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历史期末检测考试质量分析
桑园镇初级中学:程文培
一、试题评价
1、试卷命题
试卷分选择(精挑细选)和非选择两部分(历史长河)。选择题共15个小题,每题3分,计45分;非选择题共4个小题,计55分。全卷分值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考试范围是八年级第一期的教学内容即《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闭卷笔试,在试题难度控制方面,难度值大概为0.5-0.8左右;题目立意清楚,贯彻课程标准精神,有时代性,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结合;题目表述方面,语言准确简练,阅读量适当,题目指向明确。
2、试题简评
(1)、试卷功能显著,知识覆盖面较广。试题基本按由易到难顺序排列,全卷无偏题、怪题。试题在保留改错题的同时,其它题型向知识与实践靠拢,选择题以小专题形式。能力要求上按照课程标准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提取信息、归纳、概括、分析能力。
(2)、关于命题知识和考点的分析:试题的基础性、综合性、灵活性较强,三维目标在试题中有机结合。
3、试题欠缺之处
一是考察时间点的题目较多,如甲午中日战争、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侵华等。二是热点问题考察的少,例如辛亥100周年、建党90周年等知识点都没考。
二、学生在答卷中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
1、基本知识薄弱。有不少学生表现出对历史基本知识掌握的薄弱、混乱甚至是无知。例如《民报》与《新青年》、曾国藩创办的近代企业。 又如写出战争的三大战役,部分学生乱答一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2、审题不清,答题不规范。不少学生不注意审题,或审题马虎,细心不够,以至出现不应该有的错误。譬如第19题的图片是蒋介石和宋美龄,让学生答出他们穿的服饰的名称。有学生答“孙中山穿的服饰是中山装……”。
3、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低下,语言表述能力不强。在综合题中表现尤为突出。简答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背景资料的了解程度、阅读史料的基本能力、材料知识与课本内容的有机结合等。由于学生对浅显文言文材料未真正读懂,所以很多学生无从作答。”乱答一气。还有就是在作答中,语言表述不准确,逻辑较混乱,回答不规范,回答不得要领。如此这些反映出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的欠缺,需要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加以训练和指导
三、 教学反思
1. 以课本为主,重视落实基础知识。无论什么类型的考试测评,基础知识始终是考查的主体与重点。因此,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以基础主干知识的掌握为前提,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总结,学会梳理历史线索,并注意历史事件的纵横联系,建构立体网络知识结构
2. 重视培养学生初步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特别是综合、归纳、分析、比较以及发散思维和语言表达等能力。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处理历史材料(包括文字和图表材料),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和并运用信息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观察认识现实问题的能力和学生的历史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以及社会实践能力
3. 注意历史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与渗透。如历史与地理、历史与文学、历史与政治常识等,要让学生养成一种联系的意识。这不仅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到联系的方法,养成联系的意识,综合掌握各科知识。
4. 注意发挥历史的教育功能。平时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育人素材,并通过多种形式,把历史课堂变成真正的人格教育、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变成素质教育的乐园
5. 转变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实施愉快教学。要想让学生喜欢历史课堂,教师要更多地创设教学情境和问题情境,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最大限度提高教学的效率。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开拓创新,交给学生开启历史智慧宝库的金钥匙,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