、换上新的 1930-3-16《艺术月刊》
有什么话好对人家说
24、春瘟 1930-4-1〈萌芽〉1卷4期
25、废坑 1930-5-1〈大众文艺〉2卷4期
阿珍(剧)
英雄“史巴尔泰克司
洪秀全
卷末杂记
26、五月一日(剧) 1930-6-1〈大众文艺〉2卷5、6期
顾正鸿
27、标语 1930-6-16〈沙仑〉1期
福音堂
段可情(19——)
原名段传章,四川达县人,五四运动前去日本留学,专攻世界文学。后去苏联中山大学
学习。1926年归国。抗战期间在四川任教。建国后任川北大学校务副主任。1953年后一直任四川文联副,后兼任四川省文史馆副馆长、四川省政协副。
作品:
1926-6-1《创造月刊》1卷4期 《通信》
1927-2-16《洪水》2卷27期 《通信二则》
1927-7-15《创造月刊》1卷7期 《旅行列宁格勒》
1926-12-24脱稿
1928-1-1《创造月刊》1卷8期 《一封退回的信》
1928-2-1《创造月刊》1卷9期 《铁汁》 1927-11-2作
1928-3-1《创造月刊》1卷10期 《查票员》 1927-12-2
1928-8-10《创造月刊》2卷1期 《火山下的上海》
1928-9-10《创造月刊》2卷2期 《一封英兵遗落的信》
1928-10-10《创造月刊》2卷3期 《火山下的上海》
1928-11-10《创造月刊》2卷4期 《火山下的上海》
1928-12-10《创造月刊》2卷5期 《绑票匪的供状》
1929-1-10 《创造月刊》2卷6期 《绑票匪的供状》
1929-11-1 《大众文艺》2卷1期 《婴儿的运命》
1929-12-10〈小说月报〉20卷12期 〈衣橱〉(托马斯·曼著)
1930-1-15 《现代小说》3卷4期 《观火》 1929-9-8作
1930-3-10 《拓荒者》 3期 〈日本兵〉(诗)1928-5作
1930-4-10 〈小说月报〉21卷4期 〈彩色鸟〉(哈尔特列本著)
1930-5-10 〈拓荒者〉 4、5期 〈五月三部曲〉
1930-6-1 〈大众文艺〉2卷5、6期〈我的文艺生活〉
1930-6-10 〈小说月报〉21卷6期 〈神童〉(托马斯·曼著)
1930-12-16〈现代文学〉6期 〈德国两大文豪百年纪念〉
〈犯罪的女人〉(翻译)
1930 〈现代文学评论〉创刊号〈德国短命女作家碧罗芙的小说〉
〈莪斯菲村尔的幸福钟〉(翻译小说)
1931-3-10〈小说月报〉 22卷3期 〈寂寞〉(爱斯特著)
1931-4-1 〈现代文艺〉1卷1期 〈玛丽娜〉(翻译小说)
1931-4-10〈小说月报〉22卷4期 〈窗边〉(霍尔茶孟著)
1931-5-1 〈现代文艺〉1卷2期 〈玛丽娜〉(翻译小说、理定著)
1931-6-10〈现代文学评论〉1卷3期〈曼冬梨的婚礼〉(翻译)
1931-8-10〈现代文学评论〉2卷1、2期 〈赫尔曼黑塞评传〉(翻译)
1931-9-10〈小说月报〉22卷9期 〈一件不要人相信的故事〉(克洛格尔著)
著作: 〈杜鹃花〉现代书局,1934年。
〈铁汁〉,启智书局
研究资料:
1930-6-1〈大众文艺〉2卷5、6期 〈我的文艺生活〉
1978-1期〈新文学史料〉 〈访问短可情同志〉
1990年〈中国现代文学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要做文学家是不容易的〉 郑振铎编〈我与文学〉
阳翰生(1902年11月-1993年6月7日)的创作
《马林英》 《流沙》1928-3-15-1期 1928-1-24日初稿
《文艺思潮的社会背景》《流沙》1928-4-1-2期
《马林英》(一续)
《马林英》(二续) 《流沙》1928-4-15-3期
《五一节谈农民问题》 《流沙》1928-5-1-4期
《马林英》(三续)
《活力》 《流沙》1928-5-15-5期 1928-4-12
《女囚》 《创造月刊》1928-7-10-1卷12期 1928-2-15日初稿
《趸船上的一夜》《创造月刊》1928-11-10-2卷4期1928-10-6深夜
《暗夜》 1928-12-15创造社出版 1928-8-1初稿
《血战》 《创造月刊》1929-1-10-2卷6期 1928-12-16脱稿
《奴隶》 《新流月报》1929-5-1-3期 1929-2-1
《十姑的悲愁》 1929-6-20现代书局 1929-1-15
《枯叶》 不详 1929-2-20
《寒梅》 1929年12月,平凡书局 1929-7-15写成
《归来》 《现代小说》1930-1-1-3卷-4期
《马桶间》 《拓荒者》 1930-3-10-1卷3期
《中国新文艺运动》 《文艺讲座》1930-4-10
《两个女性》 1930-4亚东图书馆
《我希望于大众文艺的》 《大众文艺》1930-5-1-4期 (新兴文学专号)
《普罗文艺大众化的问题》 《拓荒者》1930-5-10-1卷4、5期
《读了冯宪章的批评以后》
《五卅的回忆》
《未完成的伟人》 《大众文艺》1930-6-1-5、6期 1930-4
《兵变》 不详 1930-5
《复兴》 1930年10月,平凡书局 1930-7写成
《最后一天》 《文学生活》1931-3-1-1期
《文艺随笔四则》(署名寒生) 《北斗》1931-12-20-1卷-4期
《大学生日记》 1931年湖风书局出版
《文艺大众化与大众文艺》 《北斗》1932-7-2卷3、-4期
小说集:
《女囚》 1928年11月,新宇宙书店
《暗夜》 1928年12月,创造社出
《十姑的悲愁》(5篇) 1929年6月,现代书局
《寒梅》 1929年12月,平凡书局
《活力》(6篇) 1930年9月,平凡书局
《两个女性》 1930年4月,亚东图书馆
《地泉》 1930年10月,平凡书局
《复兴》 1930年10月,平凡书局
《中学生日记》 1931年,平凡书局
《大学生日记》 1931年,湖风书局
《最后的一天》 (7篇)1932年,湖风书局
《义勇军》 1933年,湖风书局
三、【课外阅读书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