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公开课、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0:46:24
文档

公开课、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马山县周鹿镇中心小学谭美银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组成比例的关键条件,并能正确的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2.通过动手、动脑、观察、计算、讨论等方式,使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全面参与教学活动。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同学们,咱们学校每周星期一都要举行庄重严肃的升旗仪式。对于国旗你有哪些了解呢?生答。师:我发现同学们有着很深的爱国思想哦(出示画面)。(1)这面国旗长2.
推荐度:
导读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马山县周鹿镇中心小学谭美银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组成比例的关键条件,并能正确的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2.通过动手、动脑、观察、计算、讨论等方式,使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全面参与教学活动。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同学们,咱们学校每周星期一都要举行庄重严肃的升旗仪式。对于国旗你有哪些了解呢?生答。师:我发现同学们有着很深的爱国思想哦(出示画面)。(1)这面国旗长2.
                     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马山县周鹿镇中心小学       谭美银 

教学目标:

    1.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组成比例的关键条件,并能正确的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通过动手、动脑、观察、计算、讨论等方式,使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全面参与教学活动。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同学们,咱们学校每周星期一都要举行庄重严肃的升旗仪式。对于国旗你有哪些了解呢?生答。师:我发现同学们有着很深的爱国思想哦(出示画面)。

(1)这面国旗长2.4m,宽1.6m。

你能根据这两条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1 :长是宽的几倍?     生2: 长与宽的比是多少?

2、关于比,我们已经知道哪些知识?

生:什么叫做比?求比值。化简比。

3、咱们在练习本上将下面这个比先化简,再求比值。

2.4:1.6                     

4、同学们以前学的知识掌握得真不错,今天这节课咱们将继续探究与比有关的知识。

二、探索新知

(一)、提出问题,初步感知比例的意义。

1、在咱们实际生活中,除了操场上可以见到国旗,在哪里些地方还能看见国旗?

生:教室里可以看到国旗。(出示:教室里国旗的长与宽的长度)

2、那这面国旗的长与宽的比又是多少?生:60:40

3、咱们动手算算这两个比的比值,看你有什么发现?

生:2.4:1.6=    ,60:40=   ,发现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

4、你能用一个等式表示这两个比吗?

生:2.4:1.6=60:40

师:还可以写成 2.4/1.6 =60/40

(二)、探索、合作交流、理解比例的意义。

1、同学们除了在学校里能见到国旗,在天安门升旗仪式上也能见到国旗,这面国旗长5m,宽 10/3 m,在签约仪式上也能见到国旗,长15cm,宽10cm,在这四面国旗的尺寸中,你还能找出像这样的等式吗?

生:5:10/3 =2.4:1.6      5:10/3 =15:10

师:为什么他们能组成等式?

生:因为它们的比值相等,所以可以组成等式。

 2、刚才同学们就是发现长与宽的比值相等,可以组成等式,还有不同的等式吗?

生:60:15=40:10    2.4:1.5=1.6:10

师:为什么他们能组成等式?

生:因为60:15=4,40:10=4,它们的比值相等,所以也能组成等式。

3、也就是同学们还发现了每面国旗的长与长的比值,宽与宽的比值相等,也可以组成等式。

4、同学们刚才通过动脑探索合作交流找出了这样多的等式,你们真了不起。同学们,仔细比较这些算式,你发现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总结比例的意义),请同学们打开数学书33页,找到什么叫做比例,用笔构划出来,并读一读。

8、咱们一起读一读,这就是今天咱们共同探究的比例的意义(板书课题)。

过度语:下面我们分组比赛,看哪一组学得最好。

三、运用新知

1、判断下面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1)6:10和9:15             (    )

(2)20:5和1:4              (    )

(3) 1/2:1/3  和6:4              (    ) 

(4)0.6:0.2和 3/4:1/4               (    )

生分为四组汇报:给表现好的组加分。(设计意图: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巩固新课。)

2、用右图中的4个数据可以组成多少个比例?

4cm 2cm                  

3cm   1.5cm    

3cm   1.5cm                             

2cm

                                 4cm

3、哪组中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4、5、12、和15     (2)2、3、4、和5

(3)1.6、6.4、2和5     (4) 12/15  和 16 /20

4、写出比值是5的两个比,并组成比例。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

五、巩固练习

填空、5:(    )=(   ):6

师:仔细观察这四个数,你还能有什么新的发现?

结束语:这四个数之间其实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同学们想知道吗?咱们下节课再继续研究。 

课后反思:  比例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用国旗来引入,使学生通过国旗的制作秘密,渗透爱国思想。让学生先计算两组比的比值,再比较两个比的比值,比较后让学生自己写出两个比值相等的比,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再比的家族里,比值相等的现象普遍存在,学生自己能体会“比例的意义”,学生学习轻松自在,概念的理解顺其自然。

文档

公开课、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马山县周鹿镇中心小学谭美银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组成比例的关键条件,并能正确的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2.通过动手、动脑、观察、计算、讨论等方式,使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全面参与教学活动。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同学们,咱们学校每周星期一都要举行庄重严肃的升旗仪式。对于国旗你有哪些了解呢?生答。师:我发现同学们有着很深的爱国思想哦(出示画面)。(1)这面国旗长2.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