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学科
1、“有效教学”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请简述当前推进“有效教学”的必要性。
2、你认为一堂好的语文课应具备那些基本要素?
3、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有效的指导学生诵读。
小学数学学科
1、“有效教学”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请简述当前推进“有效教学”的必要性。
2、新课程倡导“算法多样化”,你认为实践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3、在修订《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时,提出“双基”应发展为“四基”,即增加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对此你有什么想法。
小学思品学科
1、“有效教学”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请简述当前推进“有效教学”的必要性。
2、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你在本课程教学中常采用的教学活动形式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3、道德存在于生活之中,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在实施品德新课程中你是如何构建生活化的课堂的。请简述之。
参:
小学语文
1、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必由之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正确方法;加强校本教研、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措施;等等。评分建议:本题满分10分。答对3点以上即可,也可在以上要点之外,只要言之有理。
2、师生的参与度和亲和度;气氛的自由性和有序性;知识的整合性和生成性;教学的延展性和灵活性;思维的启迪性和创造性;练习的适度性和有效性。评分建议:答案要点不少于四点,也可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3、重视语感培养;重视内容见解;重视示范引领;重视技巧指导;重视阅读评价;善于运用现代媒体美好处理。评分建议:答案要点不少于四点,也可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小学数学:
1、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必由之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正确方法;加强校本教研、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措施;等等。评分建议:本题满分10分。答对3点以上即可,也可在以上要点之外,只要言之有理。
2、算法多样化是对群体而言,对每个学生个体不应要求掌握每一种算法;教者要适时把握算法优化的时机;要注意学生计算技能的形成和训练。等等。评分建议:本题满分10分。答对两点以上即可,也可在以上要点之外,只要言之有理。
3、由双基发展为四基是一个重大的发展,体现了对数学活动经验和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视,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改革将会产生导向作用,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评分建议:答案是开放的,只要言之有理。
小学品德:
1、同语文、数学。
2、教学活动形式有:讨论、资料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实践性活动、参观访问等。评分建议:答三点举例结合实际即可。
3、①立足课堂。树立教学即生活,生活即教学的理念,引导儿童从教材走向他们自己真实的生活世界,让儿童的现实生活成为重要的教育素材。
②接触生活。强调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依据教学内容把握、寻找与儿童生活建立联系的结合点,打破教学场所的,让儿童去接触实实在在的生活,从而获得真切感受。
③参与实践。为儿童提高实践平台,自主参与,自主体验,引导儿童在生活实践中逐步学会自己去解决道德问题。
滨海县2009年教学能手评选答辩题
英语(8分钟思考和答辩)
一、什么是合作学习?如何辩证地看待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相对于“个体学习”而言的一种学习组织形式,也是教师为使学生达到一个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在小组中实施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主体的一种学习小组为主体的一种学习活动;他有明确的目标导向,强调学习共同体中各因素的互动合作,注重对小组团体评价。真正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必须是休戚相关的,彼此互相依赖、互相帮助、分享资源,而且彼此互相学习。
好处:(能说出四点即可)
1、培养协作精神,竞争意识;
2、减轻负担,提高效率;
3、开发非智力因素;
4、利于转化后进生;
5、培养学习自觉性和学习能力;
6、促进个性发展;
7、促进知识共享,资源共享。
不足:(能说出四点即可)
1、追求形式化;
2、过程自由化;
3、合作泛滥化;
4、差生边缘化;
5、探究虚假化;
6、评价简单化。
二、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你是怎样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进行有效教学的?
1、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缺一不可,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与关键。
2、树立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观。
教与学中,学更重要。
3、教与学要有机结合才能高效。
数学:
一、在一次教学研讨活动中,一位老师课堂教学结束语是这样说的:“同学们,我们这节课讲完了。”在研讨过程中,一位与会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这节课讲完了。”和“我们这节课学完了”有什么不同?如果你是与会者,你会如何分析这两种不同的说法?(语文、数学一样)
1.“这节课讲完了,”是以教师为中心,重在教师的教,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主体未得到体现。
2.“这节课学完了”,是重在学生为主,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
3.新课程倡导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路人。教师可在学生学习有困难时给予帮助,讲学生不懂的知识问题等。
二、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数感主要表现在:
1.理解数的意义;
2.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
3.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4.能用数表达交流信息;
5.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
6.能估计运算的结果,並對結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釋.
教学中力求做到:
1、理解数的意义,形成数感。
抽象的意义:如五个物体,五个图形,五个点子等都可以用5表示。感受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如4<5<6。
会画图表示数,会用手势表示数。
会用数进行交流,如百分数在生活中的意义。
2、估算意识的培养,训练数感。
估算大小,范围,用估算解决问题,注意估算和笔算教学的有机结合,发挥估算对笔算算理的支撑作用,发展估算意识。
3、在树立交流中发展数感。
经常组织交流,用数来说一段话,用数来说明问题,说明对生活的理解,通过交流表达发展数感。
数感要逐步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
思品“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并不是单纯的传授本领,而是一种激励、唤醒、鼓舞。结合你的教学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语文:
试卷一:
一、六年级就要毕业了,一位老师布置学生制作贺卡,写上自己的留言,留做纪念。一个学生立即提出制作贺卡不环保。如果你是哪位老师,你会怎么做?
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试卷二:
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谈谈你是怎么理解“个性化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