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命题人:王学兵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Zn:65 H:1 S:32 O:16
一、选择题
1.下列跟水有关的变化中没有化学变化的是( )
A.海水晒盐 B.太阳能光解水制氢气 C.自来水厂净化水 D.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3.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
①一氧化碳有还原性可用来炼铁;②车用乙醇汽油不能减少污染;③太阳能、风能和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④除鱼胆汁苦味(酸性)可用纯碱溶液浸泡;⑤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电子;⑥回收利用废旧金属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而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其中正确的是( )
A. ⑤⑥ B. ③⑤⑥ C. ①④⑥ D. ①②③④
4.通过微观分析来解释宏观现象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水发生分解反应是破坏旧分子、形成新分子的变化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原子也可以分
C.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
D.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参加反应的物质间离子的互换
5.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 物质 | a | b | c | d |
| 反应前质量 | 6.40 | 3.20 | 4.00 | 0.50 |
| 反应后质量 | x | 2.56 | 7.20 | 0.50 |
A.d可能是催化剂
B.表中x为4.
C.c中元素的种类等于a、b两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之和
D.若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则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60℃的钾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30℃,析出钾多于氯化钠
B.碱性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溶液变蓝的溶液呈碱性;
C.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D.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四个,最外层电子数少于四个的一定是金属元素原子
7.你玩过“盖房子”的游戏吗?如右图所示,游戏规则是根据“上下相邻的物质间均可发生化学反应,且左边上下相邻物质间反应均有气体产生”来推物质。根据上述游戏规则适合图中②、④、⑥三处位置的物质是( )
| ② | ④ | ⑥ | |
| A | 石灰水 | 氯化镁溶液 | 一氧化碳 |
| B | 碳酸钠溶液 | 二氧化碳 | 硫酸铜溶液 |
| C | 镁 | 硫酸铜溶液 | 氯化镁溶液 |
| D | 氢氧化钡溶液 | 氯化铵溶液 | 氧气 |
下列有关该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方法的优点是能耗小
B.该方法不利于减少碳排放
C.整个过程中,只有一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D.“反应分离”中,是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发生反应
二、填空简答题
36. 某化学课外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某甲同学用A装置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步骤如下:如图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用砝码平衡,然后倾斜烧杯使硫酸铜溶液与铁钉接触,一段时间后,再把烧杯放在天平上。
①烧杯内反应的实验现象为
②最后天平的指针(填序号) (a.偏左 b.偏右 c.不偏转 d.无法预测)。
(2)①乙同学用B装置研究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步骤如下:
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用砝码平衡,然后倾斜烧杯使盐酸与碳酸钠粉末接触,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再把烧杯放在天平上,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右,该反应 (填符合或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②若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若利用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来设计实验,在装置设计方面应做到 。
③从微观角度解释化学反应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5分)按要求各写出一个符合题意的化学方程式:
①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的原理 ;
②证明铜的活动性强于银的原理反应 ;
③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氧化铜 ;
④酒精燃烧 ;
⑤实验室用纯净物制氧气反应 。
38.(5分) 2011年11月,国家环境保护部对外公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环境空气质量指数日报技术规定》征求意见稿,
(1)减少煤、 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会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产生。
化石燃料燃烧时排放出的 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2)右图是自然界碳、氧循环简图
a.图中③是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其名称为
。
b.按序号和要求的反应类型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 序号 | 反应类型 | 化学方程式 |
| ① | 分解反应 | |
| ② | 化合反应 |
请回答:
(1)写出E的化学式 。
(2)D由两种元素组成,D的一种用 途 。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甲→乙 ;
F→E 。
三、计算题
39.(3分)小赵在实验室用粗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他将10g锌(杂质不与酸反应)加到10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剩余物质总质量为109.8g。问:稀硫酸质量分数?
四、实验探究题
40.(5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用装置A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用C装置制氧气,试管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收集较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的一种装置是__________。
(4)在实验室中,A、B都可以用来制取CO2,小华在制取二氧化碳时选择A作为发生装置,你认为他选择A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6分)化学小组发现一袋包装破损的漂白粉,同学们对漂白粉其漂白作用是否失效产生了疑问。(当有效成分完全消失时,则漂白粉就完全失效;部分消失时,则为部分失效)。
I.查阅资料:
①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O)2、CaCl2和Ca(OH)2,其有效成分是Ca(ClO)2。
②Ca(ClO)2可溶于水,漂白原理是:它在空气中发生反应: Ca(ClO)2+H2O+CO2=CaCO3↓+2HClO,
③ HClO不稳定,易分解生成HCl和一种常见的单质气体。
④ CaCl2的水溶液呈中性,HClO的水溶液呈酸性。
⑤ HClO能可使有色物质(如:品红溶液)褪色。
II.交流讨论:
该小组同学经过分析得出:HClO分解时除生成HCl外,生成的另一种常见气体是 。
III.实验探究: 下表是探究某漂白粉是否完全失效的实验,请根据表中结论,进行填空。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把少量漂白粉样品加入水中,通入足量的CO2气体,
| 。 | 漂白粉的漂白作用已完全失效。 |
猜想一:CaCl2和CaCO3; 猜想二: ;
小明同学认为猜想中的成分CaCO3,除漂白粉的有效成分在空气中发生反应生成外,还有其它来源,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小聪同学进行实验证明失效后的漂白粉的成分符合猜想一,而与猜想二不符。小聪同学的实验方案是: 。
