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基础练)高二历史课堂专练(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0:44:55
文档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基础练)高二历史课堂专练(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18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基础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分)1.公元前5世纪末,雅典至少有150个到170个村社。村社的职能之一是登记本村社的公民,公民权的认定决定于村社机构的登记,而不像从前那样决定于氏族族籍,许多失去氏族族籍的雅典自由民也获得了公民权。村社职能的规定A.说明雅典基层社会治理混乱B.意在推动雅典公民群体扩大C.使雅典的权力运行臻于平衡D.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公民的个人自由【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村社职能之一是登记本村社的公民,公民权的认定
推荐度:
导读第18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基础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分)1.公元前5世纪末,雅典至少有150个到170个村社。村社的职能之一是登记本村社的公民,公民权的认定决定于村社机构的登记,而不像从前那样决定于氏族族籍,许多失去氏族族籍的雅典自由民也获得了公民权。村社职能的规定A.说明雅典基层社会治理混乱B.意在推动雅典公民群体扩大C.使雅典的权力运行臻于平衡D.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公民的个人自由【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村社职能之一是登记本村社的公民,公民权的认定
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基础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分)

1. 公元前5世纪末,雅典至少有150个到170个村社。村社的职能之一是登记本村社的公民,公民权的认定决定于村社机构的登记,而不像从前那样决定于氏族族籍,许多失去氏族族籍的雅典自由民也获得了公民权。村社职能的规定

A. 说明雅典基层社会治理混乱    B. 意在推动雅典公民群体扩大

C. 使雅典的权力运行臻于平衡    D. 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公民的个人自由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村社职能之一是登记本村社的公民,公民权的认定决定于村社机构的登记……许多失去氏族族籍的雅典自由民也获得了公民权”,并结合所学可知,雅典村社的设立削弱了氏族贵族势力,使更多人获得公民权,扩大了雅典公民群体,故B项正确;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材料内容并没有反映权力运行的问题,故C项排除;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

2.在中古时期的西欧,封建主的领地采取庄园制的经营方式。庄园制的本质内容除了主要使用农奴的无偿劳役耕种领主自营地外,就是设有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这说明

A.庄园实行的是封君封臣制度    B.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

C.庄园是农村基本的社会组织    D.庄园中农奴受到沉重的剥削

【答案】C

【解析】庄园是西欧中世纪的基础,由庄园居民、庄园土地、庄园法庭构成,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组织单位,也是农村基层政治单位,是农村基本的社会组织,故选择C项;封君封臣制度是国家制度,排除A项;庄园是一个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如设有法庭就是政治单位的表现,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庄园中农奴受到沉重的剥削,排除D项。

3.约在12世纪初,英国的威斯敏斯特立法第一号第5条规定,代表的选举“必须自由进行,不受威吓”。同时,英格兰几乎所有的选举令状中都写着,郡长“应当号召从每个城镇选举两名市民和从每个自治市选举两名自治市民参加议会活动”。这些做法(  )

A.推动了贵族政治的发展    B.提高了资产阶级地位

C.反映了英国的民主传统    D.有利于国王权

【答案】C 

【解析】材料“必须自由进行,不受威吓”“两名市民”说明英国选举制度的民主性较强,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平民政治,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强调市民的阶级属性,故B项错误;王权与材料内容不符,故D项错误。

4. 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社会服务的决策权限下放到地方甚至社区,服务的提供也不由全包,而是由、民间组织和志愿者团体共同承担。这一调整使得英国

A. 地方治理的效率更低效    B. 社区承担更多功能

C. 对经济的干预不断加强    D. 公共开支日益增加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社会服务的决策权限下放到地方甚至社区,服务的提供也不由全包,而是由、民间组织和志愿者团体共同承担”分析可知,当时英国社区享有一定的社会服务决策权限,同时承担着一定的社会服务,这表明社区承担了更多的功能,故B项正确;材料中的做法使得地方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公共开支日益减少,故AD两项错误;材料中的做法说明对经济的干预减少了,故C项错误。

5. 1878年俾斯麦颁布《非常法》,后来又陆续颁布其他社会保险法(疾病、意外工伤、老年及残疾保险法),由和雇主承担主要资金,以改善工人处境和消除社会民主运动的基础。这一措施客观上

A. 为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奠定了基础    B. 充分发挥资本主义市场机制作用

C. 消除了社会民主运动的潜在威胁    D. 改善了工人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疾病、意外工伤、老年及残疾保险法”“由和雇主承担主要资金,以改善工人处境和消除社会民主运动的基础”,并结合所学可知,这在客观上为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奠定了基础,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分析可知,德国加强了对市场的干预,而非充分发挥资本主义市场机制作用,故B项错误;社会保障和福利并不能完全消除社会民主运动的潜在威胁,故C项错误;这一措施是有利于改善工人的经济地位,而非政治地位,故D项错误。

6. 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提出了新“四大自由”,即言论、信仰、免于匮乏和免于恐惧。也就是说,有人挨饿不仅是私人的事,而是被剥夺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全社会有责任改变这种不合理现象。对此罗斯福做出的重大举措是(  )

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B.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C.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    D.通过立法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答案】D 

【解析】“免于匮乏”即以国家力量来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故D项正确;A项是财政金融方面的举措,B项是工业方面的举措,C项是农业方面的举措,均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

7. 我国1982年规定,企业事业和国家机关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2004年,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这说明我国

A. 公民社会福利水平降低    B. 弱势群体利益得到保障

C. 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    D. 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982年和2004年对社会保障的内容规定”可知体现的是覆盖面越来越大,社会保障程度更高,说明社会保障体系的日益完善,C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说法明显错误,排除;弱势群体利益得到保障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强调的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B选项排除;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

8.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读如图《英国社会保障投入构成百分比(20世纪50年代)》,可以看出英国社会保障

《英国社会保障投入构成百分比图》

A. 资金主要来源于资本家纳税    B. 实质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C. 覆盖面比较广而且日渐完备    D. 标志国家对经济干预减少

【答案】B

【解析】

【详解】图中英国社会保障投入部分来源于雇主缴费以及雇员的缴费,说明社会保障的实质是国民经济收入的再分配,B正确;图中显示社会保障的投入主要是补贴,A错误;图片说明的是社会福利费用的来源,并不能说明覆盖面比较广而且日渐完备,C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二战后英国在社会保障方面,补贴占了百分之五十五的比例,说明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故D错误;

9.下表是1961~1971年各国国民经济与社会福利开支增长速度的对比情况。西方福利支出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对比进一步扩大

A.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    B.缓和了国家之间的矛盾

C.拉平了社会差距    D.促进了经济的协调发展

【答案】A

【解析】1961~1971年西方福利支出速度占国民经济增速的一半左右,甚至如瑞典、联邦德国、法国、英国等国家,福利支出速度超过国民经济增速的一半以上,这说明当时福利支出是国家财政中较大支出部分,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A正确;福利支出属于国内社会保障制度,与国际关系无关,排除B;福利支出增速较快,说明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相对健全,有助于缩小差距而非“拉平”,排除C;福利支出增速快,会减少其他领域支出,不利于经济协调发展,排除D。

10. 20世纪80年代,在欧洲多个国家中,保守性质的政党取代了长期执政的政党,他们普遍提出了大规模减税和削减社会福利的经济。这说明(  )

A.凯恩斯主义在西欧遭到彻底否定    B.削减福利开支成为普遍共识

C.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遭受严重挫折    D.经济发展情况影响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七八十年代,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均出现“滞胀”,为了缓解这一现象,各国积极转变国家的经济,体现了经济发展情况影响的决策,故D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材料反映了欧洲多个国家普遍提出削减社会福利的经济,但没有反映其他国家的情况,无法得出“普遍共识”的结论,故排除B项;材料未反映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遭受严重挫折,故排除C项。

11.201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奥巴马的医改法案,预计在今后10年内投入9 400亿美元,使美国医保覆盖率从85%提升至95%,接近全民医保。这一改革

A.树立了美国的大国形象    B.体现了“伟大社会”计划

C.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D.是凯恩斯主义的运用

【答案】C

【解析】题干反映的是美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完善历程,是社会发展进步成果的体现,是民众需要的体现,是美国国内生产资料再分配的体现,C正确;医保改革是在美国国内进行的,不是对外行为,排除A; “伟大社会”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前总统约翰逊提出的,B项排除;20世纪70年代爆发的“滞胀”危机,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凯恩斯主义的失灵,材料中虽体现了行为,但并不是凯恩斯主义的运用,D项排除。

12.如图是关于欧洲福利国家的漫画,作者认为欧洲福利制度的推行

A.降低了就业热情    B.加剧了财政负担

C.抑制了分化    D.维护了社会公平

【答案】B

【解析】通过漫画可以看出,欧盟在福利制度的压力下,从黄金时代走到了青铜时代,意味着福利制度加剧了国家财政负担,B正确;漫画内容与就业无关,排除A;福利制度只能缓解分化而不能抑制,排除C;D脱离漫画主旨,排除。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6分)

13.(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34年英国颁布济贫法修正案(又称新济贫法),第一次全面以社会的方式规定接受救济的人应给予一种比的劳动者低的生活标准;在全国兴建济贫院,要接受救济的人只能进入济贫院接受统一管理,而进入济贫院要经过严格审查,只有真正的赤贫之人才能进入。成立济贫法部的行政部门,有权颁布施行济贫条例;成立督察组专门监督条例在地方上的执行情况。院外救济的申请者在家接受救济,这些人往往都是些寡妇、暂时性残疾的人、老年人等。1905年英国成立了皇家调查委员会,颁布《失业工人法》,1908年颁布《养老金法》,1911年颁布《健康保险法》,自此正式建立起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摘编自崔明远《英国贫困问题解决探析——以新旧济贫法实施为例》

材料二  德国的俾斯麦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该制度规定:围绕着劳动者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等方面的风险设置保险项目,并用以保障劳动者在遭遇这些事件时的基本生活;劳动者享有的劳动保险待遇水平与缴纳劳动保险费的多少和个人收入情况相联系;雇主与劳动者个人缴纳的劳动保险费形成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基金,当劳动者遭遇保险事件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社会保险基金在受保成员之间调剂使用。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制度陷入了重重困境。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蓬勃兴起与加速发展,资本可以随意跃出国界,工会对福利的任何进一步要求和扩大福利支出的都会促使资本“外逃”,资本“外逃”反过来又加剧了国内的失业压力。庞大的社会福利支出用于消费,既增加了西欧国家产品的生产成本,导致这些国家在对外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国民对福利的过度依赖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和劳动力市场僵化,“福利经济”培养出一批坐享其成的懒汉,诱发了长期困扰西方社会的福利道德问题。

——摘编自代恒猛《全球化与欧洲“福利国家”:一个理论研究视角》

(1)根据材料一,归纳近代英国济贫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英国贫困问题产生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指出这一制度实施的意义。(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福利制度带来了哪些社会问题?(4分)

(4)综合以上材料,你对实施社会福利有何认识?(2分)

【答案】(1)措施:颁布济贫法律;兴建济贫院;建立济贫监管体系;允许部分贫困者在家接受救济,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原因:(自由)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工业使得差距扩大等。

(2)特点:以劳动者为核心;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保险项目多;互助共济。

意义: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3)资本外逃,加剧国内失业压力;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削弱国家经济竞争力;劳动者生产积极性降低(培养了懒汉),不利于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

(4)社会福利是一个国家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要大力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建设;生产力的发展是实施社会福利措施的前提,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实施社会福利措施有利于改善民生,稳定社会;调动全社会的福利意识,拓宽资金渠道,适度减轻财政负担;加强对社会福利的完善,防止培养惰性思维;等

【解析】(1)措施:根据材料一“在全国兴建济贫院,要接受救济的人只能进入济贫院接受统一管理”可知,兴建济贫院;根据材料“而进入济贫院要经过严格审查,只有真正的赤贫之人才能进入”可知,建立济贫监管体系;根据材料“成立济贫法部的行政部门,有权颁布施行济贫条例;成立督察组专门监督条例在地方上的执行情况。院外救济的申请者在家接受救济,这些人往往都是些寡妇、暂时性残疾的人、老年人等”得出允许部分贫困者在家接受救济,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根据材料“1905年英国成立了皇家调查委员会,颁布《失业工人法》,1908年颁布《养老金法》,1911年颁布《健康保险法》”得出颁布济贫法律。

原因:根据“1834年”可知,当时工业基本完成,联系工业的影响分析可得,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工业使得差距的扩大。

(2)特点:根据材料二“围绕着劳动者”得出以劳动者为核心;根据“劳动者享有的劳动保险待遇水平与缴纳劳动保险费的多少和个人收入情况相联系”得出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根据“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基金”得出保险项目多;根据“社会保险基金在受保成员之间调剂使用”得出互助共济。

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社会福利制度的积极影响即可,可从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等角度回答。

(3)社会问题:结合材料三关键信息“资本‘外逃’”可知,欧美福利国家带来了资本外逃;根据材料“国内的失业压力” 可得出加剧国内失业压力;根据材料“增加了西欧国家产品的生产成本” “国家在对外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可得出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削弱国家经济竞争力;根据材料“培养出一批坐享其成的懒汉”可得出劳动者生产积极性降低(培养了懒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福利制度不利于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

(4)认识:结合前面问题辩证分析即可。一方面福利是一个国家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要大力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建设。但另一方面福利又容易导致惰性思维的形成

1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发源于德国。德国俾斯麦时期,分别于1883年、1884年、18年颁布了疾病、工伤、老龄和伤残三项法案,建立了三项保险制度。这一立法颁布后,很快被其他国家纷纷效仿。西方各国的养老保险,既有强制实行的基本养老保险,也有企业实施的保险,以及个人自愿参加的商业保险。1935年,美国通过了《社会保险法》,养老保险覆盖了95%的工薪阶层。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实施了全民保障、全面保障。英国居民个人一生中都要与社会保障制度发生或多或少的联系,国家强制所有在毕业离校年龄和退休年龄之间的公民参加养老保险。

——赵书博《西方国家养老保险制度研究及借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西方社会保险制度进行解读。(要求从背景、特点、社会价值等方面解读,字迹清晰,条理清楚、逻辑严密)

【答案】特点:用法律的形式颁布(立法);覆盖面比较宽广;形式多样;带有一定的强制性;社会保障功能凸显。不断改革和调整(日渐完善)

社会背景:工业的进行;保护劳工权益的社会思潮的出现;国家的推动;代议制度逐步完善。

社会价值: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今天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规律:时代发展促进了制度改革和调整;制度改革和调整又影响了时代发展。

【解析】特点:根据材料“18年颁布了疾病、工伤、老龄和伤残三项法案,建立了三项保险制度”可知,用法律的形式颁布(立法);根据材料“1935年,美国通过了《社会保险法》,养老保险覆盖了95%的工薪阶层”可知,覆盖面比较宽广;根据材料“西方各国的养老保险,既有强制实行的基本养老保险,也有企业实施的保险,以及个人自愿参加的商业保险”可知,形式多样;带有一定的强制性;根据材料“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实施了全民保障、全面保障。英国居民个人一生中都要与社会保障制度发生或多或少的联系”可知,社会保障功能凸显;从18年到二战后,西方的社会保险制度不断改革和调整(日渐完善)

社会背景:根据俾斯麦实行社会保障的时间可知,当时工业的进行;从社会思潮来看,社会保障制度的出台得益于保护劳工权益的社会思潮的出现;根据材料可知,西方社会保险制度得到国家支持,是国家不断推动的结果;从政治角度看,当时代议制度逐步完善。

社会价值:根据材料“英国居民个人一生中都要与社会保障制度发生或多或少的联系,国家强制所有在毕业离校年龄和退休年龄之间的公民参加养老保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保障制度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今天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规律:开放性试题,从时代发展和制度改革调整相互作用角度分析。时代发展促进了制度改革和调整;制度改革和调整又影响了时代发展。

文档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基础练)高二历史课堂专练(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18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基础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分)1.公元前5世纪末,雅典至少有150个到170个村社。村社的职能之一是登记本村社的公民,公民权的认定决定于村社机构的登记,而不像从前那样决定于氏族族籍,许多失去氏族族籍的雅典自由民也获得了公民权。村社职能的规定A.说明雅典基层社会治理混乱B.意在推动雅典公民群体扩大C.使雅典的权力运行臻于平衡D.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公民的个人自由【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村社职能之一是登记本村社的公民,公民权的认定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